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重庆城市文创旅游的现状及视觉传播符号策略研究

2021-01-31□吴

视听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创符号重庆

□吴 云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旅游以丰富的形式与深刻的内涵在新时期表现出强大的魅力。文化旅游迎合了现代人们追求的精神与审美感受。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是弘扬地方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点内容,旅游业被认为是“一带一路”地区之间互通互联共识最多、基础最扎实的领域。国家提倡加大旅游合作,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在此背景下,应多措并举,推动重庆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

一、重庆城市文创旅游的发展现状

因受2020年开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考虑到2020年重庆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可能不足以体现重庆旅游业近年发展的整体趋势,尤其是重庆市文创旅游板块,因此本文主要采用2019年及以前的相关数据。

(一)重庆市近年旅游业发展增势迅猛

据初步统计测算,2019年重庆市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6.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39.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和32.1%。旅游黄金时段的春节、国庆两个长假和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五个小长假,重庆市共接待游客15907.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80.62亿元。

(二)重庆旅游业发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向国际化

近年重庆市入境旅游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倍以上。据统计,2019年重庆市接待入境游客411.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0%。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5.25亿美元,增长15.3%,入境游客就全市旅游总收入的增长贡献了将近一半。由此可见,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重庆市已成为“一带一路”旅游产业经济纽带上的一颗明珠。

(三)城市文化旅游在重庆旅游资源中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在中央“互联网+”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引导下,我国的旅游经济也由传统的发展模式进入“互联网+旅游”的新时代。随着新媒体的爆炸式发展,抖音、快手、微博等媒体平台为重庆的城市旅游资源带来巨大流量。在当今这个“得流量者得天下”的时代,重庆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宛如“互联网+旅游”时代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在“抖音”平台上充斥着各种重庆城市文化旅游视觉符号:“千与千寻”洪崖洞、“涂鸦艺术”黄桷坪、“轻轨穿楼”李子坝、“长江索道”解放碑,等等。由此,城市文化旅游在重庆旅游资源中的主导地位可见一斑。

二、重庆城市文创旅游面临的困境

文创旅游是一个新生事物,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在国内蓬勃发展,而文创旅游则是文化创意产业在传统旅游行业领域的一次结合与延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与产业结合模式。重庆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魔幻的交通网络、城市建筑,巴渝文化、陪都文化、重工业城市的背景加持,无一不是重庆城市文创旅游发展的天然优势,但是发展定位不清、顶层设计不明、资源挖掘不深、受众群体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使重庆城市文创旅游面临重重困境。

(一)发展定位不清

从重庆城市文创旅游的总体发展态势来看,重庆市政府对文创旅游产业的认识尚停留在抓旅游秩序治理、产业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的阶段,但在当前“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对国际国内文创旅游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状态、趋势和要求的研究不深、把握不透。措施欠缺针对性,对产业现代化的选点定位、主导产业、工作重点等尚待深入研究,重庆城市文创旅游产业定位尚不清晰。

(二)顶层设计不明

重庆市政府近年来精心修缮了中英联络处、法国领事馆、东华观藏经楼、沈钧儒旧居、抗建堂等一批重要历史文物旧址,打造了十八梯、山城巷、鲁祖庙、弹子石老街等一批文化底蕴厚重、山水风貌突出的传统风貌区、老街区,同时也推进了“洪崖洞”“鹅岭二厂”“北仓”“来福士广场”等集文化创意、休闲消费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的建设。但目前重庆的文化创意与旅游仍然是“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的状态,零散、混乱是目前重庆城市文创旅游发展瓶颈的代名词。传统本土城市文化与新生代城市创意文化的融合、文创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都处在停滞状态,还未真正实现理念融合、产业融合、服务融合,文创和旅游的互融互通机制也尚未建立起来。顶层设计明显缺乏科学、合理、可持续性的规划与构建。

(三)资源挖掘不深

对重庆城市文创旅游产业资源发掘不够,规划思路和发展手段较为陈旧,仍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式开发经营状态。依靠近几年大火的影视作品《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少年的你》等,以及流量明星TF-boys、GAI的明星效应,只着眼于眼前的流量造势,缺乏强劲的、持续的、吸引旅游消费群体的核心动力,而这种核心动力则来自于对重庆本土传统的城市文化与新生代城市文化创意的深入挖掘。近年来,各大热门旅游城市也在通过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及符号,打造文创旅游甚至研发文创产品来吸引旅游者关注。如故宫推出系列文创产品吸引了多方关注,不但吸引游客来参观打卡,更是给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故宫文化的平台。而这恰恰是重庆文创旅游所缺乏的,重庆的文创旅游展现出来的多是重庆本土传统的城市文化与新生代城市文化创意的一鳞半爪,或是单一复制粘贴其中的个别元素、符号、形象,缺乏对重庆本土传统的城市文化与新生代城市创意文化之间激烈碰撞的内涵的嗅觉,更缺乏对其视域形态的整体把控,这就会对重庆城市文化的传播与文创旅游的发展造成阻碍。

(四)受众针对性不强

从消费群体划分的年龄段来看,80后、90后、00后这个三个年龄阶层是旅游消费的绝对主力,旅游消费群体正日趋年轻化。对于这三个年龄阶段的消费群体而言,他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早不同于60后、70后群体所接受的传统旅游模式,他们追求的是个性化、深层次的旅游观感体验,想看到的是传统文化与工业文明乃至新生代文化创意的激烈碰撞。而重庆这座复杂而浓烈的城市正好暂时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吸引了他们的关注。这也是这三个年龄阶段的消费群体对重庆这座旅游资源并不丰富且集中的城市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但对于这一现象,重庆市文创旅游产业反应迟缓,并未主动针对消费群体的变化趋势做出调整,重庆市政府也未做出及时的引导,也未发布有针对性的政策。

三、重庆文创旅游视觉符号传播策略

(一)强化政府传播主体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中明确指出文化旅游是重点发展内容。重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地区,政府将按照战略规划,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产业发展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等,为文创与旅游合作发展搭建平台。例如重庆素来有“西部会展之都”的称号,可多举办展览或者展会来强化重庆形象,如动漫节、非遗会展等各种文创创意展将为重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重塑视觉传播符号

重庆这座城市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深居内陆西南一隅的城市汇聚了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不同种族的文化,但这些看似差异极大的文化除了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以外,也能相得益彰、共存共荣,而这个文化现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矛盾体。重庆是张献忠“湖广填四川”后的移民城市,绝大部分重庆本地人其实是各省移民而来,所以现在重庆的方言中仍能找到全国各地方言的痕迹。洪崖洞的建筑构造灵感来自于早年川东一带的吊脚楼建筑,重庆的“洞子火锅”是源于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的防空洞,正是这些林林总总的文化元素和符号构成了重庆城市文化,文创旅游的传播也正是要深挖并汲取其文化内涵,梳理、整合并重塑其视觉符号。

重庆文化内涵视觉传播符号的重塑需要将重庆本土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新生代重庆城市文化创意的内涵相结合。首先,在重塑视觉传播符号时,应当深度挖掘其内涵价值,加深对其的感知与理解,才能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印象。其次,在构建中应加入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符号。再次,注重受众的认知感受,视觉符号应具有可记忆性,让大众对其认可,使其具有良好的传播性,让更多的人喜欢上重庆,想来重庆旅游。

(三)整合多种传播途径

近年重庆市政府和旅游平台通过在抖音、快手等热门短视频平台以及综艺、电影等大众传媒平台做吸引年轻人的视觉传播符号,利用明星、网红、达人效应扩大宣传,使这些视觉传播符号成为时尚,重庆也因此走红,成为网红城市、“抖音之城”。如果要保持重庆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持续开发重庆文创旅游,而以上这些媒介的传播途径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传播途径。从以80后、90后、00后消费群体为主的情况来看,可以引入创意团队将重庆特色文化与“潮”文化结合,进行文创产品的研发。重庆老牌工业承载着抗战时期工业西迁的历史印记,利用好老牌工业、老厂房、老车间,将时代工业印记与现代文化创意相结合,改造旧工业区为城市文创园,集创业、文创、生活美学为一体,彰显地域特色、个性特征,满足年轻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引领其审美追求。

四、结语

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在重庆文创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文化内涵,针对其独特的地域性特色,加强内在文化价值的表达。利用特色优势文化资源,在进行情感化设计表达的同时,充分发散创造性思维。重庆的城市文化及文创旅游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与经济开发价值,在未来开发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宝贵的文化资源,善用视觉传播符号策略,促进重庆城市文创旅游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文创符号重庆
重庆客APP
陶溪川文创街区
学符号,比多少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不落灰”的文创
“+”“-”符号的由来
铧芯文创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