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戈非尼三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2021-02-03阎瑾
阎瑾
结直肠癌(CRC)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男性中第三大常见癌症,全球女性中第二大常见癌症[1]。经研究表明,约有25%的患者在诊断时肿瘤已经发生了转移。近年来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在逐渐进步,常用氟尿嘧啶(5-FU)为基础的单药治疗方案,或与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2,3]。大多数患者最终发展为肝转移、腹膜转移、肺转移、胸膜转移等难治性转移,进而出现恶病质,危及生命[4]。本文则主要针对瑞戈非尼三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进行探究,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5 月~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25 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 例,女10 例;年龄最小45 岁,最大62 岁,平均年龄(54.73±4.29)岁。本次研究已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①经检查,确认患者肠道存在实质性病灶及其他部位转移,如肺转移、胸膜转移、肝转移、腹膜转移等,且经组织病理学及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肿瘤患者;②已丧失手术指征或再次手术治疗机会的,已经经过两线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或单药方案化疗,既往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③所有患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2 分。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恶性肠梗阻或消化道穿孔的患者;②既往存在严重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疾病,或是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1.4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瑞戈非尼(Bayer AG,注册证号H20171300,规格:40 mg×28 片/瓶)进行靶向治疗。患者需口服1 次/d,160 mg/次,部分消瘦、ECOG评分2 分的患者或副反应不能耐受的患者调整为120 mg/次,1 次/d,口服,用药3 周停1 周。治疗期间每个月进行血常规、生化肝功、肿瘤标志物检查,用药1、3、5 周期后行增强CT 全面复查评估疗效,或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复查。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CEA、CA242、CA199 水平。疗效评估根据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1.1 版(RESIST1.1)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疾病控制率=(CR+PR+SD)/总例数×100%。统计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包括乏力、腹泻、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25 例患者治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5 个月,疾病控制19 例,疾病控制率为76.00%。见表1。
表1 25 例患者临床疗效分析(n,%)
2.2 患者治疗前后CEA、CA242、CA199 水平比较治疗后,患者的CEA、CA242、CA199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5 例患者治疗前后CEA 与CA242、CA199 水平比较()
表2 25 例患者治疗前后CEA 与CA242、CA199 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2.3 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25 例患者中,共10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部分患者出现2 种不良反应,其中乏力5 例、高血压3 例、腹泻3 例、手足皮肤反应4 例;无Ⅲ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血压升高患者给予ACEI 或ARB类药物口服;腹泻患者口服蒙脱石散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手足皮肤反应患者给予中药浸泡、尿素软膏外涂。经处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均减轻,全部不良反应可控。见表3。
表3 25 例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n,%)
3 讨论
晚期结直肠癌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5]。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治疗时,疾病已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转移[6,7]。现阶段,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要手段。一般来说,如果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仅进行最佳支持治疗,其生存期一般在3~5 个月[8]。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雷替曲塞等药物出现,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逐渐延长,生活质量改善。近年来,小分子靶向药物以及单克隆抗体再临床上的应用,进一步延长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甚至长达24 个月左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是以化疗为基础的一种综合治疗模式。
本次研究中,25 例患者在两线化疗基础上给予瑞戈非尼进行三线治疗,患者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5 个月。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第3 个周期后,疾病控制率为76.00%(19/25),其中完全缓解患者0 例(0),部分缓解患者5 例(20.00%),疾病稳定患者14 例(56.00%),疾病进展患者6 例(24.00%),效果较为理想。治疗后,患者的CEA、CA242、CA199 水平分别为(63.27±11.22)μg/L、(216.91±15.04)U/ml、(221.37±10.02)U/ml,均低于治疗前的(80.25±17.23)μg/L、(308.06±16.15)U/ml、(310.96±10.33)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来看,发生率为40.00%(10/25),其中,腹泻患者3 例(12.00%),高血压3 例(12.00%),手足皮肤反应患者4 例(16.00%),乏力患者5 例(20.00%),经过对症治疗后,以上副反应可减轻甚至缓解,无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无患者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药物安全性较高。由此可见,使用瑞戈非尼三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效果理想,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可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瑞戈非尼属于口服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血管生成、基质与肿瘤受体酪氨酸酶等方面,作用较为显著[9]。瑞戈非尼作为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三线治疗药物,可以将其使用在过去接受过以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患者,以及过去接受过或不适合进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抗表皮生长因子(EGFR)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10,11]。2017 年我国结直肠癌诊疗专家组将瑞戈非尼作为三线治疗药物写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给患者带来福音。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多线治疗后往往因体力状况不佳、化疗药物耐药等原因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而瑞戈非尼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且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不良反应可控,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三线治疗,甚至后线治疗的有效且安全的选择。
综上所述,使用瑞戈非尼三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确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并降低患者血清中CEA、CA242、CA199 等指标水平,并且不良反应可控,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延长生存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期待它在临床上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