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T 核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21-02-03李晓新
李晓新
膝关节是人体骨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大且构造最复杂的屈曲关节,容易受到杠杆作用引起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膝关节损伤类型包括骨质损伤、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撕裂伤、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等[1]。膝关节损伤常伴随剧烈的疼痛症状,影响到患者行走与正常工作,对其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针对膝关节损伤需要尽早诊断与治疗,以便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临床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X 线、CT、核磁共振等,在X 线与CT 检查中,虽然能够对患者骨折部位与类型进行准确诊断,但是对韧带或关节软骨等部位出现的损伤难以发现[2,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核磁共振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其应用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可以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4]。在本次研究中,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应用1.5 T 核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具体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60 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22~73 岁,平均年龄(57.2±12.6)岁;病程1~6 个月,平均病程(3.2±1.3)个月;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0 例,摔伤13 例,高处坠落伤5 例,其他2 例。实验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3~74 岁,平均年龄(58.3±12.9)岁;病程1~7 个月,平均病程(3.4±1.6)个月;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 例,摔伤14 例,高处坠落伤4 例,其他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CT 检查,采用螺旋CT,根据X 线定位片对CT 扫描范围进行确定,并采用厚度为1~2 mm 的薄层螺旋对患者受伤部位进行检查。检查时将患者膝关节适当的垫高,确保膝关节维持弯曲状态。实验组给予1.5 T 核磁共振技术检查,采用1.5 T核磁共振仪器,对患处给予冠状位、横断位与矢状位扫描检查,并对其进行T1WI、T2WI 加权处理,并对质子密度进行加权处理。设置扫描层厚为4 mm,层距为1 mm,视野(FOV)为18 cm×18 cm,激励次数为2。在检查过程中告知患者患膝需要维持伸直状态。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诊断检出率,并分析核磁共振诊断影像学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检出率对比 对照组诊断检出率为76.7%,其中半月板损伤5 例,韧带损伤4 例,骨质损伤3 例,关节腔积液11 例;实验组诊断检出率为100.0%,其中半月板损伤10 例,韧带损伤6 例,骨质损伤3 例,关节腔积液11 例;实验组诊断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检出情况对比[n(%)]
2.2 核磁共振诊断影像学分析 ①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影像学表现:伤处呈现低信号阴影,并且阴影内存在放射状、线状、球状或椭圆形裂隙样阴影,半月板区域呈现不规则或现状的高信号;②韧带损伤的核磁共振影像学表现:T1WI 加权信号呈现为高低混合信号或者低信号,T2WI 加权信号呈现为高信号;伤处主要会呈现扁平条带状的低信号阴影,边缘会出现波浪状,韧带肿胀的部位会出现不规则高信号,外形不规则,韧带不规则增粗,并且与周围组织分界线比较模糊;③骨质损伤的核磁共振影像学表现:患处存在异常的网络状信号,边界比较模糊,T2WI 加权信号呈现稍微高信号或等信号,T1WI 加权信号主要呈现为低信号,并且内部存在小片状的高信号;④关节腔积液的核磁共振影像学表现:患处呈现条状低信号,边缘比较模糊或者呈现波浪形,部分存在分层情况或高信号,T2WI 加权信号呈现为高信号,而T1WI 加权信号呈现为高低混合信号或低信号。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膝关节损伤患者越来越多,目前对膝关节诊断是当前影像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由于膝关节结构比较复杂,膝关节周围血管、肌肉组织与韧带组织等均会影响到诊断的准确率,会增加诊断难度[4]。膝关节结构中主要包括关节面、关节、韧带、肌腱、肌肉、骨骼、半月板、伸膝装置等,通常情况下膝关节发生骨折,比较薄弱的腓侧副韧带会先出现断裂,断裂顺序为关节韧带、胭腓韧带、交叉韧带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较大影响[5]。膝关节损伤后病灶局部会出现体液积聚的情况,从而容易诱发炎症,会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如果进行运动会加剧疼痛与肿胀。针对该病需要尽早诊断与尽早治疗,以便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6,7]。
在临床上常见的诊断方式包括X 线、CT、核磁共振等,其中X 线与CT 检查能够对患者骨折类型与骨折部位进行准确的诊断,但是只能够显示骨质损伤的情况,对关节软骨、韧带等情况无法清晰显示,从而会影响到膝关节诊断的准确性。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磁共振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频率随之增加,其应用价值较高,尤其是在韧带与关节软骨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8,9]。1.5 T 核磁共振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分辨率较高,能够对患者膝关节损伤程度进行清晰的显示,可以明确了解患者骨骼、骨髓等病变情况,对骨髓水肿等病症具有较好的诊断依据。同时,能够对患者膝关节解剖结构进行清晰显示,可以及时了解患者膝关节受损情况[10]。在核磁共振检查中,图像对比度更高,能够通过多方位扫描获取清晰的膝关节解剖结构与损伤图像,其诊断技术比较先进,并且这种诊断方式安全有效,对患者不会造成损伤,并且在扫描过程中噪音小,受干扰小,能够显著缩短检查时间[11]。
在本次研究中,对60 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诊断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1.5 T 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能够显著提高诊断检出率,明确患者膝关节损伤类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