以《礼记》中成语为例析易错成语类型
2021-02-04王瑞琦
王瑞琦
内容摘要:成语的学习随学习者年龄、学识的增长而被赋予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但理解、记忆、辨析以至正确书写成语却并非易事。本文以出自《礼记》的成语为对象,通过统计、核查与分析,将易错成语分为字音、字形、字词义三个易错类型。据此,针对多音字、同音字提出对特殊用法加以记忆;针对形似字、异体字提出注意推测偏旁、部首;针对主要含义、感情色彩、适用对象提出积累转义,结合义项的联系,分析语义场等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对学习者成语的学习有所裨益。
关键词:易错成语 类型 《礼记》
凡学问者,必由易变难、由浅入深,而我们对于成语的学习,亦是如此。从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手舞足蹈”一类简单成语的理解与品读,到对“忍俊不禁”、“瘦骨嶙峋”、“骇人听闻”等成语的学习,从了解到运用它们,我们经历了一个身与心共同发展的过程。随着年龄、学识的增长,现阶段,我们对于成语的理解、记忆,乃至辨析,似乎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将每一个成语书写正确并非易事,一方面是因为成语形式多样,并不总以四字的结构出现,另一方面是因为成语来源不一,甚至部分存在流变现象。这些,无疑都为成语的学习增加了难度。自然而然的,成语中的易错点便成为我们值得关注的焦点。
鉴于此种情况,本文以出自《礼记》的成语为对象,通过统计、核查与分析,结合字音、字形、词义进行探索,以期将易错成语进行粗略的分类,并依据易错类型,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对成语的学习有所裨益。
一.《礼记》成语的统计
根据学者林琳1的统计与归纳,《礼记》2成语共计202个。这些成语包括《礼记》中引用的,《礼记》首次出现的,以及后人根据其文句按照一定规则加工改造的。但是,经过一一核查与校对,在学者林琳所列出的202个成语中,有135个被《成语大词典》3所收录,有190个被《中华成语辞海》4所收录。最终,笔者决定以《中华成语辞海》中的190个成语为标准,由此展开本文的相关论述。
二.易错类型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它既有表音的作用,也有表意的作用。成语作为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在表意上一般与固定短语不同,它的意义往往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5所以,为了表达的准确与完整,在辨析的过程中,音、形、义任一环节的误判都会影响、破坏成语意义的整体性,从而出现错误。经过整理和分析,笔者认为易错的成语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字音易错类、字形易错类和字词义易错类。
2.1字音易错类
2.1.1多音字
多音字通常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在古今传承的过程中,或因为“假借”,或因为方言,或因为简化,多音字应运而生。少则得,多则惑。读音的多样往往促成错误的出现。成语中的多音字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音节相同,读音不同。如:临难(nán/nàn)苟免、入境问禁(jīn/jìn)、量(liáng/liàng)入为出、设身处(chǔ/chù)地、二姓之好(hǎo/hào);另一类是音节、读音皆不相同。比如:乐(lè/yuè)不可极、博闻强识(shí/zhì)、降(jiáng/xiàng)尊临卑、总角(jiǎo/jué)之交、教学相长(zhǎng/cháng)、反躬自省(shěng/xǐng)、心广体胖(pán/pàng)、视而不见(xiàn/jiàn)。
2.1.2同音字
同音字是语音完全相同,书写形式不同,词义多数情况无意义关联,少量存在意义关联的字。汉语的音节数量(分调)大约有一千二百多个,而词汇量则数以万计,这就导致了大量不同的词采用同一个语音形式。6受同音干扰以致错误的情况,仅靠发音是无法判断的,只有在成语的书写过程中才能体现。由于书写者的个体差异,受年龄、理解能力、成语输入量的限制,无论是顺手牵羊、一成不变、七情六欲、身体力行一类相对简单的成语,还是饮水啜菽、蒙袂辑屦、蚕绩蟹匡、蓬户瓮牖一类相对复杂的成语,都有可能成为易错点。
2.2字形易错类
2.2.1形似字
象形是汉字的基本特征之一。因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故形似字应运而生。受联想类推、使用频度、笔顺、构字能度、独体字等因素的影响7,形近字致误的情况不足为奇。参考陈五云依据《现代常用汉字表》3755字和《次常用字表》3008字整理的《漢字形似字表》8,《礼记》成语皆有所对应。比如独体字表部分,a.笔形变化,笔画数相同的有“难乎为继”(平-乎);b.笔画数不同,整字形式相同的有“麟凤龟龙”((尤)-尤-龙 龟-(黾));c1.独体字与不成字部件相似的有“蒙袂辑屦”(央-夬);c2.合体字与不成字部件相似的有“瑕不掩瑜”(段-叚);c4.部首与不成字部件相似的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又如合体字表部分,a1.非形声字的有“师出有名”(帅-师);a2.二阶近似字的有“归正首丘”(旧-归);b.非形声字与形声字相似的有“举国若狂”(若-苦);c1.形声字二阶相似字的有“发扬蹈厉”(陷-蹈);c2.形声字形旁相同,声旁相似的有“夜不闭户”(闭-闲);c3.形声字声旁相同,形旁相似的有“春诵夏弦”(涌-诵)。仅在190个成语中就能找到不同类型的形似字,可见,形似字的易错性质是不容忽视的。
2.2.2异体字
异体字的概念在学术界始终争论不休,它极容易与通假字、古今字相混淆。裘锡圭曾在《文字学概要》中阐述了异体字的定义:“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严格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才能称为异体字。但是一般所说的异体字往往包括只有部分用法相同的字。严格意义的异体字可以称为狭义异体字,部分用法相同的字可以称为部分异体字,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广义的异体字 。”9依照张书岩的研究10,笔者在出自《礼记》的成语中发现了一个包含异体字的成语——扞格不入。“捍(扞)扞用于扞格(抵触),又音同gǎn,同擀。”它是确定为《规范汉字表》规范字头的原“异正包容异体字”之一。虽然含异体字的成语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其他成语,但是当它出现的时候,极有可能被认作错别字,所以这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易错点。
2.3字词义易错类
考虑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别,成语中字与词的概念有时不便于区分。为避免混淆,需说明的是笔者接下来的阐述中的“单字”即一个字,“整词”即整个成语。无论是单字还是整词,我们对意义的一知半解都有可能造成误用,贻笑大方。概念义、色彩义、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面对众多专业名词,在易错点的选取方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主要含义、感情色彩以适用对象。参考出自《礼记》的成语,现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
2.3.1主要含义
“一成不变”,出自: 《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其中的“成”字容易误写为“层”,但回到原文中去品读,我们可以知道,“成”是制定、形成的意思。一旦犯罪成立,刑罚就会加在身上;一旦刑罚加到身上,就不可能再改变了。所以一个君子在裁定刑罚之前,必定会竭尽心力来审理案件。所以,“成”象征着庄重,与“层”无关。
2.3.2感情色彩
“我行我素”出自《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我行我素用以形容君子,译为君子在现在的位置上而做他应该做的事,不羡慕本位以外的事情。君子在其位,谋其事,明显带有褒义色彩。而如今很多人将其用在含有贬义的语境中。
2.3.3适用对象
《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中有“美轮美奂”一词。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漂亮。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属误用。
三.应对策略
总的来说,我们对于成语的误读、误认、误用,基本出于对字音、字形、字词义的不加了解、不求理解。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第一,针对字音的易错类型,我们要摈弃以经验来判断的方法,对特殊用法加以记忆。比如:《礼记·大学》有言“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由于对体型、体格高矮胖瘦的描述,我们可能会将“胖”误读为pàng,但胖其实指安详、安泰舒适的样子,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以pán为音的遣词只有这一个,所以我们可以采用“记少不记多”的方式来对待它。
第二,针对字形的易错类型,我们可以通过对偏旁、部首的推测来选择正确的用字。比如从《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概括出来的“明辨是非”一词。“辨”从刀,“辩”从言,辨别与言语无关,所以是“辨”而非“辩”。如此分析与推测,就不会写错了。
第三,针对字词义的易错类型,我们必须在积累中牢固掌握其基本义,然后尽可能多的接触转义,结合义项的联系、语义场的分析,回归语境进行辨识。比如“离群索居”(《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受探索、索求等词汇的影响,我们往往将“索”误认为是寻找。实际上,在《说文解字》中,“索”的本义是大绳(“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与探索、索求、寻找无关。所以不应望文生义、妄加推断。
四.总结
成语的理解、记忆乃至辨析常常令人感到头疼,但是经过探索与分析,其易错类型不外乎三种:字音、字形、字词义。如果我们能正确对待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的成语,强加注意,通过特殊记忆、推测、积累等方法,一定会让“易错”变为“易(改变)错”。
参考文献
[1]林琳.《礼记》成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王文锦.《礼记释解》[M].上海:中华书局.2001.4.
[3]《成语大词典》编委会.成语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刷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9.
[4]戴钦祥.中华成语辞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10.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54.
[6]李玮琳.对外汉语同音词、多义词、多音词教学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7]周文德.形近字的成因、特點及其类型[J].重庆师专学报,1998(03):55-62.
[8]陈五云.现代汉字形似字初探[J].语文建设,1989(04):16-20.
[9]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05.
[10]张书岩.《规范汉字表》对异体字的确定[J].语言文字应用,2005(01):25-38.
注 释
1.《礼记》成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王文锦.《礼记释解》[M].上海:中华书局.2001.4.
3.《成语大词典》编委会.成语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刷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9.
4.戴钦祥.中华成语辞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10.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54.
6.李玮琳.对外汉语同音词、多义词、多音词教学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7.周文德.形近字的成因、特点及其类型[J].重庆师专学报,1998(03):55-62.
8.陈五云.现代汉字形似字初探[J].语文建设,1989(04):16-20.
9.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05.
10.张书岩.《规范汉字表》对异体字的确定[J].语言文字应用,2005(01):25-38.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