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风格和真实话语
——电影《开战》中的新闻叙事
2021-01-31胡洁如
□ 胡洁如
2018年戛纳首映的法国电影《开战》,讲述了一群工人以抗议示威来为自己争取权益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让新闻媒介参与叙事,是新闻再媒介化的过程。虽然《开战》中的新闻画面不是取材于现实素材,而是在片场拍摄的模仿新闻的一种表现,但笔者仍将其界定为两种不同媒介形态。因为不论是从电影的整体结构还是叙事内容来看,它都试图模仿新闻报道:1.事件全程几乎都有新闻媒体在场;2.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非常接近于现实中所播放的新闻;3.电影出现了三种画幅的变化,2.35:1、1.78:1、3:4,分别是宽荧幕电影、高清电视和手机屏幕的画幅,后两种画幅也是根据电视和手机尺寸设定的,这两种媒介分别是电视新闻和公民新闻的传播载体。
德国戏剧学者克里斯托弗·巴尔梅对于戏剧表现的讨论,可以借鉴到电影的再媒介化现象思考:首先,某一媒介的叙事内容传输到另一媒介上;其次,某一媒介的形态可得到扩增与概念延伸;最后,在某种媒介中引入其他媒介的美学范式。由此,可以看到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吸收了新闻媒介的形式风格和叙事话语。
一、新闻的“奇观”叙事与透明性
《开战》采用的新闻媒介主要是电视为载体的官方新闻以及手机为载体的公民新闻,电影中的新闻直接参与并推动了叙事。在某场戏中,上一个镜头是工人组织和企业在谈判,下一个镜头以同样清晰度的画面使用高清电视的画幅显示电视新闻,新闻内容是该谈判的失败和工人由此引发的暴乱、愤怒,于是电影中情节的发展在新闻中得以延续,它以新闻的叙事方式展开。
电视新闻的播放主要是插曲式的,并致力于满足人类对新闻信息取舍和信息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因而电视新闻往往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给出最多的信息量,这种碎片而高效的叙事方式满足了电影对于戏剧张力的需要。在《开战》中,共出现6次官方媒体的新闻画面,每次表现的基本都是众人抗议、现场暴乱等戏剧冲突强烈的“奇观”场面,《开战》正是利用新闻带有满足信息效益最大化目标的这一特点,才能借用数次新闻叙事在两小时之内完整细致地呈现整个工人组织的抗议过程。此外,新闻一般都带有评论音轨,新闻剪辑带来的碎片化画面、快速拼接的几个跨时空场景和新闻特有的评论员评论相结合,在电影中大大压缩了时空,提高了叙事效率。
新闻叙事运用在电影中,不仅可以提高叙事效率、加强戏剧冲突,同时它具有的透明性能让观众更具沉浸感。新闻叙事透明性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在新闻文本中呈现事件行为者、相关人员、文字或视频的截图,它的透明性显然是为了让受众直接触摸事件人物,从而更接近事件本身,因此是一种更具真实感的叙事技巧。而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促使新闻生产者的外延大大扩展,使当事人、目击者或相关人员都可生产新闻,他们生产的新闻恰恰具有天然的透明性,传达新闻内容的视频成为公民表达“我在现场”的有力手段。因此,视频形式的公民新闻叙事带有天然的透明性和“我在现场”的力证。
《开战》结尾正是利用这一点,将一个使用数字技术处理过后的“自焚现场”包装成公民新闻,带给观众无比真实的直击现场的震撼力。电影结尾处劳伦的自焚是最具张力和震撼力的一场戏,也将电影推至高潮。此处使用了公民新闻画面、电影画面、电视新闻声音三种不同的媒介参与叙事。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公民新闻的视频——这种粗糙且直观的竖屏拍摄形式,给观众巨大的冲击感,让观众感受到事实似乎在远处但又真切地在眼前发生,这是因为公民新闻的透明性是与生俱来的,观众看到的是直接的事发场景的镜像,而不是受到记者控制的叙述。另外,竖屏本身的特性也服务于结尾的张力,竖屏既突出人物主体,又因其构图形式不符合人眼横向观看习惯而增加了观众观看时的压迫感。
二、新闻媒介的真实话语
《开战》中的新闻媒介在表达话语的真实感上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影媒介有一定的区别。根据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当下的人们所接触到的事件都是通过媒介传递的。人们不会相信电影中的事情真实发生,但是会下意识地认为电视中的报道是真实的。《开战》正是利用当代人们通过媒介感知现实的特点,将电视和手机视频新闻片段多次无缝衔接在电影叙事中,当我们假定新闻报道是真实的时候,我们也就默认了电影叙事的真实。
巴赞的“纪实美学”提出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许多伟大的电影作者用一辈子践行这条“电影准则”。曾经,观众从电影中感受到的真实性是来自长镜头的多义空间和景深镜头。在《开战》的结尾,观众可以看到,劳伦用自焚的方式来引起极大的关注。电影在叙述这个片段时,首先是使用竖屏的构图,画面十分粗糙;其次是没有任何声响,让人感受到这段视频好似是隔着玻璃被拍摄下来的;此外,还采用了室内俯瞰的视点。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同于巴赞所提倡的电影化纪实表达,它利用新媒体的拍摄和传播方式完成了对结局的叙述,但仍具有强烈的纪实意味,这与以手机视频为载体的新媒体息息相关。
观众都知道这部电影是虚构的,在为主人公难过的同时,观众也会惊叹于虚构影像带来的巨大冲击力。影片结尾,导演运用的虚构策略是成功的,它的真实感不仅由内容本身带来,更重要的是在电影中嵌入了另一个媒介的真实属性。我们在电影中看过许多爆炸、自焚现场,我们亲身经历过的爆炸、自焚现场却甚少。在《开战》中,我们日常观看网络上“无名者”发布的震惊视频的经验,即被导演当作一种更贴近观众的真实策略加以运用。
当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在电影中被广泛地运用后,它原来被赋予的作用早已发生变化。当下人们对于电影中真实话语的选择已经发生变化,来源于电影叙事内容——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的调度、表演等元素——的真实感不再是唯一考量,如今有更多表现真实感的话语方式,例如《开战》中对媒介的选择即是作品对真实感的定义。
三、结语
电影《开战》使用新闻叙事的手法十分具有突破性,它不仅在电影话语层面带来了明显的风格意味,也在叙述的真实性上给人以新的启发。电影中出现的新闻媒介不仅起到多线索叙事或是渲染气氛、交代环境等简单传输内容的作用,而且作为一种具有鲜明风格、天然带有真实性的叙事媒介直接参与和见证了另一种媒介的叙事。另外,新闻媒介在电影叙事中既能从故事层面推进叙事的发展,还能促使观众分别以现场的“在场”和观看的“在场”这两种方式实现对电影的真实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