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亲职教育的缺失
——对父母控制的思考
2021-02-01贾文华
贾文华
(商丘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生物学来源,更是养育过程中的重要关系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带领者和引路人。每一个父母都会对孩子施加影响,进行管教,如建立规则、约束行为、养成习惯、指导行动、培养情感、历练意志等。这是父母履行职责所不可缺少的。但是,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在家长的传统观念里,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养的,孩子是属于“我”的,把孩子纳入“我”的一部分,应该听“我”的话,应该按“我”的要求做。因此,对孩子的控制太多、要求太过。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少子女和独生子女时代,在我们这个分数高于一切的年代,在我们这个“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年代,父母的安排、要求、控制让孩子感到压抑、窒息、无所适从、丧失动力与活力。有位心理学者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本文拟就父母的过度控制类型及其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引起父母思考、觉醒与成长,从控制孩子转向支持孩子的情感和心智发展。
一、孩子的呐喊
台湾连续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戳痛了无数父母的心,也戳痛了很多孩子的泪点。在剧播的弹幕中,有人写道:这太真实了,这就是我妈妈的真实写照,这就是“我”的现实版,等等。该剧是以家长尤其是妈妈控制孩子的学习为主线,再现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控制,对孩子天性的剥夺,对孩子爱好的扼杀,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学习的工具,都成为实现妈妈愿望的“奴隶”,听从妈妈的安排和强制。剧中的每一个家长,都是“分数控”型的家长,都是期望孩子一再拔高的家长,哪怕是以牺牲孩子为代价。在妈妈们不同的高压操控下,剧中的孩子的结局各有差异,但都以悲剧收场。这就是妈妈对孩子的控制、吼叫、高要求和拼死学习的写照,哪怕孩子已经“学不动”了。
该剧是以不同家庭的孩子的相同或相似经历来呈现的。开始两集便是“妈妈的遥控器”,展现了该剧的主题:控制。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控制到了抓狂甚至发疯的地步,为控制孩子,可以不惜牺牲孩子的一切,比如自尊、自主、独立、情感、人格乃至生命。
小伟的妈妈得到了神奇的遥控器,只要她觉得小伟哪一天做的令她不满,她就按下遥控器,让小伟回到前一天,小伟说“你要让我死几次”,但是妈妈并没有觉醒,还是不断地在按遥控器。最后,已经工作、恋爱的小伟偷了妈妈的遥控器,按下了遥控器,回到了高中曾经快乐时刻。这说明,在妈妈的控制下,孩子是没法成长的,他失去了独立、失去了自主、失去了动力,他要退回到高中他曾经美好的那个时间段,他要“固着”在那里。这便是现实生活中父母过度控制下的孩子心理发展“停滞”的写照。
2020年疫情之下,有些原来很听话、学习很好的孩子,通过上网课导致手机成瘾,甚至出现躯体症状,如肚子疼、头疼、头晕等,复课后不再去上学。通过咨询我们发现,这样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家长控制特别严厉。越是家长控制严的孩子,越沉溺手机,症状越明显,越“赶”不到学校去。这些孩子是通过种种“退行”方式在呐喊、在抗拒、在逃离学习。孩子天生渴望自由,哪里有控制,哪里就有一颗想要逃离的心。
二、父母控制的类型及影响
(一)焦虑型控制
这类控制的父母,其内心是焦躁不安的,是过度担心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如果一定程度的担心包含爱意,那么过度担心等于诅咒。因为过度担心带来的是过度控制。由于内心焦躁不安、过度担心,唯恐孩子不好好学习,整天盯着孩子,甚至一天24小时中的吃喝拉撒睡,都要盯着孩子。看孩子是不是在写作业?看孩子是不是又找借口去厕所,写作业是不是专心?写作业时是不是在戴着耳机听歌?是不是在偷看手机?孩子要是在自己的房间里,父母有事没事,总在孩子门前晃来晃去,在向孩子发出信号“我在监视你!”这表面上是在监视孩子,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信任,是为了缓解父母自己内心的焦虑。
这种不信任一定会传给孩子的。孩子被监视,可能的自动化想法是:既然你们不信任我,那我就不让你们信任我。孩子就会把注意力用在想办法应对父母上面,会留心父母什么时候会来,父母来时他要怎样装样子学习。这情况下,孩子学习怎能专心、怎能有效率?如果孩子真的专心学习了,做父母的不就“失业”了吗?不就没有“存在感”了吗? 不就没有“价值感”了吗?所以,孩子会配合父母,让父母有“事”干,让父母不能“失业”,让父母体现做父母的价值,刷存在感。于是,孩子就会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不认真学习,从而调动父母的“积极性”,让父母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操控型控制
操控型控制的父母的内心是恐惧的。因为恐惧,所以必须掌控,害怕失控。凡事都是由父母说了算,啥事都得听父母来安排。这样,父母才有掌控感。操控型分两类,一类是直接操控,可以称为“硬控制”,即公开的、具体的,甚至赤裸裸地控制[1]36。这类操控,在家长中所占比例份额较大。比如,要做多少题,要考到多少分,上什么补习班、特长班,转不转学,该穿什么衣服,该吃什么,该与什么样的同伴玩,该不该外出,凡此种种,都要有父母来设计、来安排。也就是,从学习到生活,从交往到外出,都得父母“审批”。这种严格的把控,孩子小的时候还可以接受,因为他们没有力量反抗,但是一到青春期,就开始反抗了。孩子就会出现自动化想法和相应行为:不是啥都得要你们做父母的“审批”吗?我闭门不出总可以了吧?我一进屋就锁上门总可以了吧?这就是孩子沉迷网络的机制。所以,网瘾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个控制型的父亲或母亲,或者父母双方都控制。另一类是巧妙操控,也称为“软控制”“温柔控制”。父母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1]43。这类父母常是“帮手” 型或“包办代替” 型的父母,把孩子当作没有独立能力的小孩,无论什么事都帮孩子做,无形中摧残了孩子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每当孩子对父母有些不满时,心里就会充满内疚感。因为孩子会感到父母是那么的疼爱他、那么的关照他,所以对父母怨气也就无处宣泄,越积越深,可能导致情绪抑郁[1]45。这种控制,不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解脱了,其实比前一类更可怕。它可以随着孩子的长大、工作、成家,一直存在、一直在发挥作用,我们称之为“心理脐带”。第三类是“捆绑一体”的控制。父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延伸,认为“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父母把对自己的要求当作对孩子的要求,没有界限。这种父母给孩子一种“黏”和“崩”感觉。“黏”就想甩掉;“崩”就要爆炸。所以孩子就挣脱、就对抗。
(三)惩罚型控制
惩罚型控制的父母的内心是愤怒的。这类父母内心对自己是不接纳的,他们把这种不接纳投射到孩子身上,感觉都是孩子的问题,都是孩子的错。所以,只要孩子稍微犯错误,或看着不顺心,就惩罚孩子。孩子作业写得不工整,惩罚;作业出错,惩罚;考试不好,惩罚;成绩下降,惩罚;没按要求去做,惩罚;放学回家晚,惩罚;把东西放错地方,惩罚;偷看小说,惩罚;等等。甚至不怪孩子也惩罚。比如,近期有段视频,爸爸骑电动车带着小女孩等信号灯,电动车启动小女孩从爸爸的电动后座上摔了下来,爸爸没有觉察,小女孩不顾疼痛,不顾惊恐,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跨过宽宽公路去追爸爸,待到爸爸身边时,爸爸没有安抚孩子,没有询问孩子是否摔疼或摔伤,而是狠狠地踹了孩子一脚。这一脚,就说明爸爸把孩子从电动车上摔下来是孩子的错,虽然我们听不到视频中爸爸是不是说了什么,但从爸爸不恰当的行为上可以推测爸爸的脑子里一定有一个声音“谁让你不坐稳”。被各种惩罚的孩子内心可能是“破碎”的,很恐惧,很混乱,行为上可能是压抑的,或攻击的,容易出现“自我破碎”,行为混乱,或暴力失控等问题。
(四)自恋型控制
自恋型控制的父母的内心是自我沉溺的。他们缺少自我觉察和反思能力,自认为高人一等,把自己捧得很高,认为自己的方法策略都是好的;哪怕出现不好的结果,或者孩子出了问题,仍认为自己是对的,看不到自己的责任,都是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而没达到想要的结果,他们就怒火中烧,不断指责、讥讽孩子,内心很想把孩子推出去,与自己隔离,省得给自己抹黑,他们“不接受自己也会犯错误 ”“只喜欢聆听自己的声音”“无法理解或顾及他们孩子的感受”[2]16-19。不论别人发出怎样的声音他们都不会倾听。一旦孩子出问题,他们一方面会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则不会从内心深处听取建议,也不会努力地按建议或指导一步一步地去做。并且,他们的内心还有独白:你要是面对这样的问题也是没办法,不是也像“我”一样“没招”嘛。尽管表面上说“我一直在努力”,但就是孩子不配合,就是孩子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实际上,自恋型父母的内心是拒绝改变的。一旦面临改变,他们的自恋都会被打破,他们的内心无法承受。如果按别人的建议或指导去做了,就意味着受伤。
(五)“对你好”型控制
“对你好”型控制的父母,其内心是害怕被否定的,却往往以“我对你好”的方式表达出来,内心深处中有这种逻辑思维:我对你好得让你无话可说,你就会按我的要求做。如果你不按我的要求做,你就会愧疚。这样的父母是“隐性”控制,以“我对你”的好作为交换,来达到父母的期望。这类父母影响下的孩子,如果特质上是内向的、敏感的,就会发展成高标准,就会很乖,很努力,努力对得起父母,努力成为同伴的榜样,努力成为邻居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他们也会把自己用好的一面、学习优秀的一面包裹得很严,不呈现自己不好的一面。也就是“好形象”心理很重。在其内心,一方面享受很被照顾,另一方面又很想挣脱,但又挣脱不了。所以,当孩子没达到自己的要求或感到会被父母失望时,他们的“本我”就会退缩,表现出问题。如果特质上是开朗活泼的,也会被扼杀得丧失其行动力。
(六)言语攻击型控制
言语攻击型控制的父母,其内心是“恶毒”的,没有“口德”,对孩子也是不接纳的。这类父母通过言语攻击的方式,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可爱的,或一钱不值的,或无能的,所以要听从父母的。这类父母的内在逻辑是:我攻击你,你就会听我的。言语攻击型的父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直接攻击型。有的父母公开的、直接的、不分场合的用“恶毒”的言语贬损孩子、羞辱孩子。如,骂孩子是垃圾、废物、没用、愚蠢,骂孩子“笨”“没脑子”,让孩子自尊贬损、无地自容、羞愧难当。或者否定孩子,无论孩子做什么,都得不到认可,都是“不行”,意思是“就必须听我的,才行”。另一类是拐弯抹角型。就是常用讥讽、挖苦、取笑、贬低性的绰号来羞辱孩子,给自己的攻击和贬损行为披上一层“幽默”的外衣。当孩子从父母嘴里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时,就会逐渐的“内化”这类评价。负面评价的内化,变“你是”为“我是”,就形成了自卑心理的基础。言语攻击不仅严重损害了孩子作为一个可爱的、有价值的、有能力的人的自我认知,还会对生存方式及成就价值产生负面预期[1]121。这类孩子的内心可能是“破碎的”或自尊水平极低。往往会出现自伤、自残的自虐行为,或出现人格问题。
三、父母控制的成因
(一)个人因素的影响
1.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脾气”“禀性”上,也就是气质类型上,具有复杂的生理基础,不仅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而且与大脑皮层下的中枢活动有关;不仅与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也与内分泌活动有关。由于每个人的生理因素不同,所以每个父母的“脾气”“禀性”也有差异。有的父母天生急躁、冲动、情绪稳定性差,有的父母天生敏感、焦虑,有的父母则较为固执,这些特质的差异也导致与孩子互动的控制程度和方式不同。
2.早年经历。这里的早年经历主要指父母在婴幼儿期的经历。首先是婴儿期。婴儿期是父母与孩子建立联系最深刻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受外界和父母影响的时期。婴儿的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自我防御机制还没有形成,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婴儿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同父母的情绪状态相互作用,吸收他们的情感烙印,奠定自我感觉的基础。婴儿时期的心理安全感和身体舒适感是最为关键的。由于婴儿对自己身体能力的局限还没有意识到,父母必须守护在他们身旁,以便提供安全必要的保护,只有这样婴儿才能信赖外部世界,才能建立起安全感[3]101。如果父母对婴儿的反应迟钝、麻木、忽视,孩子就觉得这个世界不可信赖,不安全,就可能感到焦虑、恐惧、愤怒、冷漠,或者他感觉没人爱自己,他就要努力获得掌控感。自恋并不是婴儿期固着于“自命不凡”的感受,而是儿童早期对关系失望的一种补偿[4]182。其次是幼儿期。幼儿期是“超我”开始形成、意志品质形成和规则建立的重要时期。如果对孩子太溺爱,缺少“延迟满足”和自制力训练,就会形成自我中心,自负自大,易暴易怒,考虑不到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当成年后,为人母为人父,仍然看不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就会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可以说,早年的经历给人们创造了一种样板,人们在这种样板上构建自己的人生,并衍生出当下的行为模式[5]13。
3.童年创伤。童年创伤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控制类的父母都源自童年的创伤,如被忽视、被否认、被拒绝、被辱骂、被虐待等。这些创伤,如果没有被看见,没有被疗愈,没有被抚平,没有改变与创伤相处的关系,它们就仍在发挥作用,仍在影响着创伤者看问题的视角、情绪及行为反应,影响着创伤者与人们的互动,尤其是与弱小的孩子的互动。这就是创伤的代际传承性。沙法丽·萨巴瑞在《父母的觉醒》一书中写道:一个孩子如果完全被笼罩在父母的盛怒之下,那么多年以后当他自己变成了家长,就很可能将收入的童年阴影复制一遍[3]67。马亚婷等人的研究发现,家长童年期虐待经历是不良亲职教育方式——敌对和过度反应——的危险因素;研究还发现,曾有虐待经历的家长更容易采用不良亲职教育方式[6]。因为有童年创伤的父母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感受到原生家庭的温暖,没有从他们原生家庭的父母身上学习到良好的与孩子互动的方式,没有形成温暖的、共情的强大内心。他们小的时候面对父母的管控、惩罚、指责,甚至辱骂,内心是恐惧的、焦虑的、恐慌的、不满的,甚至是愤怒的。这些不良情绪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这些不良模式没有得到改善,就深深地“烙”在他们的人格和行为中。
(二)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的多种因素都会给父母的成长带来影响。前面所说的个人的早年经历和童年创伤都与原生家庭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还有原生家庭的家庭关系、教养方式、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性别等。从原生家庭的家庭关系上看,冲突、僵化或离散的家庭关系对父母的成长或人格形成都产生很大影响。从教养方式上看,我国很多家庭的教养方式都是偏好给孩子安排好、规划好、服务好,以控制孩子,如“听话教育”“顺从教育”“乖乖女培养”等 。这些教养方式压抑孩子的个性,忽视孩子的情绪情感,让孩子失去“真我”,形成“假性自我”,失去对自己的“真自主”,获得“假自主”。“假自主”和“假性自我”的人考虑不到孩子的真情实感,就是你要听我的。教养方式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在具有控制性的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父母就会“内化”控制性的互动方式,因为他们没有学习到更灵活、更平等、更富有弹性的互动方式。从排行上看,一般来说排行中间的孩子是最被忽视的,所以排行中间的孩子的生存策略多是采用讨好的方式。这类孩子长大为人父母后,就会惯用原来发展出来的行为模式,就会对孩子格外的照顾、百般的好。
从性别上看,这方面的影响特别突出。时至今日,我国很多家庭都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多数女孩在原生家庭的成长过程中不被重视,甚至被忽视、歧视,内心感受被压抑,内在情绪被孤立,无处表达和宣泄。在原生家庭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感觉不到支持和关爱,就会缺乏安全感,缺失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从而导致内心脆弱、恐惧,或积累愤怒,不愿表露或接触真实自我。当女孩成为母亲后,这些沉积的东西都会通过“无意识”展现出来,呈现于与其孩子的互动中。一个内心没有安全感、不自信、恐惧、愤怒、脆弱的人,很害怕触及自己的内在,就会努力给自己打造一个坚硬的“外壳”,就会努力去掌控。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有很大改观,但是有些父母以及祖辈的思想观念中仍有强烈的意识。比如,有的父母常挂在嘴边“女孩无论如何都不如男孩”,“你是女孩,将来是人家的人”,有的爷爷奶奶因为母亲生个女孩竟不让母女进家门。这些传统的思想和观念“内化”为长大成为母亲的女性的潜意识,她们可能“讨厌”“嫌弃”“厌恶”甚至“憎恨”女儿,也可能 “讨好”“嫉妒”甚至“仇视”儿子。如果形成这种潜意识,当然就会利用家长的身份去控制。
(三)社会的影响
首先是父母的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容易出现身心俱疲,容易情绪急躁,见不得孩子拖延磨蹭,所以习惯于什么都给孩子计划安排好。有的母亲是全职妈妈,全天候陪着孩子,全身心用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容不得孩子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因为妈妈要用孩子的成绩体现自己的价值。
其次是传统观念的认同。传统观念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是“集体无意识”的,构成了人的思想、意识乃至无意识。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晚辈要遵从长辈的教导和要求,子辈要服从父辈的管教和命令。这些观念被有些父母在成长过程中认同,尤其是被那些文化层次较低、不懂教育孩子技巧与艺术的父母认同,并付诸行动。
四、改变父母控制的方式
改变父母控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方式是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能够较好地调控情绪,增强内在力量。通过学习,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懂得孩子的心理需要,掌握与孩子互动的知识技能,学会处理家庭危机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管教适度。
(一)参加培训学习
目前,培训学习是父母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自我提升和自我改变的途径之一。但是,关于父母学习类的培训,政府购买服务的较少。许多父母都是孩子出了问题后自掏腰包去参加,通过“线下”课程的学习和指导,能够对号入座发现哪里出了问题,尝试去改变,尝试运用新的方式与孩子互动。由于这类培训常常费用较高,一般是有经济实力且不放弃孩子的家长,才去参加。有的家长考虑到时间和经济条件限制,就参加线上课程学习,如购买妈妈课堂、卓越父母等课程,自己加班加点地学习。这类培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缺陷,就是因为缺乏实际指导,父母通过学习变得特别柔和了,却不再敢给孩子说“不”了。孩子通宵打游戏却不敢阻止,唯恐孩子发脾气,孩子不去上学却不敢督促,任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步步退让,丧失了作为家长的功能,甚至丧失了家庭的功能。有的培训偏于理论性,缺少针对父母如何与孩子良好互动的实操性技能、技巧。由于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家长选择培训项目很盲目,所以有的家长不惜重金,不畏距离,不顾奔波,参加学习培训,学了很多东西,谈起来津津乐道,也成长不少,但对应用于和孩子的互动,似乎成效不大。
(二)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有些父母有童年创伤经历,如被忽视、被轻视、被虐待、被过高要求等。这些经历的感受被“隐藏”,内化为他们无意识的认知和行为,于日常生活中作用于孩子,并对孩子产生巨大负面影响,但是他们并觉察不到自己哪里有什么问题,还总认为是孩子的问题。所以,更不知如何疗愈自己,或怎样改变与创伤的关系。这类父母需要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帮助,仅靠学习培训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不疗愈自身的创伤,就会把创伤传承下去,孩子的问题就很难解决。比如,父母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被自己家长或重要关系人贬低或压制,那他们就习得了这种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模式,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贬低或压制,以至于孩子形成“都是我不好”“我是多余的”“没人在乎我”“我啥都干不好”“我不配活着”“我没用”“我是废物”等不可爱类、无能类、无价值类的核心自我概念。
(三)参加读书会活动
目前,通过读书会的形式提升父母的自我觉察、改变其观念或行为的途径,挺受欢迎。所读书目也繁多,如最直接地反映父母不当行为的有《不吼不叫》《父母的觉醒》《家庭的觉醒》《父母的格局》《原生家庭》《被忽视的孩子》等。目前读书的形式,不是传统的一字一字地读,一句一句地念,而是需要发起者、组织者或引导者,对所读书籍的内容首先进行理解、消化、提炼,而后结合案例解读给参与者,需要参与者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这对于组织者和引导者来讲,要求较高,也需要具体的场所和时间作为保障。同时,还限于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参与的意愿。
(四)参加父母成长沙龙活动
父母成长沙龙活动的效果,可能优越于读书会。但是对组织者和带领者的要求更高,需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有专业的思路,需要有专业的专长,需要选择沙龙活动的总主题,需要设计每次活动的分主题,即分层次、分目标逐步达成总的主题,也需要讨论和现场解决家长提出的很多实际问题。如“亲子关系”主题沙龙活动、“我的情绪我控制”主题沙龙活动、“如何让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主题沙龙活动、“预防厌学”或“孩子厌学怎么办”主题沙龙活动等。每一个主题下都要有系列的活动组成,不然,成效不显著。父母成长沙龙活动可以让父母在参与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五)自主学习
当学习培训、心理咨询、读书会和父母成长沙龙活动都不具备的条件下,家长就要自主学习了,就要靠自己阅读相关书籍,或网上查找相关学习资料。当然,也可以借助尽可能的人脉资源,让他人推荐学习的内容与书目。台湾学者郭静晃认为,亲职教育可以通过静态的方式,包括文字通讯、讲座、手册、布告栏等,也可以通过动态的方式[7],如经常去幼儿园或学校举办参与亲子沟通或交流活动。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觉察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否太过控制;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免遭委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促使孩子顺利成长。
总之,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对孩子过度控制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过度控制的类型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无意而为。这与父母的成长经历、原生家庭的影响、社会的影响都有紧密关系,且交互作用。要想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支持孩子良好发展,父母必须不断学习,增强觉醒意识,以提升自己作为父母、作为家长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