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三重维度
2021-01-31邓雨巍
邓雨巍
(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奋斗”即人们为了达到道德至善至美的境界而进行的勤奋劳作,在这种劳动过程中逐渐凝练的精神即为奋斗精神,是一种重要的个人品格。通观党的十九大报告,“奋斗”一词贯穿报告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但是,我们也要关注一些青年大学生受社会思潮、非主流文化影响,出现了“伪”奋斗、“丧”文化等思想趋向。大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辨识还有不成熟的一面,他们对于“为什么而奋斗”“怎样奋斗”的思考,还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建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形成不懈的奋斗精神。要使大学生为国家繁荣与民族振兴努力奋斗,成为理想坚定、奋勇拼搏的时代青年,就要不断激发大学生奋斗意识,使其形成奋斗精神,承担爱国奋斗的责任。当前,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要从三重维度出发,即理论维度上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历史维度上要重视“四史”教育,实践维度上要重视合力机制。这三重维度互为支撑,相互影响。在理论指导中明确历史规律,历史教育中体现理论内涵,实践机制中掌握理论思维,彰显历史意识。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历史、实践三重维度的奋斗精神教育,这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与新要求。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涵育大学生奋斗精神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始终发挥重要指导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涵养大学生奋斗信念、奋斗品格,成为勇担重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观需要”。[2]
1.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为方向,促使大学生理性认知奋斗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3]这也是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远大理想,有了理想,大学生的奋斗才有方向与力量,才有可能培育奋斗精神。
从主观角度看,大学生奋斗信念的确立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他们必须有深厚的理论信仰做支撑。一些大学生在人生挑战中欠缺奋勇拼搏的斗志,在思想上存有不符合实际的认知误区;部分青年大学生在心理上缺乏强大的精神支点,选择逃避社会责任的个案也经常出现。实际上,大学生只有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才可以正确认识世界、把握世界、改造世界,才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奋勇前进、不懈奋斗,才能拥有拼搏斗志、理性认知,才会拥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奋斗精神。
从客观角度看,新时代正是大学生拼搏奋斗与实现人生理想最好的时代,青年大学生必须同自身的惰性思维做斗争。首先,大学生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自身发展。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民族发展同向同行,自身奋斗的同时就是为国家和民族奋斗。其次,大学生要从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立场出发,坚持为人民奋斗的理想,培养忘我奋斗精神,塑造自我超越、自我革命的奋斗精神。最后,大学生要从实现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愿景出发,坚定奋斗信念,摒除功利心,用实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奋斗信念,砥砺奋进之路,培育积极奋斗精神。
2.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奋斗观为标准,促使大学生坚定奋斗精神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不是瞬间形成的,这需要在思想深处建立一种认识基础,这种认识基础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奋斗观的认同。
从宏观层面上看,用马克思主义奋斗观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可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奋斗观、正确价值观,营造奋斗理念。马克思主义奋斗观代表世界先进的无产阶级教育理念,用马克思主义的奋斗观影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学校、社会大系统中、大环境中,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奋斗观,促使大学生形成奋斗品格与奋斗精神。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各种未知挑战,在这个历史性节点上用马克思主义奋斗观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使其拥有担当民族大任的精神品格,使其迎接一切艰难险阻而不退缩。
从微观层面上看,用马克思主义奋斗观培育大学生积极奋斗精神,可帮助大学生抵制急功近利的动机,抵制惰性和不作为,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大学生思想理论认识,更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
3.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为指南,促使大学生继承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4]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奋斗精神培育就要把理论应用在实践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检验“怎样的奋斗道路是正确的,如何改变现状”。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论,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要以实践角度探寻,从选择奋斗道路开始,挖掘大学生的奋斗价值与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5]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保持生命力的动力源,是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逻辑起点。
另一方面,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要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培育大学生无畏险阻、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其实就是不断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实践奋斗精神。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6]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因此,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特征,要在具体事实基础上灵活运用理论。
二、以“四史”教育核心为要素培植大学生奋斗精神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蕴藏了丰富的奋斗精神内涵,以“四史”教育核心为要素,纳入历史教育重要内容,注重红色历史的传承,这是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关键,培植大学生奋斗精神要注重与四史教育同向同行。
1.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要与“四史”教育形成同一内核
第一,从历史传承来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创业建设、改革实践中逐渐形成不畏艰难、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四史”教育中各个时期奋斗者的政治品格、精神气质是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要结合“四史”经典教育同一内核进行,把握奋斗精神内涵,培育好大学生的精神气质。
第二,从文化根源追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延续至今,没有在任何时期断续,只因中华民族人民身体中流淌着奋斗基因,是因为我们有生生不息的动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中国人民红色基因中的伟大奋斗精神,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就是要传承四史教育中的中国精神,以中国精神为根,发扬伟大奋斗精神。
2.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要与“四史”教育追寻同一目标
第一,结合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奋斗实践理论,培育大学生个人发展与国家、人民需要同向同行的奋斗目标。“四史”教育涵括了科学的教育理论、合理的教育体系、明确的教育目标。理解“四史”教育,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要注重融合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内容,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的正确方向,注重培育新时代大学生追寻远大的人生理想。
第二,“四史”教育与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具有同样的教育目标。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与“四史”教育同样,都是要培养大学生坚毅品格与爱国主义精神。“四史”教育内容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四史”解读了中国人民在各个时期不懈奋斗的历史起因,践行“四史”教育,要注重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7],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实践中,这是爱国主义实践落实的内在保证。
3.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要与“四史”教育诠释同一特性
第一,“四史”教育中的红色历史铸就奋斗精神。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永不止步、励精图治,取得了无数伟大成就。事实充分证明,这些伟大奋斗历程铸就了艰苦奋斗精神的形成,红色历史记录了奋斗者的优秀品德、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是艰苦奋斗精神的文化源泉,也是开拓进取建设强国事业的精神保障。红色历史形成四史教育的内核,红色历史建构了奋斗精神骨骼。
第二,“四史”教育中的实践史引领奋斗精神新发展。党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建设新中国的实践史;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四史”教育聚合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奋斗史,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奋斗精神。因此,四史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团结奋斗精神,以及高尚精神追求。
第三,“四史”教育中的红色历史诠释奋斗者的先进性。“四史”诠释了伟大中国精神,诠释了奋斗者的先进特性,不懈奋斗是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表现。奋斗者必有刚毅、坚强、果敢、不屈的精神特质,是新时代的领航者和探索者,是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的先进性代表。因此,高校要注重培育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学习先进事迹,形成不懈奋斗精神。
三、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为保障塑造大学生奋斗精神
对大学生进行奋斗精神培育需要科学的合力机制保障,探索多元育人路径,不仅要有课堂教育、实践教育,还要有网络教育、社会教育,通过历史教育、文化教育、心理教育、协同育人、精准育人等方式增强育人实效。[8]
1.塑造大学生奋斗精神需要合力机制保障
一是从“教”的向度上,丰富奋斗精神教育素材,促进大学生真善美的统一,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主课堂提升大学生奋斗精神理性认知与内在认同。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课堂授课的环节中,应激励大学生发扬奋斗精神,鼓励大学生以专业发展为方向,以奋斗者的姿态投入专业学习中来。在主课堂中重视引领大学生自觉奋斗,用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贯穿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全过程。
二是从“行”的向度上,培育大学生知行合一,通过实践平台锤炼大学生奋斗意志,提升大学生奋斗素养。高校设置实践学分,鼓励大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锻炼中培育奋斗精神。实践教学的内容需要结合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而进行科学设置,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有实操性,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实践环节需要高校全员配合,需要齐抓共管,全程跟进,全方位协调。
三是从“域”的向度上,通过宣传新时代奋斗者榜样力量,引领大学生向上向善。占领网络主阵地,唱响主旋律,要把网络建立成大学生培育的新课堂。通过网络宣传大学生年度人物、学习标兵等,树立大学生的学习榜样,让榜样发声,促动大学生的内心共鸣。从中国故事中、抗“疫”英雄事迹中去汲取奋斗精神的养分,促进大学生认同奋斗榜样,学习奋斗精神。
2.塑造大学生奋斗精神需要多元育人路径
一是以史为鉴,拓展“历史教育”路径。以“四史”教育为参本,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过程中的奋斗历史、奋斗故事、奋斗人物、奋斗事迹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激发大学生奋斗激情;以红色革命精神品格为培育标准,涵养大学生奋斗品格,促进大学生自觉内化精神内核;以红色历史情怀,培育大学生奋斗情怀,鼓励大学生勇于奋斗。历史是深深镶刻在人们心目中的镜子,用历史育人,这是首要路径。
二是以文化人,拓展“文化教育”路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引导大学生认同民族文化传统,信仰民族精神,储备为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的实力;以红色革命文化为动力,引导大学生认可革命文化,相信革命力量,储存为国家发展而团结奋斗的能力;以社会主义文化为新起点,引导大学生心怀国家与民族,储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拼搏奋斗的战斗力。文化是紧紧镌刻在人们头脑中的图腾,用文化激发大学生奋斗热情,这是核心路径。
三是以“制”取胜,拓展“心理教育”路径。构建大学生积极奋斗心理教育机制。针对部分大学生“伪奋斗”“丧文化”等一系列缺乏斗志,缺乏向上向善原动力的问题,高校应通过心理教育的干预,采用科学有效的心理育人机制,创造奋斗精神育人模式,鼓励大学生讲责任、讲担当,形塑奋斗精神,破除负面情绪影响心理建设的根源。高校心理教育要加强“向上向善”积极奋斗引导,这是必要路径。
四是以简驭繁,拓展“协同育人”路径。构建协同教育机制,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都需要驾驭高校各项育人工作,用奋斗铸魂的育人明线贯穿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始末。在课堂上,教师要有能够驾驭课程思政的能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要同向同行。在管理工作中,高校管理者要有润物细无声的暖心举措,要有解决育人难题的能力,加强奋斗精神教育。高校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与“立德树人”理念,使奋斗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管理,这是主要路径。
五是以誉为赏,拓展“精准育人”路径。精准育人是新时代新方法,是对被教育者更具有直接效果的育人方法,需要教育者具有思想力、影响力、共情力,领会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要求,践行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理念。教育者要紧紧结合新时代新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育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这是更高层次的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工作。高校要建立精准育人体系,育人队伍要做到精心、细致、到位,这是关键路径。
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要通过理论指导、历史教育、实践机制多重维度进行培育,促进大学生奋斗品格的形成、奋斗思想的树立、奋斗精神的建立。唯有如此,新时代大学生才能够成为奋发有为的时代新人,勇担历史重任、时代责任,为国家、民族、社会创造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