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次
2021-01-31
第1期
● 川陕苏区研究
川陕苏区党群关系建设的五维路径探析
何先成(7)
客观认识川陕苏区的几个问题
郑丽天(14)
川陕苏区的彭杨军事政治学校与红军大学
马建堂(21)
达州红色印记数智资源库构建研究
梁 弼,倪思源,姚先敏(28)
● 政治学研究
浅析王右木革命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韩晓娟(32)
抗疫精神基本内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黄铃茜,谷生然(41)
● 语言与文学研究
人造物名词“纸”的属性义知识本体描写与构建
邱庆山,陈 琛(46)
劳伦斯小说《请买票》的性别与叙事限制
陈 琪(52)
《项链》三种潜在结局分析
王啟泽(56)
“全称否定+只/就”构式的形式矛盾及其矛盾消解机制
周晓晗,刘兴均(62)
性别诗学视阈下萧观音的诗歌研究
李治甫(68)
论莫迪亚诺小说复调结构的艺术创新
朱 琳,邱永旭(73)
向往自然,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伦敦雪》的及物性系统分析
龚德丹,吴显友(79)
● 教育与心理研究
四川文理学院“322”大思政工作体系下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完善路径探析
陈 岗(84)
任务驱动+翻转课堂:协同论视域下的实践教学研究
雷 钢(88)
大数据背景下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路径探析——以四川省达州市红色文化为例
唐海燕,倪胜利(95)
非群落性物质文化遗产的德育价值运用与展望——以任市陶牌坊为例
彭 辉(100)
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艺术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纪瑞祥(105)
社交礼仪课程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途径
王春艳(109)
农村留守幼儿同伴关系调查研究
田 林(113)
高校戏剧类艺术课程建设与美育研究
刘长宇(118)
●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支撑问题研究——以达州经济总量2025年破四千亿为例
傅忠贤,易江莹(123)
川东北休闲度假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冉 燕(131)
生态视角下的成都公园城市建设
陈垚楠(137)
乡村振兴视域下达州非遗文化衍生品的开发策略研究
吴 涛(142)
● 艺术学研究
比较视阈中新主旋律大片《中国机长》与《攀登者》的叙事得失
峻 冰(150)
川东非遗汉族民间舞“翻山铰子”体态动律的探究
崔维广,王子言(156)
第2期
● 教育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应用型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组(7)
疫情环境下高等代数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余跃玉(14)
巴山作家作品在语言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加晓昕(19)
应用型高校无机化学教学中三重表征思维的研究
刘 丹,陈安银,胡晓黎(24)
高校篮球教学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邓 伟,佘 涛(28)
一体化视域下“四位多元”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胡成霞(34)
新时代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究——基于四川文理学院干部队伍分析
赵君星,涂德祥(39)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主客体的转变和路径的创新
王 琳(45)
“初等数论”课程教学对师范生数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刘 双,唐海军,蒲双艳(49)
新工科下土木专业BIM课程体系研究
史少华(54)
● 乡村振兴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路径——以宣汉县土家族聚居区为例
姜 约(58)
甘孜州红色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契合机理
罗 兰,陶 成(66)
安徽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李 慧,余明明(72)
● 文学艺术研究
论非遗口述影像记录在达州“巴文化高地”建设中的作用——以石桥火龙非遗传承人口述纪实为例
陈海平(78)
《秦时明月》的能量恒定:被建构的武侠文化与江湖图景
高 路,詹晓雨,季 雪(83)
浅析林风眠艺术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
袁钰然,郭白璐(89)
●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区域间人力资源共享的机制构建与路径实现
贺林均(93)
机场出租车最优决策——以四川成都双流机场为例
冯爱芬,王 琰,胡启帆,曹振雪,庞碧玉,王 莹,张锦心(99)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题分布与趋势演变——基于对1080篇报纸文献的文本挖掘
李文清,丁启丹(104)
基于AHP-DEA组合分析的农超对接物流绩效评价研究
杨 莉(109)
地方招商引资竞争中的项目补贴研究
吴 毅(114)
群体特点视角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与管控路径研究
肖 旭(120)
● 数学与计算机研究
基于ARM Cortex-A9的智能安防系统设计
王益艳, 李国席, 杨 雷(125)
一种基于PE文件的信息隐藏技术研究
雷 冲,梁 丽(133)
一种基于批量归一化的LeNet网络改进方法
沈 锐,陈亚军(136)
含有不等式约束的全局优化问题的一种新的辅助函数法
王 倩(141)
人工智能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及潜存问题思考——以德勤事务所为例
程皖川(145)
● 地质研究
达州市“6.20-6.22”持续性强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检验与分析
于竹娟,罗贵东(150)
● 工业技术研究
热冲压成形技术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王乐平,董 兵,张怀良,蔺文峰,张 春(156)
第3期
● 美学研究
生命的“第二次诞生”——兼及潘知常“因审美而生命”命题之意义
范 藻(7)
李白诗歌的生命美学情调
章 辉(14)
● 政治学研究
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探析
苗长胜(20)
马克思国家治理观及其当代价值
李彦霖(26)
● 法学研究
严格执法对于法治现代化的意义与路径
刘永红,王蔚苒(31)
检察公益诉讼研究视角之公益诉权
刘子辉(38)
● 文学与语言学研究
清代巴县档案俗语词释义六则
杨小平,张锦雨(47)
张爱玲与托尼·莫里森文中女性身体的异化
李雪梅(54)
《周易》卦爻辞的空间性言说
严 铭(59)
乡愁、怀旧、象征与视角——《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主题与技巧探析
叶奕翔(68)
《汉语韵律句法学》评介
孙文统(72)
多元文化视角下当代澳大利亚小说中的身份认同
雷馥源,易 平(77)
从《镜花缘》中《璇玑图》的解读诗说到回文审美修辞研究
何婷婷,冯广艺(82)
● 历史研究
“张献忠屠蜀”历史记忆建构与清王朝前期政治合法性塑造——以《明史·流贼列传》为中心
刘欣琛(90)
论賨人族群历史演变与播迁
安普义(96)
● 心理学研究
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杀行为与意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欧胜虎,陈官章,赵旭旭(106)网络欺负中的受害者行为机制探究
于 璐,吕 丹(112)
● 教育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卓越语文教师培养模式探析——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曾宪文(117)
基于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的中国高职教育规模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
李志勤(123)
“金课”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探析——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罗大蒙(131)
TSP联合CBL教学模式对于住院规培医师在老年医学教学效果的评估
刘晓洁, 杨 娟, 麻红艳, 罗梦琪,朱 翔(139)
我国大学排名研究学术群探析——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视角
马璐瑶(144)
贾得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改进对策探究
吕晓燕(151)
浙江书院研究综述
赵 馨(155)
第4期
● 党史专栏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及重要启示
王成端(7)
庆中共百年华诞 促参政党自身建设
唐华生(12)
● 川陕苏区研究
川东革命老区传统村落风貌特征及内生性影响因素探究
何 博(16)
川陕革命老区毗邻地区返贫致贫风险防范路径研究
兰 奎(21)
慈善组织参与四川革命老区农村养老服务救助问题研究
罗志文(27)
● 文化学研究
奉天法古:董仲舒家庭伦理思想的双重样态
吴 寰(32)
两汉时期巴地民谣与风闻监察关系蠡测
秦 静(39)
汉代帝王饮食文化初探
熊文早(4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李白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
胡郑丽(4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路
陈 念,郭 竹(52)
● 文学与语言学研究
族群视角下时代迷思的碰撞与交融——评《大瓦山》
峻 冰,游严严(58)
巴金和茅盾小说词汇计量风格学研究
沈 威,吴玉容(63)
商务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词块使用特征研究
宋宗伟(72)
非遗视角下巴渠童谣的生存现状与对策研究
胡 蓉,朱妍娇,僧希林(79)
似此良师何处求?心声绘出请君看——刘宝俊教授《严学宭评传》读后
冯广艺(84)
● 教育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逻辑进路研究
唐建兵(89)
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钱 力,耿林玲,刘 静(96)
地方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曹红梅(103)
论大学时间资本
郝广龙,黄培森(109)
巴文化,让历史走进现实——基础教育巴文化特色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探析
王绍林,李 顺,邹海燕(117)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和实现
冯奕佳(122)
新时期对外汉语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王红羽(127)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困境与创新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
李永飞,李大军,刘水良,许 建(133)
高校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彭 娜(140)
英语阅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潘 丽,李显文(145)
● 传媒研究
新型本科院校学报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路径分析——以《四川文理学院学报》为例
加晓昕(151)
智媒时代新媒体副刊的出路在哪里?——以封面新闻人文副刊为例
黄 勇(156)
第5期
● 化学研究
石墨烯/蓝磷复合材料夹层中锂离子吸附容量研究
户永清(7)
吗啉O,O'-二(环己基)二硫代磷酸盐的合成与表面活性及缓蚀阻垢性能研究
赖 川,桂 骁,王成端,张巧玲,符 东,何佳俊,李俊兰,樊成武(12)
木香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对苦味酸的检测
颜 爽,刘 丹,唐瑞韩(20)
一种新型Pd2+荧光探针:合成,表征及计算
苏 柯,何盈春,刘 利,李佳锐,刘矩苇,杨 颖,雍 芮(24)
● 工业技术研究
轮毂低压铸造缺陷预测数学模型研究
何静瑜(31)
BIM在单元式建筑装修阶段的应用研究
加崇曦,张远思(39)
● 数学研究
单位球上QK(p,q)空间与F(p,q,s)空间的包含关系
胡 蓉(44)
对一道经典求极限问题的思考
李国强(48)
基于正交投影的部分线性空间自回归模型变量选择
甘浩耕,赵培信(52)
斜互反多项式的阶
朱帅樱,范逸鹏,谢 涛(58)
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案例的量化分析
胡 攀(62)
● 经济与管理研究
地方政府行为框架下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
张 雁(68)
成都市星级乡村酒店竞争力评价
谭光顺,黄 萍,马彬斌,郝若琳,宦小岚(76)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路径探析
王 娟(83)
社会认知视角下创业环境与创业意图的作用机制研究——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彭磊义,罗建基(90)
● 教育研究
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思与策略——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向 彦(100)
《现代征信学》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初探——以四川文理学院财经管理学院为例
胡 丹,傅忠贤, 张 亚(105)
影响高考物理试卷质量因素探究
苗 芳(112)
影响EFL学习者非规约性言语行为理解的语言因素探析
张建华(116)
基于实验示范中心的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黎 欢(124)
自主智能寻迹机器人演示系统研发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傅 林,黄 林,魏 庆,冯江平,段濠宇(128)
● 法学研究
关于正当防卫的性质、条件和实践——解读《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
岳臣忠(132)
● 语言与文学研究
古代诗词阅读鉴赏理论阐析
谭汝为(140)
谭力小说与影视的语言互动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计量分析
吴玉容,加晓昕(147)
构式视角下的语言综合研究——评《构式语法研究》
牛儒雅(156)
第6期
● 特 稿
语言生态学视域下的网民语用规范研究——纪念《语法修辞讲话》发表70周年
冯广艺(7)
《语法修辞讲话》的术语辩证法
张春泉(12)
《语法修辞讲话》与中小学语言教学
段曹林(16)
● 政治学研究
关于完善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对口联系机制的研究
李显文(20)
地域性特征:中国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元素
毕瑛涛(26)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路径研究
尹菁薇(31)
● 经济学研究
川东地区农村中老年人养老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晓宗,裴 容,李 靓(37)
人口政策放开背景下房价对出生率影响研究
彭志胜,陈晓艺,程思宇(42)
基于治理理论的农村社会服务人才价值研究
靳能泉(48)
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
姜爱华,邹彤晖(54)
● 文学与语言学研究
《山海经》文献校理九例
贾雯鹤(60)
中华书局本《东斋记事》辑佚问题考辨
刘 术(65)
聆听自然之声:屠格涅夫的诗化小说
杨利亭(72)
从《红楼梦》解读清代女性的闺阁文化意蕴
张誉尹,杜 双(79)
文人与商人——《重庆商会公报》报刊文学与思想初探
王健雄(85)
《文心雕龙·原道》对《周易》的阐释
唐德明(91)
● 历史研究
改革开放时期习仲勋宗教工作的思想与实践
邓 杰(96)
武则天删定农书《兆人本业》探析
杜成辉,胡玉平(100)
唐代馆驿制度及分布特点探析
黄明建(107)
● 教育研究
线上教学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钱 力,王 花,宋俊秀(114)
活动理论视域下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方式研究
龙德银(121)
守正与出新: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青年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陈端春,左雪琳(129)
高校课程考核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徐宝磊(135)
建党百年视域下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
钟胥鑫(141)
师范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现状调查——以江苏省某综合性大学数学师范生为例
吕 宣,陈建华(147)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次
(154)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封二、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