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区域化:当代城市发展的二重趋势与内在逻辑
2021-01-31庄友刚
庄友刚
在各国纷纷展开了新一轮城市化的历史背景下,城市自身的建构和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和逻辑。一方面,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和趋势,城市的发展程度越来越依赖于其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全球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动力。正是由于全球化程度的深化,一些城市因此被称为“全球城市”(global city)。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日益影响着城市的建构和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发展又存在着地方化、区域化、一体化的特点和趋势,区域一体化甚至成为当前一些国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如中国提出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直观上看,全球化与区域化是两种完全相反的趋势和倾向。那么这两种相反的倾向为什么会同时出现而又并行不悖?其内在的逻辑是什么?在社会发展的层面上又该做怎样的主体性选择?本文拟从城市哲学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谈谈浅见,期待看到更为深入的讨论。
一、城市全球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古典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进程,也是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进程。古典社会之所以是古典社会,其基本特征即在于民族的或区域的局限性,缺乏普遍的交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自给自足。现代社会与古典社会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交往的不断提升,民族的和区域的局限性消失,交往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历史也因此日益成为世界历史,“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1〕。随着人类交往的不断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程度也在不断深化。实际上,世界历史本身也是分阶段发展的。19世纪,以机器大工业的全球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主要标志,人类社会开始形成并进入世界历史的发展阶段。人们通常用“世界历史”“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等术语来表达这一进程。到20世纪中叶以后,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人们用“全球化”“地球村”“时空压缩”等术语来表示人类交往的密切程度。也有学者用“旧全球化时代”和“新全球化时代”的概念来指称和呈现世界历史的深化与发展。〔2〕总之,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世界历史的不断深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以世界历史的形成为标志,已有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古典社会和现代社会两个阶段。
伴随古典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以及世界历史的形成,城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质的转变,“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农村从属于城市”〔3〕,城市成为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最具显示度的领域,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也因此开启。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古典社会中当然也有城市的建构,而且总体上城市建构也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但是,古典社会的城市之间缺乏充分的联系和交往,城市发展总体上以相对的封闭性与孤立性为基本特征。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社会生产从以往的以手工劳动为主转向以机器生产为主,机器大工业是主导的生产类型。而机器大工业需要以城市——以“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4〕为基本特征——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场域。正如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所强调的,大工业“建立了现代的大工业城市——它们的出现如雨后春笋——来代替自然形成的城市”〔5〕。同时,大工业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大工业的发展以交往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为前提。由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城市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由此展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也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些现代城市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密切交往和联系着的。交往成为现代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城市之间交往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人类社会从古典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进程相一致的。在古典社会中,随着分工的发展和扩大,开始形成专门的商人阶级。商人促进了城市自身同城市近郊以外地区通商的扩大,城市之间建立了联系。在城市之间相互联系和城市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各城市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工业部门。城市的特点和优势在城市相互的交往中形成,并在城市的联系和交往中发挥、呈现。城市间交往的扩大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工业的发展,“把自然力用于工业目的,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6〕,最终造就了现代大工业的产生。而现代大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现代城市的建构和发展。由此可见,因适应现代大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城市,一开始就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这同大工业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由此表明,为什么我们会强调城市化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现象:城市化不单单指城市的规划和建构,不单单指把非城市空间转变为城市空间,也不单单指同一个历史时期内诸多城市的形成和扩张,城市化还有一个重要维度,即这些新形成的城市之间有着密切的勾连,城市的建构和扩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古典社会中同样有城市建构,但相互之间缺乏总体上的联系,彼此之间是孤立的,因此,在古典社会中即使在某一时期内有诸多城市同时形成,但由于城市之间缺乏充分的联系,这种状况并不能称其为城市化。
随着世界历史进程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人们用全球化来描述世界历史的密切程度。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城市的建构和发展也日益全球化了。一方面,全球交往的方式不断创新和扩张,交往的内容日益丰富,交往的速度和效率也日益提升。“地球村”这一术语非常真切地展现了因全球交往的发展而带来的时空相对压缩的现实体验。全球化的潮流淘洗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世界上的每一个城市都被卷入其中。尽管全球化程度有所差别,但是没有哪个城市能够独立于这个潮流。全球化构成了当代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历史语境。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城市自身为谋求更好的发展条件和发展优势,积极顺应并主动参与到了这个潮流之中。脱离全球化趋势就意味着落后甚至消亡,反之,融入全球化则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不仅为落后的城市创造了赶超发展的机遇,也给发展领先的城市带来了挑战和创新发展的空间。全球化已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状况下,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于一张由各种各样的联系交织起来的网里,而城市就是这张联系网上的一个个连接点。城市是联系或交往的起点,同时也是联系或交往的终点。
城市发展的全球化是与全球分工体系的发展密切联系的,是以分工的全球化为根本动力的,是分工全球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城市全球化的趋势体现了全球分工体系发展的要求。分工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7〕在城市发展中,分工一开始是城市内部的分工,这时城市社会分工尚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体现为行会之间的分工,“而在行会内部,各劳动者之间则根本没有什么分工”〔8〕。随着城市之间交往的发展,分工在城市之间展开。城市的特色和优势生产部门的形成,也意味着其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特定地位和角色的确立。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同时也是全球分工体系的拓展和深化。在这一进程中,城市发展的角色定位也超出了民族国家的范围,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原有地位和角色已经不能适应全球分工体系的新要求,而必须在全球发展中重塑自己的形象。为了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不被淘汰,各个城市就必须不断创新发展,主动顺应全球化进程,调适自己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角色,找准自己的定位。就此而言,是当代全球分工体系的发展造就了当代城市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二、区域化:当代城市发展的新现象
在当代城市的发展中,除了显见的全球化趋势外,还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现象,即区域化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原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意指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在20世纪中叶国际经济学界最初提出区域一体化概念的时候,区域主要指跨民族国家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在当代,区域一体化更多地被用于指称一个国家或社会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或相近的同一地理区域的深度合作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后,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了一股浪潮,成为众多国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和新动力。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发展也呈现区域化的发展趋势,或者毋宁说,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首先而且主要是城市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化也因此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新现象、新趋势。
所谓城市区域化,是指在区域范围内城市建构和发展的深度互通性和高度协同性,它以区域发展为目标指向,使区域内的城市整合为系统的城市体,从而实现城市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不仅是为了实现区域内城市的互联互通、互相辐射与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各个城市自身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城市体,形成更大的规模化效应,以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和发展风险。城市间的联系和交往是随着古典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而开始形成并且不断发展的,也正是城市间交往的形成和发展打破了古典社会的局限性,“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消失”〔9〕,城市间的交往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扩张。在全球化时代,交往的方式不断创新,交往的内容日益丰富,交往的速度和效率也日益提升。但是,区域化发展进程中的城市交往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城市交往发展的新特点。
首先,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城市间交往的形成和扩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往的发展,而城市间交往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城市生产的进步。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各个城市都或早或晚、或慢或快、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城市交往的体系中来。就单个交往来说,交往是围绕某种直接目的展开的,而城市交往体系的形成却呈现非自觉状态,并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建构过程。在城市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城市之间的交往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之间的关系、城市在区域内的角色定位是被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和建构的。在新的区域城市关系形成之前,已经有了宏观的顶层设计,城市发展的区域化特点和新的区域化的城市交往关系在实际出现以前已经作为观念呈现在人们的头脑中了。城市的区域化发展表现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建构过程。其次,在以往的城市交往中,尽管总的发展进路是交往的日益扩大和深化以及城市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但是城市间的关系尚未达到质变的程度,区域的整体性特征尚未形成。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在国际交往中,区域内各个城市仍然是显著独立的交往主体。伴随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展开,区域内城市间呈现出深度合作、深度融合的特点和趋势,不仅联系的密切度大大强于一般的城市交往,更重要的是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了新的带有自身独特整体性特征的城市系统。区域内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行动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因高度的协同而呈现出一体性。城市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得以重新整合和架构,城市的形象首先呈现为区域内的角色定位。再次,与上述特征相联系,城市区域化发展的后果和影响远不同于一般的城市交往。城市区域化发展的重大后果是新型区域城市体的形成,并由此获得了大于个体功能之和的整体合力。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际交往中,这种新型的城市体日益显现出独立交往主体的特征。城市体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群或城市带的概念。城市群或城市带指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大量城市的并存、并行发展。这些城市有密切的交往甚至有高度的合作关系,但是在发展战略和发展行动上却缺乏自觉的高度协同,彼此是完全独立的发展主体。城市体则不同,它不仅指同一地理区域内大量城市的并存和交往,更重要的是,它们形成了共同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高度协同的发展行动。这意味着这些城市在整合中形成了新的社会构架或新的社会系统,每个城市作为城市体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存在于城市体之中。城市群是形成城市体的必要前提,但尚不能等同于城市体本身。城市群的形成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初步表现,城市体的形成则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显著特征。随着城市体的形成,一方面原来相对独立的城市的角色和定位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它们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前景,作为更大规模的城市体的有机构成部分,这些城市获得了更为强大的应对竞争和发展风险的能力。在城市体中,城市的地理边界仍然存在,但城市的社会性边界(如城市治理)日渐模糊,日益融合。
区域一体化原本是针对民族国家间的经济发展而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才开始把区域一体化作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因此,虽然区域一体化发展必然造成城市发展的区域化,但是目前城市的区域化发展仍处于上升阶段,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城市区域化发展的后果尚未完全呈现出来。尽管如此,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趋势已经显现,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显著事实。这至少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区域内城市协同发展的系统性开始展现,“城市体效应”初现端倪。随着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城市区域化发展的系统性特征和效应开始形成,区域内城市发展日益显现出深度互动与融合的特征与趋势,新型城市体的轮廓已初露端倪而不再单纯是概念性存在。这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完整、统一的顶层设计。城市区域化发展不是单纯“自然”的发展而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建构过程,体现了高度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区域内的城市发展得到了系统性的整体考量与设计,城市发展理念和战略选择不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在更宏观的视野中得到了整体性的关照与规划。“在那些正在建立区域发展战略的地方,一般围绕以下一个或多个概念来安排他们的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管理,包括限制扩张式发展的边界;交通和土地使用的区域协调;在区域内分享财政资源。”〔10〕第二,在共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区域内的城市互动进一步增强。在城市的交往与合作行动中,区域内的城市是优先考量的对象。区域内交往的动力进一步增强,交往的目的更加深刻、长远,区域内城市的合作程度因区域整体发展规划而进一步深化。区域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交往的自然地理障碍因交通、通信等技术发展而日益消除,在一个城市居住而在另一个城市上班日益成为常态。第三,区域城市的协同性大大加强。区域城市不仅在发展理念上达成共识,而且在发展战略上有一致的抉择,在具体的发展行动上也日益协调,一体化的协同行动呈现不断增强和强化的趋势,这尤其在当代城市治理中体现出来。在共同的区域治理进程中,城市体的轮廓初现端倪,呈现出统一的行动主体的性质。
其次,城市发展的区域性特色逐渐形成并日益显现。区域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客观前提是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因此,区域内城市建构和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是相同或相近的。这些条件中的有利因素就构成了该地区发展中独特的区域特色和区位优势。当区域内城市作为独立的发展主体出现时,这种地域性的区位特色表现得并不显著,因为这不是某个城市独有的,拥有同样条件的城市还有很多。而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作为有机构成部分的各个城市以更大的城市体面貌出现的时候,这种区域特点就显得独特而显著了。就此而言,一个城市的地方性特点的强弱表明了其区域化发展的程度。区域性、地方性特点的彰显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重要表征,区域性、地方性特点越是突出,城市区域化的趋势越强。
再次,城市区域化发展带来的积极后果初步显现。城市的区域化发展尽管尚处于兴起的过程中,但是作为一种潮流已经显露无遗,城市区域化发展造就的积极作用亦有所体现。这些积极作用也正是区域一体化战略所要达到的目标。就目前的发展来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第一,城市发展进程中区域性的合力日渐形成并彰显。区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通过相互辐射、相互借鉴来促进各个城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相互协同、相互融合形成区域内城市发展的整体合力,获得整体功能大于个体功能之和的效应。在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进程中这种整体合力有了初步的显现。第二,城市发展的区域性优势得到巩固和强化,应对竞争和发展风险的能力在区域化的趋势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区域优势既包括立基于固有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区位特点和区域特色基础上的发展优势,也包括城市区域化发展中形成的合力优势。城市区域化的发展不仅巩固并强化了区域发展的固有特色,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城市应对发展风险和自我治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第三,区域化发展的制度建构。与一体化、区域化的发展行动相伴随的是各种新型的城市制度的建构和发展。这些新型制度既是城市发展新理念的体现,又是城市进一步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是城市区域化发展成果的巩固。这些新型制度的建构不仅体现了城市区域化发展的事实,也昭示了当代城市发展的新走向。
总之,区域化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新现象,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显著事实。把握当代城市发展,城市的区域化发展是不能忽视的现实。这也成为当代城市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域。
三、城市全球化与城市区域化的内在逻辑
直观上来说,城市的全球化发展与城市的区域化发展是两种相悖的发展趋势,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向。首先,城市的区域化发展以区域性、地方性为基本的发展特征和发展指向。在区域化发展中,城市交往的优先目标指向的是区域内的城市,通过深层互动和协同发展,建构具有新的整体效应的城市体,培育、巩固并强化区域特色与区域优势,凸显区域性、地方性特征。而全球化发展则不同,随着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全球化以打破区域性、地方性为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1〕城市的全球化发展程度越高,地方性特征消失得越彻底。其次,在城市的区域化发展中,特色化、差异化成为价值取向和基本追求。区域化发展的中心目标就是构筑区域特色和区域优势,彰显自身的与众不同之处。特色即差异,区域特色的形成也就是区域差异化的凸显。而在城市全球化的发展中,普遍性、共通性、一致性成为基本要求,各个城市主体必须在全球交往的尺度中行动,城市的发展状况越是接近,深度的交往越是得以展开。正是在全球化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不断趋同甚至是同质性建构的城市发展状况。再次,就各个城市的发展抉择而言,全球化发展对于各个城市来说是客观的历史进程,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和无可选择的时代潮流。作为客观的历史语境,各个城市如果不想被淘汰和灭亡的话,只能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这个时代潮流中去。而城市的区域化发展则首先表现为自觉的主体性选择,表现为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和建构。城市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首先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呈现在人们的头脑中,因此,城市的区域化发展更为直观地体现了发展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后,与上述区别相联系,城市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是与现代性发展的构思相一致的,体现了现代性的发展要求,而城市的区域化发展趋势则与某些“后现代主义”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更为契合。差异化、地方性是一些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主张。就此而言,区域化发展具有了某种后现代主义的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的全球化发展与区域化发展这两种现象并不是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自独立出现的,也不是因一种发展趋势的没落另一种发展趋势才开始兴起。事实上,当代城市的全球化发展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城市的区域化发展是在城市全球化深度发展的同时出现的新现象。看起来如此迥异的两种发展趋势何以能够同时并存于当代的城市发展中?如果不是自相矛盾的话,那么这样的发展状况又服从着怎样的内在逻辑?澄明这种内在逻辑必须深入把握两种发展趋势的根本实质,其中关键的切入点是社会分工体系的当代发展。
前文已述,城市全球化的发展是与全球分工体系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体现了全球分工体系发展的要求。全球化发展既是交往的全球拓展,也是社会分工体系在全球范围的展开。分工最初只是自然的分工,即因性别、天赋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在生产过程中活动方式的差异。后来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12〕。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成倍增长的生产力”〔13〕。正因为如此,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为该民族的分工发展程度。而生产和交往的扩张,又反过来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任何新的生产力,只有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的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14〕。这样,生产和交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与进步,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引起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与扩张。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随着交往的全球拓展、世界历史的形成,分工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形成世界一体性的社会分工体系。原来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民族内部的分工和民族之间的分工,在一体化的全球分工体系中被重新整合、构建。因此,从特定的角度来说,全球化的发展也就是分工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的形成也就是统一的全球分工体系的确立,全球化的深度发展也就是全球分工体系的拓展和深化。城市的全球化发展,实质是城市摆脱原来在民族的分工体系中的形象,在全球分工体系中重塑自己的角色。
全球化的发展给当代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新的发展要求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和创新空间。与此同时,由于是在新的全球分工体系中重新构建自己的定位,一些对原有民族分工体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社会因素,其作用的发挥也随之减弱甚至消失,这为相对落后城市的赶超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城市的全球化发展过程,一定意义上也是城市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角色定位重新洗牌的过程。当然,分工全球化的进程给城市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挑战和机遇是孪生兄弟,总是伴随在一起的。尤其是全球化的深度发展,给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有三个方面的状况首先值得关注。尽管这三个方面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但他们密切联系,综合在一起构成了当代城市发展无法回避的重大的时代背景。首先,随着古典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城市日益成为社会生活最具显示度的领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首先应该看该国家或地区的城市的发展程度,城市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领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部分,主导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城市的总体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国家的整体面貌。城市成为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首先要关注的领域。全球化深度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也首先在城市发展中体现出来。其次,全球分工体系的形成也意味着发展机遇的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全球交往的形成和发展,全球分工体系的确立和深化,世界市场的产生和拓展,是同一个历史发展进程,只不过话语的角度不同罢了。在市场经济是当代主导经济形态的历史语境下,分工的全球化也就意味着竞争的全球化。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必然带来全球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发展遭受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再次,社会风险的日益增加和加剧。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实践的风险后果也日益全球化了,并且在不断地增加和加剧,当代社会也因此成为“世界风险社会”〔15〕。在全球性的风险社会中,一个地方性的行动可能造成全球性的风险后果。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条件下,城市发展遭遇的社会风险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威胁性随着实践的深化也在日益加剧,对于城市应对风险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上述三个方面的状况综合在一起导致了一种重大的后果,城市应对竞争和发展风险的能力的提升不仅关乎城市自身的命运,更关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未来。而在日益深化的全球化发展中,竞争和风险也在日益加剧,以致单个城市应对发展中的竞争和风险的能力尽管在不断增强,却又日益产生力不从心的窘迫感。不仅中小城市遭遇了这样的困境,一些发展领先的大型城市甚至国际化大都市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如何造就和提升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和风险的能力成为战略思考的中心。在这样的状况下,城市的区域化发展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第一,地缘关系的邻近性、自然地理的相似性、历史文化的共通性,是城市区域化发展得以进行的客观基础和条件,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引导则加速了这一发展进程。第二,区域内城市深度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使得城市之间能够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在相互取长补短中促进自身的发展,在增进自身发展实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应对全球化竞争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在区域化的发展中城市间的结构被重新整合,在高度的协同发展行动中形成系统的、统一的城市体。区域城市体的打造,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城市间同质化的重建,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单个城市发展所无法比拟的区域城市体的整体合力。具有新的系统效应的区域整体出现在全球化的发展中,应对全球化竞争和发展风险的能力必然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就好比单艘船舰难以应对大海的波涛汹涌,但如果把许多船舰联合起来打造成新的巨舰,则更能在大海中乘风破浪。城市区域化发展的根本指向就是这种巨舰效应,以便在全球分工体系中获得更加主动的地位。
由此可见,城市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与区域化趋势表面上看是两种相悖的发展趋势,具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发展特征,但在根本上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全球化发展给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则是城市更好应对全球化挑战而形成的发展新路向。城市区域化发展的根本指向就是不断提升有效应对日益增加和加剧的全球化竞争和各种发展风险的能力。在此意义上,区域化发展趋势的形成既是城市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又是全球化发展造就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