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凤举:迟到的画家和适时的展览
2021-02-01韦俊平
韦俊平
成功的画家不是有家学渊源,就是少年学艺,搜尽奇峰,根基扎实。凤举则不同,年近不惑才拿起毛笔,碰上一位好老师,凭着自己的文字才华、绘画天赋和勤奋,很快成为漓江画派山水画队伍中的后起之秀。
一
凤举高中时代就读县重点中学,老师和家长希望他努力学好文化课,顺利考上一所好大学,为学校、为家族争光。老师和家长心里的好大学肯定没有艺术学院,理工科院校的热门专业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凤举就读的县重点中学一开始没有美术老师,就算有绘画的爱好和天赋,也没有学习绘画的机会。直到有一天,学校里分来了一位大学毕业的美术老师,才给凤举和几位同学逮住了机会。文化课老师感到不解,学什么不好干嘛去学画画?凤举不顾那些疑惑的眼光,背着行囊到南宁参加考前培训班的学习,终于如愿考上了广西艺术学院。
考虑到就业的需要,凤举在大学选择了热门的设计专业,也因此远离了绘画。后来因为各方面表现优秀留校工作,所在的几个部门工作任务都很重,整天忙碌,没有机会拿起画笔。但是,喜爱绘画的种子并没有消失,而是埋在他的心底,期待春风和春雨的到来。
2012年,学校派凤举到桂林校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当时才读小学的女儿正在北京学琴,妻子辞去工作在北京租房陪读,肩扛沉重家庭生活压力的他很愉快地服从学校安排。恐怕凤举自己也不会想到,漓江之滨,雁山脚下,一个古木参天、环境优美的小小校园,将会成就他的另一番事业——山水画创作。
桂林校区只有几十亩地,有几百名学生在这里学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高校的各项工作在这里一样也不少。凤举和其他同志一起密切配合,精心管理,校区发展有声有色。校区缺乏美术史论课老师,他自学中外美术史,把这门课上得很好。
桂林校区也是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的办学所在地,后来又在那里成立了漓江画派艺术研究院和漓江画派学院。到桂林校区工作之前,凤举担任过学校的宣传部副部长,长期跟踪报道漓江画派的各种活动,手头掌握了不少资料。在桂林校区工作期间,凤举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和丰富,后来完成出版了《黄格胜与漓江》《黄格胜与教育》《问道榕荫楼》等专著。我和他合作完成的《艺术的使命——漓江画派的形成和发展研究》,也成为不多的介绍漓江画派的书籍。无心插柳,却让凤举补上了美术史和画论的知识,对他后来学习山水画带来极大的好处。
二
地处桂林校区的桂林中国画学院,学术活动频繁,经常有国内著名画家到这里来参加活动。广西艺术学院在这里开设黄格胜等几位漓江画派名家的工作室,举办高级研修班,吸引全国各地的画家到这里来学习。凤举参与安排高研班的各项事务,陪伴黄格胜等名家大师采风写生,经常与全国各地的画家交流,少年时代埋下的绘画种子不知不觉萌发了,他也拿起了画笔,画起了国画。有名师指导,有与区内外画家学习交流的机会,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短短几年,凤举的绘画水平有了神速的提高。2017年回到南宁本部工作以后,他对中国画的热爱丝毫未减,勤奋作画的习惯没有改变,无论加班多晚,从不恋床,每天坚持早起进行早课,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哪怕是画一块石头、画一棵树,他都不厌其烦反复练习。每次出差的时候,他的行李箱里都会带有作画的工具,一到宾馆他就会像变魔术般拿出一卷宣纸来。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发现四尺对裁的横幅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是因为便于携带,而且一般宾馆的书桌也只能容得下这样的尺寸。旅途中随时随地的见闻,没时间写生就用手机记录下来,回到宾馆铺好宣纸,会前会后、饭前饭后、睡前睡后,有空就画几笔,化零为整,聚沙成塔。
凤举是个感性的人,他精力旺盛,生命充满激情,同时又在激情下对生活有着细腻的感受,这也是成为一名优秀艺术家的基本素质。他的感受力特别敏锐,总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并且善于将这些细节作为题材描绘出来,形成绘画作品或文学作品。我们在他的多本著作中随处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细节的描绘。与黄格胜先生相处过程中的细微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铭记于心,且情真意切,令人感动。2016年、2017年,我和凤举等弟子们有幸两度陪同黄格胜先生赴西北开展漓江画派丝绸之路行写生活动,一路上除了写生创作,还与当地艺术同行开展艺事交流。长途奔波十分辛苦,大家在路上睡着的时候,凤举却在车上写写画画。回来后他在朋友圈发了一篇长文《陇西散记》,才知道他一路在记录每天的画旅感受,文笔细腻,感情真挚,现在读来仍然觉得时光荏苒,昨夜依稀。
三
漓江画派多年来一直以讲好“中国故事”和“广西故事”作为重要的职责,举办了很多以表现红色题材、八桂山水、风土人情为主题的画展,对扩大广西的影响力、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独有的贡献。凤举作为漓江画派的年轻一代画家,自觉把讲好“中国故事”和“广西故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创作了一大批红色主题的中国画作品,体现了新一代青年画家的责任担当。近期,他正在将这些作品结集出版,举办展览。虽然画了将近十个年头,但是对一位从事高校党务工作的中层领导干部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了作品以后,我感慨良多。纵观一百多幅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主题鲜明。画册定名《风展红旗——冯凤举画集》,一看就是满满的正能量。第一部分主题为“风展红旗”,收入了作者根据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各个重要节点中的事件、遗址、场馆、文物创作的历史题材作品50多幅。第二部分主题为“日映山河”,收入了作者在全国各地名山大川、丝绸之路写生的作品50多幅。第三部分主题为“云涌桂山”,主要收入了作者描绘广西壮美风光和在脱贫攻坚路上的写生作品50多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出版这样一本画册,体现了作者对党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丽家乡的热爱、对母校的热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奋力前行的当下,出版这样一本主题鲜明的个人画册,也体现了凤举的家国情怀。
技法和语言成熟。凤举从一开始就师从黄格胜先生,可以说是根正苗红。黄格胜先生是漓江画派的领军人物,60岁左右正是他艺术创作的高峰期,他在这个时间段所创作的《壮锦》等作品,集多年积累的技法之大成,笔墨肆意,气势磅礴。他担任广西艺术学院漓江画派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国家画院高研班的导师,大部分授课是在桂林校区或桂林周边地区完成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凤举有机会追随左右,耳濡目染,自然收获颇丰。黄格胜先生在桂林校区创建了中国第一所中国画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对桂林校区有着深厚的感情,由此对愿意远离校本部到桂林校区工作的凤举也偏爱有加,对凤举绘画方面的指导和鼓励格外用心。凤举也有很强的感悟能力,因此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登堂入室,渐入佳境。如《广艺故事》系列的《琴房路》《老校门》《雕塑楼》等作品,善于在普通的景物中挖掘美,虽是描绘校园里的平常景色,但吸收了黄格胜先生的技法和语言,线条刚劲有力,用墨用色不拘一格,直抒胸臆,体现了作者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作品的生活气息浓厚,很好地继承了漓江画派的风格和特点。
创作态度认真。画画的人都知道,要举办一个展览,出版一本画册,没有作品量的积累是很难的。展出100张画,就要有几百张画来备选。凤举计划收入画册中的写生作品既有描绘西北的苍茫险峻,也有表现岭南的温润和秀美,既有民居的古朴,也有当代建筑的典雅,既有自然山水的多姿形态,也有红色遗址的人文内涵。这些作品都是凤举从大量的写生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每一幅都深得写生对象的神韵。他最近两年创作的红色题材作品,尺幅都比较大,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精心构思,制作精良。据我了解,凤举原本并没有出版画册、举办展览的想法,是因为作品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得到老师和画友们的鼓励,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有所创新。画到一定程度,就会想着搞点新东西,这是一个画家的成长规律,凤举也不例外。在他创作的红色题材作品中,尝试使用了综合材料,这些综合材料产生了水墨所没有的特殊肌理,使天空变得更加丰富,石山变得更加厚重,墙壁变得更加斑驳,丰富了绘画的表现语言。如《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天空部分采用墨色冲洗矿物质材料,形成流动感很强的画面肌理,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恐怖氛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后方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千古雄关》的城墙用立德粉做底,立体感很强,让观众感受到沉重的历史沧桑感,牢记中华民族所遭受的任人宰割的苦难。这些技法在当前的中国画创作中鲜见尝试,让凤举的作品呈现出比较鲜明的个人风貌,假以时日,继续挖掘各种材料的特性和表现力,凤举一定能找到中国画创作的一條新路。
凤举不是专业教师,并没有科研创作任务,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写专著,搞研究,是因为他热爱这个事业。他的本职工作并不轻松,而愿意随身带着写生工具,见缝插针,对景写生,而且作品那么多,也是因为爱。他手头并不宽裕,却没有迎合市场,坚持在学术的层面进行探索,更是因为爱。有爱的陪伴,不必纠结他出道是早是晚;有爱的陪伴,他的作品会源源不断;有爱的陪伴,凤举山水画创作的高峰期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