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3.0背景下社交媒体应用的问题探究

2021-02-04梁昕然

视听 2021年2期
关键词:谣言社交算法

□ 梁昕然

业界普遍认为在2010年我们进入了Web3.0时代,用户的价值被深度挖掘,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互联互通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同时强势崛起的还有社会化媒体这支大军,凭借着给用户极大的参与空间和提供多方沟通的非正式平台,得到了从官方到企业再到个人的青睐。《2019-2020年中国移动社交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移动社交用户规模已达到8.62亿人。这证明了移动社交媒体的超高人气,但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弊端也渐渐显现。

一、对社会个体的温水煮蛙

社交媒体的弊端首先显现在每个用户身上。用户是社交媒体的直接使用者,他们每天消耗大量时间在这些应用上,即使没有收获到有价值的信息,也要仪式般地趴在上面不肯退出。于是社交媒体就如温水煮青蛙般消解着个体。

(一)阅读的碎片化与浅显化

“碎片化阅读”最早是在2007年被学者提出,其主要含义是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段进行零散且少量的阅读。Web3.0时代,信息技术水平提高,社交媒体手段不断丰富,再加上一如既往的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个体阅读的碎片化。

如果说手机移动端造成了用户阅读习惯的短浅化与碎片化,那么社交媒体可以说是它的最佳帮凶。2017年,Global Web Index(简称 GWI)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互联网用户使用时长的每3分钟里,就有1分钟用在了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上,网民平均每日活跃时长超2小时。相信这些数据在近几年有增无减。人们将社交媒体作为打发时间的主要工具,稍有喘息的时间就要拿出手机在微博、抖音、Twitter上来回跳转。这也就促成了媒介产品向碎片化的转化,又变相鼓励了人们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人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这些纷繁的信息进行浅显的了解,未能明辨真伪,或者根本就是跟随着传播者提供的思路进行顺向思考,而反思与批判却很少进行,用户显得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力。

(二)隐私泄露问题凸显

我们常常感叹社交媒体的“贴心”和便利:需要什么消息,只需输入关键词就可以获得,甚至根本没有在这个平台上搜索过就看到了相关推送。但这背后的原因可以配得上“细思极恐”一词。为什么社交媒体能够实现“无搜索即推送”的功能呢?因为它的手中掌握着你在其他平台的轨迹,因为你的隐私被泄露了。

“2009年一项针对Facebook用户的调查显示,有99.3%的用户会在社交网站上使用真实姓名,97.4%的人在社交网站上暴露了自己的学校信息,92.2%的人暴露了生日,83.1%的人暴露了邮箱地址,98.7%的人暴露了自己的照片。”到现在,隐私泄露已经不是一件稀罕事,我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需要登录,需要允许其访问手机里的照片、信息、联系人,需要开启定位,甚至是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同时,用户的分享行为如晒照、打卡等也会让自己的个人隐私处于暴露之中。有些用户可能认为,这是我为了得到平台提供的服务所付出的代价,况且只是交给平台,并不会被非法利用。但事实是,“用户信息贩卖”早已成为一条商业链。2018年6月4日,《纽约时报》称,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与Facebook达成协议以获取用户隐私信息的设备制造商至少达到了60家,其中包括苹果、亚马逊、微软和三星。

(三)印象整饰与压力

印象整饰也被称作自我呈现,是指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他的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中也曾提到,人们按社会剧本的期望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们的表演又受到互动对象的制约。在互动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根据别人的期望来塑造自己的形象,隐藏别人不期望的,展现他人期望的。

在社交媒体兴盛的背景下,印象整饰现象更甚。用户努力在朋友圈塑造一个漂亮、积极、偶尔沮丧或者倒霉、偶尔“鸡汤”的形象,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人设”。他们会花上几十分钟的时间构思文案,花上几小时的时间修图,思考该屏蔽谁、不该屏蔽谁,再在剩下的时间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般焦急地等着点赞、评论的出现,以便及时回复、寒暄。如果收效甚好他们自然开心,如果无人理睬他们又陷入反思的地狱,反思是哪里说得不到位,反思是配图不好还是文案不够煽情,然后又投入下一个朋友圈该怎么发的漩涡。就是这个循环让不少社交媒体用户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焦虑中,让分享成为一种为了整饰形象而进行的压力行为。不分享会担心被遗忘,分享又担心人设崩塌,但却又对社交媒体欲罢不能,不舍得放手,只能纵容压力的叠加。

二、对社会整体的冲击扰乱

(一)算法偏见与歧视

算法在社交媒体内容的分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带给我们很多便利,想看见的就会出现在首页,而且是聚集涌来。但作为一把双刃剑,算法也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比如算法偏见和歧视。

算法在诞生之初就曾被各类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冠上“完全中立”的头衔,声称能够独立于人工编辑,客观地为用户进行新闻分发与推荐,但真相却逐渐显现出来。Facebook在2016年就曾被其前员工揭露:“Trending Topic”是人工编辑取舍后呈现的,其中包括故意打压保守派,并非完全根据算法智能排列。虽然Facebook事实败露后立即将“Trending Topic”的人工编辑撤掉,但这场风波还是撕开了算法技术神话的外衣,其宣称的独立、客观和中立程度自然遭受到怀疑。实际上,由于算法所依托的数据采集于人类行为,也就不可避免地在数据中裹挟人们的情感认知偏见,输入端的偏见因素自然会导致算法模型进一步固化,加深了偏见和歧视。另外,算法偏见最让人诟病的就是种族偏见,例如谷歌图片软件曾将黑人的照片标记为“大猩猩”,将关键词“三个黑人少年”自动与消极晦暗,甚至与犯罪新闻相关的黑人照片相连接,而输入“三个白人少年”之后搜索结果呈现的照片大都是青春活力、积极阳光的白人少年。

关于算法偏见更可怕的是,这些操作都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进行的。算法模型是如何设定的?用户的数据又是如何被使用的?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如果我们不对算法呈现的内容给予特殊关注,那么这些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潜入普通人的思想中,成为正常现象。

(二)谣言泛滥成灾

谣言一直是我们较为头疼的问题,基本上每个个体都曾被谣言所骗。但传统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途径有限、蔓延速度较慢。到了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社交媒体兴盛的Web3.0时代,谣言有了有效的传播途径,而且社交媒体庞大的受众基数和良莠不齐的用户更让谣言像插上了翅膀一般纷飞。

2020年1月26日,一张截图占领了各个社交媒体,内容为“今晚9时30分,央视新闻频道白岩松主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现场直播,邀请钟南山院士介绍疫情,请家长朋友们届时观看”。内容一经发布就得到了大量转发,甚至许多高校还以正式通知的形式加入传谣队伍中,最后白岩松不得不亲自辟谣,结束这场闹剧。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谣言已经成长为一个无限伪装的信息,他们利用虚假的权威来源、虚假的权威参与者、虚假的专业文本模式、真假掺杂的方式来不断包装自己。而社交媒体由于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几乎无所不及的传播网络,外加移动端的随时随地,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扁平化、网络化、超高速的传播渠道,也让辟谣和源头追溯变得艰难。另外,社交媒体时代,人们的分享欲和被关注欲被大大激发,很多人捏造、传播谣言的目的往往是通过谣言获得关注、表达诉求,而这类谣言往往又是极具情绪化的,实际上大大增加了谣言被广泛传播的可能性。

(三)恶意煽动频发

我们常说社交媒体实现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愿望,它打破了传播的单向性,让各方有了发声的权力,而且无需实名,但是这种传播者的低门槛和传播的无政府无秩序状态也带来传播权的滥用,为极端言论、反动言论创造了温床。

在社交媒体的发展中,一些国家由于信息技术、资源相对先进、充足,掌握了主动权,给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恶意煽动创造了机会,致使国际整体环境的稳定性遭受较大挑战。在我国的社交媒体中也存在着大量煽动性言论,甚至是群组。百度贴吧中就曾有这样一个吧:吧友沉迷于钻研各种束缚方式,不仅用来绑别人也用来绑自己,而且绑得越离奇越复杂就越好,同时怂恿各类人士积极试验,其中不乏失手致意外死亡的案件。这类事件引得具有猎奇心理或媒介素养不足的受众未明真相就被情绪所感染,极易造成突发性群体事件,危及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三、结语

每个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社交媒体也不例外。它在带给我们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陷阱的产生,谣言纷飞、隐私泄露、刺激社会动乱的产生等都可能会让我们对社交媒体应用产生质疑与反思,但这种质疑不该成为我们阻碍科技发展的理由。面对社交媒体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对策、趋利避害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猜你喜欢

谣言社交算法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如何科学识别谣言?
社交距离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谣言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