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研究
2021-01-31胡咚
胡 咚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是开展价值观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动力,决定着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既要坚持以根本教育目的为导向,又要结合当代社会阶段性任务要求,预设具体的教育目标。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求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无疑表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紧迫任务,是重要的教育目标内容。同时,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性、层次性表现得十分突出。这必然要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适应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预设层次性的教育目标。因此,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建构系统性的教育目标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变化发展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随着社会发展和大学生价值观变化而不断调整发展。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深刻变革和外来多元思想文化冲击,大学生自我价值需求突显,人生价值问题突出。这一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价值问题。90年代初期至20世纪末,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深化发展时期。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确立并不断深化发展,大学生价值观明显地出现了自我、务实与个性的特征。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状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1]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以此为目标导向,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内容。如在“四有”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2]“四有”新人的长期价值目标和“爱国、公正、自主、创新”的近期价值观导向的统一。[3]21世纪以来,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加强与改进时期。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明确地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核心是理想信念的教育问题。此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又进一步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是加强与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要任务。这一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凸显主导价值观引导与多样价值观发展的关系处理,形成了具有层次性的价值观教育目标。如黄希庭等强调价值观导向的三个层次体系: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的价值观体系层次;[4]贾少英等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价值观的主导元的引导的目标建构[5]。
改革开放以来,建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践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一直坚持以无产阶级价值观为导向,进行共同理想、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等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教育。二是与社会主义改革任务相结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了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确立到推进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的重点也经历了从引导人生价值问题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变化发展。三是适应大学生价值观特点的变化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形成层次性的具体目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在坚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培养“四有”人才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任务相一致性的前提下,始终关注大学生价值观变化发展,遵循规律,提出具体的教育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建构仍然需要继承这些经验,坚持传递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引下,建构适应时代与大学生特点的教育目标。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要坚持根本教育目的指导,发挥在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任务要求中的责任担当,克服教育目标系统性、发展性不足以及社会发展价值要求与个体发展价值需求缺乏辩证统一的问题,积极进行目标调适。此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遵循社会发展的价值要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一元主导的同时,也要适应大学生价值观新特点、新问题,培育正确的价值观以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建构的规律遵循
建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以根本教育目的为指导,旨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所要取得的最终结果,反映的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指导作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6]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阐明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7]教育目标使教育目的阶段化、具体化。所谓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既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要求,又体现、符合学生发展特点与需求的价值观。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辩证统一、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1.遵循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辩证统一的规律
遵循社会价值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历史责任,必须与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状况相适应,体现社会发展的价值要求。遵循个体价值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己任,适应学生价值观状况与发展规律,满足学生的价值需要。在教育目的论中,存在着教育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的争辩。前者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教育目的应当以社会价值来衡量,把受教育者培养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公民;后者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的个人需要出发,发展个性,促进个人的发展。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以社会价值占主导地位,甚至出现过压抑人的个性发展,片面强调“社会价值”的局面。在反思传统中国教育目的的弊端,重视人的主体性发挥与发展的背景下,教育目的“个体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强调。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确定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中国价值观教育目标预设的价值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个性自由的发展,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8]“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规定尽管呈现出多方面性,但其精神实质却是使人在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价值,达到自我的实现,达到自主的活动和保证自己的生存,并最终求得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9]教育目的始终关怀着对人的身心发展需求的预设——个体价值需求,以及对人发展的社会方向要求的预设——社会价值要求。合理的教育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对片面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理论超越,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遵循教育目的的根本要求,以社会发展的价值要求为依据,同时考虑个体发展需求,从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辩证统一中建构教育目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辩证统一,就要求承担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个体品质的双重使命,二者缺一不可。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与价值的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承担的社会要求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培育学生的社会价值共识。同时,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承担的学生价值需求是培育个体价值认知、选择和践行能力,提高适应价值多元社会与生活的能力,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遵循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规律
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特点,遵循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规律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建构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建构的优良经验。
大学生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是社会价值观影响、传承与个体能动选择和接受相统一的过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个体的价值观形成首先在于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与习得。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内容,一般通过法律、教育、规范以及风俗习俗、生活方式等影响而形成。经济社会特别是社会文化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带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状况,揭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规律必然要求以社会存在为依据。在社会变革时期,我国社会文化多元化带来社会价值观多元、复杂和多变,许多人茫然而无所适从。社会发展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多元思想,凝聚价值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正确价值观来引导,树立是非对错的价值取向与原则,适应多元的社会文化和多样的价值生活。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前提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二是社会性需要的发展水平。“价值观念是在需要的驱动下,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在价值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10]大学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高度发展,能联系社会进行自我观察、评价和自我完善,反思自我存在的价值、意义与社会角色,并不断尝试解决自我统一性矛盾。同时,大学生的社会性需要基本全面形成,开始较为深入地思考和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因而,大学阶段学生价值观形成所需要的两个心理条件同时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这一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并逐渐稳定的关键时期。
个体具备了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条件的基础上,经过价值认知、价值选择、价值行动促进价值观形成。“价值认知活动是通过实践获得事实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价值感知、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三个阶段。”[11]个体在形成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我意识、自我需要等进行价值选择,然后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并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因而,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过程,是价值认知、价值选择和价值行动的过程。这表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多样正确价值观的培育,都依赖于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认知、选择和行动的发展水平,这些理应成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内容。
总的说来,大学生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是社会价值观影响、传承与个体能动选择、接受相统一的过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建构应遵循这一规律,在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认知、选择和行动能力的基础上,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需要,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培育多样正确的价值观满足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体系建构:价值共识、价值主体能力、多样正确价值观的目标体系
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这一目标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培育适应社会发展价值要求的价值共识;二是培养价值认知、选择和践行的能力;三是培育满足个体发展价值需求的正确价值观。具体说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培育价值共识为核心,以价值主体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主体,构成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体系。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价值共识为核心
多元文化与价值社会中形成价值共识是社会形成一体的需要,是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在这里,价值观教育不仅承担着对价值共识的积极引导和培养任务,而且也是促使价值共识得以可能的具有根本意义的转化方式。”[12]问题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该通过何种价值观来培养大学生的价值共识?西方社会价值多元背景下的价值观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无论是拒绝传递具体价值观的价值相对主义——如价值澄清理论所主张的价值目标,还是倡导传递抽象价值观的价值普遍主义——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所追求的价值目标,都难以应对多元价值环境所带来的价值困境。价值观教育所培育的价值共识,应当是与时代和国家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是体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与人的发展要求的价值共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历史和社会实践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培育价值共识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价值观教育目标构成的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在何种程度、范围上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共识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的价值共识所传递的内容应该是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性的核心内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建构的具体目标,应该是在这一核心内容的要求下,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进行。具体说来,核心内容具体包括: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价值规范、价值取向、价值理想和精神的集体归属。
其一,基本的价值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16号”文件强调了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这一基本道德规范,并要求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作为主要任务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规范。这一价值规范是当代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最为迫切的基本道德要求,理应成为大学生价值评价最基本的价值规范和规范共识。
其二,共同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体现社会发展的价值要求与方向。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了公共道德和集体利益的要求,为个体在集体、社会的价值要求当中正确选择人生价值取向和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方向指引,是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方向共识。
其三,共同的价值理想。理想是价值观的高级形态,是信仰的具体化、形象化,是最高的价值目标,在价值观体系中起支配地位。“16号”文件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社会理想的目标导向,是共同的价值理想。
其四,集体的精神家园。“价值观是精神生活的核心。不同价值观决定着大学生不同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状态,并赋予精神生活以不同的目的和意义。”[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共同的价值要求,体现着公共的善与集体的利益,以此为价值导向有助于个体形成集体归属感和培养社会责任感,进而有利于形成共同的精神家园。
2.以大学生价值主体能力的培养为基础
传统教育具有典型的工具主义教育的特点,存在明显的教育知识化和物化倾向,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受到压抑,学生的价值需要与精神成长有所忽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与理性文化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呼唤人的主体性发展。尊重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义。价值是人的需要与对象满足这种需要的关系的反映,是一种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关系内容,它依主体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主体的特殊性、个性,因而深刻、集中地体现着人的主体性。大学生的价值主体能力是个体主体性在价值观形成过程的体现,是大学生能动地进行价值认知、价值选择和价值践行的能力。首先,培养大学生价值主体能力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突出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其关键在于人的能力的发展。其次,培养大学生价值主体能力是大学生应对多元价值生活的需要。个体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价值认知、选择和践行能力。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价值复杂多变,出现价值观冲突、混乱等现象,增加了大学生价值认知、选择的难度。同时,当代大学生自主性、独立性、自由性突显,使得大学生价值主体能力的培养愈加迫切。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除了传递一定的主导价值观之外,同样重要的是挖掘学生内在的情感、意志因素,培育学生的价值认知、选择和践行能力。再次,从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机制来看,价值观形成过程是个体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选择,并以此来指导行为的过程,价值主体能力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前提。总的说来,培养大学生价值主体能力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其构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体系的基础性内容。具体说来,大学生价值主体能力培养包括价值认知、价值选择和价值践行能力这三个方面。
价值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基础。价值认知是个体通过想象、思维等认知形式获取价值知识的过程和结果。价值认知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理论、知识等价值知识的获取,以及思维、智力等认知水平的提高。价值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关于主体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好坏”关系的知识,但客观上并不受主体意愿的影响。价值知识在合规律性上决定着价值认识的全面、深刻、准确的程度,决定着价值判断的结果,最终决定形成的价值观的科学性。而人的思维、感知、理解等认知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的需要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进而决定着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程度。大学生的价值认知是形成价值观的基础,积极培养其认知能力,能为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奠定结实的基础。
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价值选择是在价值认知基础上所作出的决择,以及对这一决择的责任担当。一定的价值选择是对选择的范围、内容的理解,以及对选择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紧密联系。但是价值判断更依赖理性因素发挥作用,而价值选择体现了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珍爱、满意、肯定等感性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价值观形成合目的性的集中体现,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自主选择的能力、认知到存在可能性选择的能力、充分理解和认识这些选择的蕴涵和后果的能力、珍爱并为选择负责的能力。
价值践行能力的培养是重点。价值践行是个体以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表现出对某种价值的选择、接受和结果。价值践行有不同表现形式,即有规范、规章遵守的行为表现,又有稳定的生活方式的表现。相应地,价值践行的结果就会表现为不同的层次:有较低层次的价值践行,如遵守基本的价值行为准则、规范,也有较高层次的价值践行,如身体力行理想信念。价值践行就是根据价值选择作出行动,这种价值行动必须对现实生活发挥指导、评价的作用,必须对生活产生影响,并通过反复的行动,形成某种生活方式。价值践行能力是价值主体能力的综合表现,是在价值践行过程中形成的执行、行动能力。价值践行能力是价值认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能力能够最终发挥作用,并得以实现的最终能力,是价值主体能力培养的重点。
3.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主体
大学生价值共识的培育和价值主体能力的培养最终通过形成的价值观体现出来。大学生价值观要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应该以人与自我、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为维度,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促进其人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肉体与精神成长的协调: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着重促进精神成长。在大学时期,大学生生理上已经是成人,但还没有面临独立于社会、成家立业的迫切需要,而且自身缺乏经济独立性,不具备满足过多物质需求的条件。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物质需要的基础性以及物质享用的适当性。所谓基础性,是指依据家庭生活条件以及自身学习生活的具体状况定位,以合理的方式满足生活需要;所谓适当性,是指物质消费依据实际情况保持一定的消费限度。在这方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要在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物质需要,健康地满足生活基本需要。大学生在社会性方面,仍然是“未成年”,无论是社会身份、社会定位都处于不断探索当中,人生的诸多选择和价值观形成也处于成熟发展期,精神成长是其发展的重点需要。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该注重引导大学生关注精神需要,积极促进精神成长。总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协调发展方面,在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物质需要的基础性与适当性,同时重视精神生活的需要和促进精神成长。
第二,群己关系的和谐:关爱与责任。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构成了人生的基本矛盾,寻求群己关系的和谐是合理处理这一基本矛盾的积极需要。群己关系的和谐指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是个人与他人、群体和社会之间的需要能相互满足,彼此能相互促进、相统一地发展。关爱与责任是培养大学生个体与社会互动所需要的基本内容,是促进大学生群己关系的和谐关键。关爱是学生彼此间的情感、亲密感的相互生成与相互促进,由此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归属、情感需要,并在体验中认识、定位自我。“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的健康成长。”[15]责任是个体参与社会关系,担当社会角色的主要内容。形成群己关系,就意味着大学生在社会关系当中承担相应的角色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进而意味着大学生必须培养一定的能力和做出一定的贡献,以尽其责任和义务。由关爱与责任所做出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创造、贡献是社会对个人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的依据,是大学生形成和谐群己关系的核心因素。
第三,现实与理想的辩证统一:生活于当下而有益于未来。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是人生发展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这一矛盾是生活于当下,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有益于未来,实现现实与未来的辩证统一。“指导大学生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进而既活在当下、珍惜此刻,又超越现实、提升生命。”[16]生活于当下,是把握今天的时光与机遇,珍惜此刻,使当下的生活过得有价值、有意义,通过奋斗、实际行动来实现人生理想。大学生“适当享受当下”,是将“当下”作为未来达成的人生目的的一个部分,是过程和目的的统一。将“当下”视为理想的组成部分,以人生目的来引导当下的生活,使生活过得有价值,就是“有益于未来”的具体表现。其核心是确立人生目的和引导现实生活,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前后相对一致、相对稳定和逐步提升的价值观体系,使得现实与理想能够保持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