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当山木雕与武汉船模雕刻手艺

2021-02-04朱丽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建筑群武当山木雕

朱丽娜

内容摘要:中国鄂西北地区的木雕与船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宝藏,更是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其中。武当山作为湖北的一大特色,其建筑群以及木雕手艺具有高深的研究价值,也以直观的视觉图案和背后的寓意让我们记忆深刻。而作为世界非物质遗产的另一著名项目的武汉木雕船模又恰巧将楚地山川人物、历史风情融于木雕创作中,增添了古韵意象,使古朴的木头灵动起来。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传承与保护这类雕刻手艺。

关键词:武当山 木雕 建筑群

处在南北文化交汇的文明之地,鄂西北一带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区域性文化。以实物为载体,给人最直观感受的便是建筑文化,而这其中又蕴含着绝妙的雕刻文化。作为鄂西北的主要代表地区十堰和武汉,它们各自有独特的和标志性的雕刻文化。

由于地缘特色、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一些因素,十堰的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和武汉硚口区的木雕船模,分别于1994年和2008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两种看似遥远但实则极具魅力的雕刻瑰宝进行一定的探究。

一.中国古代木雕博物馆——武当山木雕

被赞誉为“补秦皇汉武之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有着宏伟的建筑规模、巧妙的设计布局,塑造了壮丽威严凝重的藝术效果,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建筑必定离不开建筑装饰纹样,它是最能展现工人匠心独运的地方。融合了美与韵味的武当山的木雕能充分展现我国古代木雕建筑的巅峰盛景。

历史发展:

武当木雕的发展依附于古建筑群的发展。一般认为敇建于唐贞观年间,历经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有着成熟文化的朝代,且于明代达到鼎盛时期。说到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是朱元璋与武当山的奇缘妙事。一次朱元璋在被义军追击的时候,跑到了武当山脚下的一个茅屋里,被茅草屋中一个道士所救下,但敌军把茅草屋给烧毁了,于是朱元璋承诺到如果他当了皇帝会陪一座金殿,他一说完道士便消失了,他知道自己遇到了高人。当他成为皇帝便后命令他第四个儿子朱棣在武当山修建了金碧辉煌的建筑——金顶,它现在是武当山著名景点之一。虽然这一个民间传说,但也侧面的表现武当山的建筑在明代最为鼎盛。有一些专家表示中国的明朝是一次伟大的文艺复兴时代,武当山建筑群的出现则是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伟大成果。虽然武当山经历了五个朝代的更迭,它的体系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它的建筑文化也在积淀中越来越深厚。这与它所处地理位置有关,因为它不在政治中心、远离朝廷,则能够避免一些破坏损毁,当然一些自然灾害除外。

文化背景:

武当山木雕所倚靠的一个是武当山文化一个是总的木雕文化。木雕既表现了山水的淡然之感作又有祈愿之意,是因为作为道教圣地的武当山道教文化十分浓厚,同时又受封建统治者的极力推崇所以又体现了皇家的文化,明代的历代皇帝都把它作为"皇室家庙"来扶持。据说,朱棣因"君权神授"的思想动用了三十万工匠,历时了十二年巩固和扩大了建筑群,木雕技术也在其中稳步发展。因此建筑都十分壮丽气质恢弘。又受道教文化影响,建筑体现了顺应自然的思想,以精湛的工艺展现"仙山楼阁"的意境。我国的木雕历史源远流长,大概有七千年的历史,主要手法技巧为圆雕、浮雕、线刻。纵观木雕文化的发展史,可以看到最开始其是被应用宗教佛像的雕刻中,后来唐、宋、元、明、清时期则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建筑当中,与武当山的古建筑群的发展时间相吻合。这点充分可以说明总的木雕文化影响着武当山的木雕文化。明清两代木雕被进一步扩展丰富,形式多样,层次丰满,使得武当山的木雕也展现了多彩的美学特色。

特点/代表建筑:

著名道教仙山——武当山,它的古建筑群绝对不是一座地方小庙,而是一座让人"谈"为观止的"大艺术品"。使武当独领风骚的,当论它的建筑群中的木雕构成以及特点。

在我们国家,木雕的种类繁多,各个地方都有分布,其手工,雕刻手法不言而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结晶,尤其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木雕,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文化和浓烈的传统民族风格,不仅要讲究精工细琢、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更要讲究成品造型凝练、巧夺天工。而对于我们所要研究的武当山古建筑的雕刻技术,它就完全展示了这些高超的来自于明朝的技术成就。

在建筑的木构方面,武当山都选取了最高规格并且种类完备的木材。玉虚宫大殿七间在武当山的品级当中是最高的,但是不幸的是已经毁坏。而与之相媲美的紫霄宫大殿五间是巍然尚存的。上面的木雕花纹花样众多,刻工怎一个精湛了得。

武当山整个古建筑群占比最大便是大木构架(抬梁式、穿斗式最为著名),它的品类十分齐全,这些都是受土家族的建筑影响,而装饰这些木构架上面的雕刻花纹更是令人惊叹,例如自然图腾、动物图腾,植物图腾,几何图案、人物故事等各种题材的雕饰纹样,其整体雕刻特点都是柔和流畅,但是内容却是非常的细腻繁复。

拿我们最为熟知的紫霄殿图1来说,从图1中我们也能看到,这座建筑和其周围的自然环境非常巧妙的融为一体,就连建筑的配色也和周围的环境显得那样“锦上添花”,紫霄殿的屋顶是孔雀琉璃瓦,而上面的花纹则是以黄色和绿色两种构色的主楼空雕花。

武当山建筑木雕形式多样,整个古建筑运用木雕的形式有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透雕等等。浅浮雕上的图案多数为自然山水,草木花卉这些清净素雅的花纹饰样,它们在门窗这种大面积木料的运用上非常广泛;而深木雕多运用在柱状建筑物上,上面的花纹题材多是神话人物故事或者连续情节的故事,例如八仙过海的人物故事以及真武大帝修仙传说等,均是以长横幅或多篇幅的形式装扮在木架结构的檐廊上和梁坊上;最后就是在浮雕上,它的细节雕工真是用精湛一词都还不足以形容,上面的花纹以卷草纹和云龙纹最为突出,有些地方的雕刻还会结合镂空雕和半圆雕,让人第一眼看到之后,视觉上便已折服。

在纵观整个紫霄大殿,它的正门厅设置的有木雕装饰,它的雕刻手法精妙至极,因为它的雕刻花纹相比于之前提到过的那些来说,这种花纹可以说是进阶版升级版,是龙凤、天马、牡丹、云气纹等花饰图案的复合体,完美的表现出建筑工匠的精湛技术和高深智慧,以及从明清继承下来的这座建筑的辉煌成就。

现存状况:

武当山现存各种神像1504尊,绝大部分制于明代,多为铜铸,少部分为木雕。以下便是武当山内保存至今的木雕神像:

木雕五百灵官像:清代木雕,饰彩。原为500尊,置玉虚岩。现存309尊,各高0.225米。造型均为戴冠着袍,双手捧笏,恭顺待立。

吕洞宾坐像:清代木雕,现存金顶皇经堂。像高1.47米。其前待童子、柳树精,均为木雕,高各0.85米。

除了武当山景区内,武当山博物馆中也珍藏着许多罕见的木雕作品。在武当山博物馆中,陈列着皇室珍品乃至御赐实物等大量精品文物,其中就包含了一些造型各异且蕴含不同寓意的木雕作品,如木雕雀替、木雕圣旨碑、木雕裸体像,从多个方面展示了武当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其样式有龙、凤、鹿、仙鹤、狮子、麒麟等,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等。这里展柜中的则是木雕麒麟和木雕狮子,雕刻精致细腻,可见雕刻者娴熟的技法,这是武当山明代建筑遗存的原物。

虽然武当山圣旨比较多,但是现存圣旨中的木雕圣旨仅仅只有3块,尤为珍贵。此建筑艺术展厅内的木雕圣旨牌是明永乐11年时,皇帝专门为武当山道教宫观道教徒所颁喻的禁令圣旨。这块圣旨牌是武当山宫观中仅存的3块木雕圣旨中最为考究的1块,亦是武当山遗存的明代珍贵文物,系鎮馆之宝。

除了这些遗留下来的珍贵木雕文物外,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还有许多现代木雕工艺品商店及加工厂,店铺里的木雕物件琳琅满目,有木雕挂件桃木八卦护身符,木雕桃木剑等,皆与武当文化息息相关。

传承与保护:

武当山木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小部分,它迫切需要保护和传承。如今,武当山木雕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走在武当山的大街小巷便随处可见生动精致的木雕物件儿。

木雕传承人朱宇飞,也是武当山宇飞木雕厂雕刻师。她以刀为笔,以木为纸,持之以恒几十载,传承木雕工艺,挖掘并弘扬武当道教文化,用一生坚守传统技艺,被评为十堰市行业技术能手。2017年12月荣获十堰市民间工艺技能传承人荣誉称号。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只是传承者们的事,我们不应当仅限于做一个旁观者,而是应当做一个参与者。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武当山木雕文化的宣传,支持并保护老艺人,发掘新艺人,使得武当山木雕雕刻技艺得以传承。作为武当文化的特色之一,武当山各级各类学校还可以开发地方课程,设立木雕兴趣班,激发学生们对武当文化的喜爱之情,因为青少年们是祖国的未来,而与此同时,他们也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工具,在武当山特区乃至十堰市宣传武当木雕,增强全市人民的保护意识,打下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进而为武当山木雕的传承与发扬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中华崛起之扬帆起航——武汉木雕船模

历史发展:

木雕船的历史源远流长,关于木雕船的记载也不在少数,宋代曾有记载:"手制小舟,才数寸许",这句话指的是一位名为张彦中的匠师,他便非常喜爱木雕船。早在1973年,就有考古学家发现,西汉时武汉一带就已经能够制作"长江木船模",汉代的木船模型也曾在湖北武汉一带出土过,这样算来,武汉木雕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我曾听说过宜昌龙云华龙老先生,他的木雕船技艺在湖北可是数一数二的,但龙云华老先生早已离开人世,其后人龙从发老先生不仅继承了他的木雕船技艺,在此之上还有着自己的创新。听闻龙家人还曾在民间开设小作坊从事船模制作,他们将木雕船模的技艺从宜昌带至汉口,致使船模的手艺在武汉一带流传下来,经过五代人的发展和创新,武汉木雕船终于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船模技艺。

特点:

武汉木雕船模民间传统气息浓郁,装饰极具趣味性,船模本身逼真朴实,独具一格。武汉木雕船原材料主要有三种:柏木、黄杨木、红木。武汉木雕船模的种类也是数不胜数,有传统民间的木帆船,有古代作为工具的漕船、战船,还有用来游玩欣赏的画舫、龙舟、凤舟,以及民间灯会所用的彩船等等,他们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民俗特色以及历史发展。此外,木雕船雕刻的工艺也是各式各样,除了圆雕、浮雕、镂雕,还有"镂空精梭"和"精工制模"精髓技艺,前者将传统的单面梭发展为双面梭和多面梭,要求镂空的花纹精细清晰;后者要求模型造型整齐规矩,衔接之处要求无缝且能活动自如。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龙从发,祖籍湖北宜昌,是木雕船模的第四代传人,曾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堪称武汉"国宝",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曾获得过6个国家奖项,其父亲龙云华也曾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民间老艺人"称号。

《端午龙舟》,由龙从发老先生与其父亲龙云华共同创作,据说上面还镶刻有象牙,做工十分精美,目前被珍藏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与之一起被收藏的还有《龙凤舫》和《大柏木鼓船》。

另一作品《中华巨龙》,是龙从发与其徒弟龙勇用了一年多时间所创造出来的,此木雕船十分精美细致,目前它是中国最大的木雕船模,其船身长达1.6米,重达40千克。其上刻有武汉八大景点的精美缩雕,不仅如此,伯牙、钟子期、屈原等70多个人物还穿梭在这些缩雕之中,这些人物栩栩如生,其船身的花窗,楼阁,木门也都十分精美细腻,每一个处都能十分清晰的分辨开来。

现存状况:

湖北省内仅有龙从发一家在坚守这一传统技艺,力图将木雕船模文化发扬光大。龙从发曾广发找徒帖,条件很简单,只需爱好这一行,有美术功底,能吃苦耐劳。迄今为止龙从发门下已经有三个徒弟了,而其儿子龙勇是其中之一,即将成为木雕船模的第五代传人,另一名徒弟王志强是一名武钢工人,第三个是程遥,华中科技大学法学研究生只因爱好这个而与龙从发结缘。"木雕船模"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亲手打造的木雕船模,已经令各国收藏者们趋之若鹜,但是木雕船模这门手艺的高门槛却让令多想投身其中的爱好者们都不敢靠拢。二〇〇六年,龙从发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二〇〇八年,木雕船模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从发被授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称号。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武汉木雕船模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龙从发老先生拥有了新的工作室,迎来了手艺人生的又一个黄金期。作品"龙凤舫"、"镇海神舟"、"大龙舟"相继被浙江舟山博物馆、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各级机构收藏。

保护与传承:

自"十三五"以来,我国都提倡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为核心的继承和发扬传统工业技艺。二〇一八年五月,第一批中国国家传统工艺继承发扬目录由文化和旅游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发布,其中包括武汉木雕船模,虽然龙氏木雕船模在市场上失利,它的艺术价值却越来越得利。先后被评为省市级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为止是武汉首批被入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最后,要使武汉木雕船模工艺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工艺的生产模式要发生适当变化,需积极地与新产业业态相融合,并通过艺术经纪人深耕收藏品市场;工艺还需利用互联网传播进行广泛而深刻地宣传,以扩大认知面,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在丧失了原有的文化空间后,工艺还需要寻求新的与社会发生意义连接的方式,发挥自身的科普教育意义,地域文化符号意义和传达国家文化自信的意义。

結语:纵古观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各个方面都在改变着,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流传继承下来的这些手艺,这些手艺不仅诉说着主人的故事,更传述见证着瞬息万变的事物。作为当代的青年人,我们每个人并不一定要继承这些手艺,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传扬并帮助其发展,让这些宝贵的手工艺品能够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而更加的“熠熠发光”。

参考文献

[1]耿广恩、明剑玲.武当山古建筑群[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2]朱家晋.武当山[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8.

[3]庄裕光、胡石.中国古代建筑—雕刻[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4]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武汉木雕船模[J]. 文化产业.2019(5)

[5]张哲.武汉木雕船模工艺文化内涵与发展振兴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9.

[6]颜晶.湖北木雕船模的艺术特点及价值分析[J].美与时代. 2012(8)

基金项目:汉江师范学院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鄂西北手艺类非遗文化的深刻研究——武当山木雕与武汉船模雕刻手艺传承与保护》,项目编号:S201910518030

参与本论文写作的还有:付慧雯 计珊 程颖 严雅琴

(作者单位:汉江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建筑群武当山木雕
轻轻松松聊汉语: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特区欢欢喜喜过大年
探秘布列斯特要塞建筑群
新堡庙古建筑群考察记
浅谈阿尔寨石窟壁画艺术
木雕鱼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