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融合技术下的沉浸式新闻
——以《头条里的青春中国》为例

2021-01-31马江梅

视听 2021年2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受众多媒体

□ 马江梅

2019年被称为5G元年。在5G技术的推动下,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然到来,万物皆媒的特质使得传播的交互性特质更加多元、沉浸。新媒体时代,融合新闻体现出多种形态,沉浸式新闻随着5G技术的出现发展迅速,受众接受新闻的方式从传统的听、读、看变成了现如今的多种感官汇集体验。2010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与新闻学院的德·拉·佩娜(De La Pena)和她的团队在MITJournal上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有关沉浸式新闻的相关概念:沉浸式新闻是让受众以第一人称视角体验新闻故事中的真实情景的新闻生产形式①。

一、案例分析

2019年,中国青年报社为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制作了微电影《头条里的青春中国》。微电影选取《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的若干头条,以邓稼先、袁隆平、张海迪、张瑞敏等头条人物为依托,运用专业电影级的拍摄与制作模式,展现70年来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②。电影推出之前,一则沉浸式新闻报道视频首先在微博火了起来,这条新闻是“致敬70年微电影《头条里的青春中国》9月27号正式上线”。沉浸式新闻通过这样一种新媒体思维方式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但是,很多受众在观看完这条所谓的“沉浸式新闻”之后表示:这条视频报道中的“沉浸式体验”体现在什么地方,既没有虚拟现实,又没有VR等人机交互,只是一条非虚拟现实的视频,这样的报道算是沉浸式新闻吗?

这段沉浸式新闻时长2分08秒,采用了2D拍摄效果,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了影片制作的幕后故事,其沉浸式体验体现在拍摄内容、取景和选材上。它并不是传统的电影宣传片,观众所看到的画面都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展示了拍摄者、工作人员、演员等的工作,他们都亲身参与了电影的制作和拍摄;观众在观看这个视频的时候能够身临其境,仿佛是切身参与了微电影的拍摄制作,实现了一种身份沉浸式的体验。所以这条沉浸式新闻是让观众以亲身参与的身份沉浸体验视角揭秘了微电影拍摄的幕后故事。《头条里的青春中国》时间跨度长达70年,有10余个场景、3个摄影棚,从场景搭建、道具准备、化妆的前期工作,到拍摄时的拍摄状态、讲戏、调光、表演,都进行了一些揭秘性的展示,让观众能够直接感受到电影的制作过程,由此产生对这部微电影的参与感。比如,微电影中雨中拔稻穗的那一幕,视频报道里向大众展示了实际的拍摄情况,雨是人工降雨,但是稻穗是真水稻,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工作人员一株一株种在地里。视频报道还揭秘了影片中地震、房屋倒塌、暴风雪等震撼的镜头,从现场工作人员的视角带大众看这些效果背后的故事,实现沉浸式体验的新闻报道。

二、沉浸式新闻的三种呈现方式

(一)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的沉浸式新闻是用数据图表来创建新闻场景,用图表、动画来展示一些繁杂、抽象的专业数据,这种数据图表精确清晰,充满了艺术和设计思维。以直接清晰的方式让受众对复杂的数据一目了然,受众不再排斥专业性较强的具有较多数据的新闻;数据不再冰冷枯燥,可以使受众对新闻产生直观的感受,有更准确的把握。比如,一些财经新闻需要运用大量的数据,数据可视化可以将这些数据表达得更加生动,实现内容上的沉浸式体验。但是这种沉浸式新闻在画面和观感上的参与感较弱,沉浸体验交叉,可以看成是沉浸式新闻的初级阶段。

(二)多媒体融合技术

多媒体融合报道利用可视化技术将新闻图片、视频、文本等新闻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更具可读性的新闻场景,增加了新闻信息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一些涉及地理的区域报道也经常会把卫星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同时,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信息交互,受众以一种参与和互动的形式与新闻信息进行对话,新闻的对话感和参与感增强,实现了新闻的沉浸式体验;受众在多媒体融合的沉浸式报道中可以自己选择想要阅读的内容,以及阅读时的速度、时间和顺序,体现了受众的主体性,而不是被控制的互动。前面提到的致敬70周年微电影《头条里的青春中国》就是多媒体技术融合下的一个典型报道。

《卫报》有一则关于解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报道,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原成员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棱镜”监听计划为基础,对政府监控进行报道和反思。该报道运用多媒体融合的方式,使受众获得了沉浸式的体验③。该报告由6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由一个文本报告、一个视频和一个图表组成。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新闻中,所有的视频都是对人物的采访,人物被放置在非常简单却有很强冲击力的白色背景中。报道开始时播放了一段27秒的视频,一共有6名受访者,其中两人的采访分别代表支持和反对政府的不同意见。根据报道的发展,6名受访者的采访视频被剪辑成20秒左右的片段放置在相应的位置,连接整个报道。视频的嵌入使得整个故事生动活泼,使得严肃沉重的信息更容易被接受。文本、视频、图片等不同的多媒体元素的组合,为读者创造了生动的新闻场景,让读者在现场体验新闻,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三)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新闻(Virtual Reality Journalism),又名VR新闻,以虚拟现实技术为载体制作新闻,通过VR终端的各类传感系统模拟真实场景,给受众营造“沉浸”(immerse)和“在场”(presence)的效果④。2016 年,虚拟现实新闻发展势头迅猛,随着VR技术的日益成熟,非虚拟技术和沉浸式新闻的结合更加紧密。2012年,圣丹斯电影节最早出现虚拟现实新闻。纪录片新闻记者德纳·佩尼亚播放了《洛杉矶的饥民》,这是首部虚拟现实新闻纪录片,讲述了洛杉矶一些社区缺少食物的故事,观众只要戴上虚拟现实头盔就可穿越到洛杉矶街区,亲身体验饥饿给人们带来的无力感。《纽约时报》推出的VR新闻纪录片《流离失所》以叙利亚、乌克兰东部、南苏丹三位流浪儿童的第一视角全面、真实地将战争的残酷和无奈赤裸裸地重现在观众面前。2017年,《监禁之后》采用了摄影测量、体视摄影技术和VR技术,报道了曾在缅因州监狱长期被单独监禁的犯人肯尼·摩尔压抑、黑暗的监狱生活,以及被释放后对生活的无望和心里的挣扎。该作品收集了大量的新闻信息,包括全景图片、视频、音频等,并利用VR等技术为观众营造了一个监狱“拟态环境”。观众可以观看肯尼在监狱里的生活,感受肮脏和混乱的监禁环境,听到监狱里的噪音,并从肯尼的视角透过小铁门看到警卫制服不安分的囚犯的照片等。作品将监狱现场的内容和细节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现场感受到监狱里压抑的环境和囚犯们的挣扎,充满了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国内各大主流媒体也在VR+新闻领域做出了不少尝试,2019年国庆阅兵、两会报道等新闻事件中都可以看到虚拟现实新闻的身影。虚拟现实新闻因互动性更强、沉浸感更深入的优势发展迅猛。

三、多媒体融合技术新闻的优势

虚拟现实新闻也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和挑战,技术条件不够成熟、VR设备的无法普及以及新闻伦理问题都让虚拟现实新闻的发展障碍重重,导致很多人在批判虚拟现实新闻时,将虚拟现实新闻和沉浸式新闻混淆。仅仅将沉浸式体验理解为VR/AR,是过于片面的认识。VR/AR只是一种实现沉浸式体验效果的技术手段,需要借助设备实现人机交互。而沉浸式新闻《头条里的青春中国》尝试的是在不穿戴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受众对沉浸式产品的所有想象:流动、交互、身临其境的参与。虽然这种多媒体融合技术下的沉浸式新闻的呈现效果和虚拟现实技术下的沉浸式新闻相比,不如虚拟现实冲击力强,无法自然互动和控制受众知觉,但是这种拍摄思路和沉浸式体验的运用为未来新闻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多媒体融合技术以更加生动与多元的形式而非仅仅虚拟的技术创造了沉浸式的新闻场景,使受众能够在不穿戴设备的情况下获得丰富的信息与多元的感知,应用多媒体融合技术来提供沉浸式新闻体验能够发挥虚拟现实新闻不具备的一些优势。

(一)受众主体性增强

首先,多媒体融合技术下的沉浸式新闻是海量信息的聚集地。传递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动图、H5等多种呈现方式整合新闻信息,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同时,多种感官的汇集让新闻信息变得有趣、可读,信息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和数字的堆砌,多媒体的技术手段能够让受众通过参与来实现沉浸式的体验,体会新闻信息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其次,信息的交互在多媒体融合技术中更具有主体性。受众在融合新闻报道中有更强的参与权和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想读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参与情况来安排阅读的时间、顺序和速度。跟虚拟现实新闻相比,人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虚拟现实新闻中,受众更多的是被纳入虚拟现实环境,其互动和参与受虚拟环境的控制和影响。多媒体融合的沉浸式新闻中,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愿意深入了解的内容,使信息价值被最大化利用和最有效传播,既体现了互动性,也增强了新闻现场的参与感。

(二)非虚拟环境的沉浸式体验

传统新闻环境中,新闻工作者与受众之间是较为简单的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单向模式。进入万物皆媒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种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新媒体环境。沉浸式新闻中的读者不再局限于单方面的信息接收,多媒体融合将“读者”变为“观众”,强调信息接收者的参与和互动。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创造一个虚拟空间,让其置身其中,对受众进行物理环境的隔离,是一种“虚幻之身的沉浸体验”;而多媒体融合技术下的新闻是结合非虚拟的图片、视频和其他新闻元素,打造一个浸入式的新闻场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将观众的多种感官结合,将主体的人融入到现实的新闻环境之中,是物理空间的打破融合而非隔离。

与此同时,多媒体融合技术的沉浸式新闻需要受众的参与,在新闻信息的接收过程中需要受众以第一人称视角进入,亲自参与到新闻场景中,感受故事的细节和发展,受众具有接收和处理信息的主动权。这意味着新闻叙事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甚至趋于消失。受众不仅是叙事的对象,还是故事的创作者。沉浸式体验新闻因参与式创作而带来交互性。受众是主角,传播者和接收者共同创造内容,体验新闻的场景。这使得受众能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深入感知新闻场景,身临其境地体验真实故事。

四、结语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新闻的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VR/AR等技术的日渐成熟会在人机交互上给沉浸式新闻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新媒体技术融合下的沉浸式新闻或许可以变成主流。基于以上分析,新媒体技术融合在技术层面比虚拟现实新闻实现起来更容易,而且能够发挥受众的主体性,用融合替代物理空间的隔离,可以在非虚拟的环境实现参与、对话和身临其境。未来新闻业可以多用融合技术来替代虚拟现实,这种新媒体融合技术下的沉浸式新闻允许受众参与程度更高,新闻工作者可以扮演信息整合者和把关人的角色,让受众真正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中来。比如,在某一新闻事件现场,新闻工作者可以成为新闻的发起者,在现场的事件参与者可以发布多个视角的照片、视频和资料,新闻工作者作为把关人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编排,以沉浸式新闻的形式呈现;受众可以参与到新闻的创作中来,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能够根据自己的主体性来选择想要看到的新闻信息。比如,受众可以在一条新闻中选择“当事人视角”“旁观者视角”“监控视角”“路人视角”等多角度来体验新闻场景。未来的沉浸式新闻应该是新闻创作者和接收者边界逐渐消失的一个过程,共同参与、交流对话将会在多媒体融合技术下实现新闻的非虚拟沉浸式体验。

注释:

①Nonny de la Pena,Weil P,Llobera J,et al.Immersive Journalism: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for the First-Person Experience of News[J].Presence Teleoperators&Virtual Environ ments,2010,19(04):291-301.

②曹竞,刘俞希.5G时代下的媒体融合发展 中国青年报沉浸式体验新闻的探索与思考 [J].新闻与写作,2020(03):89-93.

③杭敏.融合新闻中的沉浸式体验——案例与分析[J].新闻记者,2017(03):76-83.

④de la Pena,N.,Weil,P.,Llobera,J.,Giannopoulos,E.,Pomes,A.,Spanlang,B.,Slater,M.: Immersive journalism: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for the first-person experience of news.Presence 19,291-301(2010).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受众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