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可见的学习”理论下的数学思维“能见度”提升的路径建构

2021-02-04王江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循证学习力

【摘要】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为凭借以往的经验或主观臆断等来进行教学,缺乏依据和标准而忽略学生的真实情况。循证,即基于“证据”的数学学习,强调教师教学决策要基于学生“真实”的事实性材料。文章从收集“证据”、分享“证据”、关联“证据”、补充“证据”四个方面建构基于“证据”的数学学习的一般路径。

【关键词】循证;思维痕迹;思维进阶;学习力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活动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基于主观经验的一种选择。而学生的思维活动轨迹是隐匿的、不可见的,真实的学习过程存在于学生的大脑中,在无形中发生。如何让学习活动“被看见”?如何让思维对话“真发生”?为此,笔者倡导一种基于“证据”的“可见的学习”。

一、聚焦:一个课间故事引发的思考

一名学生在计算48÷7=6……6这一题时,反复擦、写,眉头紧锁。这让笔者颇感奇怪,这分明是对的,学生在纠结什么呢?于是,师生展开了以下对话。

生:我算了好几遍,都是商6余6,这对吗?

师:你到底在担心什么?困惑之处在哪里呢?和老师说说。

生:商和余数都是6,可以吗?

师:你为什么认为不可以是6呢?

生:上午有一个题目,就是这样的,但是您说不对,让我订正!(学生把题目拿出来,如图1)

看了学生的错题,笔者恍然大悟:这道题目的错误在于余数比除数大,可是学生却以为余数不能和商一样大。学生只是在表面上改正了错题,并没有厘清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反而形成一個新的错误观念:有余数的除法,商和余数不能相同。此事引起教师间的热烈讨论:如何使学生远离主观猜测、惯用经验?如何捕捉学生的思维痕迹,让学生和学习真实相遇?

约翰·哈蒂教授所著《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一书的核心概念就是“可见的学习”,书中出示了相关的数据来证明,学生的“学”要对教师可见,当“可见”发生时,对学生学习产生的效应最大。[1]从教学实际来理解,教师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且基于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由此,笔者提出“循证”,即基于“证据”的数学学习,以期投石问路,为数学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一些思考。

二、叩问:“循证”的概念与价值探寻

(一)何为“循证”:对“循证”学习的内涵探寻

循证,不是通过经验、猜测来指导教学,而是“遵循证据”。“证据”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存在,它通常是课程标准要求、课前调研、学生访谈、作品批改、课堂观察、试卷数据反馈、学后反思等事实性材料,这些都可称为“证据”。通过“循证”,教师可有效捕捉学生真实的思维痕迹,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变得可见,从而精准把握学生的困难和障碍,不断调整、优化教学策略。

(二)为何“循证”:对“循证”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追溯

1.触摸学生不可视的内隐性思维

“为何题目讲了很多遍,后面做依然出错?”归根结底,教师没有捕捉学生错误背后的真实思维,没有收集“证据”,仅仅依靠主观判断出错原因。基于“证据”的学习,通过访谈、画一画等方式,将学生原生态的内隐思维显性化,呈现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

2.优化教师的教学决策

教师往往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做出假设,再根据教材、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的相关规定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情况。通过“证据”的收集,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分析、调整、优化,从而制订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决策。

3.课堂深度变革的新载体

循证,基于“证据”,强调“真实”。它要求教师至少经历以下4个环节:

(1)收集证据——远离“教学盲目性”,注重捕捉“证据”。

(2)精准分析——学生的起点、困惑或障碍究竟在哪里。

(3)有效引导——基于学生的起点,教师需要作出哪些引导。

(4)调整反思——实现有效引导,需要怎样的教学行为。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最终结果出发,反思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发现存在困惑的主要原因,修正、完善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后续的循证学习积累更多的可能性知识。

三、实践:“可见的学习”理论下的儿童思维“能见度”提升的路径建构

(一)收集“证据”,研读学生的“前状态”

收集“证据”,是为了充分把握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可能状态,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解决方案,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使不同水平学生的数学素养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1.大问题:给学生适度的探究空间

教学设计要指向学科内容的本质问题,给每一个学生预留探究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自由开放地展示自己的真实思维方式,呈现自己的独特理解。对于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和与积的奇偶性”一课,笔者这样设计问题:

小明说:“任意选两个不为0的自然数相加,有这样的规律: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小明说得对吗?为什么?把你的思考过程写下来。

这个问题给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留足了空间,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有个性化的理解(如图2),使每个学生的思维痕迹清晰地呈现出来。教师找到学生学习起始状态的证据,据此可预见各种不同的观点在课堂内相互碰撞、激荡,也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实现思维进阶。

2.小工具:让差异成为教学资源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对学生的差异视而不见,不能只关注少数学优生而忽略部分学困生,也不能牺牲部分学优生的发展换取一部分学困生的进步,而应当深入发掘学生的差异,创造合适的机会和条件,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

(1)提供小锦囊。在教学拓展课“有趣的估算”时,在“估算一页纸有多少个字?”的学习活动中,教师提出如下要求:

·独立思考,设计方案

·小组交流,评估方案

·小组合作,操作实践(算、画、折、撕)

·小锦囊

教师关注三类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水平高的可以自主探索,水平一般的,教师给予提示“算、画、折、撕”,水平偏低的,教师给予小锦囊。这样的设计使每一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参与学习中,留下思考的痕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小锦囊并不是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而是提供一个思考的可能路径,使研究任务更明确,或者通过温习之前的学习片段,唤醒学生的某种经验。在学习片段中,笔者提供了一个小锦囊(如图3),它再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的一般步骤,旨在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并将其运用到新情境,完成知识的迁移过程。

【小锦囊】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曾解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当时我们的方法是: 先圈出其中的一块,再看看这样的有几块。同学们,有启发了吗?

每数10颗圈一圈,边数边估,大约有几十颗?

(2)开展小打卡。对课前小研究等学习活动采取敷衍态度的学生,很难有真正有效的学习体验,教师也难以捕捉其思维痕迹。小打卡,是让学生获得有效学习体验、留下思维痕迹的好工具。在教学“分米和毫米”一课时,教师在教完“毫米”后,提供了一张任务单(如图4)。教师提请小组长注意:四个活动必须按顺序一个一个进行。以“指一指”为例,后面有四个选项,已经指出的学生要在对应的选项上打钩,当四个学生都完成打钩后,才能进行第二个活动。这样的教学安排,真正把每一个学生都带入活动之中,学习活动变得有序,现场更加安静,活动时间缩短,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二)分享“证据”,每一种思维都被看见

在分享“证据”的环节中,教师要努力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获得分享思考的机会,通常可以这样处理。

1.多元对话,营造有层次的交流

教师尝试把每一个学生都带入学习中,可以从组内到全班、从层次低到层次高的原则进行。

(1)从组内讨论到全班交流。组内讨论即每个学生有序分享、倾听、对话,在组内伙伴的帮助下,否定、调整、补充观点,在对话和交流中完成思维的进阶。教师在教学时如把这样的思维进阶活动通过追问形式在课堂呈现,实际上是对宝贵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笔者在巡堂期间发现,面对“从实验小学去电影院可以怎么走?”这个问题,有学生回答“先往西南方向走2格,再往西走1格”(如图5),组内成员立刻指出其中的问题:“正西、正南方向之间的区域,都是西南,你说西南不合适。”在随后的交流中,笔者追问:“哪些同学通过小组内的交流,有了新的收获?”鼓励学生在全班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这样的“证据”分享有独特的意义。

(2)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分享证据的理想状况是先分享思维层次低的,再慢慢过渡到思维层次高的,从不全面到全面,这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层层递进的讨论,保证各种层次、各种风格的思维痕迹都被看见,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如在“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中,学生呈现了四种解法:解法一,学生简单举3个例子;解法二,学生意识到举几个例子不全面,需涵盖所有情况,所以就从末尾去考虑,列举出所有情况的末尾数字;解法三,学生在作品二的基础上增加列表整理的思考;解法四,学生采用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解释。

证据仅仅是学生思考的最终结果,学生的思考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度挖掘,这也是教师寻找证据的有效方式。对于作品四,教师可以追问:“这里的‘落单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通过追问,学生静态思维成果背后的动态思考过程就能一一呈现。

2.减少干预,丰富生生对话的过程

特级教师仲广群在其著作《教学新密码:小学数学“助学课堂”范式》中提到:深入剖析生生互动的情形,通常就是提问、补充等6种(如图6),每位教师都应当努力把这几种机制有机运用于课堂中。

·评价·在对方表达特别清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价:“他通过画一画,借助手势指一指,表达起来让我们感到很清晰。”

·反驳·在不同意对方观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驳:“我反对你的观点,因为……”

·补充·在对方没有表达完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补充:“我对你的观点有一点补充,请大家看我的学习单。”

……

事实上,教师这个权威适度隐退,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反复实践这几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可以捕捉更多学生学习的证据,利于教师调整和优化后续的教学进程。在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和影响下,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被激发,引发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过程被拉长,教学效果显著。

(三)关联“证据”,实现思维的进阶

通过前期收集、分享“证据”,学生思维有一定程度的进阶,但还停留在模糊、零散、肤浅的水平,教师要尝试关注不同“证据”之间的联系,寻找联结点,使学生的认知逐渐清晰与深刻。

1.经历“织网”:知识结构的完整建构

学习,不是把孤立、静止、碎片化的知识一个劲地往箩筐里装,而是要看到知识之间的彼此关联,经历知识结构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减法和除法也有交换律,如“3-3=0,4-4=0,8÷8=1”。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反例澄清这个观点后,又有学生提出,“减法、除法可能也有交换律,而且适合所有情况”(如图7)。他的这个观点,赢得了班级同學的认可。

师:仔细看这两道算式(手指第2组算式的2、8),大家觉得它和哪个乘法算式紧密相关?

生:2×8=16。2、8可以调换,不是因为除法交换律,而是因为2×8=16这个乘法算式,我觉得它本质上就是乘法交换律!

教师巧妙借助证据之间的关联进行追问,给学生提供了思维进阶的路径,使一些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将学生的一个个知识点编织成利于理解、利于内化、利于迁移的网状知识。

2.经历“播种”: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完整审视

证据的关联可以是多样的,如对与错的关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关联,简单与复杂的关联,也可以是数与形的关联……关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引领学生“登高”,实现思维进阶。[2]

在教學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你知道吗?”关于“三角形稳定性”时,笔者这样处理:提供两组学习材料,明确告知学生一组小棒的长度分别为8厘米、6厘米、5厘米,另一组则是5厘米、6厘米、8厘米。接着,教师让学生猜测围成的三角形是否相同,学生在猜一猜、看一看、围一围、拉一拉的活动中发现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发现,三角形边定了,形状也就定了,不容易变形。而且,我们还发现三角形三条边分别相等的时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

学生猜测“围成三角形是否一样”后,接着围出作品。每个学生作品的呈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证据的关联过程,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证据关联中感悟“边定了,形状自然也就定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科学道理。学生对稳定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为学生初中要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的“边边边定理”打下基础。这次学习经历,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走向深刻,思维实现进阶。

3.经历“反思”:思维进阶感悟的完整呈现

对于课堂上思维显著进阶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将“原证据”(通常指自己的原思考)与“现证据”(通常指经学习受启发之后的新思考)进行对比后获得的感悟,让这部分学生思维进阶的历程在课堂清晰地呈现。如在小组讨论后,教师可以问:“通过刚才小组的讨论,哪些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收获?如果有,你能说说你原来是怎么想的,得到谁的帮助,现在是怎么想的?”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走一走崎岖路,爬一爬思维坡,接着再促一促学生自我反思,适时完整呈现其真实的思维进阶过程,寻找思路的转折点,让学习彻底被看见,以启发更多的学生共同实现学习进阶。

(四)补充“证据”,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证据”的进一步补充,主要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保持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补充“我的提醒”“我的困惑”“好题分享”等证据,也可以提供“数学史料”“人文故事”以及指向关键能力的练习题,如“我来挑战”等。通过这样的小路径,师生共同补充更加丰富的“证据”,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这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准备的“数学史料”在何时呈现?学生好题呈现的顺序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证据”补充时相机而行。

总之,基于“证据”的教学,它更强调充分利用学生先前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强调教师在学生学习路径的每一步找到学习发生的证据,看见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痕迹,以一种尊重个性、关注学生发展的方式,让学生在不断冲突、启发和思维的碰撞中实现学习的进阶,最终实现学习力的提升。事实上,这样的学习,更加契合我们所追求的深度学习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目标。思维只有“被看见”,交流才有意义,对话才成为可能,“真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建伟.教师角色重构:基于《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一书的再思考[J].生活教育,2020(1):42-45.

[2]王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情证据的收集与利用[J].小学数学教育,2019(24):7-9.

(责任编辑:马龙珠)

【作者简介】王江,一级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

【基金项目】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多维对话的课堂新生态的校本研究”(L/2016/146)

猜你喜欢

循证学习力
循证护理对新生儿picc护理中不良反应的研究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急诊留观护理中循证护理实施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对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习力的论证研究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