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渗盐复合液对重型颅脑外伤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疗效的影响

2021-02-02王宏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脑氧颈静脉失血性

王宏伟

颅脑损伤属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常见于临床。在我国颅脑损伤的发生几率逐渐上升,颅脑损伤中程度为重型者病死率约25%,其中特重型占50%[1]。严重的颅脑损伤者常存在低血压和低氧血症,其中低血压和颅脑受损致使颅内压升高,易导致低灌注压情况发生,脑供血流量严重不足,继发性脑缺血出现[2]。将大量液体在患者颅脑外伤伴休克时期输入,会使脑组织水肿加重,致使继发性脑损伤出现。本文将高渗盐复合液(HSH)用于颅脑重型外伤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莒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重型外伤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126例,根据随机均衡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男45例,女18例;年龄36~67(48.34±5.21)岁;其中挤压伤2例,坠落伤11例,交通事故46例,其他4例;闭合性颅脑损伤4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5例。对照组男46例,女17例;年龄38~71(49.07±5.37)岁;其中挤压伤3例,坠落伤14例,交通事故45例,其他1例;受损类型:43例颅脑损伤为闭合性,20例颅脑损伤为开放性。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治疗时未接受开颅术;(2)均确诊为严重的脑挫裂伤,经CT检查或手术证实,无脑疝形成;(3)治疗依从性较好;(4)患者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患者;有高渗性昏迷史、肾功能不全史、慢性肝病史患者;脑血管存在病变患者[4]。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需完成中心静脉置管,并监测其病情改变和生命体征变化。

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回音必集团江西东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6020156,规格:250 ml ∶50 g)1 g/kg,30 min完成静脉输注。

观察组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554,规格:250 ml ∶氯化钠10.5 g与羟乙基淀粉40 19 g)4 ml/kg,30 min完成静脉输注。以患者病情为依据,选择常规晶胶体进行输血、扩容治疗,若病情有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将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80 mmHg。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2组间治疗前后脑氧代谢及颅内压(ICP)情况,包括脑动静脉氧含量差、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ICP等。(2)记录并对比组间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水平。(3)对比组间预后情况,包括病死率、植物生存状态或重残率、恢复良好率。经6个月随访,以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估患者预后,分值≥12分,即预后得到良好的恢复,<12分即表示为植物生存状态或重残[5]。(4)组间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分,包括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等方面,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6]。

2 结 果

2.1 脑氧代谢及ICP比较 治疗前,2组脑动静脉氧含量差、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IC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脑动静脉氧含量差、ICP均低于治疗前,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P均<0.01),且观察组脑动静脉氧含量差、ICP较对照组低,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高(P均<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氧代谢及ICP比较

2.2 MAP、CVP比较 治疗前,2组MAP、CV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AP、CVP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且观察组MAP、CVP高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MAP、CVP比较

2.3 预情况比较 经6个月随访后,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植物生存或重残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随访预后情况比较 [例(%)]

2.4 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4。

3 讨 论

脑灌注不足的情况发生原因包括低血压和颅内受损ICP高压,从而出现继发性脑缺血和脑梗死[7]。因此,治疗该病症过程中,在及时控制休克同时,需使患者ICP得到有效降低。治疗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时甘露醇的高渗脱水疗法是常见的一种方法,但甘露醇应用过度极易引发各类不良反应,如肾功能衰竭、低血压、脑灌注压等,且大量输注液体在抗休克时,会使患者脑组织水肿和颅内高压的病情加重[8]。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HSH的效果在于使颅内压降低、改善脑血流、抗休克等,其效果不仅可使ICP降低,还可有效扩容,特别适用于颅脑损伤程度为重型且存在颅内高血伴失血性休克的治疗[9]。本文将HSH药物应用于观察组治疗中,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显著提升了患者MAP、CVP水平,且使ICP明显降低。该现象的出现是因HSH存在较好的抗休克效果,还可使ICP有效降低。

HSH可增加心脏血流和心输血量,使血压升高,降低血管氧耗量和阻力,使尿量增加,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增加氧运输同时,解决休克时产生的“氧债”[10]。该药物可使ICP降低和改善脑水肿,增加脑组织的供血,将其用于颅脑损伤伴休克的治疗中具有积极效果。

在继发和原发性损伤共同作用下会对脑损伤的转归产生影响,在颅脑重型损伤后直接产生的后果是ICP升高和脑水肿[11]。在对脑的氧气利用能力和脑代谢率评估时,脑氧供需是否平衡可通过监测脑动静脉氧含量差指标、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反映[12]。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为55%~71%,在其<50%时,脑动静脉氧含量差>90 ml/L时,脑氧供供需即为不平衡。对患者上述2种指标的改变实施随时监测,监测结果可作为参考提供给予后续治疗[13]。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经治疗后脑氧代谢改善、ICP及生存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随访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表明HSH取得了显著疗效,不仅可改善脑氧代谢情况,也可降低ICP,同时还可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根据孟浩等[14]研究指出,以HSH对重型颅脑外伤颅内高压并失血性休克治疗后,患者病死率、恢复率分别为11.54%、73.08%,与本研究数据基本一致。HSH在创伤失血、复苏等期间的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中起到显著的抑制效果,颅内高血伴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中选择HSH,不仅可有效纠正脑组织低灌注状态,降低ICP,并对多种重要器官实施保护,如心、脑、肺等,还可使输液量减少,缓解脑损伤,提升患者存活率和提高其生活质量[15]。

综上所述,将HSH用于颅脑重型外伤后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脑氧代谢,降低ICP,对患者预后改善有利,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脑氧颈静脉失血性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对小儿先心病患者围术期脑氧饱和度的观察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老年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单宁酸与牛颈静脉的交联机制研究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进展
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急性失血性休克肾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颈静脉孔的解剖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