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社会思潮传播及其对大学生不良影响与防范
2021-01-31贺武华
贺武华
(浙江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方式不断涌现,并持续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并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信息技术以强大的力量塑造出一个有别于传统社会的实践、交往、生活方式和别样的生活环境,将人的生存与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随着电脑日益普及而变得无所不在,它将戏剧性地改变和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不但会改变科学发展的面貌,而且还会影响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1]
一、信息技术加剧社会思潮的传播运行并扩大其影响
社会思潮有科学与错误、进步与落后以及积极与消极等之分,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社会思潮会迷惑混淆视听,扭曲价值观念,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扰乱社会秩序。当前,互联网、自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日益发展着的信息技术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我们前所未有地依赖信息技术而生活。信息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发展和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知情意行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社会思潮的裂变式传播与扩散
信息时代扩大和加快了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面和扩散速度,呈现出指数效应,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不断加深。各种社会思潮凭借先进的传播手段、虚拟媒介等,更易对大学生群体产生腐蚀作用。“一些思潮领袖不断在网络空间中展开主动作为,对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指导思想发动攻击,试图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指导思想的认同度,并提升其所宣传的社会思潮的认同度。”[2]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公众表达舆情和传递声音的重要窗口,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之快、波及之广以及影响之大,使得广大青年学生更易受到感染和影响。网络中越是极端的声音越容易得到广泛传播并产生影响,网络虚假宣传、标签化舆论操纵以及标题党新闻报道等,是大学生难以正确辨识和理性把握的。长久徜徉于海量信息之中的大学生群体,还会主动融入到网络媒体意见之中,“并将这些意见转化为个人对于社会主要价值的认知,去避免被持多数意见的公众孤立,即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3]一旦学生处于这种普遍性的“意见气候”与舆论环境之中,个体的意见便会随环境而权变,我们常说的“集体无意识”“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等现象在网络环境中更易发生。这就是信息时代社会思潮更容易对人产生影响的发生逻辑。
2.社会思潮自身间的相互交织与影响
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社会思潮不再“单一作战”,而是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局面。在传播与扩散过程中,多种思潮的交错融合与交互影响更易发生;而且,相互胶着起来的影响力更大、更持久。比如说,后现代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佛性思想等凭借网络的便利,经常交织在一起,在网络社会中相互点燃、互为诱导,对青年大学生极具诱导性和影响力。以校园贷为例,学生首先是个体主义欲望膨胀,加之后现代主义的“无厘头”、佛性思想的“无所谓”,就会滋生消费主义甚至是拜金主义。“高校学生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如果受到拜金主义思想侵蚀或者具有虚荣、攀比心理,父母提供的费用往往不能满足需求,他们随之就会向校园贷获得资金,有的甚至引发赌博、酗酒等恶习,有些还因不堪校园贷逼债而逃课、辍学。”[4]
拿当下全球如过江之鲫的民粹主义热来说,它打着“草根”的旗号,假以平民论者的姿态反对精英、反对权威、反对政府,从而煽动民众情绪、激化社会矛盾、扰乱社会秩序,这些诉求很容易与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想主张走到一起来。有研究指出:“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合流,表现为极端民族主义,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对于国际正常的经济社会交往活动予以抵制和排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5]再以泛娱乐主义为例,网信平台上的泛娱乐主义“无疆界”化蔓延,不仅消解了精英与大众、严肃与滑稽等认知框架,而且模糊了事实与虚构、理性与情绪的边界,侵蚀主流价值观,这样的趋向与主张就会向历史虚无主义靠拢。同时,泛娱乐主义还会与消费主义相生相伴,在青年群体中快速蔓延。总而言之,各种社会思潮在信息时代会更加容易地走到一起,各种复合化的思想观点以“混合”动力的方式胶着地影响着大学生。
二、网络环境下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不良影响的主要表现
随着新媒体、新载体的不断更新,社会思潮也转移了传播和影响的阵地。作为网络主力军的大学生,各种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大学生崇尚个性、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因而,它们开始随着互联网迅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冲击,甚至造成扭曲。
1.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
其一,日常生活高度依赖电子产品。以手机为代表的信息化产品终端成了从老人到幼儿形影不离的“玩伴”。象牙塔之内的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饿的进餐、走路、睡觉等都是手机不离手。“信息过量、信息爆炸,也让我们越发焦虑。总是来不及过滤、处理的信息流就如同大海波涛一样不断丛集、翻滚、冲击人们,很多人离开手机就六神无主”。[6]再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保持快速发展,其中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增长显著,年增长率达到64.6%;手机应用方面,手机外卖、手机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增长明显,年增长率分别达到66.2%和29.7%。[7]其二,沉浸网络生活催生消费主义现象。网络信息环境下,消费主义思想蔓延之势迅速扩张,网民不无调侃地将“网购”视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尤其是“双11购物狂欢节”也成为一种几乎得到全民参与的独特文化现象。一个典型的负面例子就是“校园贷”,它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甚至“三观”的扭曲非常严重。“大量网贷平台在客户准入审查上流于形式,学生只需填个表格,无需资质、担保或抵押,就能拿到贷款。申请便利与提现迅捷的特点,诱使许多学生身陷网贷泥潭。”[8]其三,导致泛娱乐主义现象盛行。2019年2月, CNNIC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6小时。[9]受游戏直播等强大宣传,沙盒类射击游戏一度取代MOBA游戏成为最受用户喜爱的游戏类型;而时下,“大吉大利,今晚吃鸡”的游戏像拥有魔力一般风行网络,广大中小学生都沉醉其中,完全要靠父母和学校的强制力量才能予以禁止。当前,电视荧幕大量的相亲、综艺、明星秀等为了收视率、博眼球的娱乐节目越来越世俗化,除了消遣还是消遣,被用来消磨时间,寻找低层次快慰,十分缺乏精神“营养”价值。网络视听节目一旦缺失正确的价值导向,就会跑偏,乃至走入歧途;而没有积极的思想内涵,娱乐就会流于浅薄。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依靠微信交友、QQ聊天等或被动或主动接受网上生活,在娱乐消遣和信息消费中度过,这正是《娱乐至死》作者、美国媒体文化批判家尼尔·波兹曼早在上世纪就发出的忠告。
泛娱乐主义是娱乐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在国内呈愈演愈烈之势,情绪化、非理性特征日益显著。当前,泛娱乐主义思潮在我国消费、传媒、教育、信仰、政治等多个领域均得到了集中体现。“娱乐”的功能被过度放大,进而不断超越其应有的边界,向严肃领域渗透。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娱乐类信息常常进入热搜榜,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容易被边缘化。成长在泛娱乐市场中的90后、00后因其“原住民身份”而更加难以保持疏离的自反性立场。尤其是随着强势资本注入、上市运作等操作,娱乐化的范围扩展,程度加深。“泛娱乐化导致的主流价值话语的消解、主导价值格局的销蚀,在政治上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挑战与冲击”。[10]其四,职业与工作观念发生变化。信息和信息交换遍及各个地方,人们的活动更加个性化。信息技术的超时空性使得人们可以不用固定场所工作,工作的弹性大大增加,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更自由地安排生活时间,越来越多的工作、交易等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去实现,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也正取代大量人的工作。信息技术还拓宽了大学生的求职途径与工作方式,足不出户便能轻松就业。与此同时,学习、工作、休闲、退休等的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转工、转行、转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辞工、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工作,自主创业等行为会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
2.冲击大学生的常规学习方式
信息时代正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信息时代有着丰富的网上共享资源,内容涉及人类知识文明的各个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并且这些网上资源时时处于更新之中,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的学习、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知识早已不是教师的权威主宰,“一本书读大学”的时代早已过去。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课程、教学模式已然被改变。以“4A”(AnyoneAnytime AnywhereAnydevice)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早已让学生超越了高校现今的人才培养格局,而且仍然在推动发生更为深刻的变革。“学生跟谁学?”“淘课网”等铺天盖地的网络教育平台,已经使得学习可以穿越物理意义上的学校、课堂,使得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自主学习,知识传递扁平化、学习方式轻松化、学习内容快餐化,已然成为事实。2016年,网络直播高中物理教学的“天价教师”王羽最高时薪高达2.5万元,在线辅导教师收入超网红一度引发教育内外持续大讨论,然而,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教育供给方式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方式将会不断被突破,人们在观念认识上也必然会变得“见怪不怪”起来。网络化在线教育的发展壮大以及教育个性化选择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新冠疫情以来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便是最好的证明。
学习方式受到冲击最显而易见的是人们的阅读。微信、微博以及各种APP的普及,唾手可得的阅读终端使得有用无用的信息不招即来。仅以网络文学为例,截至2017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78亿,较去年底增加4455万,占网民总体的48.9%。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44亿,较去年底增加3975万,占手机网民的45.6%。[11]然而,正是由于网络的便利,信息时代所特有的浮躁、喧嚣、混杂,导致阅读日益浅表化。从144字的微博限字阅读,到提前告知你预计需要花几分钟的微信阅读,信息时代带来了阅读碎片化、浅薄化、拼贴化以及阅读专注力丧失等新问题。大学生日益被平庸的网络阅读所裹挟,良好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难以形成。信息时代的快餐式阅读,也让我们的记忆力、思考力、分析力和表达力等全面依赖互联网,“百度依赖症”成了不少人的梦魇。一方面是资讯爆炸,另一方面是学习萎缩;一方面是外在海量信息四处传播,另一方面是真正内化吸收的很少。从阅读习惯到学习方式的改变,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脑科学、神经科学的问题。《浅薄:网络在怎样改变我们的大脑》一书中这样描述到:“过去二十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是有弹性的,像我们的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加以改变。但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一种零和游戏,大脑越是被用于浏览、网上冲浪等持续的低级的选择,用于深入思考的部分就会变得越弱。”[12]
此外,新技术新媒体环境下的碎片化阅读,还冲击着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影响教学效果的实效性。由阅读习惯进而学习态度、学习观念以及学习方式,长年累月的快餐式、拼贴式、碎片化和肤浅化的阅读对大学生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严谨的思维训练、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有质量的学习效果存在极大的伤害。如有研究指出:“智能手机已成为高校学生群体的必备,而基于手机的碎片化知识获取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系统性知识构建,与传统课堂教学形成明显知识鸿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环境发生了变化”[13]。
3.改变大学生的正常交往方式
网络社会,社交媒体传播影响力显著提升。社交媒体已成为网民互联网媒体中最为流行的媒体类型之一,凭借用户基数大、信息传播快、互动功能强等特点,成为网上内容传播的重要力量。信息时代深刻地改变着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如今,大学生恋爱不乏要通过“微信摇一摇”“QQ找一找”,大量的网络社交平台媒体成为了“情感的港湾”。现实中直接“人对人”“面对面”的正常交往方式开始陌生化。通过形形色色的网络平台、组织,非法传教、传销以及各种诈骗活动等更有了市场。“沉溺网络,限制和改变了人类的传统交往方式和情感方式,从而导致人的一些心理障碍;长期沉醉网络营造的虚拟世界,会使人沦为网络的支配者,最终会抑制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14]不可否认,不少大学生习惯于“网友”相称,甚至沉溺于“虚拟交往”,导致对虚拟生活产生虚幻和依赖,对现实生活产生无助和失落感,有的还偏激地批判现实、厌恶现实、逃避现实。“越来越多的‘虚拟生存者’迷失在无数网民构成的茫茫人潮中,沦为喧闹都市里的‘现代隐士’。”[15]“现代隐士”也许还无可厚非,但网络虚拟环境中人际交往具有的流动性、虚假性和不确定性等,却无时无刻不在滋生各种社会问题与风险。网络生活中“与陌生人交往”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人性失范、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非理性流变等一系列法律、道德与管理难题。
三、理性应对网信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向的对象已是被称为“数字原生代”的95后和00后,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和未来的工作方式都要经历全方位改变。信息时代,跨越国界的“地球村人”从宗教认同、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再到符号认同,人们认同建基于的“共同东西”变得越来越不那么“稳定”,界限也不那么“清晰”,本质的东西也不那么被“信守”。网络社会与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产生冲击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难以回避的挑战。我们对此需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这是巩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在青年大学生中地位的需要,也是加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正能量精神引导的需要。
1.注重思想拮抗,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网络治理
时下,大智云物移(大数据、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教育的运营模式,进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应用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信息能否在海量的信息中切中人们的精神需要,被人们所关注、接受、消费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检验内容建设是否有成效的重要依据”[16]。然而,“人工智能+教育”“互联网+教学”等所打造的“智慧教育”“个性化授课”等极具诱惑力,呈指数级增长的网络教育资源粉墨登场或“化妆变脸”鱼贯而入学校教育场所。一些具有较强隐蔽性和欺骗性的低俗庸俗、暴力血腥、淫秽色情、赌博诈骗、网络谣言等不良思想观念通过云存储、嵌入式、捆绑式、社交化、链式推广、病毒传播式等多种途径挟裹渗透进校园,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亟待治理。信息技术对网民无孔不入的渗透以及全方位的“周到服务”,使人很容易自我陶醉,产生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人类精神空间里的新危机——“人的物化、人的单一化、人的表浅化、意义的丧失、深度的丧失、道德感的丧失、历史感的丧失、交往能力的丧失、爱的能力的丧失、审美创造能力的丧失”。[17]网络环境中价值观叠加对青年人价值观形成、价值选择和判断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而因势利导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工具对大学生群体价值观进行有效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地适应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新变化、新要求,探索综合运用信息资源、技术平台、网络环境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
2.强化精神淬炼,着力提升大学生抵御不良思潮影响的能力
处于生理、心理及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在网络信息时代更易产生思想波动甚至价值观突变。防范信息时代社会思潮的侵蚀和影响,关键还是在于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理解、应对和解决建设和改革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努力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首先,要把好“三观”总开关教育,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与虚拟网络世界中的各色诱惑,大学生要坚持常识思维、理性思维和定力思维,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冲动和迷茫,时刻谨防被现实与虚拟社会的旋涡和逆流所迷惑。其次,要坚持培育青年形成理性思考、辨别是非以及抵御各色思潮侵蚀的能力,主动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警醒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现实生活当中高科技犯罪、高学历的群体卷入传销等事件就表明知识并不必然能保障个体生存的安全,所以,观念安全需要正当的信念为根基”[18]。大学生面对对各色各样的陷进、诱惑、诈骗,要自觉形成天然的“保护膜”,主动为自己的网络行为安装好防火墙。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跟踪、研判、监管各色社会思潮的演变、传播与影响,密切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尤其是网络行为,对不当行为尽力做到事前有干预、事中有监管、事后有帮扶。同时,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有关信息网络方面的法律知识教育,推广普及教育大学生所必须坚持的法治底线、道德底线、公共底线和国家底线等。
3.坚定价值立场,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加剧了社会思潮的传播,不断扩大社会思潮的影响面、提高其影响力,“以个性化、交互性、即时性、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提出重大挑战”[19]。习近平在2019年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宣传思想、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要旗帜鲜明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反对形形色色社会思潮的不利影响,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要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时代新元素,要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发展的环境同频同步,善于与信息浪潮中的各种新思想、新理论、新方式等的“交锋”中“明理”“求真”。“虽然社会思潮涉及方方面面,但是,宣传、教育、文艺等领域与之关系更直接、更密切”[20],高校要大力弘扬主旋律,自觉举旗帜,践行正能量,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净化网络环境,扩大主流价值观在网络社会的影响力。广大教师始终要坚持引领大学生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思想迷雾进行拨云现日,彰显风清气正的思想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以及道德观念上不断向上、求真、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