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NKI和SSCI来源文献的终身学习研究

2021-02-04肖海燕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终身学习

[摘要]文章基于CNKI和SSCI来源数据库文献比较,分析发现终身学习的政策推展类型分专项型和混合型两种,学术研究中建设引领与批评反思并存,思维逻辑具有宏大叙事风格与日常生活叙事风格的特征。未来终身学习研究的价值理性要对标公平可及的开放教育理念,工具理性要倡导高质高效的科学发展路径,将呈现覆盖率高的终身学习政策研究、跨学科的终身学习发展研究以及多维度的终身学习组织推展研究的新图景。

[关键词]终身学习;研究图景;研究特征

[作者简介]肖海燕(1978- ),女,湖南涟源人,河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广西河池 546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公共管理类专业‘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差异化的研究与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9JGA284),并得到了2019年度河池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地方公务员终身学习动机强化的循证政策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GCC013)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2-0073-07

终身学习研究文献十分丰富,国内外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广泛参与了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及相关研究。通过期刊文献综合梳理终身学习研究的热点、进展及趋势,对于了解和把握终身学习研究的总体情况有重要价值。为进一步呈现终身学习的发展样态,笔者基于CNKI和SSCI来源数据库文献,试图从终身学习的文献特征、概念特征、推展政策类型、学术研究特征以及逻辑特征等方面再现其研究图景,并思考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

一、终身学习研究图景概览

作为21世纪没有争议的全球现象,终身学习被认为是实现“一个完整社会的完整过程”①,其为人类发展服务的宗旨赢得了全世界的推崇。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1949—2019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文献和SSCI索引数据库收录的外文文献为数据来源,结合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展开相关分析。

(一)终身学习研究的文献特征

1.时间分布特征。关于终身学习的高质量研究文献较多,在中文文献中检索主题词“终身学习”、英文文献中检索主题词“Lifelong learning”,共获得中文文献3984篇、外文文献3550篇。国外对终身学习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63年,国内研究机构则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将终身学习作为西方教育发展新趋势予以介绍。21世纪初,终身学习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联系更加紧密,文献发表量出现一次飞跃。近20年来,终身学习研究的文献数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重视终身学习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共识。

2.关键词统计。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凝练,也是研究热点的集中反映。应用CiteSpaceⅡ的词频统计分析得到国内和国外高频关键词,发现国内终身学习研究热点集中在全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职业教育、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体系、社区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政策等方面;国外终身学习研究热点集中在lifelong learning(终身学习)、education(教育)、adult education(成人教育)、e-learning(在线学习)、motivation(动机)、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competence(竞争力)、performance(绩效)等方面。

3.聚类分析。运行CiteSpaceⅡ 知识图谱软件,经过数据清洗和格式处理,分别导入期刊论文题录信息,设置参数时间切片为1年,数据筛选阀值为前50,分析对象为特征词共现和关键词共现,选择最小生成树算法(MST)修剪网络。经过题录信息的矩阵、降维、聚类等技术处理后,形成多个具有可靠轮廓(S值)的热点区域。国内研究主题集中在学习型城市、终身学习立交桥、专业知识、学习计划、教学资源建设、全民终身学习、人力资源开发、学习论等方面;国外研究主题集中在structural barrier(结构性障碍)、critical reflection(批判性反思)、web-based assessment(网络评估)、university student(大学生)、teacher candidate(师范生)、technology(技术)、constitution(机构)、social change(社会改变)、minorities(少数民族)、motivation(动机)等方面。

(二)终身学习概念的语义特征

终身学习是具有终生持续性、空间拓展性、学习自主性、方式多样性、内容全面性、自我实现性等关键特征的学习行为或学习活动,其概念表达呈现一定的语义特征。

1.鲜明的国家特色。世界各国在推行终身学习理念时具有鲜明的国家性格特征。日本作为亚洲发达国家的代表,推行垂直式机构管理和“由中心带动”终身学习的做法,重点关注人们休闲和提高精神层次的需要;欧盟国家強调培养公民的欧洲精神,将终身学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战略;美国重视终身学习的经济功能,主要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终身学习;澳大利亚将学习者的责任和动机放在核心地位,强调学习者自我驱动性学习、自我资助学习和普遍参与等方面。

2.分裂的目标导向。世界银行和欧盟委员会首先强调终身学习的经济目标,将终身学习看成实现知识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加重视道德准则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认为“全球共同利益”具有超越工具理性的教育价值,主张将终身学习当作社会的共同利益,强调人的学习行为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最终造福全人类、发展全人类。

3.默契的关键元素。尽管对终身学习概念的界定有很多且尚未达成一致,但有三个关键元素是大家的共识:一是主体元素,强调学习者的重要性,倡导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二是时间元素,强调人的一生都应主动学习探寻各种形式的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三是空间元素,强调从固定地点到不同学习情境的全方位学习,涵盖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等不同的学习方式。

二、终身学习的研究图景再现

终身学习承载着不同国家、组织、机构以及民众的理解与期盼。笔者通过CiteSpaceⅡ知识图谱的聚类分析与文献比较,试图具体呈现终身学习研究图景。

(一)终身学习推展的政策类型

1.专项型终身学习政策推展。国外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响应终身学习理念并采取专项行动方案:第一类是建立以终身学习为名的法规,如美国议会早在1976年就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日本在1990年制定了《终身学习振兴法》,西班牙在2013年颁布了《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终身学习法》。第二类是基于终身学习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体系,如法国2002 年通过了《社会现代化法案》,马来西亚2007年颁布了《马来西亚资历当局法》。第三类是出台专门的终身学习政策,如丹麦早在2007年就提出《终身学习策略:提升所有人的教育和终身技能》,印度2009年出台了《国家技能开发倡议》等。总之,专项型终身学习政策推展表现为制度配套、教育资源开放、立法促进等方面的相对成熟。

2.混合型终身学习政策推展。终身学习在中国的政策化推展具有混合性特征,主要融合在党的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教育法、国家教育改革、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中,具体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大力推动发展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网络教育以及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相关政策;二是为促进学习型社会构建而开展的“终身学习周”“阅读月”“书香社会”等相关活动。广东已发布全国首个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地方标准。虽然关于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国家资历框架等核心配套制度尚未完善,但仍为推动我国终身学习向专项型发展贡献了基础性方案。

(二)终身学习研究的学术特征

1.以建设引领为特征的终身学习研究。国内研究者试图多途径全面推动全民终身学习。例如,荆德刚重点研究了开放大学的终身学习发展路径;程春梅建议从教师的教育主体身份转变为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学习,邱德峰等学者也主张学习主体由“学生”向“学习者”转变;李婵主张强化终身学习观念、保持终身学习习惯以培养学习兴趣、发展专业能力、提高素质修养;朱永新试图通过教育生态系统升级、校内外教育资源融合、多元学习中心构建寻找最佳学习效应;贺媛婧建议采纳区块链技术构建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刘利群认为领导干部尤其需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通过终身学习楷模和榜样的力量引导全社会终身学习。

2.以批判反思为特征的终身学习研究。国外研究者倾向对终身学习的障碍及破解对策进行批判和反思。例如,伯尔尼(Boeren)从社会心理、社会背景、政策环境、社会经济与人口等方面阐述了参与终身学习的制度性障碍。克罗斯(Cross)将影响成人终身学习的因素分为情境障碍、制度障碍、性格障碍。赫雷格(Hillage)和阿斯顿(Aston)将终身学习障碍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态度障碍,如对学习持消极态度、缺乏自信或动力;第二种是物质障碍,如学习投入成本、时间、信息缺乏等;第三种是结构性障碍,如缺乏适当的教育培训机会、受教育福利制度约束等。对此,拉奥尔(Laal)认为第一种障碍反映的是心理问题,第二种障碍是经济与政治问题,第三种障碍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移动访问等信息技术来克服。学者们除了从社会、经济、个人、基础资源、技術、动机等多方面展开探讨外,还进行了行为溯源与策略反思。例如,李(Lee)使用民族志学方法论研究车间工人如何通过批评性思考开展终身学习,认为批判性思考是解释人类生活中学习行为得以不断发生的根源;卡库里斯(Kakouris)也通过两组成人学习的实验研究证明,批评性反思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创业方向迷失问题,由此认为创业课程教学要构建批判性思维与经验学习相结合的终身学习新框架。

(三)终身学习研究的逻辑特征

1.宏大叙事风格的终身学习研究。宏大叙事风格是一种具有主题统一性和目的连贯性的“自上而下”的记录形式。国内终身学习研究在理论体系构建、实践问题探讨方面秉承这种风格,从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制定所承载的历史大背景来叙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一是终身学习理念、学习能力、学习体系等理论构建的必要性。例如,朱敏在全球发展脉络中系统展现并分析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三大理念的基本内涵、主要政策、实践举措、发展与成因等,李兴洲等学者探析了终身学习从最初提倡“学会生存”到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念嬗变。终身学习能力也是研究的热点。例如,李盛聪等学者开展了终身学习能力构成、影响因子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对于量化研究取向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张伟远等学者则从全球化发展的视角持续关注终身教育资历框架构建。二是终身学习的组织推展、政策实践的正当性。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区等是终身学习推展的主要组织形式与行动方案。“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是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社区支持和民众热情参与,在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应用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学者们基于对世界各国终身学习政策的客观评述,深入探析了我国终身学习政策构建的方案、路径等,在终身学习体系架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设、终身学习推进机构与管理体制、终身学习活动周推展、终身学习资源配置、开放教育与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成果丰富。

2.日常生活叙事风格的终身学习研究。日常生活叙事与宏大叙事的主流话语相对应,强调受政策影响的人的切身感受,是个体对生活经验“自下而上”的一种叙事表达。国外终身学习研究者秉承这种后现代精神,批判和反思终身教育的功利性、目的性以及理想性,主张从平凡个体的学习需求满足、学习条件改善等日常生活叙事中探索人的发展。一是基于个体身份差异的终身学习需求研究。例如,茨克普洛斯(Tzikopoulos)建议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为农业专业人员搭建在线数字学习资源数据库,以满足其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丹妮拉(Daniela)通过评估犯罪受害者要求终身学习的可能性,主张授权社会工作者为其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玛芮阿(María)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分析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扫描路径差异,使每个学习者的可持续学习需求获得个性化回应。二是关注终身学习的职业绩效或经济绩效。较为典型的研究是从行业或职业特征探析终身学习效果或行为绩效,如阿卜杜拉(Abdullah)为验证终身学习技能对生产力的影响,开发量表调查分析纺织服装行业工人的终身学习技能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还有研究从职业成长角度探析终身学习带来的绩效变化或能力提升,如丹尼尔(Daniel)认为,可以自我调节并需要对公众负责的职业尤其需要开展终身学习,他还从医生职业成长的角度评估终身学习效果,建议提供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促进医生的职业发展。三是从技术视角探讨终身学习条件的改善和水平的提升。有研究从信息技术变革探讨终身学习电子化、网络化的应用前景。例如,帕姆菲列(Pamfilie)明确指出电子学习是可持续终身教育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汉伯格(Hamburg)等学者指出,应用网络信息平台搭建终身学习框架可以使企业和员工更好应对市场全球化、通信技术革命等带来的挑战;艾农(Eynon)将人工智能视为提供学习机会的一种重要方式,推动终身学习是为“人工智能未来社会”做好准备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三、终身学习研究的新图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再一次显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也体现出人类对未知领域探索的不足,终身学习正是国家、组织以及个人面向未来、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不竭动力。

(一)未来终身学习研究的方向

1.终身学习的价值理性:对标公平可及的开放教育理念。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学会生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三个里程碑意义的报告来看,终身学习价值理性从功利主义、经济主义逐渐向人文主义回归。不仅如此,未来研究者更应该重点关注:一是终身学习的公平性问题。例如,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保障健康危机人群、贫困人群等弱势群体的学习权益,如何弥补贫困地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洼地”缺陷。二是终身学习的可及性问题。例如,如何开展代际学习项目以架构老年人与数字化时代鸿沟之间的学习之桥,如何在未来智能社会中提升非数字原住民的学习胜任力,如何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背景下提高学习资源的可及性、公平性,以及如何对特殊背景下教育权利被剥夺者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进行补偿等问题。三是终身学习的开放性问题。例如,如何打破现有教育体系中因优势教育资源垄断而造成的隐性学习壁垒,如何提高社会学习资源、职业技术认证的获取性以及实习实践机会的开放性,如何发挥终身学习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动力引擎中的作用,如何在学习空间整合、学习共同体构建中增进学习交流的便利性与智慧性。

2.终身学习的工具理性:倡导高质高效的科学发展轨道。高质高效的终身学习,不仅包括以经济绩效为驱动的学习效能,还包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学习包容、社会公共危机爆发中的学习缓冲、宗教信仰冲突间的学习交流、世界政治与文化文明的学习对话。由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数字鸿沟加剧、代际教育话语体系偏差、区域间教育质量失衡、职业体系间学习动力差异悬殊等客观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因而工具理性的终身学习研究必须走科学发展道路。一是推动智慧学习的技术创新。智能社会背景下如何推动灵活学习、泛在学习更加成熟,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指导全球学生学习,如何发挥区块链技术解决学习碎片化问题,如何构建智慧型国家学习资历框架等。二是探索学习社会的制度规范,如关于未来智能社会学习政策的建设与规划、学习网络平台的约束与完善、公民终身学习权利和义务的制度规范、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优化、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制度融合,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和网络学习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等。三是提高学习者的主体动能。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行业提供“集智纳新”的结构动能,如何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如何创造便利条件激励更多职业领域、社会层级、年龄跨度的学习者主动参与和融入学习网络体系,如何在学会生存的前提下学会与发展的社会对话、与多样的文明对话、与进步的技术对话、与不确定的危机对话。

(二)中国终身学习研究新图景

1.高覆盖的终身学习政策研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需要更具公平性、正义性的终身学习政策体系。一是探索中央赋权与地方赋能相结合的学习资源跨域整合机制,突破国家学习资历框架的内在障碍。在中央赋权原则下设计终身学习的组织目标、组织架构和权责设置,在地方赋能原理导向下推动终身学习价值、学习理念、学习资源、学习平台的动态融合,探索共享、共建的终身学习平台及制度结构安排,营造国家学习资历框架建设的制度环境。二是分类构建立体化的终身学习政策体系,关注各种各类成人学习与职业发展政策的有效衔接贯通,关注退役军人、失业失能群体、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学习保障机制的正常运转,研究终身学习的政策可及性、政策供应与学习需求的响应性、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匹配性,推动全体公民公平、有尊严地参与终身学习。

2.跨学科的终身学习发展研究。跨学科研究终身学习成为新时代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理论源泉。一是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研究终身学习发展如何融入国家应急管理教育、化解社会公共危机,如何结合新媒体參与智慧学习社区建设;如何应用终身学习推动政治民主协商、社会心理健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力资本储备等。二是在信息科学技术支持下,如何应用人工智能的学习分析技术改善学习绩效,如何使用区块链分析不同学习环境间学生的学习互动,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在各种学习系统间实现访问、转移和保护,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超级教师以指导全球学生学习,如何构建教育人工智能的伦理约束机制,探索技术赋权与技术依赖的内在矛盾等。三是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心理等多学科融合视角探讨如何全面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如开展各种职业主体的终身学习动机研究、跨社会阶层的学习者动能比较研究,探寻终身学习动力机制、社会学习合作机制、技术赋能条件下的终身学习创新机制等。

3.多维度的终身学习组织推展研究。多维度推展全民终身学习是社会治理中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组织模式。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大,提高风险识别与抵抗能力、提高对自然与社会的认知能力是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致目标。一是在终身学习组织推展形式研究中,传统制度框架内的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网络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终身学习活动周”等实践与理论研究仍是未来的研究主题;非制度框架内的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深度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动力值得认真研究。二是在终身学习组织推展效应研究中,关注乡村图书馆的建设维护、社区图书馆的运营管理、街角图书馆的宣传辐射、移动图书馆App开发推广、书香城市建设、社区学习宣传等现实问题,开展制度规则、经济条件、信息技术、大数据资源、商业竞争等方面的障碍因素实证研究。三是在终身学习组织推展创新研究中,关注终身学习制度环境创新,构建灵活性与灵敏性终身学习组织,提高学习需求探测及协同反应,探寻全球学习组织联盟服务的新图景。

四、结语

本文基于CNKI和SSCI来源数据库文献的比较分析,客观反映了终身学习研究的基本脉络与主要图景,全局性概览终身学习研究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为国内外终身学习研究者的对话贡献一定的智慧成果。从上文可以看出,生动、多样的终身学习研究鲜活地反映了人类对于未来社会的想象与憧憬,同时也体现了终身学习之于人类社会的重大价值。在终身学习的研究领域内,聚集了职业教育发展、社区智慧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社会文化繁荣、组织变革与学习再造、信息技术变革等主题,其宗旨都指向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发展,使人类自身及其社会组织具有更高级的拓展力,承载更有意义、更高质量的生活内涵与生命体验。

本研究认为,未来的终身学习研究可以达成以下几点共识:第一,终身学习发展要与其相应的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政策推展中既要营造和保护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也要尊重个体思维的自由与行为选择的独立;既要从宏观层面构建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体系,也要从微观层面关注和分析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感受。第二,终身学习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与必需。全球数据和数字技术创新使知识和技能的流动具有更多的可能性,随时随地进行的无边界学习、泛在学习、虚拟学习等正在深度“破坏”固化的“学习围墙”,但同时要避免技术干预主义和现代指标主义对终身学习创新的影响,预防学习创新“无界化”造成的伦理问题以及社会分裂的风险。第三,终身学习事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享共建共联的关键纽带。人类社会发展本身就是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碰撞互补的过程,终身学习的精神与科学文明的传播互为表里、同向同行,将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集体行动方案。毫无疑问,推动终身学习是全球教育协同发展的共同目标,但真诚地帮助公民成为终身学习者,鼓励和指引公民去追寻自己的学习路径,是政府和社会不可缺少的责任与担当。

[注释]

①(英)诺曼·朗沃斯(Norman Longworth).终身学习在行动——21世纪的教育变革[M].沈若慧,汤杰琴,鲁毓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

[参考文献]

[1]程春梅. 终身学习理念及其对教师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9(4):94-95.

[2]贺媛婧,杨亚菲,袁亚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0):71-78.

[3]荆德刚.基于终身教育视域的开放大学新使命[J].中国远程教育,2020(3):1-4.

[4]李婵.终身学习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21):84-86.

[5]李盛聪,于莎.成人终身学习能力建构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3):72-81

[6]李興洲,耿悦.从生存到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理念嬗变研究——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1):94-100.

[7]刘利群.干部终身学习思想与党校继续教育事业[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4):124-127.

[8]邱德峰,李子建.学习者身份:迈向终身学习的学生身份新图像[J].全球教育展望,2020(5):43-52.

[9]张伟远,谢青松,胡雨森.终身教育资历框架全球化发展的关键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44-50.

[10]朱敏,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全球发展回溯与未来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4(1):50-66.

[11]朱永新,约翰·库奇.技术如何释放终身学习者的潜能?——朱永新与约翰·库奇关于未来教育与学习升级的对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1-15.

[12]Abdullah A. The Effect of the Lifelong Learning Skills of Workers in the Textile and Clothing Sector on Productivity at Work[J].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12(22): 6675-6681.

[13]Boeren E.Lifelong Learning Participation in a Changing Policy Context [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2016.

[14]Cross,K.P.Adults as Learners: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1st Ed)[M].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ing,1981.

[15]Daniela,K.,Dana,P.Requirements for Lifelong Learning and Empowerment of Social Workers in the Field of Assistance to Victims of Crime [EB/OL].(2020-03-04)[2020-11-30]. https://library.iated.org/view/KVETENSKA2020REQ.

[16]Daniel,D.F.,Holmboe,E.S.Self-assessment in Lifelo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Practice: Physician Know myself [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6(9):1137-1139.

[17]Eynon,R.,Young, E.Methodology, Legend and Rhetoric: The Constructions of AI by Academia,Industry and Policy Groups for Lifelong Learning[J].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2020(3):16-22.

[18]Hamburg,I.,Lindecke,C.Lifelong Learning,e-Learning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EB/OL].(2005-06-20) [2020-07-08].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7673300.

[19]Hillage J, Aston J.Attracting New Learners: A Literature Review [M].London:Learning and Skills Development Agency, 2001.

[20]Kakouris A.Entrepreneurship Pedagogies in Lifelong Learning: Emergence of Criticality? [J].Learning Culture & Social Interaction, 2015(6): 87-97.

[21]Laal M.Barriers to Lifelong Llearning [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28): 612-615.

[22]Lee,K.H.Understanding Critical Reflection as Informal Learning:A Cultural 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 Analysis of Factory Workers in Korea [EB/OL].(2011-08-01) [2020-12-3]. https://search.proquest.com/docview/902628257.

[23]María,C.S.M., et al.Lifelong Learning from Sustainable Education:An Analysis with Eye Tracking and Data Mining Techniques[J]. Sustainability, 2020(5): 1-18.

猜你喜欢

终身学习
双证制嵌入学分银行社会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如何培养会计人员的终身学习能力
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
在教育教学中丰富自己
浅析慕课时代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探索
中学体育教学要重视“方法传授”
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单片机教学改革探讨
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之思考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