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际性理论视角看国产访谈节目的新突破
——以《十三邀》为例

2021-01-31胡闲鹤

视听 2021年2期
关键词:许知远主持人文本

□ 胡闲鹤

一、文际性重塑节目类型

在《电视文化》一书中,文化研究学者菲斯克(Fisker)把“文际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概念引入了对电视文化的研究。他把文际性定义为媒体文本可以产生文化意义的主要成因。正是由于电视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相似和相异之处,电视文本才能够为观众生产出意义和快感来。文际性理论认为,文际性存在于文本之间的空间,任何文本的解读都要与其他文本联系起来看,要有一定的文本知识,才能产生影响①。

菲斯克把电视节目的文际性分为两类,即水平文际性和垂直文际性。水平文际性,指的是不同电视节目文本之间的文际互动关系,而不涉及同一文本的不同层级,可以用来分析节目形式和类型的创新性。垂直文际性,指的是一个初级文本(如某个特定节目)和与之相关的不同层级文本之间的关系。垂直文际性可以用来解释电视节目的多义性和流行性。

《十三邀》是由腾讯和单向空间联合制作,许知远担任主持的一档网络访谈节目,播放平台为腾讯视频。该节目以“带着偏见看世界”的定位来开展访谈,目前节目第四季已经完结,开播四年多,对国内外文化、艺术、娱乐等领域的诸多公众人物进行过深度访谈,频繁在社交网络引发讨论甚至争议。它在实现节目类型创新的同时,也是一档少有的能够“出圈”的访谈节目。

本文试图从文际性理论视角出发,从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层面梳理《十三邀》的创新路径,解释《十三邀》实现创新的逻辑原理及其如何“破圈”并流行。

二、从水平文际性看《十三邀》的创新

符号学家罗兰·巴特认为,文际性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的文化就是由一张复杂的文际网组成的,其中的文本最终是相互指向,而不是指向现实②。根据这一观点,视频节目的制作者往往也是通过考察不同节目的文际关系,依据某种类型的规则来进行节目创作和创新。而对于观众和评论者而言,对不同节目类型文际关系的理解,是理解视频节目内涵的关键。

作为一档访谈节目,《十三邀》融合了真人秀、纪录片等其他类型视频节目的元素,在与其他节目类型的文际互动中实现了自我创新。

(一)真人秀:作为被解剖对象的主持人

《十三邀》异于传统访谈节目最突出的一点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节目更加关注主持人与访谈对象之间的关系。许知远在节目中扮演的角色与其说是主持人,不如说是一个对时代与社会充满了困惑与焦虑的观察者。观众调侃,“每看一期《十三邀》,都加深了我对许知远的了解”“这是国内首档以解剖主持人为主要内容的访谈节目”,不自觉地开创了采访者进入访谈故事的先河,成了极具真人秀色彩的访谈节目。

作为一名非科班出身的主持人,许知远在访谈开始前经常表达自己的紧张与焦虑。在准备阶段,他通过镜头展现着一般意义上“幕前”不该有的一面。比如在访谈陈嘉映之前,他就对自己缺乏足够的哲学知识而能否将访谈进行得深入彻底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与怀疑。这是将电视真人秀中的技术手法嫁接到访谈节目中的方法创新,节目策划时通过角色的设计与调整,将主持人设定为一个带着受众去探索的思想者,主持人本身成了被展示和被记录的“真人秀”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客观、公正、价值中立等主持人应当秉持的专业理念被许知远舍弃,节目中的他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态度,清晰呈现的是鲜明的思维个性、固有的认知习惯、批判的态度以及独立的风格。许知远以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在与文化精英共同开启的深度交流与对话交锋中寻求某种答案或者解释③。作为主持人,许知远的观点或许常常带有某种刻板印象,却也提供了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创新了访谈节目的叙事角度。

(二)纪录片:时空跨越与伴随式采访

《十三邀》主体上是一档访谈节目,却又具有浓烈的纪录片风格,访谈的方式、内容与深度借助纪录片手法得到全方位呈现。《十三邀》的纪录片风格体现在,它没有固定的访谈地点,一般都是去往采访对象所在的地方完成访谈,同时节目也不是一次录完,会在不同的场景下分多次录制,并会完整记录采访过程。

例如采访贾樟柯那一期,许知远随同节目组一起来到贾的老家山西汾阳,这期节目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在贾樟柯带许知远游汾阳的路上完成的。在关于电台主播的一期,采访对象为三位主播,他们分别在哈尔滨、深圳和杭州接受采访,即该期节目是在三个不同地方和三段不同的时间录制的。

在内容生产中运用纪录片的手法,对外景与采访过程的记录,不仅丰富了节目内容,扩大了节目的信息容量,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全面地展示了采访对象所处的环境,其成长背景与文化氛围,当前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有了这些背景信息,访谈的语境变得真实而立体,有利于观众理性、深入地理解被访对象。

在对幕前幕后的全方位展示中,节目真实还原了具有戏剧性的冲突与话语的对抗,呈现出具有话题性、直观性的对话与互动,让受众实现感性的到场。节目还利用许知远的风格特质、话语方式与访谈对象产生冲突乃至对抗,全方位展现双方的观点与态度的差异,促使受众去思考访谈中出现的各种命题与争论,拓展了访谈节目的深度与内涵。

三、从垂直文际性看《十三邀》的“破圈”

节目文本的水平文际性对节目的创新突破起着主导作用,可以用来解释节目的创新性,而表现为观众反馈的第三级文本则可以解释节目的流行性。

在探讨垂直文际性时,一般将文本分为三个层级:节目本身是初级文本,关于初级文本的传媒报道及宣传是次级文本,观众自己根据初级文本做出的反映与内心解读则是第三层文本。不同层级文本之间的张力,则是这档节目的垂直文际性。作为一档严肃访谈节目,《十三邀》能够多次在社交网络引发热议甚至争议,屡次“破圈”,依靠的正是极具张力的垂直文际性。

(一)许知远的“偏见”

许知远身份众多,他是《十三邀》的主持人,但他首先是一名作家、前媒体人、文化品牌的老板以及公共知识分子。综合其各类身份及以往经历,他很难抹掉的一个标签便是“不合时宜的知识分子”。“不合时宜”这种描述的准确性与自觉性也体现在了节目的定位上:带着偏见看世界。

尽管节目并未具体解释这种“偏见”的所指,但结合许知远及其各类作品的主题,以及他的身份和经历,大致可以归纳为“批判流行、批判大众、批判社会”的经典知识分子立场,即用一种明确的精英主义视角来审视时代议题。从某种极端的层面上来讲,节目每一期被访问的嘉宾均是许知远用来进行社会批判和时代反思的思维工具,因为许知远思考问题的逻辑和话语模式过于固定和单一,与其说采访是一种交流,不如说是主持人许知远拿起这些“工具”丈量社会和时代,进行自我审视。

正是节目的这种“偏见”,在源头也即节目的初级文本上埋好了节目在传播之后的争议点。如果传统访谈节目主持人是一个导游,那么价值观鲜明且稳固的许知远是一堵高高的、没有任何弹性的墙,被这堵墙拦住的大量观众便会产生各种应激反应,比如批判许知远为“油腻中年男人”“迂腐知识分子”“为时代唱挽歌的人”,创造了丰富的第三级文本。从访谈节目创作的本文角度来说,这是《十三邀》的个性与多义性;而从网络综艺的传播和营销的角度来说,这是《十三邀》的话题性与争议性,助推其逐渐“出圈”并流行。

(二)公共讨论的催化剂

许知远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十三邀》的选题方向与风格。精英主义的知识分子视角,除了夹杂主持人单一的价值观及固化的话语模式,还能精准捕捉时代情绪和社会痛点。《十三邀》是一档极具现实感的访谈节目,它所涉及的议题往往能够点中社会的隐疾,戳中大众的情绪焦点。

在对节目制作人马东的采访中,马东说出的“所以当我看到,那些特别积极地面对生活的人的时候,我就老想乐”这句话,在社交网络上掀起了关于“犬儒”的讨论。节目第四季采访了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项飚,他谈到了现代社会“附近”的消失,“附近”这类社科领域术语也开始成为社交网络热词。无疑,这些话题都是切中了时代情绪和大众共鸣,才得以引爆网络,而在脱离了节目原有的语境之后,观众便创造了大量异于节目本身内涵的第三级文本。

由于社会条件及媒介环境的变化,大众观点的极化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短视频及段子等泛娱乐内容在大众的日常信息获取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当前的公共讨论氛围并不乐观。《十三邀》无疑在当下这种环境中提供了公共讨论的素材,为娱乐泛滥的社交网络设置了公共讨论的议程,促成了众多网民对社会严肃议题的思考与讨论。从根本上来说,《十三邀》这类严肃访谈节目是稀缺的,它既是公共讨论的素材,也是促使诸多讨论得以发生的催化剂。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语言类综艺以及短视频节目的发展,曾在电视平台扮演过重要角色的访谈类节目目前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节目形态还是节目制作理念,都正在经受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找到适合新媒介环境的创作思路。

《十三邀》是访谈类节目的一次创新实验和自我突破,它在改变传统访谈节目形态的同时,实际上拓宽了访谈节目的内涵。它的创新是建立在与其他节目形态的“文际互动”中的,即得益于它对其他电视节目形态及综艺类型的借鉴,融合其他节目类型的典型元素以完成自我改进。这种借鉴无论是自觉的还是非自觉的,都在客观上展现了视频节目文际性与视频节目形态的互动关系,并能够为当下的访谈节目制作提供一些参考。

注释:

①[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张鲲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55.

②[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张鲲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66.

③周浒.重塑关系、真实记录与理性到场——网络视频访谈节目《十三邀》的模式创新[J].青年记者,2018(05):84-85.

猜你喜欢

许知远主持人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书生直播带货,让流量向知识靠拢
书生直播带货,让流量向知识靠拢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游荡者许知远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