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在听障儿童社会化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2021-02-01秦晓杰
秦晓杰 彭 勃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
听觉障碍即指人因听觉器官发生病变或者受到损伤,导致听力减退或丧失的状态。[1]儿童听觉障碍有的是刚出生又或语言形成之前就存在,还有一部分是疾病或者以外导致的听障。[2]听障儿童则会因为生理上的障碍、缺陷,而产生性格孤僻、行为怪异、自卑怯懦等问题。儿童个体社会化是指儿童的身体、智力、道德等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对个体的要求,适应个体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3]其主要作用是发展儿童的“个性”,培养儿童的“社会性”。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儿童听觉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健全听障儿童的性格、塑造听障儿童健康的心理,促进其社会化发展程度。听障儿童能够进入正常的生活轨道、与正常的儿童一起学习、交流、生活,无论是对患儿自身、患儿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是相当不错的。[4]抖音短视频平台在现代网络、科学技术的支撑下迅速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每个人都可以是视频的发布者,抖音APP视频有着精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更兼有直播互动的功能,使用者在抖音APP上可以进行日常的交流、互动、跨地域沟通,[5]增加对感官通道的刺激,能够极大地激起儿童的社交兴趣。将其融入听障儿童的听觉训练之中可以克服单纯听觉训练的局限,是训练更具社会化意蕴,达到既能提高听觉能力,又能促进社会化的双重效果。
一、信息通道:听觉训练的重要性
视觉、听觉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信息通道,只听不看、只看不听均会弱化对信息要素的判断与把握。[6]作为语言的主要通讯信息输入渠道,听觉受损会导致听障儿童在语言习得、沟通理解、日常表达方面存在巨大困难,进而延缓了听障儿童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进程,阻碍了其社会化发展。听障患儿借助助听设备能够增强对声音的感受能力,Govaerts研究表明,两岁前佩戴耳蜗助听器的患儿,比在二到四岁时佩戴人工耳蜗的患儿听力恢复效果以及语言康复效果更佳。[7]助听设备仅能提高听障儿童对声音的感受能力,而语言的理解能力、社会化程度、性格的健全、自信心的树立等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不能对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进行有效的恢复,那么促进听障儿童社会化发展就是空谈,社会化程度偏低也会给患儿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带来巨大困扰。因此,对听障患儿实施有效的社会化听觉训练十分重要。听障儿童听觉训练,是要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感受、识别、记忆、理解的能力,这也是最基础的部分。[8]以听力干预、听觉训练、言语矫治为支撑,医教结合,综合干预,才能解决听障儿童的听力、语言沟通障碍问题。[9]想要提高听觉训练对患儿社会化的促进,单纯的听觉训练远远不够。其次,在现有的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听觉训练时间占比较少,主要依靠在康复机构或特教学校中进行,这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二、短板所在:现有听觉训练局限
(一)环境单一,内容失真。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训练,通常由固定得场所如康复机构、特教学校、康复医院等所配备得训练室。为创设安静的环境,保障使用效果,听障康复室面积一般不会设置太大、密闭性较好。康复室内会有桌、椅、康复辅器材以及儿童玩具,但玩具的数量、种类都是有限的。同时,每位听障患儿使用的康复室基本上是固定的。故此,这样的设计只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即患儿能够受到良好的声音刺激,但其内容往往是多次重复且单一。而要想促进听障患儿的社会化进步,听障患儿需要受到贴近现实生活的声音刺激。首先是来自大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叫声;来自繁华街道的鸣笛声、喧闹声;来自具体语言环境的男声、女声以及声音的起伏变化,都需要切身的体验才能融为听障儿童自身感受的一部分。相比这些而言,听障康复室所提供的声音刺激是远远不够的。
(二)教员固定,风格单调。为了便于康复师或特教教师掌握听障儿童训练情况,追踪患儿的康复情况,听障儿童均有固定的康复师或特教教师,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会随意调换。康复师或特教教师一般采取一对一的康复训练模式,偶尔会有其他辅助人员参与,一对一的康复模式有利于康复师的个性化教学,让患儿得到更多的指导,利于进行因材施教。但也有弊端之处,一对一康复训练,往往为康复而训练,内容基本属于事先设定而成,久而久之患儿对训练方式、流程熟悉把握,反而会失去兴趣;其次,康复训练过程与“填鸭式”课堂有相似之处,以康复师或特教教师为中心,患儿接收的声音属性如音高、音色、语调、语气、语言表达方式等长期一致,比较熟悉,能够迅速理解康复师或特教教师所表达的含义。然而离开特定环境,进入实际生活当中,在接受陌生声源刺激时的理解能力会迅速下降,甚至会有不适的生理反应。
(三)内容空洞,脱离实际。为提高患儿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在康复训练中康复师或特教教师会选择使用一些道具模型如动物、蔬菜、水果、书本等。康复师或特教教师利用道具创设不同的情境对听障患儿进行训练。如兔子喜欢吃苹果、老虎和狮子是朋友,等等。患儿会根据康复师或特教教师的说话内容,将道具对应起来,以此做出反馈和回应。道具的辅助作用增加了康复内容的趣味性,可以确保康复过程顺利进行。然而,康复师或特教教师创设的情境内容未必和听障患儿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有些情境现实生活中很难遇见到如狮子、老虎等。此外,道具使用具有局限性,有限的道具无法代替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物品,并且,道具的反复使用,会使儿童失去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促进听障儿童交流的社会化发展;听障儿童康复训练还要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不仅有听觉刺激训练,还有语言沟通训练,这导致康复师或特教教师的语言形式变换不多,患儿的听觉积累不够,不能支持在实际生活中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听障儿童外界言语刺激反应迟钝的现象。
三、功能转换:抖音应用的新优势
抖音APP作为一款可以进行即时交互功能软件,已成为越来越多人获得信息、休闲娱乐的工具。如何科学利用抖音APP的特点,结合听障儿童康复需要,改变听障患儿现有的刻板方式,创新听障康复训练工作方法,融入更多社会化内容,深化抖音APP音现有的功能,使抖音APP发挥更大作用,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基于对问题的深入探究,抖音APP具有多种优势,并且具有投入运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一)情境多样,满足需求。社会场景形成了我们语言表达及行为方式框架神秘的基础。[10]抖音APP通过大数据运算,能够精准把握浏览者所需要的内容类型。因此,抖音APP能够较为准确地推送浏览者所需要的内容,使得浏览者沉浸其中,获得社会化、具身化的身心体验。这种专身心体验具有很强的身性。抖音APP提供内容情境多样,包含生活分享、知识传播、自然景观、风俗人文等等,其种类远远多于现有的康复机构或特教学校所包含的内容,让听障儿童接收多维度的刺激、接收不同的信息,提高反应的灵敏度。抖音APP提供的社会情境多样相较于长视频而言,短视频内容更容易被吸收,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大大减少,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对患儿兴趣的视频内容可以通过转发的方式与好友共享,增强了社交传播功能、提高了听障患儿社交的主动性。
(二)内容丰富,趣味十足。无论何时何地,对于媒介而言,内容为“王”是不变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总会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11]抖音APP之所以能受到大众喜爱,就是因为其平台发布的内容能够做到雅俗共赏,为大众所接受。由于原创短视频门槛降低、大众自我意识觉醒,越来越多的人进驻抖音APP。他们将镜头对准自己或他人,展示真实的生活或才艺,极富生活气息,大众用“身体力行”创作短视频,从日常生活到奇闻轶事,内容丰富多彩,饱含社会化气质。此外,抖音APP还专项推出一些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视频内容。例如,抖音APP在2019年4月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项目”,传统文化通过短视频传播开来,其魅力重新展现在大众面前,深受欢迎。[12]传统民俗、社会风情、历史文化、戏剧艺术等,在抖音APP短视频的传播重新焕发生机、活力。这些丰富的内容,都是对现有听障儿童康复内容的拓展,可以让听障儿童积极的从封闭的环境向社会生活拓展、延伸。在现实生活中为他们选择丰富、有意义的听觉刺激内容,借助这些刺激更容易激发听障患儿倾听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种真实、自然的声音刺激,不仅能够提高其听觉能力,还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解决词汇、言语积累不足的问题,克服对陌生声源的恐惧。
(三)源于生活,面向社会。语言是生活的表现,生活是语言的内容。[13]语言是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听障儿童交际能力的提升,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不能单纯用学会多少汉字、背诵多少诗歌、阅读多少文章来判定,而要以听障患儿实际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融入社会的程度高低来衡量。语言能力的提升是社会化程度提高的重要表征之一,而语言需要反复正确的模仿及实践并在现实生活中反复运用、巩固、发展。脱离生活进行语言学习会使语言失去灵魂,缺乏色彩。因此在对听障儿童进行社会化训练时,内容要拓展现实生活中来。艺术源于生活,抖音APP包含大量的生活化视频,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生活上,以生活素材为本源,同时扩大了生活的交互性。生活话题始终是社会交往的主流话题。听障儿童通过观看这些生活化的内容,能够弥补在康复机构训练的不足,做到感知生活、感知社会、引发共鸣、流露情感、产生共情,进一步提高其社会化程度。听障康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听障患儿的听觉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进而培养听障患儿的自信心,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健康发展,使听障儿童能更好地融入生活。
四、走向实践:抖音应用康复的建议
(一)科学使用抖音,避免网络成瘾。在网络技术发达、智能设备盛行的今天,让听障碍患儿完全避开使用网络与智能设备是完全不可能的。并且,抖音APP本身是中立的,它既可能帮助听障儿童高效康复,也可能导致听障患儿沉迷其中,科技的发展本身就是利弊共存的。关键在于要正确指引听障患儿使用抖音APP。首先,引导听障患儿正确看待抖音。即学会合理、科学使用抖音、发挥抖音APP在听觉康复中的正向作用,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又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提高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让听障儿童意识到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避免玩物丧志,自律自控,也是提高社会化程度的标准之一;其次,合理分配精力和使用时间。尽管抖音APP在听觉训练中有着诸多优势,但不可依赖于此,仍然需要与专业的听觉康复训练相结合,在专业康复师或特教教师的指导下使用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在使用时间上也要严格把控,抖音APP附着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能设备上,对于儿童来说,本身身体机制发育尚未成熟,长时间使用不利于身体机制的发育,甚至引发其他生理疾病,因此,科学安排时间十分重要。
(二)加强正面引导,提高社会意识。儿童社会化即引导儿童学习、掌握作为社会成员需要具备的语言交际能力、认知能力、生或技能、行为规范等,将社会文化和价值标准内化,建立行为和评价系统,承担和扮演各类社会角色,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特质。[14]主要包括文化认同、社会适应、结构融合、情感迁移等方面。家长要对听障患儿进行“屏幕教育”,引导患儿正确使用电子设备。特殊教育康复机构或特教学校具有专业性、系统性、有效性等教育特点,也可发挥最大的引导作用。二者要共同帮助听障患儿厘清现实生活与抖音APP的关系,抖音APP的使用旨在为患儿社交提供模仿案例,患儿还需要将所观所闻亲身实践,才会有更深的感触。鼓励患儿走出“舒适圈”,多与同伴、家人交流,积极适应社会情况,充分了解社会正常运作状况,将社会文化、社会规则、生存技能、人文风俗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不再惧怕社会交往,敢于独立走向社会。
(三)家庭共同参与,提高使用效率。家庭是最初接受教育的场所,也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第一场所。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15]父母的陪伴与教育对听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发展、综合素质提高以及社会化程度加深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亲子互动能够增加儿童学习和模仿父母行为的机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一些生存技能、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让患儿开始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渐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家长在参与听障患儿听觉康复的过程中借助抖音APP与患儿展开互动,建立与患儿的沟通枢纽,让互动过程更加活泼、有趣,提高了个患儿与家长互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起到监督和引导患儿合理使用抖音APP的作用。当患儿使用时间过长时,可以采用民主交流沟通的方式,引导患儿合理使用抖音APP,并且表达对患儿的鼓励与信任;当患儿浏览的内容不当时也能做到及时制止,正确疏导。家庭共同参与使用抖音APP帮助患儿进行康复训练,能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减少矛盾与冲突的发生,促进听障患儿养成温文尔雅的性格,利于社会道德规范的养成,为听障患儿人格的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