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语境下国产纪录片的叙事分析
——以纪录片《一带一路》为例
2021-01-31冯瑞丹
□ 冯瑞丹
一、《一带一路》:在“一带一路”主题下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变得愈发重要。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是党的十九大对新闻媒体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完善我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们对外传播和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背景下的一个重大主题。共建“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发展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互联互通的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纪录片《一带一路》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倾力打造,于2016年9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片以多维度视角对“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进行了拍摄,记录了国内外60多个普通人物与“一带一路”的故事,以小故事阐述大战略,彰显“沿线国家合唱”的宏大主题。
二、叙事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越时空的“大合唱”
(一)以“共同命运”的历史性联结为叙事开端
《一带一路》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倡议为叙事开端,展开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讲述。纪录片第一期起到了引出节目叙事主题“一带一路”、揭示“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溯源、介绍“一带一路”项目背景的作用,以客观而饱含情感的叙事口吻向观众呈现了“一带一路”的整体路线,并介绍了人类古老的共同命运联系。同时,通过叙述历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了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名字由来、兴起原因,丝绸之路的强大联系功能、积极影响及其沉寂。另外,通过历史与现今两大时空的穿插叙事,在讲述历史上的人类共同命运联结后,介绍了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与世界国家的贸易往来,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达了中国发起新丝绸之路的积极意义。
(二)多主题讲述“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建设成果
《一带一路》以较为宏大的主题为中心,通过对具体人物故事、现今时代发展、历史事件回溯、当下国际贸易与交往等方面的叙述,阐述了“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体现在各项基础设施方面的情状与效益。该纪录片的第二期至第五期分别介绍了“一带一路”项目在交通建设、电力建设、投资贸易、资金融通建设等方面给沿线国家带来的改变与便利。同时,节目中出现了50余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各界人士,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角度,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积极正面的评价。
(三)通过呼吁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升华叙事
纪录片的最后一期以大型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开场,通过舞台空间艺术的呈现复原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荡气回肠的龟兹乐舞、隽永富丽的维吾尔族古乐,表达了人们对于互尊互信、文明互鉴的丝路文化的歌颂,渲染了宏大、盛美、感人的氛围,带动了观众的情感。该期节目主要传达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交汇之路,更是互利共赢、文明互鉴、和平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节目最后以习近平主席出访乌兹别克斯坦时的《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讲话作为结尾,呼吁每一位观众心中命运共连、互通互信的愿景。作为整部纪录片的收尾,这一呼吁极大调动了观众的情感,完成了对整部纪录片的叙事升华。
三、叙事视角:宏大主题下的平民化视角
《一带一路》以全面解读“一带一路”重大构想为主题,叙事时间贯穿古今,空间上联结中外。但该纪录片通过挖掘小人物身上的故事,呈现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常态与生活细节,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节目的整体基调更加温暖、更富有亲切感。
该纪录片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方面进行主题设置。该纪录片的每一期都会讲述一个或几个普通人的故事。这些普通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他们或因电力资源匮乏而得不到更好的教育,或从未坐过火车却渴望探索远方的风景。但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推动,他们的生活都在向好的方向日益改善。
比如,第三期《光明纽带》以电力建设为主题,解读了“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带来的益处。节目以巴基斯坦北部山区女子小学13岁的曼纳扎的故事为开头展开叙事。该地区电力供应不足,整个学校只有一个电灯泡,曼纳扎和她的同学们必须太阳落山前写完作业。当地教室环境的简陋和曼纳扎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观众也会意识到当地孩子的教育发展受限于电力资源的问题,从而使观众对“一带一路”项目在电力建设方面的意义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四、叙事方式:用国际化表达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陈力丹先生曾说,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要采用国际上能够认同的表达方式讲好故事,“多一些具体的说明,少一些抽象的概念;多一些人文色彩,少一些生硬说教;既准确鲜明,让外国受众看得懂、听得进,又亲切自然,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首先,《一带一路》的节目话语整体呈现出慢节奏、讲故事的风格。每一期节目主题往往不是通过语言符号来表达,而是通过非语言符号进行渲染和呈现。旁白以沉稳温和的语调叙述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现代化发展、各国与中国当下的互联互通和历史性交集,以及当地普通人的生活。《一带一路》呈现给观众的是对世界各国在当今时代交往方式的探索与具体故事的讲述,以探索发现者和故事讲述者的身份,展开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多主题、多角度解读。
其次,节目在切入某一话题或进行话题转换时,常使用镜头语言而非文字语言。随着屏幕中出现某一国家的自然风光或人文风光,观众可以意识到节目接下来要讲述的地域是哪里。而这时,旁白常常会讲述当地一个“小人物”的故事。镜头随着“小人物”的身影而移动,拍摄当地的自然人文风光和基础设施建设。每期节目呈现给观众的镜头语言的内在逻辑与场景衔接常常是对当期节目主题的一种隐喻,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再次,在回溯历史事件时,多次使用可视化地图。该纪录片曾出现这样的话:“古丝绸之路造就了昔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境贸易,与此同时也完善了一系列贸易城镇的布局,并影响深远。”纪录片运用可视化地图,清晰且生动地展示了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延伸与沿线国家的位置所在,也直观地呈现了古丝绸之路的开拓对当今时代“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
最后,《一带一路》注重轻音乐的使用。尽管各国观众使用不同种类的语言,但对于音乐的感知却有着相通之处与共鸣。每一期节目出现轻音乐的次数平均在6次以上,平均时长占据该节目总时长的三分之二以上。根据解说词的内容,加入适宜的轻音乐,起到引发海内外观众共鸣的作用,很好地加强了对观众情绪的调动。比如,第一期讲到公元前240年埃拉托斯特尼在埃及计算地球直径的历史故事时,响起了具有埃及地域特色的古老的背景音乐,将观众瞬间带入古埃及的氛围之下,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