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专题主持人语
2021-02-01徐金龙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作为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的根源、血脉、灵魂,是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力量源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育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宝贵资源,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近二十年来,随着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渐成燎原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实践一直如火如荼。抢救、保护、传承、传播、创新、发展、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實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被提到新的高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202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还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二是继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三是国务院发文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四是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并实施《“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范》。
在此背景下,本期特稿栏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专题在主编黄文富博士邀约启示之下,栏目主持人徐金龙副教授组织了几位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工作的青年学者,从不同视角切入,集中观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批作者大多具备大型科研项目研究经验和田野调查实践经验,均有较为深厚的学术积淀。这五篇论文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方法多样,类别丰富,既有传统音乐类的如土家族薅草锣鼓艺术,也有民间文学类的如民间故事的教育应用与动漫转化,还有传统技艺类的如侗族饮食文化,深入思考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之路,较多论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与传承发展。
陶立军的《湖北宣恩土家族薅草锣鼓艺术初探》立足田野实践,以湖北省宣恩县土家族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薅草锣鼓为个案,从历史渊源、艺术形式、文化特征和传承现状四个角度,对宣恩薅草锣鼓民间歌曲艺术进行探析,挖掘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宣恩薅草锣鼓的现代化传播。
高艳芳的《论民间故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指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语言教学、轻文化教学的现象,探讨民间故事与对外汉语教学结合的可行性、契合性,如民间故事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及其多样化的呈现手段,为民间故事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内容特征等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达成。
徐金龙、罗京京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传承发展——以动画电影〈阿凡提之奇缘历险〉为个案》对2018年上映的、取材于“阿凡提故事”的动画电影《阿凡提之奇缘历险》进行深度解析,聚焦少数民族“非遗”的动漫转化,既指出了电影的成功之处,也分析了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民间故事资源转化为动漫影视产业的有效路径。
王月月、周雨城的《贵州侗族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构建路径研究》以贵州侗族传统技艺类“非遗”资源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贵州侗族地区饮食文化资源的源流,指出了侗族美食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贵州侗族地区美食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的品牌化构建路径。
“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进入升级版,如何在数字经济大潮中,运用新媒体、融媒体、智媒体等传播技术手段,强化文化创意,创造性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创新性地发展为文化产业,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助力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未来新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