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及培育路径

2021-01-31宋广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劳动精神时代

宋广军

(哈尔滨理工大学 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培养。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劳动模范代表时首提“劳动精神”,并在多个场合多次就劳动精神发表重要讲话和指示,如“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1]等。讲话从多个方面阐明了劳动精神的意义、本质特征和时代价值,为深入开展劳动精神弘扬和培育工作提供了新遵循、指明了新方向。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2]。培育时代新人应该抓住“精神”根本,不仅要依靠培育崇高精神来孕育时代新人,还要通过时代新人劳动奋进、拼搏向上的行动诠释和彰显劳动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劳动者,也是伟大劳动精神的诠释者和实践者。因此,应厘清劳动精神的生成逻辑,明析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把握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时代价值,探索劳动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作用,坚守和提升劳动精神引领功能,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新理念,生成并传播劳动者至上、劳动者平等、劳动者可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3]让劳动精神汇聚青春力量。

一、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生成理路

对劳动精神内涵的具体领会和全面把握,要从其生成逻辑入手。劳动精神作为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精神产物,不仅体现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理论性,还体现无数劳动者丰富而生动的实践品性,这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契合。与此同时,劳动精神还蕴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体现劳动精神与时代同向同行的时代属性。

1.中华民族的勤劳传统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生成的历史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4]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与自然长期斗争过程中,创造了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劳动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衍生,成为中国精神和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勤劳是劳动精神的内核,它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鲜明品格。《左传》记载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意在告诉人们,美好的生活在于勤劳。勤于劳动,生活物资就不会缺乏,这强调了劳动是维系人类存续的重要支撑。诗人韩愈也曾留下“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警句,告诉青年学子,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其次,奋斗是劳动精神的特质。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钻燧取火等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劳动的赞颂和和对生命的抗争同时也向人们传达出,无论是人还是神,都必须通过辛苦的劳动才能征服和改造自然。再次,尊重劳动的优秀传统。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体现尊重劳动的思想,如孔子主张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尚书》记载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都表达出普通劳动人民之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也体现出为官者对劳动人民的尊重。最后,劳动公平是劳动精神的重要内容。《孟子》有言“厉民而以自养”(《孟子·滕文公上》),张俞有诗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这些都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丑恶行为,也深深触及了劳动公平与正义的现实问题,为丰富劳动精神内涵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生成的理论基础

劳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新时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劳动思想进行了全面论述。通过对劳动与劳动、劳动与人、劳动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全面阐发,深刻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特征,以及劳动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人本身。”[5]“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6]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永续发展的重要实践活动。劳动精神是无数劳动者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提升自我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并不断融入时代特征,展示出深刻而永恒的精神特质。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为指导,在中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思想。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发展,更是对无数劳动者地位及劳动精神的尊重与肯定,也为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标注中国底色。

3.伟大而生动的劳动实践是新时代劳动精神升华和丰富的动因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7]。伟大实践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的劳动实践铸就伟大劳动精神。每一种理论和思想都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对实践活动总结和凝练而成的。劳动精神的生成源于一代代普通劳动者在现实劳动实践中的坚守与奋斗,并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恒久性精神支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的发展阶段、实践环境、社会矛盾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全面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国社会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开启“十四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可见,这一时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神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8]这就要求全体中华儿女必须积极投身伟大的奋斗实践,在伟大实践中创造伟业,在实践中凝聚和弘扬劳动精神。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凝练与提升,与新时代劳动实践的更新和升华密不可分。正是由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让劳动精神有了新的内涵。

二、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其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品格,彰显着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承继与发展。因此,掌握劳动精神的丰富内涵,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对劳动实践、劳动精神的深刻认识,把握努力奋斗方向,提升劳动热情,增强劳动自觉,探索劳动精神的价值意义。

1.培育“劳动幸福”的劳动情感

劳动幸福是劳动精神的最终追求。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的绝对自由’是劳动居民幸福的最好条件。”[9]这说明了劳动的至高追求——劳动的绝对自由,对劳动幸福的推动作用。2020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10],深刻阐明了劳动与幸福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劳动幸福是劳动情感的重要内容。劳动情感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对劳动的认知、习惯、体会和感受的总称。劳动幸福作为劳动人民表露态度、展示心性的重要体征,承载着劳动重要的价值指向和合理表达。另一方面,劳动幸福是最高形态的幸福。劳动幸福不同于一般的快乐,而是“人通过劳动使自己的类本质得到确证进而得到深层次愉悦体验的过程”[11]。人的劳动过程实际是在努力摆脱异化劳动的影响,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并深度呈现自我价值。因此,我们要积极营造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体现劳动幸福的氛围环境。

2.明确“尊重劳动”的认知认同

尊重劳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也是是劳动精神的核心内涵。“尊重劳动反映对劳动及劳动者主体地位的认知。”[12]新时代的劳动精神首先体现在全社会对劳动和劳动者地位及作用的尊重,只有认知到这一点,劳动造福人类和社会的价值才能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一是要形成尊重劳动的个体道德自觉。新时代劳动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尊重劳动是遵循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的重要体现。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充分认知劳动的重要作用,把尊重劳动的道德要求作为个体的核心价值追求。二是要形成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劳动者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体现个体和社会价值,应该合法获得合理的收入和回报。贬低劳动价值、漠视劳动创造、恶意克扣劳动回报的行为都应该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和唾弃。三是要维护劳动尊严。维护劳动尊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劳动者而言,要有维护自身劳动尊重的意识,当自身劳动尊重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要自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劳动组织或单位要为劳动者创设安全和谐的劳动环境,使劳动者在舒适的氛围中体验劳动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肩负“劳动神圣”的劳动使命

劳动精神作为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标识,承载着神圣的时代使命。新时代的劳动神圣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方面,承认劳动的神圣。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宪法》不仅赋予人民神圣不侵犯的劳动权利,还明确了劳动作为义务的具体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广大普通劳动者根本利益”[13]。另一方面,要珍惜圣洁的劳动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无论是工人、农民所从事的基础性劳动,还是教师、科研人员从事的创造性劳动,抑或是志愿者等从事的服务性劳动,他们的劳动成果都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伟大的、美丽的、圣洁的,是劳动者劳动价值的重要体现,理应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尊重和珍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以劳动托起中国梦”[14]。

4.坚定“劳动光荣”的劳动初心

马克思曾预言,“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15]。这确证了劳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因此要崇尚劳动,将“劳动光荣”的初心厚植心灵。劳动光荣作为一种价值认同,彰显全体劳动者应有的价值立场。一方面,劳动光荣体现劳动者的美好价值追求。当自身劳动价值得到认同,劳动成果得到珍惜,劳动行为得到效仿,劳动需求得满足,劳动者据此生成的自豪、愉悦的内心感受会激发劳动者以更强烈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劳动实践中,并不断创造更大的价值。另一方面,引领“劳动光荣”社会风尚。劳动光荣的积极体验不应是个体的行为感受,而应该努力成为一种推而广之的社会风尚。只有“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不断引领时代,润育人心,新时代的劳动精神才能真正起到凝聚、引领和激励的作用,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精神力量。

5.倡导“创新创造”的劳动实践

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马克思认为,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能够发挥作用的乐趣。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正是人类在劳动中的不断创新创造。因此,劳动精神的关键维度在于实施创新和创造性劳动,弘扬劳动精神要关注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能力。一方面,培养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智慧,培育和壮大劳动新动能。针对产业新业态、智能信息化等时代特征,着力引导创新主体,特别是高校学生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与专业的结合和应用,增强学生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引领新思维的能力,推动创新型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创造价值,使创新能力成为推动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的核心动力。另一方面,培养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是一种臻美的劳动过程,体现了劳动的至高境界。大学生作为承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使命的青春力量,不仅要有务实勤奋的奋斗精神,还要有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因此,要注重学生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的培育,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中形成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高校通过升华认同高度、协同教育维度、提升文化温度、锤炼实践厚度等路径进行科学设计和具体落实。

1.升华认同高度:增强劳动精神的教育引导

当前,多元化价值取向、错误社会观点、非理性认知消解和对冲影响着大学生劳动价值认同,碎片化和虚拟性文化传播解构着劳动精神的正向作用,弱化大学生对劳动精神的认同,削弱了劳动精神的引领力和舆论张力。因此,升华劳动认同高度是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起始点。一是转变全员认知认同理念。培育劳动精神是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各高校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在办学定位、育人理念、学科设置、学生管理等方面融入劳动精神培养。学校管理人员、教师要将劳动精神培养渗透在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二是在教学管理体系中深入挖掘劳动精神元素。劳动精神教育和培养要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同向同行,在强化教师对劳动精神认同的基础上,将劳动精神培育纳入学校“三全育人”体系,强化教师在劳动精神培育过程中的教育引导作用,提升学生对劳动价值和意义认同的高度。三是将劳动精神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各高校校园文化特色,打造立体化、体验式、主题化的劳动文化和实践活动,将劳动精神教育嵌入学生日常生活,培育大学生的劳动情感。

2.协同教育维度:激发劳动教育的多维发力

扎实做好高校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开展贯通性的劳动教育。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中小幼劳动教育一体化格局下,高校要明确大学生最后一个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将以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劳动技能等为目标的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大学劳动教育的贯通性。二是开展系统性劳动教育。基于劳动精神培育的劳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善课程设置,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独立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根据各高校地域和办学特色设计实践课程。另外,还要“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补充作用”[16],强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学生“第二课堂”建设。要丰富教育内容,结合时代特征、专业人才特点、企业行业需求设计劳动教育内容,编写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和行为规律的专业教材,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科学性。要壮大教师队伍。教师是劳动教育实施的先导,只有配齐配强教师,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才能凸显劳动教育课程的实际效果。因此,各高校要以“引进来”和“送出去”、专兼职相结合、校内外教师互认的方式壮大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要拓展教学形式。结合劳动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形式,采用理论讲授与研学体验、网上自学与线下实践等方式开展。三是开展协同性的劳动教育。构建协同性的劳动教育机制才能更好地激发劳动教育的活力。劳动教育作为联通教育、生活、职业世界的纽带,“本质上更需要教育世界、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的联合支撑”[17]。因此,高校要着力沟通不同利益主体,正确处理好学校、社会、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相互关系,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构建完善的协同劳动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赋能。

3.提升文化温度:注重劳动氛围的润育引领

劳动文化建构作为文化样态和精神取向层面的活动,是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高级精神活动。提升劳动文化温度,营造和谐向上的劳动氛围可以增强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润育引领功能。一是要精准确定劳动文化传播话语。针对当前社会劳动文化热度不够、氛围不浓等问题,要运用全新理念,构筑符合新时代大学生需求的劳动精神教育体系,对劳动文化和劳动精神传播的话语和方式进行及时更新调整,进而契入大学生的文化接受话语场域,使劳动文化传播语态情景具有较强的带入感,烘托出既温暖又提振人心的力量,增强劳动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二是要精准设置劳动文化传播内容。对于展示和体现劳动精神的优秀事迹和先优人物,要通过总结提炼劳动模范人物的品质和精神,生动讲述模范感人事迹。以饱满充实的内容吸引大学生,以创新的设计触及学生灵魂,进而引发学生共鸣,在实现劳动文化引领作用的同时,使劳动文化成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一些高校通过开展诸如劳模人物面对面访谈交流、体验劳模真实劳动等活动,收到良好效果。三是精准设计劳动文化传播方式。要充分运用网络等新媒体,打破劳动文化宣传的时空限制,充分运用微博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AI智能播放、微视频等网络载体,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劳动文化体验、劳动成果展示等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

4.锤炼实践厚度:强化劳动实践的淬炼养成

劳动实践是检验劳动教育成效、展示劳动精神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一是明确劳动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劳动实践是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环节,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单纯依赖教育的劳动精神培育是不完整的。二是共建劳动实践基地。高校要广开门路,加强与政府、企业、农村、社会团体的合作共建,注重各类场域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搭建出得去、能上手、学得好的劳动实践基地,通过开展农村劳动、社会实践、公益服务、勤工助学、专业实践、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情感、行为养成和优良作风。三是将劳动实践融入创业就业。创业就业工作与劳动实践具有多维的契合性。一方面,通过开展创业设计、运营、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了解新理念、认知新业态、掌握新知识、提升新技能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结合就业指导教育,鼓励学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将个体的劳动认知、劳动情感转化为具体劳动行为,让学生明白幸福的生活、精彩的人生由劳动创造。四是完善劳动实践评价机制。根据劳动精神培养的目标和劳动实践特点,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特点,本着“强调操作、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综合”的原则,关注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劳动原理的应用、劳动方法的融合、劳动设计的创新、劳动能力的迁移、劳动文化感悟等,构建促进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评价机制。

猜你喜欢

劳动精神时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