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战争中的鱼复和永安
2021-02-02宋杰
宋 杰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89)
汉末三国时期刘备父子占领四川,据守周边的数座要塞保境安民,与国力远胜于自己的魏、吴对峙。杜佑曾云:“蜀主全制巴蜀,置益、梁二州,有郡二十二,以汉中、兴势、白帝并为重镇。”[1]908《读史方舆纪要》亦曰:“武侯治蜀,东屯白帝以备吴,南屯夜郎以备蛮,北屯汉中以备魏。”[2]3247文中所言“白帝”为蜀汉的永安(今重庆市奉节县),即秦汉之鱼复县,东汉初年公孙述曾改名曰白帝城。章武二年(222)刘备在猇亭之战中惨败,“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3]890,并在此地构筑行宫,调集兵将戍守。“终蜀汉之世,恒以白帝为重镇。”[2]3247
永安之所以备受蜀汉统治集团重视,与其扼守交通要道具有密切联系。四川盆地周围群山环绕,关险列阻;其核心区域成都平原土地广阔、物产丰饶,可以成为建国立业的根据地。古代蜀地与中原的交通往来主要依靠两条道路,其一是北经绵竹(治今四川省德阳市北)、剑阁、葭萌(治今四川省广元市昭化镇)等地后翻越秦岭至关中的川陕间金牛道。其二是由成都沿蜀江南下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再顺长江水陆并行,过枳县(今重庆市涪陵县)、临江(今重庆市忠县)、羊渠(今重庆市万州区)至鱼复县,然后进入沟通川鄂的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地段。三峡古道亦称为峡江道,两岸峰岭夹峙,道路崎岖难行,江面多有激流险滩。胡三省曰:“自三峡下夷陵,连山叠嶂,江行其中,回旋湍激。至西陵峡口,始漫为平流。”[4]2202出峡过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区)、荆门(今湖北省枝城市西北)后即抵达江汉平原。这两条入蜀通道上各有数座著名关塞,而最为重要的则是金牛道上的白水关(今四川省青川县沙州镇),亦称“关头”,以及峡江道上的永安(即鱼复),又称扞(捍)关、江关、夔门、夔关、瞿塘关。如郦道元《水经注》所言:“昔廪君浮土舟于夷水,据捍关而王巴。是以法孝直有言:鱼复捍关,临江据水,实益州祸福之门。”[5]3054永安地处三峡的西口,历史文献表明,此处很早就已设关置守,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一、 秦汉时期的扞(捍)关、江关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鱼复县条记载:春秋时期,“巴楚相攻,故置江关,旧在赤甲城,后移在江南岸,对白帝城故基”[6]36。江关在古籍中亦称为扞关、捍关或楚关。楚肃王四年(前377),“蜀伐楚,取兹方。于是楚为扞关以距之”。司马贞《索隐》注:“《(续汉书)郡国志》巴郡鱼复县有扞关。”[7]1720战国秦惠王时灭蜀,扞关又成为楚国抗秦的前线要塞。张仪曾恐吓楚王,声称秦以舫船载卒,“不至十日而距扞关。扞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7]2290。《史记集解》引徐广曰:“巴郡鱼复县有扞水关。”[7]2291又见《战国策》卷一四《楚策一》,文中“扞关”作“捍关”。按“扞”与“捍”字义相同,故可以互用。如《水经注》卷三四《江水》曰:“昔巴、楚数相攻伐,藉险置关,以相防捍。”杨守敬疏云:“捍关,《国策》《史记》作扞关,字得通用。”[5]2827甘宁曾建议孙权攻夺夏口后,“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3]1293。胡三省曰:“楚关,扞关也。蜀伐楚,楚为扞关以拒之,故曰楚关。”[4]2077
近世学术界根据考古资料指出,史籍中的“扞关”实为“扜关”之误写。陈直云:“《封泥考略》卷四,五十三页,有‘扜关长印’‘扜关尉印’两封泥。吴式芬考即《续汉书·郡国志》巴郡鱼复县之扞关。据此当作扜关,今作扞关,为传写之误文。”[8]上述意见又为近年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所证实,其中《津关令》中数处载有“扜关”,与郧关、武关、函谷、临晋诸关等著名要塞并列。另外,其第16简记载相国上南郡守书云:“云梦附窦园一所在朐忍界中,任徒治园者出人(入)扜关,故巫为传,今不得,请以园印为传,扜关听。”[9]87杨健认为,从令文所记来看,扜关当居于朐忍与巫县之间。“巫县汉初因沿未改,属南郡,仍与巴郡鱼复县毗邻,朐忍则在鱼复之西。《汉书·地理志》记鱼复县有‘江关’,《续汉书》志第二三《郡国志五》‘鱼复’县本注‘扞水有扞关’,以《津关令》参照,扜关应即江关。”[10]并由此认为汉初扜关乃是继承了《史记》所载楚肃王四年为防备蜀国始筑的“捍关”,而与《华阳国志·巴志》所记的“扞关”相同,也就是《汉书·地理志上》所载的“江关”,其位置均在汉朝鱼复县,即今重庆市奉节县境。
在秦朝和西汉的统一中央集权时代,江关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上升。西汉巴郡十一县中,“鱼复”,注:“江关,都尉治。”[11]1603按汉朝都尉即秦之郡尉,为天下各郡军事长官。“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11]742秦汉时曾在函谷关等要塞设置“关都尉”(1)参见《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关都尉,秦官。”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42页。,对过往人员货物进行稽查课税。例如,“上乃拜(宁)成为关都尉。岁余,关吏税肄郡国出入关者,号曰:‘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其暴如此”[11]3653。《二年律令·津关令》反映出西汉政府对“关中”或“关内”地区制有严格的经济保护法规,禁止黄金、铜料及器皿与马匹等重要物资流出。“其令扜关、郧关、武关、函谷[关]、临晋关,及诸其塞之河津,禁毋出黄金,诸奠黄金器及铜”,“禁民毋得私买马以出扜关、郧关、函谷[关]、武关及诸河塞津关”,并颁布规定对无符传偷渡关津者与失职稽查、纵容非法出入的官员施以重刑。“御史言:越塞阑关,论未有□,请阑出入塞之津关,黥为城旦舂;越塞,斩左止(趾)为城旦;吏卒主者弗得,赎耐;令、丞、令史罚金四两。智(知)其情而出入之,及假予人符传,令以阑出入者,与同罪。”[9]83-86从有关记载来看,西汉“关中”地区的居民享受的经济、政治利益要高于“关外”,即“关东”的居民,因此封列侯者以居“关内”为荣,而以封地在“关外”为低人一等(2)参见《汉书》卷六《武帝纪》:“(元鼎)三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注引应劭曰:“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财给其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第183页。。东汉时期定都洛阳,关西与关东居民身份地位的地域差别从此废止,关都尉也被取消。《续汉书·百官志五》曰:“中兴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省关都尉,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治民比郡。”[12]3621扜关的地位与作用因此降低,等同于普通关塞;如前引《封泥考略》所述,主官为扜关长、尉,即小县的官员级别(3)参见《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第742页。。
秦、西汉政权定都咸阳、长安,以关中为统治重心与根据地,在战备方针上则以关东诸侯为国内主要的假想敌,因此在黄河晋陕河段、豫西及商洛山地及鄂西、峡江等处分别设置关塞,屯戍兵将,防遏来自东方的入侵。如贾谊所言:“所为建武关、函谷、临晋关者,大抵为备山东诸侯也。天子之制在陛下,今大诸侯多其力,因建关而备之,若秦时之备六国也。”[13]汉朝设置江关的主要军事目的,也是防备荆州方向的来敌溯江而上,攻入四川盆地。秦汉统治者之所以在三峡西口的鱼复建关立戍,以为要镇,而没有选择在峡江航道中间的巫县、秭归等地,是因为鱼复县境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对于设防更为有利。试述如下。
首先,大江奔流数省,汇集众川,至奉节县境进入瞿塘峡。两岸峭壁耸立,江面突然变窄,致使激流汹涌,难以行舟。《读史方舆纪要》卷六九曰:“自瞿唐而下谓之峡江。夏秋水泛,两岩扼束,数百里间,滩如竹节,波涛汹涌,舟楫惊骇。”[2]3251瞿塘峡口附近还有著名的险滩滟滪(或称淫预)堆和黄龙(或称龙脊)滩,礁石密布,恶浪翻滚,屡屡造成船只沉没。《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八曰:“滟滪堆,周回二十丈,在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塘峡口。冬水浅,屹然露百余尺,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又曰犹与,言舟子取途,不决水脉,故曰犹与。谚曰:‘滟滪大如朴,瞿塘不可触;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14] 2875鱼复所在的瞿塘峡区,古人称为“连崖千丈,奔流电激”[14]2875;两岸陆路崎岖,航道艰险,故在此设关占据地利,容易阻击来犯的敌兵。顾祖禹因此将瞿塘关列为四川少有的“重险”。
其次,从宏观的地理形势来看,若在峡江中段各地设置重兵进行防御,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还有物资给养与兵员补充方面的巨大困难。当地的自然条件不利于农垦,峡内屯兵的粮饷需要后方供给,而沿途的道路多有险阻。“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5]2834江面行舟亦非常艰难,范成大曾云:“天下至险之处,瞿唐滟滪是也。每一舟入峡数里,后舟方续发,水势怒急,恐猝相遇不可解析也。”[2]3122-3123而滟滪以西江面渐宽,岸边地势也略为平坦,既方便行旅,又可为垦田耕种。《水经注》卷三三称:“江水又东迳诸葛亮图垒南,石碛平旷,望兼川陆。”又言蜀汉永安宫遗址,“其间平地可二十许里,江山回阔,入峡所无。城周十余里,背山面江,颓墉四毁,荆棘成林,左右民居多垦其中”[5]2813。当地东屯的稻米出产在汉代既已著名。《读史方舆纪要》卷六九《四川四·夔州府》奉节县曰:“又东瀼水,在府东十里。《舆地纪胜》:‘公孙述于东瀼水滨垦稻田东屯,东屯稻田水畦延袤可得百许顷,前带清溪,后枕崇岗,树林葱蒨,气象深秀,去白帝故城五里,而多稻米为蜀第一,郡给诸官俸廪,以高下为差。’”[2]3251在鱼复县境建关屯戍,不仅可以就地得到部分补给,而且由于交通较为方便,情况紧急时还可以顺利得到后方江州等地的水陆支援,这是在峡口设置军事要镇的另一个有利因素。
再次,峡内地势与航道狭窄,敌人攻击兵力无法展开,步兵和战船只能列成纵队行进,虽有数量优势也难以在前锋部队中得到体现,这样既利于守方的阻击,也把供应补给的困难抛给了敌人方面。从历史上的成功战例来看,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孙吴在战前已经占领了秭归和巫县,控制了三峡的大部分航道。陆逊却主动撤退到峡外的夷道(今湖北省宜都市)和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区),让刘备大军通过三峡,在峡口与之对峙。诸将曾反对此举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3]1346陆逊解释说刘备初征时锐气正盛,不宜与之决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3]1347结果刘备的大量后续军队困于峡内,“树栅连营七百余里”[3]80;求战不得,师老兵疲,被陆逊用火攻大破,狼狈逃归永安。
江关的具体位置,李贤注引《华阳国志》曰:“巴、楚相攻,故置江关,旧在赤甲城,后移在江南岸,对白帝城,故基在今夔州人[鱼]复县南。”[12]660笔者按:赤甲城位于今奉节县城东北之赤甲山,在长江北岸。《读史方舆纪要》卷六九《四川四·夔州府》曰:“赤甲山,在府东北十五里。不生草木,土石皆赤,如人袒胛,本名赤岬山。《淮南子》注:‘岬,山肋也。’或曰以汉时尝取巴人为赤甲军,故名。上有石城。《类要》云:即鱼复县故址也。一云公孙述所筑。”[2]3250江关后移南岸之记载,又见于《括地志》:“江关,今夔州人[鱼]复县南二十里江南岸白帝城是。”[15]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江关应设在鱼复县东江面最窄的三钩镇。《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八《山南东道七·夔州》云:“三钩镇,在州东三里。铁锁断江,山横江亘张两岸,造舟为梁,施战床于上以御寇,为镇居数溪之会,故曰三钩。唐武德二年废。”[14]2875严耕望曰:“瞿塘险程中,古置江关,即瞿唐关,为古代江流用兵之要。杜翁云‘防隅一水关’是也。按入峡三里有三钩故镇,古人铁锁断江处,殆即关之故址欤?”[16]1113
东汉政权在与割据四川的军阀公孙述作战当中,江关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新莽末年天下大乱,公孙述占领成都,自称蜀王。谋士李熊劝说他利用当地的富饶资源,迅速出兵占据益州的交通门户。“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守巴郡,拒扞关之口。”[12]535观测时变,伺机扩占疆土,以成帝王之业。公孙述采纳了上述建议,建武九年(34),“遣其将任满、田戎、程泛,将数万人乘枋箄下江关,击破冯骏及田鸿、李玄等,遂拔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斗楼,立欑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12]660。据史籍所载,公孙述曾亲至鱼复,并改县名为白帝城(4)《太平御览》卷一六七《州郡部十三·山南道上·夔州》引《郡国记》曰:“白帝城,即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因号鱼复为白帝城。”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15页。。建武十一年(36),汉将岑彭用火攻大破蜀兵于荆门,“溺死者数千人。斩任满,生获程泛,而田戎亡保江州”[12]661。这次战役蜀军失利后,田戎没有凭借三峡沿途的关险来进行阻击,而是远远溃逃到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因而使蜀境东边门户洞开,汉军得以顺利入川。“(岑)彭上刘隆为南郡太守,自率臧宫、刘歆长驱入江关,令军中无得虏掠。所过,百姓皆奉牛酒迎劳。”[12]661顾祖禹认为田戎放弃江关殊为失策,致使蜀国陷于非常被动局面。“江关蜀之东门也。入江关则已过三峡之险,夺全蜀之口矣。公孙述之败亡,始于失江关也。”[2]3247岑彭入蜀后被刺身亡,随即而来的吴汉从夷陵出发,“装露桡船,将南阳兵及弛刑募士三万人溯江而上。会岑彭为刺客所杀,汉并将其军”[12]681。大兵经过三峡地段亦通行无阻,于是连破城池,进至成都,最终消灭了公孙述。
二、刘备取蜀之战前后的鱼复
(一)汉末鱼复成为巴东郡治
在汉末军阀的割据混战中,四川的局势相对安定,多有士民避难入蜀。献帝兴平元年(194)益州牧刘焉病死,其子刘璋继位,此后巴蜀政局逐渐动乱不安。由此引发了多起叛乱,驻守汉中的张鲁也与刘璋反目。刘璋就任之后,曾对益州的行政建置进行改变,先将巴郡分为巴、永宁、固陵三郡。兴平元年(194),“征东中郎将安汉赵韪建议分巴为二郡。韪欲得巴旧名,故白益州牧刘璋,以垫江以上为巴郡,河南庞羲为太守,治安汉。以江州至临江为永宁郡,朐忍至鱼复为固陵郡,巴遂分矣”[17]55。建安六年(201),又改永宁为巴郡,固陵为巴东郡,另将丹兴、汉发二县立为巴东属国,后改称涪陵郡(5)《华阳国志校注》卷一《巴志》:“建安六年,鱼复蹇胤白璋,争巴名。璋乃改永宁为巴郡,以固陵为巴东,徙羲为巴西太守。是为‘三巴’。于是涪陵谢本白璋,求以丹兴、汉发二县为郡。初以为巴东属国。后遂为涪陵郡。”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55页。。鱼复县则成为巴东郡治(6)《华阳国志校注》卷一《巴志》“巴东郡”下曰:“鱼复县,郡治。公孙述更名白帝。章武二年改曰永安。”第77页。,其政治地位明显上升。刘璋此次将巴郡分割为数郡,其原因应是疆域广阔的大郡在动乱年代不易掌控,如委任不当,主官率郡造反势力强大,从而难以平叛。领土较小的郡则便于灵活操纵与弹压,即使倒戈也为患稍轻。对大郡的这种分割处置在当时并非孤立的现象,例如曹操在占领荆州以后,嫌南郡辖境辽远,将其拆分为三,即襄阳、临江和南郡,见《晋书》卷一五《地理志下》。上述措施与刘璋对巴郡的重新划分情况类似,其历史背景与实施目的显然是相同的。
建安十三年(208)冬,曹操兵败赤壁后北还,留曹仁等驻守南郡。周瑜随后率军渡江,派遣甘宁攻占重镇夷陵。此时刘璋屯戍峡口的部将袭肃领众归降吴军。胡三省评论云:“先取夷陵,则与益州为邻,故袭肃举军以降。”[4]2094从此事可以看出刘璋部下与其离心离德,因此见到孙吴军势强盛即不战而降。另外,刘璋对鱼复地区的防守亦未予以重视,没有任命亲信主持该地军务,致使袭肃所部得以经过江关赶赴荆州投吴。
(二)刘备取蜀作战中的鱼复
建安十五年(210)周瑜死后,刘备从孙权手中借得荆州,随即派遣心腹勇将张飞出任宜都太守,进驻三峡地段。同年刘备拒绝了孙权共同伐蜀的建议,并在夏口阻截孙瑜率领入川的水师。“备不听军过,谓瑜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孙)权知备意,因召瑜还。”[3]880次年(211)刘璋为内忧外困所迫,请刘备领兵进驻葭萌(治今四川广元市昭化镇)抵御汉中张鲁。建安十七年(212)冬曹操东征孙权,孙权求救于刘备。“(刘备)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实,欲以东行。璋但许兵四千,其余皆给半。”[3]881未能满足其要求,引起刘备的不满,而张松因与刘备勾结之事泄露被杀,刘璋因而下令各座关戍戒严,拒绝刘备入境。庞统为刘备策划取蜀三计,其上计为长途奔袭四川腹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中计为假称撤兵回援荆州,诱骗关头(今四川省青川县沙州镇)守将杨怀、高沛来营告别。“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下计则是“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3]955,即撤兵占据三峡西口的鱼复重镇,与己方荆州的宜都郡境接成一体,由于控制了入川的门户,可以等待机会随时进取。“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3]955由此可见,在刘备集团的多种作战方案当中,鱼复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是在取蜀战役通盘谋划里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庞统认为,如果形势不利,暂且无法攻取全川,那也要占领白帝城,将艰险难行的三峡地段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攻守俱便,可以把鱼复作为将来出兵入川的前哨阵地。
反观刘璋方面的作战防御,只是在成都以北的剑阁道上层层设防阻击。“璋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拒先主于涪,皆破败,退保绵竹。璋复遣李严督绵竹诸军,严率众降先主。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3]882最后在雒城(今四川广汉市)受阻。“先主进军围雒。时璋子循守城,被攻且一年。”[3]882虽然暂时保住了成都的安全,但是忽略了对蜀境东边门户鱼复的防守,没有加强当地的兵力,利用瞿塘峡口的险要地势来抵御刘备的荆州援军,结果在诸葛亮领兵入川后战局急转直下。刘备兵困雒城后,命令后方前来支援。“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3]882刘璋对鱼复防务的忽视,致使诸葛亮所率援兵得以顺利进川。“至江州,分遣(赵)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3]949并与攻破雒城后南下的刘备所部汇合。这不仅壮大了围攻成都的兵力,也断绝了刘璋南逃的道路,使其坐困孤城,被迫出降。刘璋失败固然有很多缘故,但轻易丢失了几座险要戍地则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如法正对其劝降笺曰:“又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诸军并破,兵将俱尽,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坐守都、雒,存亡之势,昭然可见。”[3]959白帝城对于蜀地安危所起的作用,在此次战役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刘备取蜀后对鱼复地区防务的强化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记载刘备在占领全蜀之后,先后采取了若干措施来加强鱼复所在巴东地区的防务。
首先,提高当地守将的级别。“巴东郡,先主入益州,改为江关都尉。”刘琳注曰:“西汉于鱼复县置江关都尉,镇守巴东,刘备盖因其旧。”[17]71如前所述,东汉建武九年(34)罢关都尉后,鱼复县因为户口乏少仅设有县长及县尉,其军政长官秩级低于大县的令、尉。刘备这次在该地复设江关都尉,是郡级军事长官,所辖兵马亦应多于旧日。
其次,扩大当地的防区。将原属荆州宜都郡的巫(今重庆市巫山县)、北井(今重庆市巫山县北)两县与巴东郡合并,更名为固陵郡。“建安二十一年,以朐忍、鱼复、汉丰、羊渠及宜都之巫、北井六县为固陵郡。武陵廖立为太守。”[17]71其中朐忍、鱼复为汉朝旧县,汉丰治今重庆市开县。刘琳曰:“羊渠,《续汉志》无此县,当是建安二十一年分朐忍县地与汉丰县同置。故城在今万县(《蜀鉴》谓盖在万县西南五十里羊飞山下,《纪要》谓即今万县市治)。”[17]72固陵太守廖立为刘备在荆州时旧臣,曾任长沙太守,后来该郡被吴将吕蒙等袭破,因而逃亡入蜀。此人颇具才干,“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3]997。刘备任命他为固陵太守,体现了对当地防务的重视。而鱼复东邻的巫县、北井纳入固陵郡,从军事方面考虑,是延长了瞿塘峡口的防御纵深,把蜀境东陲门户向前推进,形成一个狭长的控制长江三峡西段的枢纽地带,这样,在未来的战斗中能够根据局势的变化进行攻守进退的部署调整,拥有较为充分的余地。这一举措和汉武帝在元鼎三年(前114)冬采取的“广关”,即“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11]183的措施有着相同的作用和意义。这项措施也表明,尽管此时南郡、宜都等地还是蜀汉的疆土,刘备却已经开始着手规划对于荆州方向的战略防御任务,借以保护四川根据地的安全。
刘备称帝之后,又将鱼复所在地区恢复了巴东郡的旧名。“章武元年,朐忍徐虑、鱼复蹇机以失巴名,上表自讼。先主听复为巴东。南郡辅匡为太守。”[17]71此后直到蜀汉灭亡,始终沿用这一郡名。只是在章武二年(222)夷陵之战失利之后,巫、北井两县为孙吴占据,蜀汉后来也未能夺回。
三、夷陵战后刘备对永安的经营
章武二年(222)闰六月,陆逊在夷陵大破蜀军。刘备逃回鱼复,改县名为永安。从此时到次年(223)四月癸巳病逝,刘备始终驻跸当地。刘备在永安停留的时间不满一岁,但是他采取了许多军事、政治方面的措施,使永安的地位价值迅速攀升,在蜀汉的对吴防御部署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一)调集援兵、加强防务
刘备败退永安之后,“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3]890。卢弼注引谢钟英曰:“南山当在奉节县东北。”[18]可见孙吴追兵已经迫近肘腋。“秋八月,(吴)收兵还巫。”[3]890仍然与永安相邻。此时蜀汉形势危急,面临吴军入侵的严重威胁。 “(刘)备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谦等各竞表言备必可禽,乞复攻之。”[3]1348只是孙权顾虑曹魏方面的袭击,才接受了陆逊、朱然等将的建议,暂时没有进军。刘备在夷陵战役中损失惨重,他带回永安的军队不多,且经历惨败后身心俱疲,士气低落,故急需补充兵力,以确保夔门不失。据史籍所载,前来永安的蜀汉援军主要有两支。其一是镇守江州的赵云所部,刘备率众东征时,“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3]950。其二是巴西太守阎芝派来的兵马,“先主东征,败绩猇亭,巴西太守阎芝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遗阙,遣忠送往”[3]1048。学术界有关研究认为,刘备所剩败兵大约有1.5万左右,赵云援军可能有2万人,加上阎芝派来的五千人,这样当时永安的驻军将有4万左右[19]38。史籍对此缺乏具体明确的相关记载,上述的估算数据仅供参考。
(二)建造行宫、移设尚书机构
刘备在汉鱼复县城以西地势开阔处建造了供自己居住的行宫,即永安宫,四周有城墙环绕。《水经注》云:“江水又东迳南乡峡,东迳永安宫南,刘备终于此,诸葛亮受遗处也。其间平地可二十许里,江山回阔,入峡所无。城周十余里,背山面江,颓墉四毁,荆棘成林,左右民居多垦其中。”杨守敬按:“《地理通释》引《元和志》,先主改鱼复为永安,仍于西七里别置永安宫。《夔州府志》,永安宫,今为府儒学基。”[5]2813但据《太平寰宇记》所言,永安宫原为公孙述所筑(7)《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八《山南东道七·夔州》:“永安宫,汉末公孙述所筑。”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75页。,刘备应是在其旧址上修建。前引《水经注》言宫城周十余里,可见其规模不小。先主未撤回成都,而是驻跸白帝并大建宫城,洪武雄认为“刘备初似有长驻永安之意”[20]110,可以信从。
值得关注的是刘备将尚书令刘巴召至永安(8)《三国志》卷四三《蜀书·马忠传》曰:“先主已还永安,见忠与语,谓尚书令刘巴曰……”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48页,可证当时刘巴侍驾在侧。。东汉时期,尚书台正式成为处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所谓“虽置三公,事归台阁”[12]1657。李固曾云:“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12]2076尚书令专用士人,职权并重。应劭《汉官仪》曰:“尚书令主赞奏,总典纲纪,无所不统。”[21]谭良啸据此认为:“刘备驻白帝城后既建行宫,同时将尚书台移来,作为自己身边处理朝政事务的机构,刘巴因此被随即召到永安。”[22]后来刘巴去世,刘备又召李严来继任此职。“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3]999由此看来,尚书令及所辖官吏亦应驻在宫城之内,以便就近工作服务。
(三)设置永安都督
鱼复地区原来最高的军政长官是江关都尉,刘备在离世之前作出安排,将尚书令李严留在永安担任镇戍都督。“(章武)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3]999《华阳国志》卷一《巴志》“巴东郡”条曰:“先主征吴,于夷道还,薨斯郡。以尚书令李严为都督。”[17]71按此之前,刘备仅在建安二十四年(219)任命魏延为汉中都督,章武元年(221)伐吴时任命赵云为江州都督,这时又增设永安都督,因为其辖区范围是巴东郡,故亦称为巴东都督[23]。三国时各方镇戍将领有都督和督将两级,督将领兵数千人至万人,而都督或称“大督”,统辖几位督将。如先主征吴,“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3]1346。大督麾下兵马通常达到数万。原来鱼复所在的巴东郡没有如此众多的军队,故只设有都尉。现在增设都督,是由于当地兵力显著增加以及在蜀汉防御体系中地位上升的缘故。刘备托孤是以李严作为诸葛亮的副手(9)《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传》:“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第891页。,他是丞相以下职权最高的官员,“统内外军事”。由顾命大臣出任永安都督,体现了蜀汉统治集团对该地的重视。李严担任永安都督共有三岁,至建兴四年(226)离任。在此期间,蜀汉边戍要镇的兵力部署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延续了先主离世时的格局。
(四)修筑围垒,强化城防
在此阶段,为了预防荆州方向孙吴的进攻,永安地区大举修建防御工事与战备设施,其数量众多,互为犄角。当地屯兵的城垒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旧有城堡。即西汉以来延续使用的白帝城和赤甲城,均在江北。分述如下:白帝城,在今奉节县东白帝山上,地势极为峻险。《水经注》卷三三《江水》言巴东郡,“治白帝山,城周回二百八十步,北缘马岭,接赤岬山,其间平处,南北相去八十五丈,东西七十丈。又东傍东瀼溪,即以为隍。西南临大江,窥之眩目。惟马岭小差委迤,犹斩山为路,羊肠数转,然后得上”。杨守敬按:“《寰宇记》引盛弘之《荆州记》,巴东郡峡上北岸,有一山孤峙甚峭。巴东郡据以为城。此即白帝山也,山在今奉节县东十三里。”[5]2816-2817按此城面积不大,其东、南、西三面为东瀼水与长江环绕,又位于白帝山巅,故难以攻破。杜甫曾有诗云“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即为其甚高之写照。但该城在防御上具有两个明显的弱点,其一是容量有限。如严耕望所言:“城甚小,周回不到一里,盖高踞崖岸,为一堡垒耳。”[16]1146因此驻守的军队与给养装备不多,难以持久作战。其二是在山顶取水艰难。例如东晋义熙年间,“益州刺史鲍陋镇此,为谯道福所围,城里无泉,乃南开水门,凿石为函,道上施木天公,直下至江中,有似猨臂相牵,引汲然后得水”[5]2817,是利用了某种机械装置才将江水汲引入城。白帝故城今已大部被毁,仅剩白帝庙为旅游胜地。
赤甲城,城址在今奉节县城东北之赤甲山。《水经注》卷三三《江水》称作“赤岬城”“赤岬山”。其文曰:“江水又东迳赤岬城西,是公孙述所造,因山据势,周回七里一百四十步,东高二百丈,西北高一千丈,南连基白帝山,甚高大,不生树木。其石悉赤。土人云,如人袒胛,故谓之赤岬山。”[5]2814另说赤甲城及赤甲山是因为驻有土著赤甲军而得名(10)《华阳国志校注》卷一《巴志》载涪陵人多憨勇,“汉时赤甲军常取其民。蜀丞相亮亦发其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遂移家汉中”。第83页。刘琳注:“赤甲军,东汉、三国时作,盖以穿赤甲为称。奉节县东十五里的赤甲山即因赤甲军常驻其上而得名(旧说山崖赤色,如人袒肩胛,故称赤甲,误)。蜀汉张嶷在越巂也领有赤甲军,见本书卷三。”第85页。。按赤甲城为两汉鱼复县故城及蜀国永安(初名奉节)县城,也是西汉与蜀汉江关都尉治所。《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八《山南东道七·夔州》曰:“奉节县,本汉鱼复县也,今县北三十里有赤甲城,是旧鱼复县基。”[14]2873又云,赤甲城“与旧白帝城相连,皆在县北,即楚地江关之要焉。邓芝从先主入蜀,为江关都尉,城即芝镇于此也”[14]2875。白帝山与赤甲山南北相连,“两峰间有山势较低之极小平地。赤岬城、白帝城分别据此两峰建筑,而相连基,东临东瀼,西临大江,崖岸陡高,盖近千丈,望之眩目。惟白帝城北之马岭,差见委迤,可斩山为路,羊肠而上”[16]1146-1147。按赤甲城周回七里,其面积大过白帝城许多倍,在军事防御和行政管辖方面的作用更为重要,故屡为郡县州府治所。如严耕望所言:“夔州殆必治古赤岬城,夔为大州,常为统府,固宜治赤岬大城,非治白帝小城也。”[16]1146
2.刘备所建宫城。即永安宫城,东距汉鱼复县城七里,刘备命令在旧公孙述行宫基础上进行扩建,并增筑城墙。关于宫城的大小,前引《水经注》卷三三《江水》曰:“城周十余里,背山面江。”其规模超过了赤甲城和白帝城。因为这一带在峡口之外,地势较为空旷。“其间平地可二十许里,江山回阔,入峡所无。”因此可以营造大城,屯戍数量较多的兵马,以此作为东邻诸城的有力后援。
3.诸葛亮垒。刘备临终遣召诸葛亮前来永安,“(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四月癸巳刘备去世,“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3]891。孔明在永安仅停留了三个月,但是他对当地的防务也作了若干部署。他在行宫之南滨江沙滩上修筑了壁垒,其西侧就是著名的八阵图碛。《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八《山南东道七·夔州》曰:“八阵图,在县西南七里。《荆州图副》云:‘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碛上,周回四百十八丈,中有诸葛武侯八阵图。聚细石为之,各高五尺,广十围,历然棊布,纵横相当,中间相去九尺,正中开南北巷,悉广五尺,凡六十四聚。’”[14]2874后世或将壁垒与图碛并称为“诸葛亮图垒”(11)《水经注疏》卷三三《江水》:“江水又东迳诸葛亮图垒南,石碛平旷,望兼川陆,有亮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累细石为之。自垒西去,聚石八行,行间相去二丈……”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3页。。在永安宫前的沙滩上筑垒,应是为了保护宫城的安全,阻击敌人登陆。后世兵家亦曾在此地筑城设防,见《北史》卷95《陆腾传》:“信州旧居白帝,腾更于刘备故宫城南,八阵之北,临江岸筑城,移置信州。”严耕望评曰:“大抵峡江流狭,崖岸高耸,惟瞿唐峡口上之一小段,当西瀼水入江处,地势开朗,江流较宽,中有沙洲,故诸葛得于洲之北部接江岸处,布置纵横各百丈之八阵图,以为御敌之凭藉也。”[16]1149
另外,诸葛亮还主持修建了永安宫城(唐宋夔州治所)的引水供应工程。《夔州府志》云:“夔州有义泉,诸葛武侯所凿。侯虑城中无水,乃接筒引泉入城。后夔守无艺,以榷水取钱,至宋,待制王龟龄罢之。”[24]239-240
上述诸座城垒均在江北,这是因为永安附近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三峡西段的地形特点,是南岸峰岭陡峭,道路狭险,不利于师旅行进,而北岸稍微平缓,故从秭归西行出峡往往要从北岸行进至鱼复。严耕望对此考证后曾予以总结,认为三峡陆路,“盖夷陵以上至秭归多行江南,秭归以西盖多行江北”[16]1135。从后来刘备败逃的情况亦可证明这一情况,他率领余众自猇亭沿江西奔,然后乘船渡江到对岸的秭归,再沿着江北的道路回到永安(今重庆市奉节县)。“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3]890孙吴的追兵也是由此途径赶到巫县,故蜀汉在永安的城防都是设在江北,以便堵住敌兵的来路。
4.李严所筑围戍。李严在就任永安都督之后,又在当地组织修建了一批防御工事。《华阳国志》卷一《巴志》“巴东郡”条曰:“先主征吴,于夷道还,薨斯郡。以尚书令李严为都督,造设围戍。”[17]71文中所言之“围戍”,是汉魏时期的小型要塞堡垒,或分别称作“围”“戍”。例如,“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3]1065。所谓“围”,即用土木材料修筑的营垒,外有围墙、堑壕环绕,并设置鹿角以拒来敌。如夏侯渊守汉中,“(刘)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3]272。关羽在襄阳、樊城出战徐晃,“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太祖令曰:‘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3]529而“戍”则多依据山险筑就,如汉中著名的黄金戍,《水经注》卷二七《沔水》曰:“汉水又东迳小、大黄金南,山有黄金峭,水北对黄金谷。有黄金戍傍山依峭,险折七里。氐掠汉中,阻此为戍,与铁城相对,一城在山上,容百余人,一城在山下,可置百许人,言其险峻,故以金、铁制名矣。”[5]2326胡三省亦引杜佑曰:“黄金戍在洋州黄金县西北八十里,张鲁所筑,南接汉川,北枕古道,险固之极。”[4]2359在山岭峡谷险要地带修筑的围戍,尽管规模较小,但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例如蜀国在汉中所设诸围,在钟会入川之战经受了长期的围困攻打,却仍未陷落。直到后主刘禅投降后给守军颁布命令,他们才放下武器。“诸围守悉被后主敕,然后降下。”[3]900《资治通鉴》卷七八魏元帝景元四年亦载此事曰:“于是诸郡县围守皆被汉主敕罢兵降。” 胡三省注:“围守,即魏延所置汉中诸围之守兵也。”[4]2474如前所述,李严就任永安都督时,当地已有数座规模较大的城垒,如赤甲城、白帝城、故鱼复县城和永安宫城。李严“造设围戍”,应是在各城之间的山谷险要地段修筑小型堡垒,藉以防止敌军穿插断后。刘备在夷陵战败撤退时,曾经屡次受到吴军此种战术的痛击。如安东中郎将孙桓,“投刀奋命,与(陆)逊戮力,备遂败走。桓斩上夔道,截其径要。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3]1217。“(朱)然别攻破(刘)备前锋,断其后道,备遂破走。”[3]1306永安所在的峡江地带山岭列峙,道路崎岖,蜀汉方面用“围”“戍”与白帝城、赤甲城、永安宫城等大型要塞错落配置,构成了严密坚固的工事体系,从而提高了该地区的防御能力。
四、诸葛亮北伐前后永安军事部署的变更
刘备去世后,丞相诸葛亮辅佐后主,与孙吴恢复盟好,“务农殖谷,闭关息民”[3]894;平定了南中地区的夷、汉叛乱,使益州的经济、政治形势迅速得到好转。于是,他开始筹划北伐,这一持续多年的军事行动带来了蜀汉兵力部署格局的重大变化。刘禅即位以来,蜀汉分设汉中、庲降、江州、永安四个都督辖区,镇戍所领各郡。主力部队“中军”平日驻守成都,有急则出征赴难。建兴五年(227)春,诸葛亮率领蜀军主力北屯汉中,准备来年兵出祁山。在此之前,他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将李严调离永安,改任江州都督,并加强驻地的防务。“(建兴)四年春,都护李严自永安还住江州,筑大城。”裴松之注:“今巴郡故城是。”[3]894-895其原任永安都督一职由陈到接替。据杨戏《季汉辅臣赞》所言,陈到是汝南人,“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3]1084。说明他跟随刘备很久,政治上非常可靠,而且勇敢善战,相当著名,因此被委任戍守永安重镇的要职。
李严调离的原因是由于蜀汉大军北征,需要重臣在后方负责兵员、给养的补充。“(建兴)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李)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3]999即陈到要接受李严的指挥调遣。据史籍所载,诸葛亮北伐的军队总数在十万左右(12)参见《三国志》卷三九《蜀书·马良附弟谡传》注引《襄阳记》言诸葛亮处决马谡,“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第984页。《晋书》卷一《景帝纪》载司马懿复弟孚书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矣。”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页。,所耗费的物资财赋数量巨大。对于翻越秦岭作战的蜀国大军来说,后勤方面的供应保证十分重要,所以必须由诸葛亮的副手李严来担负此项重任。永安远在边陲,而江州位置居中,又为水陆冲要,适合作为组织物资兵员调拨的转运枢纽,故将李严移镇于此。另外,李严虽然驻扎江州,但仍然肩负东部边防重任。如前所述,永安都督陈到受其统属。若白帝有警,江州驻军可以乘舟顺流而下前往救援。此番调整军事部署给永安都督辖区造成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永安兵力减少
前述学界探讨,认为刘备留驻永安时当地的军队有数万之众(4万左右),用来防备孙吴的入侵。夷陵战役失败以后,孙刘双方恢复了通使和君主间的书信来往,但是双方仍然心存警惕,未能重结旧盟,正式缔约和好是在刘禅即位之后、诸葛亮执政时才得以完成的。建兴元年(223),“遣尚书郎邓芝固好于吴,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3]894。随着边境局势的缓和,永安所受的军事压力迅速减轻,因此没有必要继续在当地屯集重兵。李严赴江州后,陈到在永安统军的数量即被明显削减。诸葛亮致其兄瑾书中曰:“兄嫌白帝兵非精练。(陈)到所督,则先主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者,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25]1566由此可见,陈到所领人马虽然不多,但是有原来刘备御前的精锐部队,战斗力很强,故身佩“白眊”,即白色牦牛尾毛以为标识。如果需要增补兵力,是由江州都督辖区负责提供。此时永安都督麾下兵马的具体数量,史籍缺乏明确的记载。据刘华、胡剑估算约有1.5万人左右[19]38(笔者按:可能毋需那么多人,从后来罗宪守永安的情况看,仅用数千人就足以长期坚守),而李严在江州统领的军队则应有数万之众。载建兴八年(230),由于对魏前线局势紧张,诸葛亮从江州一次就调兵两万增援。“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3]999这两万人应是江州都督部下的机动作战部队,他们调走后,当地还需留有驻防巴郡和准备增援永安的兵马。由此判断,江州原有军队至少在四万以上,应远超过永安的驻兵。
(二)永安都督接受江州都督指挥
陈到原来只是李严帐下的护军,升任永安都督后拜为征西将军;而李严则有“中都护,统内外军事”之衔,麾下兵马众多,又负责战时支援永安的任务,因此陈到接受其领导顺理成章。如果说过去江州与永安两个都督辖区各自独立,互不统属,那么现在双方则有了上下级隶属关系。其根本原因,应该是永安驻兵较少,一旦国门有警,必须依靠屯戍江州的大军顺流救援。洪武雄对此曾有精辟考述,其文曰:“历来研究者屡言蜀有四大都督区,视永安与江州为两个独立的都督区。但当驻永安的陈到统属于督江州的李严时,其关系当如关中都督、黄金围督隶属督汉中的统帅节制一样,是上下而非平行关系。这种上下隶属关系,不仅见于李严督江州时。当其子李丰‘督主江州’‘典严后事’时亦应如此,故诸葛亮对李丰曰:‘委君于东关’,江州以东实一防区耳。邓芝督江州时,亦复如此。《王平传》曰:‘是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迹。’与镇北大将军督汉中王平、镇南大将军庲降都督马忠相提并论的是督江州的邓芝,却不及地处东陲的永安督。”[20]117延熙十一年(248),涪陵属国民夷杀都尉反叛,该地原为巴东属国,地近永安所在的巴东郡,但是领兵平叛的却是江州都督邓芝,并非永安都督。洪武雄对此评论道:“建兴四年(226)后,少兵在前,重兵在后,故地在遐迩的督永安无足够兵力平叛,而需由督江州的邓芝领兵平乱。”[20]117此言诚是。江州与永安都督辖区的上述统属关系,至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去世后得以延续。《三国志》卷四五《蜀书·邓芝传》曰:“亮卒,迁前军师前将军,领兖州刺史,封阳武亭侯,顷之为督江州。(孙)权数与芝相闻,馈遗优渥。”[3]1072正是因为邓芝总领蜀汉东境防务,才有资格与接壤邻国之君主互通慰问往来。而陈到任永安都督,卒于任上(13)《华阳国志校注》卷一《巴志》:“(李)严还江州,征西将军汝南陈到为都督。到卒官,以征北大将军南阳宗预为都督。”第71页。,但是终年不详。由于吴蜀复结盟好,边境久无战况,故陈到任职后未见有事迹被录。
五、诸葛亮逝世后永安防务之演变
(一)陈到死后的永安都督
陈到于建兴四年(226)督永安后,病终于任上。“到卒官,以征北大将军南阳宗预为都督。”[17]71按宗预本传所载,他就任永安都督是在延熙十二年(249)出使吴国归来之后。“(孙权)遗预大珠一斛,乃还。迁后将军,督永安,就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3]1076有些学者据此认为陈到担任永安都督有23年之久[19]。洪武雄对此有疑议。他指出,陈到兼任的征西将军一职在建兴八年被姜维接替,虽然其卒年不可知,“但卒于建兴八年(230)之前殆无疑”[20]114,因此在陈到死后有很长时间未见关于永安都督的记载。“正因督永安者仅领少数兵力且隶属于江州都督,何人督永安无足轻重,故自建兴年间陈到卒后,一二十年间,有关永安督的事迹遂亦史载不明。”[20]117
宗预担任永安都督是由延熙十二年(249)至景耀元年(258)。本传曰:“景耀元年,以疾征还成都。后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3]1076史书对继任宗预督永安者的记载颇有矛盾,有罗宪(献)和阎宇两种说法。《华阳国志》卷一《巴志》曰:“预还内,领军襄阳罗献为代。”[17]71同书卷七《刘后主志》景耀元年亦曰:“征北大将军宗预自永安征拜镇军将军,领兖州刺史,以襄阳罗宪为领军,督永安事。”[17]585但是《襄阳记》曰:“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宪独不与同,皓恚,左迁巴东太守。时右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为领军,后主拜宪为宇副贰。”[3]1008此事又见于《晋书》卷五七《罗宪传》。刘琳指出《华阳国志》的上述记载有遗漏和错误,“时阎宇任巴东都督,(罗)宪任领军,为宇副贰。炎兴元年,魏伐蜀,阎宇回成都,宪留守永安(见《晋书》本传)。这里说罗宪代宗预为都督,不确”[17]73。洪武雄亦称:“《后主传》载:景耀元年(258),‘宦人黄皓始专政。’罗宪左迁巴东太守当在此时,其时右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罗宪则为巴东太守、巴东副贰都督,为阎宇副手。”[20]115认为罗宪接任宗预督永安的记载与史实相悖,不可信从。
阎宇此前继马忠为庲降都督,史称其“宿有功干,于事精勤。继踵在忠后,其威风称绩,皆不及忠”[3]1049。他曾与朝内奸佞黄皓勾结,图谋取代姜维的大将军职务(14)《三国志》卷四四《蜀书·姜维传》:“维本羁旅托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宦臣黄皓等弄权于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第1065页。。阎宇从景耀元年(258)担任巴东(永安)都督,到景耀六年(263)曹魏大军伐蜀,形势危急,他奉命带领当地大部分守军赶赴成都救援,“留宇二千人,令(罗)宪守永安城”[3]1008。蜀汉寻即灭亡。
(二)永安的两度增兵
据历史记载,自建兴四年(226)李严调任江州以后,蜀汉对永安地区有过两次增兵行动。第一次是在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后,“吴虑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万人,一欲以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蜀闻之,亦益永安之守,以防非常”[3]1075-1076。此举引起吴蜀两国的警惕,后主遣右中郎将宗预出使吴国,欲缓和紧张局势。“孙权问预曰:‘东之与西,譬犹一家,而闻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预对曰:‘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权大笑,嘉其抗直,甚爱待之。”[3]1076于是双方尽释前嫌。
第二次增兵是在蜀延熙二十年(257),即吴太平二年。自神凤元年(252)孙权去世后,吴国内乱频仍。先是孙峻杀太傅诸葛恪而执政,随后“蜀使来聘,将军孙仪、张怡、林恂等欲因会杀峻。事泄,仪等自杀,死者数十人,并及公主鲁育”[3]1445。太平元年(256)孙峻猝亡,其从弟孙綝执政,杀死企图政变的大司马滕胤、骠骑将军吕据。“孙宪与将军王惇谋杀綝。事觉,綝杀惇,迫宪令自杀。”[3]1153孙吴乐乡都督施绩见政局动荡,恐怕曹魏乘机发动进攻,因此秘密联络蜀国,准备协同抵御。施绩本传曰:“太平二年,拜骠骑将军。孙綝秉政,大臣疑贰,绩恐吴必扰乱,而中国乘衅,乃密书结蜀,使为并兼之虑。蜀遣右将军阎宇将兵五千,增白帝守,以须绩之后命。”[3]1308-1309当时宗预仍任永安都督,次年(258)病归成都,由阎宇接替其职。太平三年(259)孙綝废黜孙亮,另立孙休,随后被孙休擒杀,国内政局趋于稳定,吴蜀边境亦没有发生战事。
(三)永安或取代江州成为东陲重镇
在蜀汉后期,永安都督辖区的军事地位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表现如下:首先,主将职衔的提高。陈到的军职是属于“四征”之一的征西将军,而后任的宗预则为征西大将军,阎宇是右大将军,在班位上明显高出了一个档次,体现出朝廷对永安都督职衔的重视。其次,当地驻军的人数有所增加。如前所述,蜀汉政权在建兴十二年(234)和景耀元年(258)对永安有两次增兵。前一次人数不详,后一次有五千人。如果按前述刘华、胡剑等估算的数字,陈到督永安时部下约有一万五千人左右,那么到蜀汉后期可能增加到二万余人,这与诸葛亮去世后汉中留守的兵马数量大致相当(15)《三国志》卷四三《蜀书·王平传》:“(延熙)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第1050页。。
洪武雄曾经对延熙末年,孙权死后蜀汉东境的军事形势作过独特的评论,认为蜀汉虽然再度增兵永安,但是所遣军队却不是来自江州,而是由庲降都督阎宇远自南中领兵而来。景耀六年(263)魏军伐蜀,成都有难,负责“知后事”的江州都督却无足够兵力应急,需要由阎宇远自永安带兵支援。“种种迹象显示,延熙后期后东防线上转为以永安为重,宗预、阎宇皆以重将驻守巴东,此段期间江州都督或者隶于永安,或者已废置,其地位已无足轻重,故自延熙十四年(251)邓芝卒官后,乃不知何人督江州。”[20]118也就是说,这两个都督辖区的军事地位有了发生转换的迹象,永安可能居于江州之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江州、永安只应视作‘东关’一个防卫区,当其统帅驻守江州时,永安受其节制,当其统帅移防永安,江州或亦受其指挥”[20]118。洪氏上述观点发人深省,值得重视和深究。
六、蜀汉灭亡之际永安孤军的奋战
景耀六年(263),曹魏遣钟会等率十八万大军伐蜀,姜维、张翼等据守剑阁,阻敌主力,却被邓艾偷渡阴平至成都城下,迫降刘禅。后主随即向各地将官颁发放弃抵抗的归降敕令。驻守永安的罗宪也接到了这一指示:“及得禅手敕,乃师所统临于都亭三日。”[4]2484罗宪为襄阳人,随父逃难入蜀。“少以才学知名,年十三能属文。后主立太子,为太子舍人,迁庶子、尚书吏部郎”。他曾在外交方面显示出才能,“以宣信校尉再使于吴,吴人称美焉。”[3]1008罗宪为人正直,不肯趋炎附势,结果被奸佞排挤出朝廷。“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宪独不与同,皓恚,左迁巴东太守。时右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为领军,后主拜宪为宇副贰。”[3]1008阎宇西赴成都增援时,带走了大部分驻军,只给留守永安的罗宪剩下了区区两千人。关于罗宪(献)当时的职务,有些学者认为他已经接任阎宇为永安都督(16)内容可参见张鹤泉:《蜀汉镇戍都督论略》,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6期;刘华,胡剑:《蜀汉永安都督考》,载《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刘华,胡剑:《永安都督与蜀汉东部边防》,载《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洪武雄提出反对意见:“值此巨变,蜀汉应未正式任命罗宪为都督,故《襄阳记》称:‘留(阎)宇二千人’,永安的统帅名义上仍为阎宇,故《吴书》但称其为‘蜀巴东守将’。《华阳国志》中的《巴志》《刘后主志》称景耀元年(258)以罗宪代宗预督永安的说法并误。”[20]115-116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另作补充如下:司马光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在《资治通鉴》卷七八中称:“初,刘禅使巴东太守襄阳罗宪将兵二千人守永安……”[4]2483并未承认他就任过永安都督。
罗宪镇守永安期间,尽管兵员奇缺,蜀汉败亡后当地局势发生混乱,吴军又乘机来攻;但是他临危不惧,迅速安定民心,并组织了坚决的抵抗。“宪守永安城。及成都败,城中扰动,边江长吏皆弃城走,宪斩乱者一人,百姓乃安。”[26]1551孙吴对永安的进攻,据《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永安七年(264)记载仅为一次,“二月,镇军将军陆抗、抚军将军步协、征西将军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众围蜀巴东守将罗宪。”[3]1161至七月,“魏使将军胡烈步骑二万侵西陵,以救罗宪。陆抗等引军退”[3]1162。若详考史事,吴国其实有先后三次进攻。分述如下。
(一)建平太守盛宪的进攻
《晋书》卷五七《罗宪传》载:“吴闻蜀败,遣将军盛宪西上,外托救援,内欲袭宪。(罗)宪曰:‘本朝倾覆,吴为唇齿,不恤我难,而邀其利,吾宁当为降虏乎!’乃归顺。于是缮甲完聚,厉以节义,士皆用命。”[26]1551罗宪利用夜袭挫败了吴军的进攻。吴将盛宪即前文所述之“建平太守盛曼”,建平郡之巫县与永安毗邻,故就近来攻。《襄阳耆旧传》亦曰:“吴闻蜀已败,遂起兵西上,外托援救,内欲袭献(宪)城以固其国。遣盛曼等水陆到,说献以合同之计,献乃会议曰:‘今本朝倾覆,吴为同盟,不恤我难而邀其利,可主降于北,臣求福于东乎?今守孤城,百姓未定,宜一决战以定众心。’遂衔枚夜击破曼,旋军保城,告誓将士,厉以节义,莫不用命。”[25]1925盛曼兵到永安时,曾遣使说降,“诣(罗)献求借城门,献遣参军杨宗谩曰:‘城中土一撮不可得,何言城门乎?’”[25]176表现了他誓死御敌的决心。
(二)西陵督将步协的进攻
钟会密告邓艾悖逆并领旨将其逮捕,他率兵入成都后与姜维谋反,企图据蜀自立,被部下诸将所杀,蜀中因此陷入混乱,孙吴乘机派遣西陵督将步协率军再次来攻。如果说上次盛曼的进攻只是试探性的,那么这回步协则是大举攻击,企图占领全蜀。“吴闻钟、邓败,百城无主,有兼蜀之志,而巴东固守,兵不得过,使步协率众而西。”[3]1008罗宪先是在江边阻击,见敌军势大,被迫退入城中固守,并遣使向曹魏告急,最终乘敌不备发动突袭而得胜,使步协惨败而归。“宪临江拒射,不能御,遣参军杨宗突围北出,告急安东将军陈骞,又送文武印绶、任子诣晋王。协攻城,宪出与战,大破其军。”[3]1008-1009但《华阳国志》卷一《巴志》的相关记载与诸书有所不同,其文如下:
泰始二年,吴大将步阐、唐咨攻献,献保城。咨西侵至朐忍。故蜀尚书郎巴郡杨宗告急于洛,未还,献出击阐,大破之。阐、咨退,献迁监军、假节、安南将军,封西鄂侯。[6]34
任乃强对此段史事分析考证,指出文中的“泰始二年”为谬误,“按《吴书·孙休纪》‘永安七年,进兵巴东’。即魏灭蜀年也。《晋书·罗宪传》‘泰始初入朝’,在败吴师后。《通鉴》不误”[6]34。关于率众的将领步阐,任氏认为:“《吴书》作步协。当是阐受命,以弟代行。”[6]34此番进攻的吴军来势凶猛,且人数众多,故分为两路,由步阐(或步协)围攻永安,唐咨则领兵溯江而上,抵达西边的朐忍(今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后因永安的吴军攻城失利而被迫撤退。
(三)镇军将军陆抗的进攻
吴军的接连失败致使孙休恼羞成怒,即增兵三万,并派吴国当时最有才干的将领陆抗率众前往,围攻永安。“孙休怒,复遣陆抗等帅众三万人增宪之围。”[3]1009按陆抗为步协、步阐的上级,“永安二年,拜镇军将军,都督西陵,自关羽至白帝”[3]1355。他统率的大兵对于永安孤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尽管如此,却仍未能攻破城池。“(罗)宪距守经年,救援不至,城中疾疫太半。”[26]1552《襄阳记》则曰:“被攻凡六月日而救援不到,城中疾病大半。或说宪奔走之计,宪曰:‘夫为人主,百姓所仰,危不能安,急而弃之,君子不为也,毕命于此矣。’”[3]1009按曹魏方面原来没有出兵援助罗宪的打算,后来被其忠勇气概所感动,才发兵来救,迫使吴军撤退。“陈骞言于晋王,遣荆州刺史胡烈将步骑二万攻西陵以救宪,秋,七月,吴师退。晋王使宪因仍旧任,加陵江将军,封万年亭侯。”[4]2486-2487
罗宪所守的永安(县)城,即赤甲城、汉鱼复县故城。它经过蜀汉历届守将的修缮增筑,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加上士众吏民用命,粮水不绝,因此能够以弱敌强,困守六月而岿然不动,致使孙吴损折兵将,无功而返,其乘虚深入蜀地的企图被彻底挫败。罗宪统率孤军浴血奋战,宁死不屈,最后保全了城池和将士们的名节。这次战役的胜利,是蜀汉政权终结后的余辉,也充分证明了益州东陲门户永安对于保境安民的重要作用。(有关夔州的地理形势可参见图1)。
图1 夔州地理形势图(17)该图引自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4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