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瑶族民歌研究综述
2021-01-31戴红梅吉宣威黄楚清杨依彤王欣卓
戴红梅,吉宣威,黄楚清,杨依彤,王欣卓
(韶关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千百年来,瑶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民歌艺术,经年累月的积淀使它成为了民族文化的绚丽瑰宝。作为中国四大瑶族支系之一——过山瑶的中心分布地乳源,过山瑶的瑶歌正是其中颇为闪亮的名片。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关瑶族民歌的学术研究渐渐丰富起来,乳源瑶族民歌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邱婧的《粤北过山瑶及其瑶歌研究状况述评》对此前的研究成果予以了综述,近五年来乳源瑶族民歌研究又有了新进展,对研究成果予以归纳总结很有必要。在“知网”以“乳源瑶族民歌”“乳源过山瑶”“乳源瑶族”“粤北瑶族”“粤北过山瑶”“瑶族”“过山瑶”“瑶歌”“瑶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核心关键词进行搜索,截至2020年12月20日,获得到相关文献165篇。通过排比归类发现,近5年来乳源瑶族民歌除了从音乐学进行研究外,还从文化学、传承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乳源瑶族民歌的音乐学研究
音乐学研究主要是对民歌本身的结构形式、调式特点、歌词特色、唱腔形态等音乐形态进行研究,相关论文一共有18 篇,其中11篇论及结构形式、调式特点、歌词特色等艺术特征,赵旭超的6篇论文分别对粤北瑶族山歌、粤北瑶族情歌、粤北瑶族耍歌堂歌、粤北瑶族坐歌堂歌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粤北瑶族山歌的艺术特征》认为,粤北瑶族山歌歌词结构主要有自由体、七言四句体两种形式;粤北瑶民在演唱时,通常采用自由节拍,即兴使用衬字衬词及丰富的装饰音,习惯运用衍展类手法发展旋律,使山歌具有粤北瑶族独特的艺术魅力[1]。粤北瑶族情歌类型多样,旋律节奏自由,音域较窄,调式风格鲜明,运用丰富多彩的装饰音。每一首情歌通常由一个核心音调发展而成,充分体现了粤北瑶民的作曲才能。情歌多为即兴演唱,歌词结构较为自由,并且大量运用衬字、衬词,具有浓厚的瑶族婚恋习俗气息[2]。“乳源瑶族情歌甲子歌,有着卜算的色彩,歌词、衬词衬腔以及旋法有着独特魅力。”[3]“粤北瑶族歌堂歌衬词、衬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特的韵味。歌堂歌中的衬词、衬腔与歌曲类型的划分,以及歌曲旋律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衬词、衬腔的普遍运用程度、分类、结构功能以及衬腔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将对粤北瑶族歌堂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4]“‘坐歌堂’是瑶民办喜事或逢年过节中围火过夜的唱歌习俗,坐歌堂在程序、歌词、旋律及其曲式结构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5]陈哲通过对瑶族人民长久传唱的《拜堂歌》《拜山歌》基本内容、基本特点及唱词、演唱风格等进行分析,总结出广东乳源瑶族民歌的审美特征具有优美的音乐旋律、富于乐感的歌词和植根母语的演唱[6]。
以上分类研究了乳源瑶族山歌、情歌、耍歌堂歌、坐歌堂歌的艺术特色,有些学者还对具体某一首民歌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赵旭超认为“粤北瑶族民歌《十二月花》,采用当地时令花名作歌,按照月份顺序演唱,提示瑶民察看花开时节,用以指导生产劳动。其歌词结构自由,大量运用衬字、衬词;旋律音域较窄,节拍自由,在丰富的装饰音修饰下,具有浓厚的粤北瑶族气息。”[7]胡振邦和张鸿舜对《盘王歌》的艺术特征进行了个案研究。胡振邦从旋律、歌词、结构形式、演唱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粤北瑶族《盘王歌》古朴、真挚,是研究瑶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粤北瑶族独特的艺术魅力”[8]。张鸿舜分析总结认为“扎根粤北山区瑶族同胞聚居地的音乐工作者运用四部和声写作的技巧进行改编、创作的混声无伴奏合唱《盘王歌》具有:有多调性;大量运用原生态的瑶族民歌音调;多变的节奏节拍;运用的语言元素体现浓郁的民族特性。”[9]
除了对瑶族民歌艺术特征的整体研究外,还有专门从唱腔进行研究的,王群英、张万芳《乳源瑶族民歌唱腔特色及其文化内涵探究》认为,“颤音、哽咽音、高音、衬词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瑶族本土方言构成了瑶族民歌独特的唱腔。”[10]张鸿舜在《广东乳源过山瑶民歌的乐系特征》中认为,“乳源过山瑶民歌除了具有瑶族民歌的一些共性特征外,其乐系特征还表现为:结构中的句逗不明显,没有明显的终止式,乐句乐段的发展常常无规律;曲调常围绕核心音调do-mi-sol或la-do-mi进行;具有紧拉慢唱及类似长调效果的自由延长节奏;过山瑶人一山喊一山形成的呐喊式唱腔等。”[11]
二、乳源瑶族民歌的文化学研究
乳源瑶族主要过着流动迁徙的生活,却没有丢掉他们民族的歌谣,而是口耳相传,努力维护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极具民族色彩的文化特征。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乳源瑶族民歌的稳定性,王群英、张万芳认为“乳源瑶族民歌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最能体现瑶族儿女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反映了瑶族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更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10];张晓慧在《瑶族民歌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也明确指出,瑶族民歌扎根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沉淀的瑶寨之中,“它不仅体现了瑶族人民淳朴的生活,而且表现出一种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更蕴涵着多元化的文化内涵”[12];刘滔《瑶族民歌的素质教育功能探析》和邓黄鹂《浅谈“瑶族歌舞欣赏”课程对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还探讨了乳源瑶族民歌的文化功能。
乳源瑶族民歌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既深深打上了本民族文化的烙印,又随着时间地域的变化不断演变,尤其是民歌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盘王是乳源瑶族民歌书写的重要人物,对盘王形象以及盘王节的研究是乳源瑶族民歌文化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王兆楠《乳源瑶歌中盘王形象的研究》、邱婧与王兆楠的《比较视域下粤北乳源瑶歌中盘王形象的演变》分别从广东乳源瑶族地区歌书中的盘王形象变迁展开考察,她们“发现乳源瑶族地区盘王的形象已与早期‘盘瓠神话’中的龙犬不再相关,而是演化为在渡海中保佑瑶人渡过难关的救世主,指点瑶人暂居山林进行农业生产。盘王形象的变化反映出乳源瑶族在生产、迁徙过程中,自发塑造了既符合现实需求又延续本族文化的盘王形象。”[13]关于勉瑶需还盘王愿的“渡海”叙事,王琴、邱婧在《勉瑶迁徙与“渡海”叙事:粤北乳源瑶歌变迁研究》中推断,“‘渡海’叙事与明清甲赋役制度下瑶人户籍和田地的保全有关。渡海叙事既源于‘许愿—还愿’的信仰行为模式,也符合现实需求。瑶歌以‘渡海’为中心的迁徙叙事趋于系统化和本土化,并融入新的时代印记。”[14]邱婧、王琴对当代粤北瑶歌的变迁进行了文化人类学的考察,“当代粤北过山瑶体系中的日常瑶歌既保持了对底本的推崇,注重瑶族历史文化传统语境的重现,又在日趋变化的生活实践中汲取养分,呈现出新时代的新兴事物,并注入外来多元文化特别是客家文化元素。”[15]洪克强认为“粤北过山瑶和排瑶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尊重他者的‘客民’意识、崇尚‘和合’的共生期盼、眷恋故园的返乡情结。这一文化特色体现了作为山地丛林民族的瑶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肉体与灵魂关系问题上的质朴的生态智慧。瑶族文化中的生态精神,可以为当前山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一种本土精神资源的支持。”[16]
三、乳源瑶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一)传承与保护现状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深刻阐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7]40-41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必须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17]43,“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17]44。近年来,国家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十分重视,韶关乳源瑶族民歌在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是韶关市第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是乳源瑶族自治县多年来上下齐心致力于瑶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结果。
1.借重大民族传统节日传承与保护乳源瑶族民歌
乳源瑶族地区每逢重大民族传统节日都举办民族传统活动,借重大民族传统节日传承与保护乳源瑶族民歌。赵书峰的《传统的延续与身份的再造——瑶族“盘王节”音乐文化身份研究》认为,“盘王节”是对民间“还盘王愿”仪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乳源“每年都要举办隆重的以政府为主导,以推动旅游文化经济与商业项目合作为主旨,以传承与发展、保护过山瑶传统文化为重点的过山瑶‘盘王节’活动”[18];李宝凤以粤北瑶族盘王节为例,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盘瓠神话的民族记忆:“盘王节是瑶族的传统节日,盘瓠崇拜是我国岭南少数民族关于祖先的图腾崇拜,是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粤北瑶族通过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盘王节的祭祀仪式活动,将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与少数民族历史记忆完美融合。”[19]
2.教学活动是乳源瑶族民歌传承的主要途径
教学作为一种传承方式是瑶族民歌传承的主要方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大部分教师认为开展民族特色教育适宜在课外活动或设立专门的课程”中进行,乳源瑶族地区幼教主要通过“学唱本族歌曲和歌谣来培养幼儿学习本族语言的习惯”[20];乳源民族实验学校将乳源过山瑶音乐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开设了校本课程[21]。张鸿舜等“通过对乳源当地瑶族音乐舞蹈资源的研究与挖掘,将适切的音乐舞蹈资源运用于当地幼儿园及小学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瑶族音乐舞蹈在融合教育中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增进文化传承与族性认同……”[22]韦蕊在《瑶族民歌演唱风格在幼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中认为“实践教学面向的对象是处于教育启蒙阶段的学龄前儿童,可把瑶歌带入启蒙课堂”[23];林晓燕在《乡土音乐课室的策略探析》中认为“在音乐课外活动中推广乡土音乐资源,使过山瑶民族特色音乐走进小学校园,融入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世界过山瑶之乡’民族音乐的认识和了解。”[24]
3.传承与保护面临的困难
(1)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瑶歌寥寥无几
邱婧、王琴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当代粤北过山瑶瑶歌变迁进行考察后直言,“乳源瑶歌的变迁虽然受到了政治话语、经济形式等因素的影响,但其兴盛与衰落的根本要素可归结为,是否具备‘聚集来自不同村镇瑶族歌者’这一社会环境,它与日常瑶歌的‘问答’互动式‘逗歌’特色不无关联。”[25]20世纪50年代以前,乳源瑶族人主要居于山地,山地生产生活为瑶歌提供了大量的素材;50年代实行的集中生产为“对唱”瑶歌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90年代至今,由于人口迁移,加之山地延续生产责任制,瑶歌已寥寥无几[25]。
(2)自身传承难度大
瑶族民歌存续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挤压,更来自于自身传承的难度,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是传承人老龄化,文化水平低。王群英、黄楚欣通过对乳源瑶族民歌传承人调查后,坦言“乳源瑶族民歌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如传承人年迈、传承队伍青黄不接、传承方式单一等等”[26]。
其次是传授难度大。一是学习难度大,对传承人要求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具有的高超技艺需要长时间的积累”[27],要有十年如一日的耐心,瑶歌本身语言复杂,音调变化特殊,学习难度大。“音准是声乐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习瑶歌的人要具备一定的乐感,除歌声外,还需要有形体动作的配合,更需要心理想法的展现,“演唱人员的内心情感越浓厚,那么声乐表现也就越发给人一种动人之感。”[23]由此可见,瑶歌学习对于传承人的要求很高,在快餐文化盛行背景下,非遗继承人的挑选难度大大增加。二是学唱瑶歌耗时费力收入低,年轻人不愿意学。“大多数的文化传承人收入菲薄、生活困苦、社会地位不高”[27],“当地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传统文化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26]。
(二)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近5年来,对乳源瑶族民歌传承与保护策略的专门研究较少,大多是融合在地方文化建设、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等相关论文中,具体为:
1.提高传承人地位,重视课程建设
传承人承载着古老高超的民间技艺和民族传统文化血脉的“基因”,政府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关怀,“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声望,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生存和传承困境,提高传承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7]还要“建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中心的‘传习基地’培训平台,增加传承人的数量,培养年轻一辈的继承人,让更多年轻人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相关专业学习”[28]中,与此同时,不少学者强调要发挥教育传承优势,依靠教师将瑶歌的学习纳入教学范围,通过讲解社会历史发展变化,面对面教唱山歌等方法达到传承目的。赵秀芬在《浅谈瑶族民歌的传承和保护》提出:“我们要把中小学作为传承瑶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平台,重视对瑶族民歌的课程建设。收集、整理瑶族民歌,然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改编,然后编制成民歌课程的教材,用于本地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将一些瑶族歌舞引进音乐课堂教学。”[29]王剑兰等认为“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的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依据”[20]。“针对当前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普遍呈现衰退趋势的不良现状,通过将瑶族民歌纳入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将瑶族民歌作为中学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为瑶族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寻找切实可行的路径。”[30]地方高校也应担负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将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引入相关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在“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歌曲分析与写作》”中,“分析、创作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优秀歌曲作品,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研究性的歌曲分析与创作教学,已成为歌曲分析与创作课程改革最关注的问题之一。”[31]
2.录制音像视频,依托互联网媒介传播
不少研究者提出,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通过音频、纪录片、发布公众号等方式与网络媒体合作,正是当前消除与受众距离隔阂、传承保护乳源瑶族民歌的重要方式。李林蔓认为“通过创作具有民族风情和文化特色的电影电视作品”[32]是保留原汁原味瑶歌的最好办法。在录制音像视频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需要对瑶歌进行改造,赵秀芬在《浅谈瑶族民歌的传承和保护》中提出“二度创作”的概念,她认为,在流行音乐与外来音乐的冲击下,获得受众的喜爱从而利于传承的进行,可以在不可随意进行改动的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从而提高瑶歌的吸引力[29]。
3.依托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借文化旅游提升非遗(民歌)价值
乳源是旅居美国、加拿大、越南、老挝等海外过山瑶的祖居地,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2015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文化建设的代表之一。相关研究论文12篇,主要观点是依托保护试验区,借文化旅游提升非遗(民歌)价值。张细林认为,“世界过山瑶文化交流中心区建设着力点在于彰显特色文化,要始终围绕瑶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突出乳源过山瑶文化特色,重点凸出打造拜盘王信仰文化、瑶绣瑶服瑶歌瑶舞艺术文化、瑶家美食等工艺文化。”[33]在新建设的瑶族新寨悬挂张贴瑶族标志性符号,例如雕子塘瑶族新村,在村寨路边的墙壁上,有“瑶族勤俭美德之歌瑶篇、瑶族服饰、瑶族歌舞、瑶族刺绣、瑶族盘王节等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简介”,这些宣传与推广可促进游客们“了解瑶族民族,了解瑶族民族传统文化。”[34]韶关乳源县必背镇是典型的粤北少数民族集聚区,潘嘉敏等学者提出必背镇乡村旅游必须走“旅游+”的融合化发展道路,“利用当地丰厚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瑶族刺绣、瑶家山歌、瑶族舞蹈、瑶族淳朴民族风俗等,以盘王节为龙头,将当地特色民俗文化活动设计成系列文化体验节庆活动”,“采用研学旅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将当地瑶族文化和传统文化通过旅行课堂进行共享和对外传播,提高必背镇的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35]
四、乳源瑶族民歌研究总结与展望
综观上述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近5年乳源瑶族民歌研究的一些特点:
1.研究角度多元化。已有的研究成果除了对民歌本身的结构形式、调式特点、歌词特色、唱腔形态等音乐形态进行研究外,还将民歌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化学、传承与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以前基本的资料搜集整理转向更深层次的研究。多元化的观察角度,为乳源瑶族民歌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
2.研究内容集中化。对乳源瑶族民歌专门研究集中在音乐学艺术特征的研究,专门研究瑶族民歌艺术特征有11篇,分别是赵旭超《粤北瑶族山歌的艺术特征》《粤北瑶族情歌的艺术特征》《瑶族文化的“活化石”——粤北瑶族坐歌堂民歌的艺术特色》《粤北瑶族耍歌堂歌的艺术特征》《粤北瑶族歌堂歌衬词衬腔的艺术特征》《粤北瑶族民歌〈十二月花〉的艺术特征》、张鸿舜的《粤北瑶族歌堂歌衬词衬腔的艺术特征》《广东乳源过山瑶民歌的乐系特征》、陈哲的《浅析广东乳源瑶族民歌的审美特征——以〈拜堂歌〉〈拜山歌〉为例》、胡振邦的《粤北瑶族〈盘王歌〉的艺术特征探析》、陈紫灵的《粤北瑶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3.研究人员团队化。从音乐学角度研究的主要是韶关学院的赵旭超、王群英、张鸿舜、陈紫灵等四位音乐学院教师;从传承和保护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是韶关学院教师王剑兰、刘带、林晓燕等。中南民族大学李锦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赖文君分别在其学位论文《坚守与调适:乳源过山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博士论文)《民族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以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雕子塘村为例》(硕士论文)对乳源瑶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也有所论及。
韶关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应担负起系统研究与传承保护重任,首先是加强多学科融合,可以从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人类学、文学等方面进行多学科融合研究,从各方面研究乳源瑶族民歌的内涵,促进乳源瑶歌艺术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乳源地方文化软实力和区域文化知名度。其次,加强与乳源瑶族自治县有效对接。通过开展文艺孵化、文艺宣讲以及文艺演出活动,将瑶族民歌引入地方高校的相关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第三,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加强音像录制、歌曲分类整理及宣传推广。第四,着力加强乳源瑶族民歌师资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