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逻辑源点与历史经验

2021-01-31李韵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话语体系政治

李韵琦, 陈 坤

(哈尔滨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016年5月,习近平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是语言符号和价值观念的统一体。建党百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现着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特定的政治指向性,是特定阶级在特定时期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集合。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建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并在新时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基本规律,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建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历程

百年的奋斗历程使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对其进行梳理有助于全面、客观地厘清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话语体系的中心思想,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学理性和参与性,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1.初步形成时期(1921年-1949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思想政治话语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以反帝反封建为目的的革命动员。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中央艰难探索,成立工会,创办书社,将报纸、图书等文本作为宣传党的大政方针,稳定人民情绪的思想武器,文本话语的出现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坚定了人民的信心,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无到有的转变。面对内忧外患的沉重局面,党中央认清社会主要矛盾,及时调整战略方针,在话语工作中深入政治宣传,将话语与人民历史使命以及民族文化心理进行有机统一,赋予思想政治话语以高涨的革命政治情绪,逐渐摆脱了历史上农民革命的局限性,有目的、有计划的向教育对象进行理论灌输教育,统一全党思想,肃清不正之风,在“三湾改编”中提出了“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农村和军队的绝对领导,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凝聚起坚强的革命队伍,开启了探索适合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尝试。

这一时期党的力量较为薄弱,其思想政治话语被大量的运用在工人运动和军队建设中,大多采用刊报、口号、传单等形式分析斗争形势,传递党的思想主张,形式多样,深入浅出,激发了人民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体现着革命性与简洁性的统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见成效。

2.曲折前进时期(1949年-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革命政党向执政党的身份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变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话语建设的重点也随之变为进行党内教育和强调党风建设。党中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构话语内涵,将党的政治主张和价值取向上升到国家文化层面,“三反”和“五反”运动的开展提升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础。党中央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具体内涵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和单位中开展清查工作,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由曲折发展到重新步入正轨的伟大转变,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这一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和各项政策逐渐走向成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围绕着现代化建设,肃清思想壁垒,完善内部机制,采用显性话语与隐性话语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加快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体现着计划性和纲领性的统一。

3.逐渐完善时期(1978年-2012年)

新阶段创造新环境,新环境孕育新内容,新内容生成新思想,新思想形成新体系。面对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党中央领导集体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不断深化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增强工作话语的科学化和体系化,形成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改革开放初期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中央奠定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中心的工作基调,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理论指导,将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社会主义本质等理论话语为基础开展工作,又开展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的党员教育活动,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矛盾不断探索话语发展的新方式,科学总结了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人民的思想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成为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时代力量,使人民摆脱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迈向新阶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一时期,党的领导集体坚持优良传统,把握时代变化下的话语特点和规律,遵循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的轨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发展完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升思想引领性,科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推动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逐渐发展完善。

4.创新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中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于十八大以来的新实践新成就,谋划了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立足现实,贴近实际,营造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话语传播的良好语境,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三观”教育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动向,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话语改革指明了新方向。中国共产党坚持党性原则,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弘扬社会正气,“四个全面”“科技强国战略”“脱贫攻坚”“全球抗疫”等时代话语的提出巩固拓展了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成果,极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科学化水平,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这一时期党的思想话语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把握着人们思想活动的未来趋向。与过往相比,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不忘初心,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续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篇章。

二、建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逻辑源点

“逻辑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是思维和认识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3]思想政治话语体系是历史与现实共进、理论与实践并存、批判与建设并举的一种运动的发展概念。对建党百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行研究,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维方式,以话语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教育的实践过程为基本依据进行逻辑性思考,理清源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思想引领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革新指明方向。

1.社会主要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发展的驱动能源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构的,是探索人类社会及人自身发展客观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其发端和推进过程始终与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破解中国社会问题的历史进程相伴而行,党中央结合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在回应不同的时代语境的过程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历史领域,揭示并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也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准确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在党百年的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抓住事物的根本,以社会主要矛盾为基本遵循,以启发阶级觉悟和民族觉悟为价值取向,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现实路径。

建党百年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五次大的历史性转换,与之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阶段被赋予了不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建党初期社会主要矛盾为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党的初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是揭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性与价值性。1956年,社会主要矛盾是迅速发展的经济文化无法满足人民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进入了话语探索时期,以树立良好道德标准为重点来进行文化建设。时至改革开放,党为了解决人民物质文化同落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重视科技和教育的作用,大力解决社会问题,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全面推进时期,我国社会矛盾转化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党中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要措施,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由此看来,需要牢牢把握话语演变的逻辑源点,根据社会和人民的变化,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结构,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与系统化。

2.以人为本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在要求

邓小平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5],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从人民的角度来思考和研究问题,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话语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党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由革命进程的具体理念转化为启迪民智,促进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其话语中蕴藏的人本性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促使人的个体意识向群体意识、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转变。建党初期,党的一大遵循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工作方针,提出了“我们党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的重要观点。党的二大进一步确立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晰了崇尚人民主体地位的政治建党思想。在此后的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秉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加崇尚人民主体地位,邓小平指出党只有紧紧地团结和依靠群众,“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升到战略高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党中央采用了与人民自身利益紧密结合的思想政治话语体系,提出政府要履行好“兜底责任”,做到重视人、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解决困扰人民的社会问题,做好人民利益的保障网。

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在人, 终点也在人。[7]思想政治教育把人民至上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是符合人民意愿的时代呼唤,也是党中央集智聚能的重要途径。因此,无论是在工农运动时期,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毫不动摇地坚持将以人为本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在要求。

3.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生成场域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能够从根本上解释思维与存在的逻辑关系。人类历史的前提绝不是某种抽象的范畴与想象的主体,历史的发展也绝不是意识的批判活动与观念的逻辑演绎。[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9]。历史实践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党的思想政治话语是教育话语与具体工作的统一以及理论思维与社会实践的统一。

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发展是一个实践问题,是指具备了一定条件的实践主体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将其不断运用到实际问题破解中的实践历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在实践当中证明是否满足发展需要和时代诉求。中国革命的具体进程中,党吸收经验和教训,对马克思主义实质和中国革命实践规律进行深入探索,使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在良性互动中向纵深发展,衍生出客观性与历史性并存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立在实践创造基石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呈现出理论创新,衍生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指导思想,建构起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话语逻辑,从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维度诠释了意识形态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建构向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以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围绕现实生活问题来进行展开的理性认识。

三、建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历史经验

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10]建党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内在诉求和外在语境的作用下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和表达形式,党中央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不断深化认识,提升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感,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进步与发展。

1.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建党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传达着鲜明的国家意志和政治立场,始终承担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进行宣传、传播和教育的重要使命。政治性话语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方针以及政策的直接表达,大多通过文件式命令话语来表达国家对民众的要求和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是思想政治话语必须具备的价值选择。科学性话语是指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实践发展中,逐渐生成的注重实践检验,具有内容解释力,能够满足时代要求、社会需求和人的需要的新思想与新理论。思想政治话语通常将政治性与科学性统一起来,以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为内容变换的根本遵循,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拓展完善为最终落脚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进行有效传播。

党的诞生初期,党的中心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和战争,中国共产党将思想政治话语当作维护政治稳定的工具,在严峻的形势下运用科学的话语宣传方式,扩大党和军队的政治影响,启发阶级觉悟和民族觉悟,化解社会矛盾与敌我矛盾,提升社会凝聚力和思想向心力,为新中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历史环境。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 党中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头脑,引导人民群众全面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杜绝没有实际效果的“大话”“空话”,以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所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遵循,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明确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以达到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导向、原则要求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述民族复兴的故事,积极开展“三下乡”“红色足迹”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践检验,将理论与实际,话语与行动统一起来,增强思想政治话语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性,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重要支撑。

2.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努力增强党中央的话语向心力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特性,思想政治话语的党性原则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政治原则。话语的传播过程也是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和观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根本话语立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人民性是指话语的内容、实践和目的必须切实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着“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价值观念,将巩固和维护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与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利益诉求相结合,把执政党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有效地传递给人民群众,衍生出政治原则正确的、又容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影响力和向心力。

党成立初期便贯彻“源之于民、生而为民、兴而因民”的基本话语理念,尊重人民的个体差异,构建生活化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做到为人民说话、说人民的话、按人民的方式说话。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无法将几亿中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来的,[11]要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人民真切地感受到国家的关怀,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价值认同,使话语内容由外在符号转为主体的内在共识。新时代,面对话语环境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挥思想政治话语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在满足人民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素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大众接受度,衍生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等党性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让人民充分认识到国家大事人人有责,提升人民的自我认同感和民族使命感,形成了新时代的话语力量。

3.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全面促进话语体系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指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特征。理论的功能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挥,实践活动也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可以成为一种创新性的非经验论活动。

思想政治话语是能够正确表达“理想意图”的言说方式,是以理服人的重要手段,既能够从学理层面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阐释,对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行的概念性表达,也能够参照现实,与鲜活的社会实践相契合,在实践中对文件中的政治论断进行有效求证,使教育对象从根本观念上认同并接受党的思想理论,感受到党对于社会问题的有力回应,明白党和国家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对教条主义,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此开辟出中国革命新道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指出,理论要来源于实践,要能够指导实践,需要杜绝书本化的照抄照搬、思想僵化,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践观点,结合历史经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顶层设计,正确处理好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全面解释话语发展逻辑,不断将理论性话语转化为实践性因素,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把握话语资源,以内涵发展促进质量提升,从战略全局高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促进话语内部结构各要素间互通有无、互相协调,在实现话语主体、环境、形式有序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话语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同时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持,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话语力量。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政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