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大喇叭”:媒介融入与乡村公共空间重建
——“大喇叭”回归麂子渡村的个案研究
2021-01-31袁登彩
□ 袁登彩
乡村“大喇叭”作为乡村地区的公共媒介,对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建构有着重要意义,与乡村公共空间在性质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乡村公共空间的构建是为了建立良好的乡村社会秩序、达成乡民之间的价值认同、培养共通的社会活动空间,并促使乡民之间形成和谐美好的邻里关系,从而形成一致的价值认同。在乡村公共空间的构建过程中,应培育正直向上的乡村精神,使乡村文化的“优秀基因”越来越浓厚,沉淀出越来越淳朴的乡村文化基因。“大喇叭”这一公共媒介,是形成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喇叭”的每天定时参与,让整个乡村弥漫着一种轻松的氛围。这种氛围可以消除紧张、化解分歧,让村民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逐渐达成共识,为建设“美丽乡村”出一份力。
一、乡村大喇叭在乡村公共空间建构中的积极作用及表征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麂子渡村的“大喇叭”。麂子渡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乡集镇以北15公里处,素有“天府麂子渡”的美誉,东与九根树村接界,南与石桥子村接界,西与建始县接界,北与太阳河乡接界,环境优美,四面环山。辖区有11个村民小组,1400户,5400人,耕地面积5500亩。全村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完善,以村委会、学校为中心的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交通便利,有白奉省道、大麂油路;水源充足,人口稠密,有美丽的太阳河流流经;物产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及磷矿资源等待开发。
麂子渡村当前以发展茶叶及旅游开发为主,但是大部分青年人常年外出到广东、浙江、海南等地务工,村庄中留滞的是年迈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还有做手工活的妇女。随着近几年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经营民宿的年轻人。乡村留滞群体的单一性恰好符合我国当前中西部地区“空心村”“离散化”“空巢现象”的村庄情况。
(二)“大喇叭”在乡村公共空间建构中的积极作用
新媒体的出现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人们开始从各个渠道了解信息并成为信息的发送者。但是纵观乡村地区,这种冲击没有表现得那么明显。在乡村地区,“大喇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达作用,对于乡村公共空间的建构至关重要,积极作用不言而喻。
1.“大喇叭”发挥广泛动员、凝聚人心的作用
“大喇叭”在麂子渡村的宣传播放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每天早、中、晚轮流播放,播放的内容涉及宣传政策、法规、健康卫生知识及环境卫生检查工作。乡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导致乡村地区人员流失严重。过去的村庄集体化意识比较强,村民“万事都商量”,村民与村民之间的联结性强。改革开放后,村民的集体意识逐渐弱化,村民之间的交往变得相识而不熟悉。“大喇叭”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邻里之间通晓事情的桥梁,变成乡间小道的“扩音器”,“大喇叭”一响,相互之间都帮忙。
2.“大喇叭”是村民了解信息、决策行动的知识窗口
“下面通知一个事情,村里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于明天早上9点准时到村卫生室接收免费体检”,这是某一天早上麂子渡村“大喇叭”播放的内容。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村民在听到这一消息后,会马上去邀约自家周边的熟人,告知这一消息并约定时间前往。这样,“大喇叭”播放的内容就成了他们了解信息、决策行动的知识窗口,“大喇叭”播放的内容成为他们谈论的话题。村民们共享广播的内容也就构成了一个共通的意义空间。
3.“大喇叭”强化了村民的自我意识、规范了行为,起到了监督村民的作用
“大喇叭”宣传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成为村民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调研发现,麂子渡村委会的文化墙有很多村民的管理公约、条例条款。“大喇叭”对这些内容的循环播放加强了村民对这些管理条约的熟知程度,每天对这些管理条约的耳濡目染致使村民形成自我规范意识。村民们会把这些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利于建立村里良好的公共秩序,建立和谐、健康、绿色的公共空间。
(三)“大喇叭”式“喊话传播”在乡村公共空间建构中的传播特征
1.“大喇叭”使村民触达信息、“亲近媒体”与“亲近关系”
“喇叭不响,浑身都痒”,这是麂子渡村王姓村民的一句调侃。但是从这句话里,我们读出了一个信息:“大喇叭”已经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村民通过“大喇叭”接触新闻,也通过“大喇叭”传递的信息相互之间成为“亲近关系”,“大喇叭”的每天播报都能迅速引起村民的注意,正所谓“喇叭一响,有事要讲”。乡村“大喇叭”在乡村地区的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传播。在乡间小道,时常可以看到村民蹲在“大喇叭”下与“声音源”调侃互动。事实上,村民已将“大喇叭”当作一种“亲近媒体”,他们哼唱着“大喇叭”播放的歌儿,相互之间交流着“大喇叭”播出的新闻。“大喇叭”的信息播放能触及村民的心理,村民也会因为“大喇叭”做出行动。“大喇叭”像知心姐姐一样贴近村民的家长里短,也逐渐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村民交流“喊话内容”使村民的关系得到亲近。
2.“喊话传播”的趣味语言使传播效果得到强化
“大喇叭”的日常“喊话传播”是一种“自我赋权”的体现。在日常的“喊话”行为中,麂子渡村的村干部用乡言乡语喊话“喂,喂喂,白杨坪的父老乡亲们,下面我来说说关于疫情防控的几个事儿,还是那句老话,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麂子渡村的村干部通过这些趣味语言对突发事件的宣传进行了一番调侃,不仅消除了村民的紧张情绪,也对这些信息重新进行了解构,让这些信息的传达更加接地气。“大喇叭”对信息进行的解构正是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重新解读。这些“大喇叭”对自身进行不断的“信息变换”,使“喊话传播”的效果最大化。解构过后的新闻信息让村民乐于接受,更愿意付诸行动。
3.“大喇叭”的“喊话”趋向于正确的传播价值取向
从麂子渡村“大喇叭”传播的内容和信息来看,传播内容旨在培育村民的自我意识,使村民具有社会责任感,引导村民往正确的路上走。村干部在“大喇叭”中“喊话传播”的价值观是正直向上的。村干部“喊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见领袖,同样将“官方”信息变得通俗易懂,成为“官方”与“民间”之间沟通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要用调侃方式极力营造阳光向上的气氛,也要力图将政策传达到位、直抵民心。村干部“喊话”全然凸显了一种理性,不摆架子、不讲大话,构建健康、良好、有序的公共空间。
二、乡村“大喇叭”在乡村公共空间建构中的优化策略
(一)充分发动支教大学生、乡村教师参与信息传播
农村“大喇叭”的照搬照抄现象恰恰说明了“大喇叭”内容无创新、传播不专业的情况存在。调研发现,“大喇叭”在麂子渡村大多数情况是为了“播放”政策而生,缺少一些轻松愉快的内容植入。村民觉得“大喇叭”是一个信息传达员,而非增加乐趣的途径。我们可以邀请当地的支教大学生或者乡村学校的老师加入到“大喇叭”的传播中来。支教大学生的初心就是帮助乡村建设,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也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创新“大喇叭”的传播内容,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大喇叭”的传播方式宣传出去,集中智慧丰富“大喇叭”的生命,真正让“大喇叭”这一传统的传播媒介“更新”升级。
(二)以乡村文化作品为载体丰富“大喇叭”内容
麂子渡村的旅游经济近年来如火如荼,每到节假日,大量的城市人口涌入到乡村去体验生活,可以借助政府力量,邀请有名望的作家、歌曲家、戏曲家等创作属于麂子渡村的乡村文化作品,并将这些名人创作的作品置入到“大喇叭”的宣传内容中。乡村地区的山清水秀越来越成为城市人口向往的地方。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乡村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好,提升乡村形象、关注乡村发展也是乡村地区提升乡村公共服务的主要目标。文人墨客的创作丰富“大喇叭”的内容,同时也让乡村文化更加多元,让乡村的色彩更加浓厚,让人们越来越向往乡村。
(三)实现“大喇叭”与新媒体的融合传播
新媒体与“大喇叭”的融合式传播,形成合力,在乡村地区显得至关重要。“大喇叭”从新媒体平台获取丰富的传播资源,而“大喇叭”推出的宣传内容或片段成为新媒体传播的热点。“大喇叭”越来越火,也正是因为新媒体平台对“大喇叭”的曝光,村民越来越觉得在关键时刻“大喇叭”是每个人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稳住民心的“传声筒”。新媒体平台可以让村民与“大喇叭”之间互动,让“大喇叭”成为有鲜活生命的“宣传员”,让其多才多艺又绘声绘色。村民在这一共通的公共空间里,也可以借助“大喇叭”发表意见、参与信息讨论,让乡村社会人与机器良性互动、共生发展。
三、结语
通过对麂子渡村“大喇叭”与乡村村民日常生活的观察,我们发现“大喇叭”在乡村社会里不仅是信息传达员,让村民及时了解信息,也是乡村留滞群体了解信息的知识窗口。他们互动分享“大喇叭”的传播内容,在这种互动分享中,“大喇叭”帮助乡村村民形成一致的价值观。村民在“大喇叭”建构的共通意义空间里生活劳作,帮助乡村干部建设乡村,形成和谐、友爱、美好的乡村生活图景,从而建构和谐共生、健康有序的乡村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