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爱情诗研究综述
2021-02-01张翠真
张翠真
(1.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710119;2.青海大学 图书馆,青海 西宁810016)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1)王国维认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自序,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唐诗作为唐代文学典范备受历代学人关注。唐代爱情诗是中国古代爱情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婚姻观和社会风尚。随着学术界对古代爱情诗的关注,唐代爱情诗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亦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梳理并总结唐代爱情诗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日后研究重心的确定和研究方向的把控不可或缺。为便于行文论述,本文将唐代爱情诗的研究按综合研究、个案研究、分类研究依次述评。
一、综合研究
综合研究是唐代爱情诗研究最薄弱的环节。就唐代爱情诗选本而言,现有两种(2)参见李小梅《唐代情诗精萃》,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郑在瀛《唐代爱情诗萃》,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另,《唐代情诗精萃》选取唐代爱情诗500余首,占唐代爱情诗总篇目的四分之一都不到。,即李小梅的《唐代情诗精萃》和郑在瀛的《唐代爱情诗萃》,它们对所选诗歌均有简要注释,省去读者翻检案卷之苦而对唐代爱情诗有基本体认。不足之处是选本仅涉及唐代爱情诗的一隅,不能呈现其全貌,如《唐代爱情诗萃》[1]1仅选出“208首近体爱情诗(其中少量的杨柳枝词、竹枝词及短小的乐府民歌,与绝句相似,可以视为近体诗)”。据笔者检索《全唐诗》,现存唐代爱情诗有2300首之多,故针对唐代爱情诗的系统研究,尚缺全选本。
研究论文方面,学者们主要作了兴盛原因、思想内容、艺术特征等方向的探索。韩德泰[2]认为社会清明、礼法松弛、思想解放是爱情诗在唐朝繁荣的社会基础,杜巧月[3]承袭了这一观点。张艳玲进一步指出,“爱情诗的兴盛是中晚唐诗坛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4],并从时代精神、审美趣味、爱情意识等三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以上研究论证较为薄弱,但为后续的深入研究贡献了可供借鉴的研究路径。
颜邦逸[5]是较早总结唐代爱情诗内容的学者,他从历时角度将其分为初盛唐、中唐、晚唐三个阶段,并概述了各阶段的爱情诗总体特征、代表诗人和题材内容。石志明[6]按题材内容将其分为闺怨诗、女性恋歌、恋情诗及反映夫妻挚情的爱情诗四种。兰翠[7]则根据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将唐代爱情诗分为女子和士人两类。以上三种分类模式较具代表性。其中,历时角度和题材内容,是唐诗研究中较常用的分类模式,差异多体现在分类标准的不同带来的具体内容的差别。就具体内容而言,颜邦逸的分类方式涵盖性更强,后两种并不能统摄全部的唐代爱情诗。
李小梅[8]提出唐代爱情诗以含蓄为主要特色。杨景龙称,“风骚传统、伦理精神、重情倾向和叛逆色彩,以及悲剧调性”[9]是中国古典爱情诗的鲜明特征。唐代爱情诗自然不能例外。以上研究只是粗略涉及了唐代爱情诗的艺术特征,杨景龙的研究极具启发性,但他的研究视域是整个中国爱情诗,故针对性不强。李小梅的研究结论固然不错,但尚未揭示出唐代爱情诗艺术风格的传承流变。此外,学者还研究了唐代爱情诗和小说的互动关系[10][11]。
二、个案研究
唐代爱情诗的个案研究成果丰硕,尤以李商隐、元稹等知名诗人的诗歌作品为著。20世纪80年代之前,唐代爱情诗研究处于萌芽阶段。此期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主要以李商隐、元稹的经典爱情诗为研究对象。
苏雪林《李义山恋爱事迹考》[12]通过李商隐的爱情诗,考证他和女道士、宫嫔之间的恋爱过程。朱偰《李商隐诗新诠》[13]、铃木虎雄《李义山之无题诗》[14]、高桥和巳《诗人的命运》[15]、刘学锴《李商隐的无题诗》[16]分析了李商隐的无题诗。惕生[17]和申乃绪[18]分析了元稹悼亡诗的内容。俞平伯[19]考辨了《长恨歌》的内容和李杨情事。总之,李商隐的无题诗和元稹的悼亡诗是此阶段唐代爱情诗研究的重心。
20世纪80年代迄今,唐代爱情诗研究进入发展期。其中,个案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成果。根据被关注程度,排名前三的诗人分别是:李商隐、元稹、李白。
(一)李商隐爱情诗研究
1.诗歌内容研究。郑训佐[20]指出,李商隐爱情诗蕴含深沉的忧患意识;陶光[21]对李商隐与女道士的恋爱史作了考证;钟来茵在《李商隐玉阳之恋补证》[22]中,对李商隐与女道士的恋爱史作了补证。蔡燕《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论李商隐爱情诗的“间阻之慨”》[23]指出,“间阻之慨”是李商隐爱情诗中反复书写的内容,并对“间阻之慨”的成因作了透辟的分析。余金龙[24]考证了《夜雨寄北》的写作时地和抒情对象。何林天[25]、詹亚园[26]、田谷[27]等学者还作了李商隐单篇爱情诗内容分析。李商隐爱情诗研究是一个重镇,其内容研究远不止上述篇目,但侧重点多为李商隐恋爱本事的考证和情感内涵的挖掘。其诗中隐晦的恋爱本事属于婚前行为,与妻子无关。他对妻子的深情,贯注于多篇悼亡诗中。卢燕平[28]称,李商隐悼亡诗中情感内容除了“痛悔”、还表现为“盼来和疑来”;沈文凡《李商隐悼亡诗叙议》[29]认为,李商隐的悼亡诗中寄寓着深沉的身世之慨;李聪聪硕士论文《唐朝悼亡诗研究》[30]指出李商隐的悼亡诗“多写故宅与七夕、羁旅之苦”“多含身世之伤”。要之,虽然悼亡诗有学人研究,但其成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及恋情类爱情诗。
2.审美特征研究。罗锡诗在《论李商隐的爱情诗及其朦胧美》[31]一文中,详细论述了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及其主要表现形式。方红[32]认为,李商隐的爱情诗有以悲音为美的特征。罗、方二人的概括相当准确,但方红的论证较单薄。
3.艺术特色研究。黄渡在《李商隐的爱情诗》[33]中指出,李商隐爱情诗具有“侧重写无题诗”“抒情为主,着重表现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等特点。王世英[34]称,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巧用典、丽笔写哀思、善写心理活动的特点。吕逸新[35]分析了李商隐爱情诗的两难结构。
4.佛道两教的影响研究。钟来茵在《唐朝道教与李商隐的爱情诗》[36]一文中,从诗歌内容、写作手法、审美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道教对李商隐爱情诗的影响。也有硕士论文[37][38]探讨了道佛两教对李商隐爱情诗的影响。
5.历史地位和价值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文艳蓉[39]从爱情题材开拓、情爱心灵世界的探索、爱情题材的诗词过渡等三方面论述了李商隐爱情诗在古典爱情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针对艺术特色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而佛道思想对李商隐爱情诗的影响及其在古代爱情文学史地位的研究尚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此外,相关专著有两部: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滕学钦《李商隐情诗解读》(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相较而言,钟来茵的著述能在吸收前贤见解基础上树立己见,而且注释翔实、论证严谨,堪为研究李商隐爱情诗的必读书目。但书中部分篇目是否属于爱情诗,有待学界进一步讨论,如第四辑“含有性幽默的游戏之作”中选录篇目。
(二)元稹爱情诗研究
元稹爱情诗综合成就不及李商隐,但其悼亡诗成就卓然,深受学术界关注。
1.诗歌内容研究。张振谦在《元稹爱情诗〈离思〉的道教文化解读》[40]中指出,《离思》(其四)的内容与道教文化有关,“巫山云雨”的意象源于道教中祈雨仪式。沈文凡[41]等探讨了元稹爱情诗中的婚恋观。王燕[42]、陈英木[43]探讨了元稹悼亡诗的内容。从论证角度来看,以上论文虽非无可指摘,但贵在视角新颖,给后续研究思路以启发。
2.诗歌艺术研究。卞良君在《一代风流,千古绝调——谈元稹悼亡诗的艺术成就及其地位》[44]中指出,元稹的悼亡诗具有情真事实、抚存感往、记梦言情等三大特点,并认为元稹善于通过“对人物典型的生活细节的刻画来寄寓作者对佳偶亡故的哀思”。其后,不少关于元稹悼亡诗艺术的文章仅是对卞良君观点的重新演绎,而无实质性突破。蒋寅称,“元稹悼亡诗最突出的特点是高度典型化的细节选择和概括力极强的抒情力量”[45]。概括十分准确,是我们了解元稹悼亡诗的锁钥。此外,也有硕士论文[46]简略分析了元稹婚恋诗的叙事特色。
3.悼亡诗比较研究。(1)元稹与潘岳。此类文章写得较有特色的是宋洋《论潘岳〈悼亡诗〉与元稹〈三遣悲怀〉的异同》[47]。(2)元稹与李商隐。有关此类文章并无太多创新。
要之,元稹的悼亡诗研究是热点,成果丰富。婚恋诗艺术研究较为薄弱,比较研究亦有不少学人涉足,尚缺乏解决根本问题的扛鼎之作。
(三)李白爱情诗研究
1.诗歌内容研究。肖文苑[48]简要总结李白爱情诗的内容。赵晓岚将[49]将其分为“热烈的赞歌”“率真的情歌”“无望的悲歌”三类。肖文苑是较早总结李白爱情诗内容的学者,但可惜未能对其全面总结,如未曾提及李白的赠内诗。赵文对李白爱情诗作了详尽评述,但以诗歌情感基调予以分类的模式,其精准性有可商榷之处。王辉斌[50]和伍宝娟[51]总结了李白赠内诗的内容,并强调了其对后世赠内诗的影响。查屏球[52]考释了李白的赠内诗《寄远十二首》内容,并探讨了他的家庭生活和唐朝婚俗,此文考证严谨,论述精当,是赠内诗研究中的佳作。
2.诗歌艺术研究。肖文苑《浅谈李白的爱情诗》、赵晓岚《论李白的赠内诗》、谢资娅《论李白爱情诗的特征》和袁迪《李白赠内诗的艺术评述》,探讨了李白爱情诗的艺术,或各有创见,但缺乏翔实论证。
要之,李白爱情诗的内容研究较为成熟,诗歌艺术研究还有较大空间。他的赠内诗深受学界关注,也已取得不小突破。
此外,王昌龄、韦应物、白居易、李贺、杜甫的爱情诗也有学者研究。王昌龄的爱情诗研究以宫怨诗为主。陈邦炎[53]分析了王昌龄宫怨诗的内容,毕士奎[54]归纳了王昌龄诗中的宫女形象和艺术特征,并分析了他的创作心理。刘淑丽[55]从诗歌史的角度,强调了王昌龄宫怨诗的特征和对宫怨题材的独特贡献。韦应物的爱情诗成就在悼亡诗。周如月硕士论文《宋前悼亡诗研究》[56]分析了韦应物悼亡诗的艺术特征。谢卫平[57]对韦应物悼亡诗营造的“时空体系”作了阐释。蒋寅在《悼亡诗写作范式的演进》[45]中称,韦应物“改变了悼亡诗的写作范式,使诗歌表现的重心由悼亡主体向悼亡对象转移,从而奠定了韦应物在悼亡诗写作史上的重要地位”。白居易爱情诗研究集中在《长恨歌》。张军[58]和杭勇[59]认为,《长恨歌》中蕴含了白居易和湘灵的爱情生命体验。陈智贤[60]从《长恨歌》为何长恨的角度详细考辨《长恨歌》的主题,他认为《长恨歌》是爱情主题,但其中包含了对国家兴衰的慨叹。《长恨歌》是白居易代表作之一,自唐至今有无数学人从各种角度研究,关于主题仍然存在分歧,仅举视其为爱情诗的论文。李贺爱情诗的研究比较分散。张振谦[37]分析了道教文化对李贺爱情诗的影响,强调李贺对后世女性仙鬼题材有开创之功。狄松[61]分析了李贺爱情诗体现的病态情感特征。魏娜[62]分析了李贺长安生活经验和宫怨诗、闺怨诗创作之间的关系。杜甫爱情诗研究以赠内诗为主,数量少且欠创新。鱼玄机、薛涛、李治三人在唐朝女诗人中颇为知名,她们爱情诗创作不少,但研究论文与作品数量不成正比。韩偓、温庭筠、权德舆、王建和张祜等人的爱情诗数量可观,但研究很少。
总之,就个体研究而言,李商隐和元稹的爱情诗成果最多,其他诗人的爱情诗学界亦有涉及,但是无论数量、质量均不能望其项背,特别是唐代女性诗人和王建、张祜等人的爱情诗尚缺乏应有的关注。
三、分类研究
个案研究外,唐代爱情诗分类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尤以宫怨诗、闺怨诗研究为突出。
(一)唐代宫怨诗研究
1.文体辨析和兴盛原因研究。梅红《宫词和宫怨之辨析》[63]从内容、体式、艺术手法等角度,对宫词和宫怨诗予以辨析。王娟《宫怨诗范畴辨析》[64]将宫怨诗和宫体诗、闺怨诗、宫词比较,以明确宫怨诗的概念。孙红[65]在王娟的基础上,更详细论证了宫怨诗和宫体诗的异同。关于唐代宫怨诗的繁荣,张浩逊[66]指出,后宫制度、宽松的文化政策、比兴传统是宫怨诗在唐代繁荣的原因。曹金贵[67]认为,唐前宫怨诗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料和经验”,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王娟[68]补充说,唐代诗人干预社会的精神和士人的怀才不遇也是宫怨诗繁荣的重要因素。
2.诗歌内容研究。张垂明[69]总结了唐代宫怨诗中的五种“怨”情。陈俊伟[70]分析了铜雀台主题的宫怨诗内容。吴雪伶[71][72][73]从诗人性别视角,分别总结了宫怨诗的内容,并强调了宫怨诗中女性意识的文化价值。梁晓霞[74]论述了宫怨诗在初、盛、中、晚唐的嬗变情况。
3.诗歌艺术研究。顾爱霞[75]指出,“独特的意象结构群”“曲折多致的比兴寄托”“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是唐代宫怨诗的主要特征。曹金贵[67]探讨了唐代宫怨诗在意象运用和意境营造方面的特点。张晓斌[76]则探讨了唐代宫怨诗的“含蓄美”的表现形式。
总之,宫怨诗在唐代繁荣一时,兴盛原因的研究已相对成熟。而有关整体内容和艺术风格的研究,学界成果不少,但缺乏体系健全、论证精深的作品。
(二)唐代闺怨诗研究
1.诗歌内容研究。曹治邦[77]认为,闺怨诗主要是征妇怨、游子妻怨、商人妇怨三种类型。卢佑诚[78]总结闺怨诗有两个主题:一是爱情,二是托志帷房。张明非[79]对闺怨诗的界定则有所不同,他将宫怨诗也归入闺怨诗。李致蓉[80]对征妇类闺怨诗中的怨情作了细致分析。秦志娟[81]指出了文人闺怨诗中女子等待现象的虚构性,并分析了潜藏其后的男性文人心理。
2.诗歌艺术研究。李红在《唐代闺怨诗研究》[82]中总结了唐代闺怨诗的主要创作手法和基本意象。陈叶[83]探讨了闺怨诗中代言体的功用。
要之,闺怨诗的界定虽有分歧,但学界更为接受的是曹志邦的观点,具体内容的研究成果较多。诗歌艺术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着眼于唐代闺怨诗整体发展流变和艺术溯源等问题还未全面解决。
研究唐代弃妇诗的文章仅7篇,此类文章中多讨论广义“弃妇”,即指情感上被抛弃的女性而与婚姻存续与否无关。有学者将宫怨诗纳入弃妇诗范畴,如王春庭《论弃妇诗》、邓多军《唐代弃妇诗研究》、马言《唐代弃妇诗创作对乐府的接受》等。王春庭[84]、刘育红[85]对唐代弃妇诗的内容作了简略分析。邓多军[86]指出,乐府体、幽怨冷寂的意境是唐代弃妇诗的主要特征。马言[87]分析了唐代弃妇诗对乐府的接受方式。关于弃妇的界定,尚永亮[88]认为,“已婚”和“离开夫家”是两个基本条件。这种分法比较有代表性,而弃妇诗的界定在学界尚未形成定论。目前弃妇诗研究的重镇仍在《诗经》,唐代弃妇诗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成果少且缺高水平的论文。
唐代悼亡诗的研究论文仅4篇,王芳[89]对唐代悼亡诗内容作了简略分析。马亚倩[90]总结了唐代悼亡诗的主要特征。周如月《宋前悼亡诗研究》主要分析了韦应物、元稹、李商隐等三人的悼亡诗,对唐代悼亡诗整体性研究着墨较少。李聪聪《唐朝悼亡诗研究》探讨了唐朝悼亡诗的艺术特色和创作局限性。总之,唐代悼亡诗研究以个案为主,整体性研究十分薄弱。此外,唐人创作了大量婚恋诗,与之相关的整体性研究则完全没有,学界对婚恋诗的关注点大多黏滞于《诗经》中。
综上所述,唐代爱情诗综合研究论文成果很少,全选本和规范的分类标准还没有形成,整体艺术特色和发展流变研究问题亟待解决。个案研究中,李商隐、元稹的爱情诗研究比较充分,而韩偓、温庭筠、权德舆、王建、张祜等人的爱情诗数量虽多,但研究相对不足;薛涛、鱼玄机、李治等知名女诗人创作的爱情诗不少,但研究还很薄弱。分类研究中,宫怨诗、闺怨诗研究成果较多,悼亡诗、弃妇诗研究不足,婚恋诗研究最为薄弱;文化研究则更少,唐代爱情诗中反映的婚姻习俗、社会风尚、伦理观念等尚待开掘。因此,唐代爱情诗研究空间极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