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小说研究的重要收获
——评李建军《雅俗际会: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共生关系研究》

2021-01-31罗书华

关键词:话本士人文言

罗书华

(复旦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 200433)

庚子岁梢,忽收到李建军先生惠寄大作《雅俗际会: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共生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20年12月版,以下简称《雅俗际会》),急急拜读,顿觉大气磅礴,耳目一新,不愧为宋代小说整体研究的重要收获。读此佳作,不能无感,特记心得数语于后。

一、多体共生:宋代小说整体研究架构的强化

小说之为体,以语体分可以有二,一为今之所谓文言,一为今之所谓白话。文言又往往分为笔记与传奇,间有志人与志怪之说,白话又有话本与通俗等名分。文言小说在经史子集书目体系中或为子余,或在史侧,或者依违摇摆在两者之间。通俗一系则多摈于官家书目之外,只是偶存于私人书目或不敢示人之所。近世治文学史与小说史者,多不出此范畴。治通史者,则文白二流;治一代者,则文白别章。至于其为一体几分,还是强多体为一,其同几何,其异几分,之间系何种关系,如何渗透互动?则多悬而未论,或者论而未全,这是小说研究的基本格局,也是古代小说历史对于后代研究者的基本规定。

近二三十年来,这一研究格局渐次有所松动与变化。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李剑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鲁德才《古代白话小说形态发展史论》,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萧相恺《宋元小说史》,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凌郁之《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宋代雅俗文学观》,李军均、曾垂超《论宋代小说的雅俗之变及其文化精神》,孟昭连《宋代文白消长与小说语体之变》(《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王丽娟《论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以“连环计”故事为例》(《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纪德君《宋元话本与文言小说的双向互动》(《文艺研究》2017年第6期)等著作论文都对此有不同程度的涉及,昭示了小说研究的趋势。李建军教授顺流而动,奋七八年之力作《雅俗际会》,遂将宋代文言小说与话本的关系研究推向了新阶段。

虽说从绝对时间点来说,《雅俗际会》并不是宋元文言小说与话本小说比较、关系、互动研究的肇始者,然而,若就意识之明、用力之勤、篇幅之巨,则本著确有后来居上之势,而其突出特色与鲜明个性则是将原本分治的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合为一域,放在一个“共生”的框架之中,从而实现了对宋代小说的整体观照。

“共生”本是生物学术语,后来漫向人文社科领域,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思想观念。建军教授在考察“共生”思想发展历史的基本之上,充分借鉴日本学者黑川纪章《共生思想》、中国学者李思强《共生构建说论纲》、胡守钧《社会共生论》、袁纯清《共生理论》等著述,提炼出共生关系、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共生机制、共生脉络、共生影响等核心概念,构建了独特的小说分析框架。著作以士人叙事与市民叙事这两种相异又相邻的叙事类型为“共生基础”,以唐宋之际社会变革、阶层变动、观念变迁、雅俗变化导致的市民文化与士人文化的双向互动为“共生语境”,“共生机制”则是两者之间叙事观念的双向渗透、叙事题材的双向改编、叙事技法的双向借鉴。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新的论述。

新的框架、路径与视野,决定了本书的新面貌与新气息。作者突破文言小说与话本小说研究各自为政的窠臼,将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互动关系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内在基础、相应机制、催生的文体形态、产生的文学影响等内容悉数纳入共生的线索与框架中,先后讨论了市民文化与士人文化的双向互动,志怪传奇与话本小说的起伏消长,志怪传奇与士人叙事机理、话本小说与市井叙事机理,士人与市井叙事的异质互补,士人与市井叙事的互动方式,以及士人与市井叙事的互动征迹,最后阐发士人、市民叙事互动与文学雅俗嬗变等内容,在以上诸多方面都可见新的线路与论说。

共生虽说是发源于自然科学,流布于社会科学的概念,然而由于“共生”理念本来就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加之作者对“共生”产生的背景与内涵作了深入考察,找到了与小说研究的相契之处,因而这次移用并无生搬硬套的异样感觉,反倒给人以榫卯相合、水乳相融、学理自洽的感受。

二、叙事有别:文言小说与话本体性的深刻揭示

建军教授将文言与话本置于共生的整体框架中,固然有将其视为同一家族之意,然而,作者并非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物,并非要模糊两者分流的历史,也不是为了弥合两者的差别,毋宁说也是为了近距离打量、更为清晰地打量两者的分别——无论两者是同大于异还是异大于同的文体,距离的缩小都将有助于对它们各自本性的审视。

《雅俗际会》在对文言小说与话本小说的共同语境及两者的发展脉络稍作铺陈与梳理(第一章与第二章)之后,很快就进入到“共生单元”与“共生基础”部分。单从章节结构的角度也不难感受到,这两部分也是全书的重心之一。全书十章,这两部分占有五章,占据了全书的半壁江山。这五个章节虽以“共生单元”或“共生基础”为名,其实却是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论述两种文体不同的“叙事机理”。这里的角度,既包括文体与观念发展与嬗变,也包括其构成的家数类别。换个角度说,作者并非简单地敷陈或复述两种文体及其观念发展与家数类别之分,而是要在不同阶段与类别中寻绎两种文体叙事机理的嬗变与特质,从而从纵横两个方向来窥视两种文体的体性。

在此纵横交错的考察基础上,作者指出宋代文言小说与话本的编创主体、接受主体分别是士人与市民,集中反映了这两类不同主体的文化精神和伦理意识,属于不同类别的叙事。宋代文言小说的创作和阅读基本上是在士人圈中,属于士人叙事。宋话本的口传环节是典型的市民叙事,编写环节虽然经过书会才人等文人的加工润饰,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文人叙事的情趣和印痕,但主导性的还是市民情趣,因此宋话本的主体应归入市民叙事。无论是叙事话语(用何叙事)、叙事行为(如何叙事)还是叙事旨趣(为谁叙事)、人物塑形(形塑何人),都体现出士人叙事与市民叙事两种不同倾向。

其中,文言小说多简洁典雅,含蓄蕴藉,呈现出超语体文的书面加工色彩,话本则多用口语化的白话,直白俚俗,生动活泼,显现出语体文的活态口语色彩;文言小说叙事重“事”亦重“叙”,讲究结构的谨严周密、情节的跌宕有致和叙述的起承转合,话本小说则“事”重于“叙”,更加注重故事本身的生动曲折,而不把“叙”作为重点,在谋篇布局的运思、叙事技法的运用上均不及士人小说精致;文言小说中可见文人士子的登第梦和黄粱梦,话本小说则折射出市井细民的发迹梦和富贵梦;文言小说更加追求雅致的韵味,话本小说则更为俚俗,前者含蓄蕴藉,后者浅近直露,前者偏重精神愉悦,后者偏重感官刺激;在人物塑形和叙事伦理上,文言小说中的士人形象更多悲情色彩,而话本中的士人形象则更多喜剧情调;就女性形象塑造而言,文言小说的女性形象涂抹了更厚的道德油彩,而话本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则更少道德羁绊,更为接近人物原貌;宋代文言小说教重于乐,而宋话本则是乐先于教。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文言小说偏向于士人叙事,白话小说则偏向于市民叙事。

此前虽然也有论者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论及这两种小说的各自特性,然而,以多年心血数十万字的篇幅聚集于这方面的研究者实不多见,其对两种文体体性的诸多论述均有助于人们对这两种文体体性的认识。

三、相生互动:文言小说与话本关系研究的推进

《雅俗际会》对文言小说与话本体性与叙事机理作了全面深入的比较,但是作者的出发点显然并非对两者体性作静态比较,更不是要强化两者的分别与区隔,作者更感兴趣的,不在于两者的同,也不在于两者的异,而是在这既同又异的两种文体之间的关系与互动。著作命名为《雅俗际会: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的共生关系研究》,也清楚地表明了研究的旨趣所在。

对于文言小说与话本之间的关系,此前研究界当然也有涉足,然除纪德君《宋元话本与文言小说的双向互动》等少数著作之外,多数论述是集中于作品题材之间的承继与借鉴。《雅俗际会》对于两种文体作品之间题材的承传与发展固然有新的梳理、挖掘与开拓,然其大旨还是在文白共生、雅俗互动,在士人叙事与市民叙事之互渗与共振。

从宋代文言小说一脉出发,作者看到在话本小说的影响与冲击下,文言小说在小说观念、审美趣味、叙事手法、故事结构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原来的“补史阙”“裨教化”观念逐步消退,渐次由“淑世”向“资暇”、由“慕史”向“幻化”转移,历史叙事、纪实叙事色彩愈淡,而文学叙事、虚构叙事愈浓;其中,杂记体异军突起,而小说的焦点也呈现出由“人物”移向“故事”、从“意蕴”滑向“趣味”的倾向;“独白式”心理描写的出现也与话本小说的影响相关。

另一方面,作者也看到话本小说对文言小说营养的汲取,揭示了在文言小说的滋养下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话本小说中诸如“传”“记”的名篇方式、“道学心肠”的伦理倾向、文备众体的作法都可以看到文言小说的影子。

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并非单独站在文言小说或者白话小说的单边立场来进行此项研究,而是站在超越两类文体的高度上对两者的统观。也正因为此,作者敏锐地发现了两者之间存在“共生机制”,形成了“共生形态”,构成了“共生脉络”,发挥了“共生影响”。所谓“共生机制”,指的是两者之间叙事观念的双向渗透、叙事题材的双向改编、叙事技法的双向借鉴;“共生形态”则是指由于两种文体的互动,形成了世俗化传奇、准世俗化传奇、话本式文言小说、话本式传奇、传奇式话本等小说文体新样式;“共生脉络”是指两者的相互关系大致经历了北宋前期的独立期、北宋中后期的接触期、南宋前中期的交互期和南宋后期的消长期四个阶段;“共生影响”则指由于两者的共生与互动,一方面使得中国文学由中古以前的诗文抒情文学为主逐步转变为近世的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并驾齐驱的格局,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士人文学与市民文学的格局,使得中国文学中市民文学因素不断成长、扩展与壮大,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的倾向,为近世叙事文学的繁荣奠定了观念基石和文体基础。这些论断无论是对前论补充推进,还是另立新说,因其有充分的资料依据与理论支撑,足资参考。

四、三观并举:宋代小说研究视野的共生

学术研究向有义理、考据、辞章的分别,不同学者往往有不同的取径,或擅义理思辨,或长文献考据,或喜辞章文墨,学术史甚至不少以己之长而攻人之短者。具体到小说研究一脉,另外还有史、论,作家、作品,思想与艺术等的分判与区别。

在我粗浅的印象中,建军教授似非狭义的古代小说专业出身,博士与博士后期间所攻原为古典文献学专业,曾获得过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的博士论文《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可归于经学、学术史或文化史范畴,其博士后论文《宋代浙东文派研究》也是传统四部之一的集部研究或者古文研究,可以说是从传统的经学、文学研究闯入边缘的小说研究领域。这样一种路径使得他的小说研究与专门的小说研究者相比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尤其是文献考据的传统学术色彩更为浓郁。比如,作者考察两宋“小说”观的嬗革与初熟,就先通检《隋志》《旧唐志》《新唐志》《太平广记》《崇文总目》《新唐志》《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题》《续编阙书目》《通志·艺文略》等书目和典籍,并通过量化研究寻找小说观嬗变的踪迹,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宋人书目从小说义项、小说文类、小说特质三个方面,显示出小说观念的初步成熟及其超越汉唐、迈向近世的转折意义。作者研究《绿窗新话》,先是考察通行本即周楞伽先生整理本的可用性,在发现该本文献多有疏漏后,便特赴南京图书馆查阅其祖本即原嘉业堂藏明抄本,力图还原该书的历史本相。这样一种研究,相比于那种单纯的思想、情节、形象、观念之类的小说研究显然更加接近传统学术,底蕴厚重,根脉深长。由于有文字训诂、版本源流、文献考据等方面的支撑,其论说自然更为坚实。

不过,单从书名就可以感知《雅俗际会》并不是一部单纯的文献学著作,而是一部义理俱足的学术论著,从全书章节目录的设置中也可以发现全书对于辞章的讲究,深入阅读更可以发现本书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纵横交错,不偏不倚,体现了中正周全的治学风格,既区别于架空的思辨,又没有淹没在文献或材料的水泊之中,而是有内有外,能入能出。这种交错与周全也体现在全书的研究视野与方法之中。

视野与方法常有宏观、中观、微观“三观”之说,又有树木森林之喻。或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曰“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学术研究也常有森林与树木的不同取向,有爱大题小作、举重若轻者,有爱小题大做、举轻若重者,各有所好,也各有所长。当然,另外一方面,网大得鱼也漏鱼,网密得鱼也失鱼。《雅俗际会》站在小说史、文学史乃至文化史的立场,面向宋代小说整体,高屋建瓴,气势恢宏,无疑是贯通古今、融会文史、登高望远的通观、统观佳作。此书有阔大深邃之优长,却无凌空蹈虚、网漏吞舟的弊端,原因就在于全书不但有远望,也有近观与细读,不但有大网,也有中网与细网。该远则远,当近则近,需细则细,看鱼下网,所得皆宜。书中在以中等规模的作品为对象时,几乎都运用了表格与数据统计的方法,分门别类,条分缕析,这是典型的中观或者近观。而这些远观与近观,也未曾离开具体作品的细读、分析与研究,其中第八章对《李娃传》系列,第九章以《青琐高议》《云斋广录》《绿窗新话》《醉翁谈录》《蓝桥记》《燕子楼》为例,对它们的版本源流、文体形态、文体特征等深入考论,都是细读分析与个案研究的模范章节。这种纵横交错,远交近攻,点线面结合的研究,取得了沉着踏实、疏密有致、收放自如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全书末尾有两个重要附录,其中的“宋代小说研究百年述评”,包括“宋代文言小说研究世纪回眸”“宋代话本小说研究百年述略”与“宋代小说整体研究百年印迹”三篇。这部分内容可以理解为所谓的研究综述,可是作者并未放在全书前端或绪论之中。私意揣测,大概是作者在这方面下力太多,对宋代小说的文献、体类、作家作品、叙事、题材衍变、价值、雅俗诸方面均作了全面梳理与总结,其规模早已超过一般的研究综述,端的可谓一部简明《宋代小说研究史》,略加扩展,便可独立成书,再不宜阑入绪论之中喧宾夺主。即此一端足可见作者写作此书的态度与所花的气力。

当然,本书毕竟对象宏大,虽然作者已经花费数年之功,未必不存在疏漏或可再考虑的空间。比如,全书称《雅俗际会: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共生关系研究》,但在文言小说的取资中,似偏于志怪传奇一脉,而于一般所谓笔记小说则有所轻忽。著作意在论述白话小说/话本与文言小说/传奇的共生互动关系,不可避免要与文白、雅俗、士人小说与市井小说、士人叙事与市井叙事诸层概念联系在一起,然阅读过程中有时也有混杂糅合、尚可分别之感。至若有些前人已有的论述,若非从周全整饬的角度考虑,也似可有所删削。或者,作者八年的用心与深意,并非读者一周阅读可以领略与消化者?当然,这些就算是不周之处,亦属瑕不掩瑜,无法掩盖全书的厚重、扎实与创获,应该得到学界的关注。

猜你喜欢

话本士人文言
“看官”是什么官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论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隐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从宋人语境看底本与话本的关系
文学史视野下的“话本”定义思考
明朝的区域来源、政权性格与“江浙士人”
君子制义与两汉士人的政治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