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食”部字与饮食文化探究
2021-02-04谢月涵
谢月涵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东汉许慎编撰的我国第一部字典,用540个部首统领9 353个汉字,以形训的方式根据字的形体对其进行解释。在许慎的《说文》中共收录“食”部字64个字,占所收录字的0.68%,比例虽然不大,但地位极重,很好地反映出上古饮食上的意识文化形态。“饮食”,指饮料和食物。它是人们生存所必需,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诗经·小雅·天保》:“民之质矣,日用饮食。”《汉书·王莽传中》:“民以食为命,以货为资,是以八政以食为首。”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为改善饮食条件而不懈努力。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已有很多对《说文》中各部首字的研究。成就最高的便是“说文四大家”,现当代中万献初的《〈说文〉字系与上古社会》也对《说文解字》的分部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但这些研究成果对其与上古文化联系的探讨却有所欠缺。后来也陆续出现了很多将部首与上古社会文化相结合探讨的论文,但系统性稍显薄弱。由于《说文》部首较多,所以对“食”部字的研究相对较少,将“食”部同饮食文化联系起来的又相对更少一些。
由于《说文》是一部以形训研究方式为主的字书,也即通过字形解释字义,所以从《说文》收录的“食”部字的字形及许慎对文字的释义中能够反映出上古时代人们的饮食文化。从燧人氏时期开始,中国的饮食文化应运而生,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饮食文化中还承载了养生、阴阳平衡、长幼尊卑等观念,创造了独树一帜、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我们通过许慎对《说文》中“食”部字的释义将其进行分类,并通过这些分类探究了解上古时代的饮食文化。《说文》中共有64个“食”部字,通过释义可大体将这64个字分为以下七种类型:一、饮食行为;二、烹饪方式;三、饮食需求;四、食物状态;五、饮食形态;六、饮食习惯;七、食物品名。“食”部字都与饮食具有一定的关联,它们反映了上古时期人类的饮食文化。
一、《说文解字》“食”部字分类研究
(一)饮食行为
本文划分的饮食行为类主要强调带有“吃”这一动作,在《说文》的64字中带有“饮食行为”这一含义的字共收录了4个:食、飯、飤、①。以上四字主要是根据《说文》中的排列顺序进行阐释。
【食】《说文》:“食,一米也。从皀,亼声。或说亼皀也。”[1]101
“食”为象形字,像食物在器之形。林义光《文源》:“(吴王姬鼎)从亼倒口在皀上,皀,薦熟物器也。象食之形。”[2]207也就是说“食”在上古的意思主要表示吃的一种行为。同时也可以看出“食”是由“皀”构形而来。《说文》:“皀,谷之馨香也,象嘉谷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今不少地区仍将吃饭称作“食饭”,即此。
【飯】《说文》:“飯,食也,从食反声。”[1]102
“飯”为形声字。同今天的“飯”意义不同,现代汉语中的“飯”是名词,而上古的“飯”是动词,表示吃的行为。用“食”来解释“飯”,可见“飯”字同“食”一样表示一种饮食行为。段玉裁注:“食之者,谓食之也,此飯之本义也。”这样看来,作为动词才是“飯”的本义。
【飤】《说文》:“糧也,从人食也。”[1]102
“飤”是会意字。段玉裁注:“飤,以食食人、物,本作食,或作饲。”万献初在《〈说文〉字系与上古社会》中说:“飤,是给人吃,供养人之义。自吃为‘食’,读平声,给人吃也本作‘食’,读去声,是‘平-去’变调构词,后来字形分别,读去声作‘飤’。”[2]207可看出“飤”是作为读去声的“食”字的后起字。
在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人类一般的饮食行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来表示食用固体的“吃”;另一类是用来表示使用液体的“喝”。而从许慎的《说文》中可看出上古汉语中对饮食行为的分类更为细致。
(二)烹饪方式
烹饪方式主要强调制作饮食材料或对食物进行加工的动作,《说文》的“食”部字中,此类共收录了4个字:、、饡、餾。
【餾】《说文》:“餾,饭气蒸也,从食留声。”[1]102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蒸馏”一词,但多用于化学专业术语中,意思是指热力学的分离工艺,而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蒸,很少再出现用“馏”的情况。《尔雅》注和《诗经》释文说:“一蒸为辀,再蒸为馏。”“辀”是古代酿酒时粮食的半熟程度,而“馏”是粮食蒸到全熟的程度。段玉裁根据《诗经》注将《说文》的“饭气蒸也”改为“饭气流也”说明“馏”源于“流”[3]144。日常生活中的“蒸馏水”就是动词与名词结合的形式。用“蒸馏”表示水的提取方式,再加上“水”字表示事物的状态以及词语的词性,即表示蒸汽收集起来形成的水。
【饡】《说文》:“以羹浇饭也,从食赞声。”[1]102
用今天现代汉语中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盖浇饭”的意思。但有所不同的是“饡”更强调用羹浇饭的这种烹饪方式,而盖浇饭更侧重于指烹饪成品。
(三)饮食需求
【飢】【餓】《说文》:“饥,饿也,从食几声。”[1]103又“饿,饥也,从食我声”[1]103。
许慎用了互训的方法来解释,但实际程度上还是存在区别的,其中程度最轻的是“飢”。郑玄笺:“饥者,不足于食也。”《正字通·戌集食部》:“饿,吾贺切,音卧,饥甚。”也就是说“饥”字表示的只是因为没有进食而引起的肚子饿以及对食物的需求,而“饿”是因为长久缺乏食物而引起的感觉,饿的生理反应以及对食物的需求强烈程度都要更甚于饥。
【饒】【餘】 《说文》:“饒,饱也,从食堯声。”[1]103“餘,饶也,从食余声。”[1]103
以上二字均为吃饱喝足之意。在现代汉语中,“饶”的意思主要是指物产丰厚,于是有“富饶”一词。“丰富、肥沃”等意思成为了“饶”字的常用意义,而表示人类生理上主观感受饱的意思已经基本消失,属于词义的扩大。与“饶”字意思相近的还有“餘”字。《广韵·鱼韵》“餘,剰也。”现代汉语中“剩余”一词,便是从这一意义引申而来并成为基本义。“餘”和“饒”虽然在意思上有相近之处,并且《说文》中也用“饶”字来解释“餘”,但“饶”更侧重于表示事物多,更强调一种状态,“餘”更侧重于因为食物多而剩下来这一结果。
(四)食物状态
食物的状态,即指食物的原材料或食物成品表现的是生是熟、是好是坏、是固体还是液体的状态。《说文》中带有食物状态含义的字共收录了13个:饑、饉、飪、、饎、餱、饛、飶、餀、饖、饐、餲、餕。在这一分类中,笔者将意思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阐释。
【饑】【饉】《说文》:“谷不熟为饑,从食幾声。”[1]103“蔬不熟为饉,从食堇声。”[1]103
两者都是形容对象不成熟的状态,只是所指对象有所差异,前者所指为谷物,后者所指为蔬菜。邢昺《尔雅疏》引李巡:“可食之菜皆不熟为馑。”其中“馑”还指谷物歉收。《墨子·七患》:“一穀不收谓之饉,二穀不收谓之旱。”《毂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二穀不升谓之饑,三穀不升谓之饉。”
本义是指事物刚好完全成熟。在现代汉语中,“飪”字一般不再单独使用,而是同“烹”字一起组合成双音节合成词“烹饪”,表示对食物原材料进行热加工。“飪”更准确的意思是表示事物刚好熟透却不过火的状态。如《论语·乡党》:“失饪,不食。”可以看出食物需要达到“饪”的状态才可食,其二又说明“饪”是食物熟而不过火,否则便不可食用。一切的熟食都可以称作“”,因此各种烹饪手法也可以用“”来表示,如《集韵·钟韵》:“者,割烹煎和之称也。”从而也可看出“”和“饪”都表示食物熟的状态,但“”的范围相较于“饪”更大。
【饎】《说文》 :“饎,酒食也,从食喜声。”[1]102
邢昺《尔雅疏》:“饎,得酒食则喜欢也。……言饎之一字,兼通酒、食两名也。”从声训的角度和喜的意义对“饎”进行解释。可见“饎”字的词义在后来扩大,既可表示液体,又可形容液体,后来又泛化为炊事以及食物的统称。
【餱】《说文》:“餱,干食也,从食矦声。”[1]102
“餱”字主要是表示干粮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看,“餱”字同“饎”在形态上相互区别,又具有共同的表示食物形态的范畴。
【饛】《说文》:“饛,盛器满皃,从食蒙声。”[1]102
“饛”表示食物装满容器的样子,侧重于强调食物“满”的状态。虽是形容满,但“饛”的对象是食物,《广韵·东韵》中对饛的解释:“饛,盛食满皃。”可清晰地看出饛的意义限定。
【飶】《说文》:“飶,食之香也,从食蒙声。”[1]102
《说文通训定声》 :“草香曰苾,食香曰飶。”可见,“飶”同“饛”一样修饰对象限定为食物。同时,通过朱骏声的解释也可看出“苾”和“飶”是一组同源词,用对嗅觉上的描写,表示修饰对象的香美状态。
【餀】【饖】 《说文》:“餀,食臭也,从食艾声。”[1]103“饖,饭伤热也,从食歲声。”[1]103
与“飶”意义相反的是“餀”。所修饰的对象同样是食物,朱骏声解释为“餀,凡食物臭之总名”。同样表示食物发臭的还有“饖”,但相比“餀”来说,“饖”的感情色彩更重,也就是食物腐败发臭之义。所以“饖”不仅从嗅觉角度上描写了食物发臭,也从外在表示食物腐败。“饖”与“穢”当为同源词。
【饐】【餲】《说文》:“饐,饭伤湿也,从食壹声。”[1]103“餲,饭餲也,从食曷声。”[1]103
以上二字均表食物腐败变质。这两个字通常成对出现,如汉代王充《论衡·商虫》:“谷干燥者,虫不生;温湿饐餲,虫生不禁。”“饐”“餲”二字也有区别,如《论语·乡党》 :“食饐而餲。”皇侃疏:“饐谓饮食经久而腐臭也,餲谓经久而味恶也。”简而言之,就是“饐”是从嗅觉上表述食物腐败,而“餲”是从味觉上阐释食物腐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已存在很多描述食物状态的字,从侧面也体现出随着古代经济的发展,食物出现了剩余,但由于保鲜技术的欠缺,因此常出现食物腐烂的情况[5]49。
(五)饮食形态
本文划分的饮食形态,主要指与饮食相关联的人的生活形态。《说文》此类共收录了10个字:籑、養、餐、、餔、、饕、飻、、餬。此番排序主要根据《说文》的排列顺序,同时加上笔者的理解,将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
【籑】《说文》: “籑,具食也,从食算声。馔、籑或从巽。”[1]102
主要表示有计划地准备齐全食物。今则多引申为编写文字书籍。
【養】《说文》:“供养也,从食羊声。”[1]102
在现代汉语中“供养”一词也即奉养之义。《玉篇·食部》“养,具珍馐以供养尊者也”,因此从最开始的意义来看是用食物来供养尊者,所以“養”字的字形从食。
“餐”的本义是作为动词吞的意义,但作为名词又主要是食物或饮食的通名。在现代汉语中“餐饮、快餐、午餐”还保存着名词的意义,但动词吞的意义却很少再使用了。
古代人们一般只吃两顿饭,所以昼食也就可以大致理解为人们吃的第一顿饭。而段玉裁注:“今俗谓日西为晌午,顷刻为半晌,犹之遗语也。”所以“”应该是“晌”的古字②,“”也就相当于晌午吃的饭,即午饭的意思。川人有讹作“少”。民国十八年《合江县志·方言》:“吃少午、过午,均指午餐也。”
【饕】【飻】《说文》:“饕,贪也,从食號声。”[1]103“飻,贪也,从食殄省声。”[1]103
“饕餮”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后引申为贪婪之义,属于双声连绵词。《左传》:“缙云氏之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被比作饕餮。”可见“饕餮”在很早以前便有了引申义。但后来“飻”主要写作不省声的“餮”字,如《玉篇·食部》“餮,同飻”。后来“饕餮”主要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盖饕餮本贪食之名,故其字从食。”从构字法的角度来看“饕餮”二字属于食部字,因此先有贪吃之义,由此引申出贪婪的猛兽,最后还可以比喻贪婪的小人。
【餬】《说文》:“餬,寄食也,从食胡声。”[1]102
也就是通过自身的劳动从别人那里换取食物以供生存。《庄子·人间世》:“挫鍼治繲,足以餬口。”“餬口”在现代汉语中也写作“糊口”。而现在表示这一意义的“餬”在现代汉语中写作“糊”。
【餕】 《说文》:“餕,食之余也,从食夋声。”[1]103
也就是剩余食物的意思。《礼记·曲礼》: “餕余不祭。”清代孙希旦《集解》 :“朱子曰:‘餕余之物,不可以祭先祖’。”这些地方都表示了吃剩的食物这一意义。
(六)饮食习惯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很多礼仪都是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而饮食又同人们息息相关,也同时表现着上古时期的习俗以及等级观念。笔者所分出的饮食习惯主要包含了上古的饮食风俗以及饮食中的人文观。《说文》 此类共收录了17个字:饁、饋、餽、餟、、饟、餉、餫、饗、館、餞、、、餥、飵、、。结合《〈说文〉字系与上古社会》的阐释和《说文》对字本义的解释,笔者进行了顺序上的排列。
【饁】《说文》:“饁,饷田也,从食盍声。《诗》曰:饁彼南亩。”[1]102
在《汉语大字典》中解释为“给耕作者送食”。但“饁”字的本义是“田猎时以猎获物祭祀四郊之神”。万献初通过贾公彦给《周礼·夏官·大司马》作疏“因田过郊之神而馈之”而阐释“饁”字的本义为用猎物祭祀神,再到农耕时代,由在外馈食逐渐演变为给耕作者送饭的意义[2]208。
【饋】【餽】 《说文》:“饋,饷也,从食贵声。”[1]102“餽,吴人谓祭曰饋,从食从鬼,鬼亦声。”[1]103
《战国策·中山策》:“劳者相饗,饮食餔餽。”高诱注:“吴谓食为餽,祭鬼亦为餽,故通用,读与馈同。”认为“餽”中也含有“馈”的意思,是可通用的。但段玉裁却认为“餽”的本义是祭鬼,所以“餽”与“馈”是不同的,将“餽”用作“馈”的假借用法。总结来看,二字的差别主要是所用对象不同,“餽”是用食物来祭鬼,而“馈”主要表示用食物来敬人。后来“馈”的词义有所扩大,从食物泛化为物品馈赠他人。
“餟”主要表示连缀祭诸神,是表示祭拜风俗习惯的词,但强调动作上有连续之义。从许慎的解释中不难看出“”和“餟”的关系,“”主要表示在家门前的小祭,所以通常只是备好食物,举行一些简单的仪式,并不像“餟”的祭拜那样隆重。
【餉】【饟】《说文》:“餉,饟也,从食向声。”[1]102“周人谓饷曰饟,从食襄声。”[1]102
郝懿行认为“饟”“餉”声义同。而颜师古认为这两个字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饟”是“饷”的古字。“饟”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而“饷”却意义泛化为一般的食用物品。
【餫】《说文》:“野馈曰餫,从食军声。”[1]103
即运粮以赠人的意思。《汉语大字典》中“餫”有运输义。《诗经·小雅·黍苗》“我任我辇,我车我牛”,郑玄笺“营谢转餫之义”,陆德明释文“餫,本做運”。清代王筠《说文句读·食部》:“凡转运以输之皆谓之餫。”段玉裁注:“餫之言運也。”[2]209
【館】《说文》:“客舍也,从食官声。《周礼》:‘五十里有市,市有馆,馆有积,以待朝聘之客。’”[1]103
从《说文》解释来看,“馆”字最开始指接待宾客的房屋,如《诗经·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还,予受子之粲兮。”“館”字的声旁“官”的本义为房屋,同“馆”的客舍之意也存在一定联系,所以“官”字应该同时表示馆的形旁。
如果只看许慎的解释无法将“餞”的意义同“食”联系起来,徐锴《系传》中通过“以酒食送也”将二者联系起来,表示了送别以酒食的风俗。“”表示古人相见请吃麦粥。从《说文》解释来看,“餥”表示陈楚之间的一种风俗。意思相近的还有“飵”字。也就是说“飵”同“餥”的不同在于兴起风俗的地区不同。扬雄所作的《方言》中对这几个食部字的使用地区做了更详细的区分:“餥、飵,食也。陈楚之内相谒食麦饘,谓之餥,楚曰飵,凡陈楚之郊,南楚之外相谒而飧,或曰飵,或曰,秦晋之际,河阳之间曰。” 《说文》对“”“”二字连起来进行解释就很直观地表现出了二者的联系。“”“”合在一起表示相谒而食麦的意思,同时也透露出主要是秦人的用法。总的看来,这几个字的意义都有些相似,只在地域上或意义上有一些细微差别。
(七)食物品名
“食物品名”主要表示一些用食部来造的字用以表示食物的名称或谓用一个食部字来作为具体食物的称谓。《说文》此类共收录了7个字:飴、、餠、餈、、饘、餻等。
【餠】【餈】【餻】《说文》:“餠,麦餈也,从食并声。”[1]102“稻餠也,从食次声。”[1]102“餻,餌属,从食羔声。”[1]103
“餠”是一个基本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也十分强。《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用面粉制成的食品,一般为扁圆形,各时各地制法不尽同,形状名称也不尽同”。“餠”字在古时称烤熟或蒸熟的面食,而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是指扁圆状的面制食品,由此可以大致看出“餠”的意义基本没变。“餈”被许慎用来解释“餠”的意义,所以“餈”的意义同“餠”相似。“餻”字与现代汉语相比意义基本没变。《方言》卷十三:“饵谓之糕。”《玉篇·食部》:“糕,糕糜,糕饼也。”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中说“字亦作糅”,也就是杂糅在一起的食物。“”字在《汉语大字典》中已经消失了,可以看出“”的意义在社会的发展与演变中逐渐被其它的字所取代。
【饘】《说文》:”饘,糜也,从食亶声。周谓之饘,宋谓之餬。”[1]102
从许慎的解释中大致看出“饘”“餬”是地区间的区别,而孔颖达疏“厚曰饘,希曰粥”。因此“饘”主要表示稠粥的意思。
从这7个字可以看出上古汉语中已经出现一小部分用食部字表示食物的品名。由此可见由表示吃的意义的“食”作部首,也可以逐渐发展出表示食物品名的“食”部字。
综上所述,将《说文解字》的64个“食”部字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说文解字》64个“食”部字分类表
二、从《说文解字》“食”部字看我国古代饮食文化
(一)“食”为大的传统文化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先秦时期,便形成了以饭为主食的饮食结构,并且沿用至今[6]25。可见,饮食文化同样源远流长。从许慎收录的“食”部字中,可以大致看出存在一部分字从与饮食相关的意义泛化为一些物品通名的趋势。如“餐”的本义是指“吞”这一饮食动作,后来词义扩大为食物或饮食的通名。“饮”的本义是喝,成语“茹毛饮血”便是本义。后来,又有了“饮料”之义。如苏轼《睡起闻米元章送麦门冬饮子》:“开心暖胃门冬饮。”同时还有“饮食的统称”之义,如《战国策·秦策一》:“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从这一趋势中也可以看出食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角色,由此才衍生出一些物品的意义。如“餐”字,本义是吞的动作,后来引申为食物或饮食的通名。《诗经·小雅·绵蛮》:“饮之食之,教之诲之。”郑玄笺:“渴则与之饮,饥则与之食。”可以看出“食”与“饮”的区别。但在很多时候“食”里面也包含了“饮”的意义,《宋史·食货志》:“民之欲茶者售与官。其给日用者谓之食茶。”现代很多方言中仍将“喝茶”说成“吃茶”,“喝酒”说成“吃酒”[3]102。在《说文》“食”部的64个形声字中,有部分属于亦声字。如“餽”,《说文》:“从食从鬼,鬼亦声。”表示用食物祭鬼的意思。 “饗”,《说文》:“饗,乡人饮酒也,从食从鄉,鄉亦声。”表示大家一起围坐饮酒的含义。同时饮食关系着百姓的生活及国家的稳定,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安邦立国之本。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礼源自饮食,源自饥饿[7]71。《礼记》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证明了饮食对于中国礼的重要性,因此,古话云“民以食为天”。从这些“食”部字中可以看出,中华文化通过饮食引申出寄寓国家的治理。
(二)“食”中的祭祀文化
上古社会便有史料记载尧舜禹时代的天灾情况,如《史记·夏本纪》:“当尧之时,洪水滔天。”又《管子·山权数》: “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无粮有卖子者。”同样是对当时因自然灾害严重而造成饥荒的记载。古代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饥荒也时有发生。《说文》“食”部字中也存在一部分形容人们饮食状态的字如“饥”“饱”“饿”等,以及一些形容食物状态的字,如“饑”“饉”。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这种饥饿之根和常年的食物不足而滋生出了强调吃饭的礼节,由此也可看出中国传统对食物的重视。如“養”字虽是“供养”之义却从“食”部,是由于在上古社会认为尊者是以食物供养之。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中,粮食的收成同自然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所以人们也会有很多的祭祀活动以及一系列的饮食礼节。因此在《说文》的“食”部字中表示饮食风俗习惯的字也是数量最多的。如“饁”表示田猎时用猎获物祭神;“餽”本义为祭鬼;“餫”表野馈,运粮馈之,敬大国也。“用膳循礼,讲究客套”,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5]49。
(三)“食”中的礼仪文化
从《说文》中来看,“食”部字对具体食物主要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最大的形态,其次划分为小类。液体主要是以酒为主或者一些掺杂有米饭的粥,固体以五谷为主,而其它一些形容辅菜如肉类和蔬菜类的字在“食”部字中几乎没有。这就可以看出在粮食短缺的上古社会,五谷为主要粮食在人们观念中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在文字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就连以表现事物具体形态的字,如“飴”是用米、麦芽熬成的糖稀或糖浆;“餈”是用稻米做的;“餠”等字中的主要材料也是满足温饱的主食五谷。从中国的养生文化上来看,饮食同养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粥就是养生的很好载体。在《说文》中解释粥的“食”部字也有一部分,如“饘”为稠粥的意思;“餬”作为名词谓稠粥。粥这种食物是在饥饿时节约粮食,同时能够满足人们基本温饱的最好食物形式,而从养生的角度来看,粥也是很好的食物。养生文化在中国拥有很长的历史,而粥便承载了养生的理念,所以在生病时也主要以食粥为主。同时粥的主要食材也是五谷,正是因为粥的这种特殊文化内涵,在《说文》中也有很多“食”部字承载了粥的含义。酒在中国传统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唐诗宋词中就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而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酒又是待客、祭祀的必备物品。在《说文》中也有很多带有酒的含义的字,如“饗”,表示乡人饮酒也。
(四)“食”中的“和”文化
三、《说文解字》“食”部字与饮食文化余论
综上所述,文字的起源与发展同中华民族的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0]32。本文以《说文》“食”部字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了64个“食”部字。我们将之分为七大类:一、饮食行为;二、烹饪方式;三、饮食需求;四、食物状态;五、饮食形态;六、饮食习惯;七、食物品名。在分类的过程中归纳、发现和整理出上古的饮食文化。总的看来,《说文》中的64个“食”部字划分十分细致,体现了饮食对于人们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于饮食科技的积累和精益求精。从上古社会开始,饮食便受到人们的重视,饮食文化也因此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就《说文》中的“食”部字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归纳整理了它们各自所表示的本意及相应的引申义。饮食文化在上古便有了丰富的内涵并且分工细腻,就如孙中山所说:“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③尽管《说文》中的“食”部字有些已经消失,它们所表示的意义或风俗今天有些已经简化、变化甚至消失,但它们作为过去历史文化尤其是饮食文化的记录者和保存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和体现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和丰硕成果。
注释:
① 本文一律使用规范简体字,个别例证涉及字体保留繁体字。
③ 孙中山.《建国方略》第一章,《以饮食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