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体育新闻报道研究

2021-02-03韩雪霏穆丹萍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育新闻新闻报道

韩雪霏 穆丹萍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体育事业的稳步发展,体育传媒行业迎来了崭新的时代。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国内外部分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虚假新闻、过度娱乐化以及缺乏人文情怀。文章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且提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内容和加强报道深度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体育传媒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育新闻;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1-0114-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化强国战略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YJC710033;2018年度浙江省级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浙教办宣【2018】94号

一、引言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明显提高,体育领域更是取得了长足进步。体育传媒与体育竞技相辅相成,呈现共同繁荣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体育新闻报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较于其他领域的新闻,体育新闻更加引人注目,因此影响也更加广泛。基于这些特点,体育传媒从业者应当严格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自己,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以发挥体育工作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

二、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一)研究背景

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2]。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抓住这个主心骨,从根本上提高新闻记者、编辑和受众群体的媒介素养,才能打造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生态环境[3]。

(二)问题缘起

体育新闻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类别,同样需要遵守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尤其是真实性和导向性。真实性不仅要求新闻报道中的每个具体事件必须同时保持客观,还要保证公正性,也就是报道内人物和事件的叙述篇幅相对一致。而导向性则要求体育新闻从业者做好“把关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传递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价值,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而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正是因为部分体育新闻工作者在面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时选择了后者,从而违反了《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及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而造成的问题和畸变现象[4]。目前,部分国内外体育新闻报道存在虚假报道、缺乏人文关怀、泛娱乐化等问题。文章以具体的体育新闻报道为案例进行现状分析,对这些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三、体育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虚假报道

1.断章取义

2014年,时任乒乓球国家队主教练的刘国梁在央视综艺节目中以《奥运背后是成长》为题披露了许多伦敦奥运会的幕后故事。但刘国梁在节目中所使用的“成功学”,被各大体育媒体曲解为“阴谋论”,《王皓被授意输张继科》《刘国梁:为成全张继科让王皓故意输球》等标题党文章层出不穷,并迅速传播,引起了网友一片哗然。随着舆论愈演愈烈,刘国梁亲自出来澄清,他说:“我从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如果我命令王皓让球,他会恨死我,早就去国外打球了!”这种将部分事实片段拼接起来导致内容严重失实、偏离原意的文章,属于断章取义,缺乏媒介素养。

2.信源作假

信源作假,指的是新闻报道没有明确的事实来源,纯属捕风捉影、凭空捏造。自从2002韩日世界杯决赛圈后,国足便再未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而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国内的足球气氛再次高涨,部分体育媒体抓住这一时机,宣称“据足协内部的可靠消息,中国会在2019年5月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访华期间,正式对外宣布申办2030年世界杯的消息”。新华社记者就此向中国足协求证,中国足协表示上述报道纯属杜撰。实际上,中国足协仅在11月就先后进行了五次辟谣,其甚至因此被自媒体戏称为专业辟谣协会。

3.网络自媒体虚假新闻泛滥

大部分网络自媒体账号的持有者没有记者证、采访证等相关证件,却利用网络自媒体平台快速传播的特征,大肆搬运、捏造、编写假新闻。2020年8月6日,《地位提升!足球被列入2021年中考项目!》在网络热传,但是查询教育部官网可以发现,在那期间并没有“中考項目”的相关文件发布,也没有有关足球和中学教育的内容。事实上,类似的谣言此前已多次出现。2019年2月,网传“教育部规定将游泳正式纳入中考考核项目”,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但2月23日,教育部就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并没有统一要求将游泳纳入中考。虽然《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体育将与语数外等科目同样重要,还会被纳入录取考核中,但具体的考核项目并没有下发统一的强制规定。部分网络自媒体正是抓住了这一风向以及受众想要了解这一相关信息的兴趣,编造了这样一条新闻。

(二)缺乏人文关怀

1.唯成绩论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遭全网谩骂,到2019体操世锦赛女子团体赛中队长刘婷婷因三次掉下器械的重大失误被“骂”上热搜,再到今年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应连续失利小组赛没能出线被全网声讨,过分关注体育竞技的成绩在媒体和大多数观众心目中已成为一种很难改变的习惯。尤其是对于媒体而言,其对热门项目冠军的报道远远超过了对成绩一般的运动员选手的报道,因为这样的报道自带流量,被认为具有“重要性”的新闻价值,更容易引起广大受众的共鸣。长此以往,社会就会形成只认识冠军,忽视那些同样流汗流泪、为国征战但没能拿到好名次的运动员的现象。

2.对小众项目运动员等的关注度低

相对于正式上场且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的高光,体育竞赛中的失败者、小众项目运动员、陪练、医务工作者等,受到媒体的关注度极其有限。相对于奥运会而言,残奥会的报道角度更多从震撼、同情和温情的奥运友谊出发,忽略了残奥会本身作为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竞技性和残奥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中国区战队EDG在获得2021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后,俱乐部特意发博感谢G2俱乐部的陪练。如果不是当事人发声,观众们也许并不会注意到陪练这一角色在竞技体育中的重要性,媒体也并没有在新闻报道中提及。

(三)泛娱乐化

1.拜金主义

当下拜金主义盛行,体育新闻媒体自然无法独善其身。为迎合市场需求,体育新闻媒体一味迎合受众,轻视社会效益,重视经济效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体育媒体往往选择将更简单甚至猎奇的信息传播给受众。例如,大肆宣扬运动员的年收入以及赛事奖金,潜移默化地向普罗大众灌输金钱和利益观,而奥林匹克精神在这样的氛围下逐渐变得不重要,部分运动员是为了金钱才参加体育运动的,这导致运动员职业精神面临风险,不利于年轻运动员的健康成长。体育新闻中过度拜金主义化削弱了体育运动的社会效应和社会价值,让越来越多人逐渐远离正常、健康的体育运动。

2.重娱乐轻赛事

近年来,在体育媒介商业化的整体环境中,体育新闻类媒体为了求生存求发展,逐渐形成体育和娱乐相结合的趋势。但部分体育媒体本末倒置,将专业的体育赛事边缘化,把更多的将精力放在了娱乐版块,过分关注赛事中的娱乐消息、体育明星的隐私及花边新。这导致严肃新闻的比例进一步缩小,带有煽动性和诱导性的新闻逐渐成为重点传播对象。这些不良现象损坏了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不利于培养优秀运动员,不利于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四、原因

(一)体育新闻从业者自身存在不足

打铁还需自身硬。体育新闻从业者是这一系列问题的制造者,他们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部分新闻从业者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媒介素养不高等问题。同时,许多新闻从业者疏于求证新闻来源,缺乏对新闻真实性的较真,导致虚假新闻泛滥,媒体公信力下降。另外,部分体育新闻编辑的把关能力也有所下降,对新闻审核不到位,导致许多未经确认的新闻随意传播。

(二)缺乏社会监管

体育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例不高,因此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过多关注,尤其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社会体育方面。据统计,《中国体育报》2010年至2014年7月、8月、9月的社会体育新闻所占比例为17.4%,远远低于竞技体育新闻[5]。而与《南方周末》等综合类新闻媒体相比,社会体育类新闻的数量更少。又因为体育新闻报道缺失的影响,相比政治、经济和社会新闻而言,体育新闻造成的后果相对较小,所以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过度迎合市场

改革开放后,我国传媒市场化的进程逐步加快、范围不断扩大、程度逐渐深化。传媒市场化要求体育新闻媒体更多地站在受众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只有写出人民爱看的好文章,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但是,这并不代表体育新闻媒体要一味地迎合受众的口味。

目前,我国部分体育新闻媒体工作者为了增加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暂时的阅读量和点击量,习惯通过模糊事实信息、过度报道舆论话题等方式满足受众的感官刺激,很少考虑媒体引导受众社会的义务和社会责任。同时,一些体育新媒体的考核标准也更多关注这些指标,从而造成了行业的“内卷”,迫使体育记者不得不想方设法博人眼球,最终变成了标题党。 如果不对这些行为加以制止,就很有可能造成媒体公信力缺失、体育传媒市场混乱。

五、规范体育新闻报道的对策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面对如今的舆论环境,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尤为重要。首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实事求是,要求在描写和阐述客观事实时要准确无误。杜绝浮夸的描述和假大空的叙述,真正尊重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是新闻从业者的第一要务。其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贴近人民群众,贴近社会生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位置。这有利于肃清新闻从业者的功利之风。再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发扬实践精神,意味着体育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体育现场走访、采访和调查,而不是坐在电脑前复制粘贴各种新媒体文章,拼凑成一篇报道。最后,需要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作为一名体育新闻工作者,要注重自身修养的长期培养和不断提高,克服懒惰,不断学习和进步,利用新媒体技术和融媒体形式进行贴近时代的传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意识做好每一次报道。

(二)创新内容,发展多样化的体育新闻报道形式

体育新闻报道虽然不能过度迎合市场,但是激烈的竞争也激励着体育新闻媒体不断创新。新媒体时代,利用视频、H5等多媒体形式制作可视化体育新闻,不仅有利于迎合需要进行碎片化传播,还可以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而这种形式的体育新闻大多浓缩了精华内容,能帮助读者快速获取信息和知识,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面对社会体育新闻报道数量较少的现状,多媒体形式可以使大众体育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地展现当代人民群众蓬勃向上的精神。另外,数据新闻也是近年来比较受读者喜爱的体育报道新形式,它是以数字、图表等数学符号为核心的。这种形式适用于体育新闻报道,因为大多数围绕竞技体育赛事的新闻都逃不开体育成绩。同时,这种形式可以提高体育新闻的可信度,让受众直观地看到故事的重点。

(三)坚持开展深度体育新闻报道

面对碎片化、娱乐化的新媒体传播特征,开展深度报道要求体育新闻工作者从独特和深刻的角度解读体育赛事和相关新闻。因此,深度報道更加关注体育赛事的结果和成绩以外的东西,包括赛事历史背景、运动员备战情况、赛事项目发展历程等。深度报道整合了多种信息,能够在一次报道中呈现出较为完整的新闻画面,传达出更为丰富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在泛娱乐化的体育新闻报道环境中显得十分难得和珍贵,并且意义重大。体育新闻工作者可以尝试以体育赛事或大众体育的相关信息为核心,并以此展开延伸,将在体育场上发生的新闻点和社会其他方面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角度。这种独特的视角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个体育新闻事件,从而进行共鸣、讨论和热议,还可以让记者在符合新闻道德准则要求的前提下获得流量,从而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六、结语

目前,我国的体育新闻报道事业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体育媒体也通过新媒体渠道扩展了传播领域。与此同时,随着体育新闻行业的迅速发展,虚假报道、缺乏人文关怀、泛娱乐化等问题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要加强监管,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新闻从业者不能一味地迎合市场,要做好“把关人”,加强深度报道,要向受众传递符合体育精神、社会价值准则的信息。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不断提高体育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陆洪磊,江宇辉.新闻学本科生新闻观影响因素研究[J].青年记者,2021(15):83-86.

[2] 宣言.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育才塑魂[J].新闻战线,2016(12):2.

[3] 郑保卫.当前我国新闻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出路[J].青年记者,2020(19):21-26.

[4] 林颖颖.溯源 创新 实践: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路径考察(2011-2020年)[J].新闻与写作,2021(7):58-65.

[5] 王楚涵.《中国体育报》社会体育新闻报道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商,2016(9):195.

作者简介 韩雪霏,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穆丹萍,博士,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部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育新闻新闻报道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试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在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取向演变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广电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看记者道德修养的五个层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
网络与电视体育新闻的优势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