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两译本的副文本形式及功能分析
2021-02-01杨玲燕
杨玲燕
(商丘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和妻子安贫乐道的生活以及个人游历,展现了清代官场失意文人充满闲情逸趣的生活。《浮生六记》作为我国大中华文库中华文化典籍英译作品之一,现共有英译本四种,林语堂译本,白伦、江素惠译本、布莱克译本和桑德斯译本。本文以林语堂译本(简称林译本,1999)和白伦、江喜惠译本(简称白译本,2015)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内、外副文本进行解读,能够在宏观上管窥副文本的研究价值,探讨副文本发挥的功能,为文学典籍外译、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一、林译本与白译本中内副文本的存在形式
(一)封面。林译本《浮生六记》封面较为简洁,主要包括中英文对照题目、作者与译者、左侧有林语堂的个人肖像,出版社情况。在封面上凸显译者,而这实际上与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有关,林译本出版说明中介绍了重印的三个原因:1.作品影响之深远,林语堂文学造诣之高,英语之美妙;2.介绍林语堂的其他英文作品;3.解释林译本中添加的译者个人及与家人的合影;4.指出林译本在翻译上受时代局限存在的不足之处。由此可见,林译本中的副文本详细介绍了出版作品目的、译者身份及译者的高超翻译能力。
白译本英文版封面主要包括题目、原作者姓名和作者沈复对自己生活的描述,封面主色为淡黄色,主页顶端绘有关于古代生活的彩绘图,主页上除英文题目外,还有沈复对自己生活的描述总结,让读者第一眼便能了解到《浮生六记》中沈复所描绘的神仙般的生活。页面附页有关于原作者沈复的个人简介,同时文本尾页也有对《浮生六记》的简单介绍,包括《浮生六记》的个人自传性质,文本所包含的四个章节以及小说主要内容。可见,白译本更多凸显了原作的主要内容和原作者沈复。
(二)序言。林译本收录于《林语堂英文作品集》,包含他者序和译者自序,他者序由林语堂之女林太乙于1998年撰写,在长达11页多的序言中,林太乙主要描述了其父林语堂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在文学、翻译方面的不凡成就,所提及的关于《浮生六记》的内容。这里林太乙简单提及了林译本的英译情况,1935年林语堂把清代作家沈复的作品《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以双语形式在上海出版。林太乙还提及其读者接受情况,“The story and the translation received wide attention”[1],进一步肯定了译作的价值,向读者表明这本译作值得阅读。这些对于译者的大量介绍,能够使读者对译者产生信任,相信译者能够还原原作之独特风貌。
除林太乙的他序外,内副文本还包括译者林语堂的自序。该序写于1935年,重点介绍了两个方面:1.作品中主要人物沈复和其妻子芸,赞美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由《浮生六记》中沈复和芸的生活阐述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正是通过序言中的简单介绍,译者引导读者通过阅读,自己去体会沈复夫妇生活中的幸福。2.《浮生六记》的题目来源于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浮生一梦了无痕”,原文本的现存版本状况,即后两记遗失,与出版说明相照应。因此,林译本他序与译者自序着重对译者及原著进行介绍,有助于潜在读者了解译者和原作,进而走入正文本,更好理解译本。
白译本译者序侧重于向潜在读者介绍作者沈复和其妻子芸的生活,同时对于可能令读者困惑的部分内容都一一作解,如中国传统爱情中妻子芸为自己的丈夫纳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的婚姻,白译本主人公沈复的个性特征:正直善良但却沦为了当时官僚制度——衙门的受害者。白译本前言中用大量笔墨描述了清代的这一官僚制度背景,介绍作者沈复当时从事这一职业所负责的主要工作。从这些描写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沈复当时的工作受到清政府官僚体系的影响,虽饱读诗书,能够在衙门处理众多要务,但依然朝不保夕,生活困顿。译者重点介绍了沈复所生活的时代及其职业特征,这对于读者对译本的整体理解有益,也能够避免读者因文化差异、历史年代不同对沈复的所作所为妄下评论。
白译本译者在前言中提到翻译时遇到的一些困难:1.原作存在不足之处,指出沈复作品中部分描述指代不明,有些描述甚至讲不通、或与事实不符;2.作品年代久远,沈复的思想与现代人思想差异较大;3.原作未按时间顺序写就,各部分独立成章,缺乏转折与逻辑;4.原作意义深远;5.翻译策略与方法说明。这里译者提到译本通过增加注释、地图的方式,向目标读者——西方现代读者展现沈复所描绘的完整故事,因此译者用现代语言描绘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展现的经久魅力。这正如翻译给了原作第二次生命,使原作得以焕发现代光彩,译者阐述了自己的翻译思想,实现“the most intelligible fidelity to the original。”[2]
研究译序能够进一步挖掘和揭示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以及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和翻译观[3](P18),林译本林语堂的序言侧重介绍自己的阅读感悟及《浮生六记》的主要故事梗概,而林太乙1998年的序言则重点介绍林语堂的相关成就。白译本侧重原作的相关内容及译者的翻译动机与翻译策略和目标读者,旨在为读者提供相关的时代背景介绍和译作翻译的相关信息,与读者进行对话,帮助读者更好理解正文本,同时也为相关学者进行研究提供了依据。
(三)注释。林译本所采用的是页面脚注,即在文中标注出需特别解释之处,添加页面脚注予以解释。全文除林语堂序言中编者关于“Formosa”的注释,译者所添加脚注共24条,注释内容主要包括人物、人名解释和地名。林译本中注释解释了对读者而言陌生的异质文化,如在翻译陶渊明所提到的桃花源时,林语堂将“桃花源”译为“Peach-Blossom SPring”并注解如下:“reference to an idyllic retreat mentioned in an essay by Tao Yuanming”。桃花源指代人们理想的生活之地,林译本在直译的同时增加了注释,进一步解释了桃花源的文化意象,更易于读者理解。
白译本采用尾注形式,在正文后附上注释,每一部分的注释分开,其中第一部分44条,第二部分20条,第三部分52条,第四部分105条,全书共221条注释。这些注释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包括中国文化典故、时间(帝王纪年)、情节阐释说明、地名与地点、其他等。例如,第一记“闺房记乐”第一条将“乾隆癸未”译为“the 27thyear of the reign of the EmPeror Chien Lung”,同时在文后添加注释:“1763”。林译本对于此类关于中国帝王年号的表述则直接转化为具体年份。此外,白译本添加的关于具体情节的解释,如第一记第四十三条“and today I came esPecially to invite you to go with me and admire some flowers along the way”[2](P25)。译者在文后添加注释为:“A euPhemism for sPending time with courtesans”。这里原文是沈复描述的“今日特邀君作探花使者”,林译本直接译为“Will you come along with me and see a beautiful sing-song girl?”[1](P73),通过两个译本比较可以看出,白译本注释更为详细繁杂,林译本注释较为简洁,但部分注释实则表述并不清楚。这体现了译者翻译思想的不同,但相同之处在于两译本中的注释都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异质文化或对于目的语读者而言较隐晦之处。
(四)插图。插图通过图画及色彩的补充,丰富了语言的阐释力[4](P71),林译本中插图包括译者林语堂生平个人插图以及其与家人的合影。这些关于林语堂的独照或与家人合照都标出了拍摄时间和地点,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译者个人生活经历。此外,林译本采用英汉对照模式,其中原文在左页,英文在右页,每张原文上边都有关于本页内容的插图,便于引导读者理解文本,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沈复所描绘的个人生活经历,读者即使对内容不大明白,也能够通过这些插图对故事有所了解。这对于引导读者阅读,帮助读者理解正文本具有重要作用。
白译本插图主要是关于正文中所提到地名的地图,《浮生六记》第四记是“浪游记快”,因此这部分主要描写沈复游历中国各地的感受与经历。中国地缘辽阔,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沈复提到多处值得游历之处。译者假定的潜在读者对象是西方人,他们对中国的地名并不了解,因此译者附上关于地名的地图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中所提到的地名所在中国的具体方位,也能够向西方读者展现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美景。
(五)附录。林译本附录中采用了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这种拼写方法在20世纪上半叶使用较多,60年代后被汉语拼音取代,但林译本仍然保留了当时的拼写法,并在后文添加附录,标注出威氏拼音与汉语拼音的对照转换表,以便于读者拼读文中出现的主要地名、人名;附录还包括林语堂的英语作品目录表,重点介绍了译者在用英语创作方面的成就,体现了译者的显身。
白译本共有三个附录,一是按照时间(Chronology)顺序标注的沈复生平经历。第二个附录是关于文中所出现的中国古代度量单位(Weights and Measures),如“the catty,the Chang,the jen”等。第三个附录是对遗失的最后两记给出的解释。这些附录对于西方读者突破中西文化差异、读懂译本大有裨益。相比之下,白译本的附录考虑到了读者期待,林译本附录略显单薄。
二、林译本与白译本外副文本的信息
外副文本指那些有关译者身份背景、译作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信息,能够影响读者对译本的评价和接受。林译本和白译本的外副文本主要包括译者文化身份和译作时代背景。
(一)译者文化身份。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早年的留学经历使林语堂对西方文化知识了解颇深,但回国任教后,林语堂发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阅读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也为他后来的译著奠定了深厚的基础。1935年后,林语堂在美国、法国用英文撰写了多部文学作品如《京华烟云》(Moment in Peaking)《风声鹤唳》(A leaf in the Storm)《啼笑皆非》(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等,还主持编撰了《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白伦是美国作家、汉学家,1969至1974年在台湾进修学习汉语。江素惠出生于台湾,在台湾接受教育,两人合译是目前我国对外传播中国文学作品所倡导的翻译模式。他们中外合作的文化身份对于作品翻译更为客观、更具目的性,相比林译本能够更全面考虑到读者的期待和需求。林语堂认同中国文化,倾向于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白伦、江素惠作为合作译者,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倾向于忠实再现原作。
(二)译作时代背景。林语堂在1935年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连载于《天下月刊》和《西风月刊》。多年来,林译本经历多次出版与再版,不断向后人展示着林语堂出色的翻译能力及原作者清人沈复所记录下的生活点滴。1983年白伦、江素惠翻译的《浮生六记》译本在美国由维京出版社(Viking Press)出版;2006年在中国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两部译作首版时间相差40多年,因而作品中的语言表述也存在一定差异。白伦、江素惠译本相比之下与时代更为接近,译作的这一不同时代背景对于译本的产出与传播也有一定影响。
三、林译本与白译本的功能
(一)提供译者与原作者相关信息。林译本林太乙所撰写的前言中主要论述了林语堂的生平经历与相关成就,附录中也有关于林语堂的众多作品列表。这些都彰显了译者的社会身份与成就,对于增强读者对译者、译本的信任有一定作用。白译本虽未提及译者相关背景,但重点介绍了原作者沈复的时代背景与生活经历和变故,对于读者了解沈复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背景,进一步更深刻解读作品至关重要。这些副文本信息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译本的接受与传播起到作用。
(二)彰显译作价值,引导潜在读者。《浮生六记》的文学文化价值自不待言,然而对西方读者而言,这部文学作品是陌生的、晦涩的,因而通过翻译来传递文学作品带给人的温暖则显得尤为重要。林译本的封面、序言、插图、附录等都重点在于介绍译者的文化背景与文化身份;白译本附录和序言中则侧重介绍原文相关信息,这些对译者和原文内容的介绍能够向读者阐明译作价值,引起读者对原文本的兴趣,帮助读者通过译本的这些“门槛”,进入到正文本中领略译作之美。
(三)阐释文化因素,揭示译者翻译思想。林译本注释相对较少,采用页面脚注以方便查看,而白译本将注释放在文后,且部分注释较长,有助于读者了解更多与译本相关的中国文化历史,对译本内容有更好的把握与理解,同时也避免了干扰读者阅读。白译本对其中的时间、地点、相关文化、古代文人等都一一作了详细的解释,这也正体现了译者在前言中表述的翻译目的:忠实传递原文本信息,传递中国文化。林译本由于译者文化身份影响,林语堂的翻译目的是向外国读者引介中国文学作品,因而很多关于时间的表述林译本并未给出注释,而是直接进行了转换,便于目的语读者解读文本内容。考察两部译作的这些副文本对于深入理解翻译副文本,对外译介传播类似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