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适应学习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与“不变”

2021-01-31周汉杰郝文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理论课思政

周汉杰, 郝文斌

(1.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自适应学习是指运用技术手段检测学习者当前的学习状态及水平,进行学习活动以及学习进程的实时调整,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信息化学习方式。”[1]习近平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命运,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稳步前进。自适应学习系统以个性化学习方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凭借独特学习机制使高校思政课达到一元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精准性和关联性相统一。

一、自适应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图景

1.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契合化

自适应学习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理解互动式学习方式,能够促使大学生主动并具有思辨性地汲取新的思想和理论,将其整合融入到原有的知识框架从而形成高阶段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自适应学习系统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能够通过多样化的算法分析学习者学习意愿、参与动机、认知层次,判断出学习者的特征要素和学习情境要素,优化自适应学习路径生成机制,构建密切学习者和学习资源之间联系,有效提升教育契合度。通过自适应引擎和项目反应理论研判出大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和最新的学习需求,从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支持服务对大学生理论知识水平进行评估并量化,注重大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观感受,不断提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自适应学习系统优势在于能够量化分析和描述大学生与受教育环境之间、大学生特征和现有学习资源之间、大学生个性化需求与学习路径机制之间的契合关系。通过将上述三种关系作为输入变量,利用机器学习模拟人选择学习资源行为以及大学生学习评价反馈结果,深度挖掘最匹配大学生个体学习资源序列。

2.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定制化

自适应学习在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中都体现出促进学习者个性化的旨归。当前,由于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定,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形成教受双方一对多的局面,导致在教学的设计和内容上很难实现个性化定制。尤其在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学习时间与空间相对固定,高校思政课教师通常采用集中授课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但以自适应学习模型作为教学载体,辅助教学模式开展,能够解决教学个性化推送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利用自适应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时,能够结合不同层次大学生自身特征,辅助大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提升教学模式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师还能够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以及聚焦分析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能力水平和知识储备情况,从而制定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特点的差异化的学习方案。对大学生而言,自适应学习能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和组织有序的学习内容,使其对思政课内容产生兴趣,并以开放的学习态度参与到课程中来。大学生通过利用自适应学习方法学习思政教育理论,能够及时了解自身学习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更好完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更具针对性。尤其在自适应学习模式下,大学生占据教学主动地位,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收知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适应个性化特色化学习转变。

3.创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景化

“自适应的学习环境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开放式和智能化的虚拟现实学习空间,它能感知学习情境、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从而促进学习者构建有意义的学习。”[3]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根源在于所处的情境和境域,即生成、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自适应学习情境能为大学生提供动态的、开放的、自由交互的学习环境,让大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教育氛围。自适应学习平台拥有适应性教育超媒体,以多元化、交互性的知识表达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重感官感受,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主动思考。在自适应学习环境下,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信息交流,而且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不断扩展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交流空间,使传统课堂上的教育内容可以延伸到更广阔的时空领域。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自适应学习系统对大学生的学习数据及时掌握,进而对教育计划及方案进行调整。自适应学习系统能够丰富教学场景,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自身的认知与自适应学习所传导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不断趋于吻合,进而逐渐领悟理论“背后”蕴含之精髓,实现触动其心弦、从主体认同到入脑入心的教育目的所在。

二、自适应学习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变”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开启全新的交互时代,网络信息触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迎来颠覆性变革。高校思政课要紧贴时代特点,紧密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求新求“变”,不断开创高校思政课发展新局面。

1.理念之变:整体设计与统筹推进

“教育理念是教学思维与认知方式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是主观思维控制客观思维的内在机制和过程。”[4]《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长期以来,大中小学都开设有思想政治相关课程,但过去相对注重课程目标的阶段性,而缺乏整体规划和一体化部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目标脱节甚至次序倒置问题,影响了思政课课程目标的整体推进。自适应学习的理念是将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统筹串联起来,让学习者能够降低学习的投入成本,缓解学习压力,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不断提升其主观能动性。要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认知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设计,实现贯穿主线、循序渐进。学习者在学习资源操作时,学习环境与学习者的契合是提高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思政课在整体设计应尽量保证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基于学生学习路径生成,模仿其对学习资源的选择操作,获得最大学习收益生成的学习资源序列,能促进不同学段思政课的有序衔接。

2.内容之变:算法推荐与人机互动

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决定学习内容的多样化,随着自适应学习模式逐渐应用到高校教学之中,多样化内容推荐机制为实现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深度理解提供有效支持。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自适应学习模式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涉及音频、视频、学习方案、拓展内容等诸多学习内容,亦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学习偏好、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层次,以组合的形式向其推送多元化的学习内容,“粒化”资源将伴随整个学习过程。学习内容需要包含积极的学习体验,“游戏化”的“内容表征”、多样化的“内容组件”、个性化的“内容指向”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大学生对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的投入度。多样化的“内容组件”(如小组作业、深度调研、情景道具等)丰富学习内容,有效实现异质分组、学习协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深度理论学习的参与度。个性化的“内容指向”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效地“跟随”教学旨归, 聚焦学习目标,提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潜在兴趣。建立学习档案,通过自适应学习系统分析大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进而持续更新学习概览。概览可视化呈现大学生已经认知认同的价值理论以及模糊性的知识图谱。这个学习概览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大学生通过自适应平台上学习时间的增加,可视化概览变得更加“智适应”,能够形成神经网络精准洞察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从而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完善。

3.供需之变:主体互动与需求满足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们对于文化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让大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成就感,必须加快教育供给侧的转变,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因势而新、乘势而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用好课堂这个主平台,坚持在实践中改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为满足学生自适应学习的发展需求”。[5]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知识层面宽广,高校应不断改革教育供给侧以适应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实际需求。例如:在翻转课堂中开展“红色经典诗词我来讲”活动,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点将红色经典诗词元素融入,先解读思想内涵,再诵读诗词内容,从“教师讲”变为“学生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思考、有感悟、有触动。

4.方式之变:场景匹配与信息提供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是育人的工作,必须以围绕学生、服务学生与关爱学生为主要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政治能力素养,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6]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思政课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的模式展开,这一教育模式忽视大部分学生的差异化需求,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自适应学习使思政课能够实现相关性规律总结以及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拓展时空维度的情景化学习,即从“千篇一律”转向“个性化定制”。智能技术融入思政课,运用智能应用进行场景识别,并依托线上“如慕课、大众开放在线课堂、分布式教学课堂等教学平台”[7],根据手机终端识别学生所处场景,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推送,让大学生始终带着兴趣学习。通过收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即在某一学习界面所停留的时长以及点击量等行为,整理出学生学习的有效数据。在实践运用中,要注重线上学习平台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采用短视频推动、弹幕讨论、网络直播等形式,抓住学生的触动点和共鸣点,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三、自适应学习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不变”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政课应用自适应学习模式应在政治指向、价值指向和任务指向坚守政治立场、坚持正确导向,切实把思政课打造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1.政治指向: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性不变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而意识形态性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属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存在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8]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必须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始终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核心内容。“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因此,在设计高校思政课自适应学习方案时,应将思政课学理性贯穿到每一个知识点中,始终用思政课的理论魅力感染大学生,为高校思政课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确保课程建设持续完善,不断发展。

2.价值指向: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旨归不变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或一般财富从趋势和可能性来看的普遍发展成了基础,同样,交往的普遍性,从而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10]每个人不是生活在社会之外,而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应该“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11],高校思政课正是从多个层面深刻揭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关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关系、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的关系,阐明大学生在集体中获得个体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自适应学习正是基于学生自我教育、全面发展规律为核心,通过让大学生主动探索和交互以形成有效学习,并在强调知识的运用能力及与他人协作能力,在开发理念和应用实践中都体现出了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的旨趣。因此,高校思政课与自适应学习遵循的规律是一致的,都是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从根本上揭示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且是有效转化的辩证关系。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自适应学习能够实现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在稳定和一致的规律中创新高校思政课形式。在自适应学习教学过程中打造师生互动、答疑反馈、智慧伙伴、学习团队等为主要形式的学习社区,通过社区化的学习管理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效促进高校思政课建设双向发展。

3.任务指向: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不变

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关键在于培养富有道德的年轻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实现随时随地、全方位育人目标”。[12]立德树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育有理想、有本事、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指向。立德树人是多年来教育工作者坚持的教学理念,是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经验与总结,关乎到“培养什么人”的关键性问题,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与时代性。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习近平更对高校思政课提出“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总要求,具体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强学习能力上下功夫,在培育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自适应学习亦符合这个出发点,其核心就是将教育过程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不断提高学生感知、认知能力,感悟自身发展中出现的思想道德不协调、不充分的方面,在实践中自我提升、双向教育、共同促进。尤其自适应学习能够让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从桎梏模式中解放出来,从事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学习。教师能够设计多样的探索性活动,把真正能够触动大学生心灵的理论观点整合起来。大学生也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探究、分享、思辨,在学习过程中享受理论带来的精神愉悦,造就一批能够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

四、自适应学习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自适应学习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中的“变”与“不变”具有对等性。“变”中包含着“不变”的部分,“不变”中涵盖“变”的成分。高校思政课创新改革必须处理好“变”与“不变”之间的辩证关系,协调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同时遵循其中规律性,把握本质内核,方可实现与时俱进、创新求变。

1.立足本质性把握“变”中之“不变”

自适应学习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变”是一种适应性。更重要的是,高校思政课需要一直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是谁、为了谁”的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列宁曾指出:“本质在显现,现象是本质的”。[13]把握自适应学习模式下思政课发生的变化,不仅要看到本质,还需深入了解其变化内核。正如毛泽东指出:“看事物需要看到它的实质,需将现象看做入门向导,一进门抓住事物实质,这才是科学分析方法”。[14]因此,自适应学习模式基础上,高校思政课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不仅仅要停留在表面,还需要深入分析内在。从本质上讲,高校思政课都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满足大学生对于个体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打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思想基础。需要强调的是,高校思政课契合自适应学习的“变”,并不是全部否定传统教育思维,而是在遵循已有理论规律与知识框架基础上,深入思政课内部考察,调整与自适应学习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而适应教育发展需要。正是这种“变”的现象与“不变”的本质之间的关联性与张力,有效推动自适应学习与思政课建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2.坚持规律性以“不变”应“万变”

高校思政课面临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变化,化解这些矛盾的源点就是要以“不变”应“万变”,用稳定性、客观性规律诠释思政课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规律。高校思政课是党设立的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主渠道课程,既要姓“党”也要姓“马”,要通过自适应学习模式转变“灌输”形式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来自它的意识形态性,而意识形态性是通过科学性来体现的,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增强高校思政课话语的引导力、感染力和作用力。坚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高校思政课中引入自适应学习,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在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中,要通过运用把握“三个规律”解释当前存在内部矛盾,促进大学生提升规律性认识,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逐渐迈向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规律。自适应学习模式下的高校思政课建设要注意只谈主导性忽视多样性和离开主导性注重多样性两种倾向,坚持主导性前提下的多样性,在主导性问题上要有坚定性和鲜明性,同时也要坚持多样性发展中的主导性,把多样性作为高校思政课发展的生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集合自适应学习制定与之适应的教受方案。

3.聚焦前瞻性以“变”应时代所需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5]高校思政课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求变。高校思政课“变”的根源在于创新教学思维方式。在自适应学习模式下转变思政课的教学思维需要将传统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化思维方式,高校需要注重培养思政课教师的“超越性”思维,时刻保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理论的先进性,追求更高、更新,始终处于时代前沿;注重培塑大数据思维,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以契合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不断变化。综合利用大数据的全样本、模糊性、相关性的思维方式不断克服主观臆断,不断提升“一叶知秋”能力。基于自适应学习构建双向互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让大学生从后台走向前台,从台下走向台上,改硬性灌输为平等对话;注重分层施教,运用自适应学习的数据提炼技术,对不同层次大学生进行针对性思想引导;把握虚实结合,从“虚”处着手,持续加强理论阐释,在“实”处见效,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困惑。紧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动态,密切关注大学生群体心理变化规律,有力推动思政课建设推陈出新。在自适应学习模式下,利用数据分析、总结共性,归纳出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规律。高校思政课立足于新时代要求,坚持“变”与“不变”统一,找准与自适应学习的契合点,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思政课理论课思政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