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型作家钟毅的“非虚构写作”初探

2021-01-31

视听 2021年10期
关键词:桂林虚构纪录片

徐 颖

2018年,“非虚构写作”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之一①,同时,它也可以是一种平民化写作的热潮②;它既被看作是重构新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力量③,但也有研究者指出,“‘非虚构’未能形成概念的清晰内涵及外延,创作涉及的类型庞杂。由于写作的文体类型不一,方法论也千差万别,这就进一步模糊了‘非虚构’创作的理念和实践边界。”④学界的争议自有其原因,而实践者从未停下自己的脚步。2015年,白俄罗斯著名非虚构作家、新闻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意义尤其重大:它意味着以历史担当为己任,深入发掘时代、社会、人性价值与意义的“非虚构写作”,在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两方面都得到了高度认可。以此为契机,笔者着眼于本土新闻人的文学创作,选取桂林电视台记者钟毅为研究对象,从个体入手,追索其创作实践轨迹,在新闻生产、记者职责、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探寻其“新闻意识”和“文学情结”的转换与融合,初步探究记者型作家现象的成因及意义。

一、钟毅的创作情况

钟毅,一级编导、桂林市文联副主席(兼)、桂林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一直耕耘于电视艺术创作的最前线,主要电视艺术作品有:长纪录片《中国农民》《幸存者》《老倪一家》《业余教练》《仙境桂林的奥秘》《南溪往事》《桂剧三百年》《湿地人家》,短纪录片《大岭山之路》《月岭》《潮舞荔江》,电视散文《兴坪,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山水桂林》等。其主创的电视作品曾荣获“中国电视奖”、“中国电视骏马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十佳纪录片奖”、“全国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一等奖”、中国电视妇女题材二等奖、全国旅游节目评比二等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并以一系列电视作品及论文为桂林电视台在2013年创造了“一年九夺全国奖”的优异成绩。

钟毅在拍摄电视作品的同时,多年来还笔耕不辍,主要文学作品有:散文集《兴安记住乡四部曲》——《桂北老家》《灵渠人家》《湘江源人家》《漓江源人家》,专著《血铸山河——桂林抗战实录》《桂剧三百年》《广西戏曲》,散文游记《桂林名胜古迹漫游》《桂林土特产趣话》《仙境桂林的传说》《山水的诱惑》《广西风景名胜志》,长篇报告文学《志在广西》,电视文学剧本《象山水月》等,20余部近300万字。同时还在区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游记、报告文学、纪录片文稿、电视学术论文等近50万字。

钟毅在记者与作家两种身份中转换与融合,以记者职业为依托,坚持文学追求,以明晰的思路、流畅的文字和新闻穿透力,打动了观众与读者。

二、钟毅的电视创作探索

“1994年以前,桂林电视台可以说是从未接触过纪录片,不少编导人员连什么是纪录片都搞不清楚。”⑤但也正是从1994年开始,桂林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反映山区少数民族希望工程的纪录片《龙脊》,开启了年轻的新手记者对纪录片的认知。钟毅和同事们一边向央视记者学习,一边扛起摄像机,深入山寨,最终,这个纪录片以其优美的梯田风光和纪实性的生活化呈现引起了全国性的关注,荣获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纪录片里程碑式的作品。由此,钟毅开始了纪录片的守望之旅,他也一直坚持脚踏实地、深入生活的工作方式。

“1995年央视八集大型系列纪录片《中国农民》开拍,每集30分种,他担任总撰稿之一及五集执行编导。拍摄行程几乎遍及全中国。”⑥“纪录片《仙境桂林的奥秘》作品构思阶段,钟毅便想到了中国桂林岩溶研究所,于是他一去就是一星期,采访、查资料、看实物。回来后关起门写了三天稿,才开始成立摄制组去拍摄。”⑦“2012年,在桂林市桂剧团成立五十周年之际,钟毅决定以此为契机创作一部反映整个广西桂剧历史及现状的纪录片。他去桂剧团查找了大量资料,前后看了约一百万字的东西,又带着摄制组在广西跑了好几个地方。”⑧“同样是2012年,与《桂剧三百年》同时套拍的纪录片《湿地人家》,是一部反映临桂会仙湿地人家生活的片子,也是一部十分接地气的纪录片。钟毅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形成了鲜明特点:“其一,着眼于‘纪录’的艺术性特点;其二,着手于选题的创意性特点;其三,突出纪录片的叙事性特点;其四,聚焦于揭示人物心灵精神的特点。”⑨

三、书写纪实性的叙事性作品——非虚构写作,向记者型作家转变

“非虚构写作的范畴大于非虚构文学,前者包含一切具有真实性而非虚构性(即Non-fiction)的写作”⑩。作为新闻记者的职业特性使然,钟毅的文字写作与他的新闻实践紧密结合,对真实事件、真实情景的把握是根本。除了用电视作品记录现实,他还深入挖掘现实影像背后的历史、时代、人文内涵,借助“非虚构写作”,完成了职业身份的重构,从电视纪录片制作者到纪实性的叙事性作品书写者,逐渐向记者型作家转变。

就像拍电视片有套拍一样,钟毅的文学创作很大部分是与他的电视工作“套拍”的。比如,拍完八集系列纪录片《中国农民》,其解说词被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结集出版;在拍摄纪录片《幸存者》的同时,钟毅开始收集桂林抗战史料,十几年后完成了第一部全景式记录桂林抗战史的专著《血铸山河——桂林抗战实录》;纪录片《仙境桂林的奥秘》是桂林电视台仅有的一部自然科学类纪录片,钟毅出版了《桂林名胜古迹漫游》 《桂林土特产趣话》 《仙境桂林的传说》《山水的诱惑》等著作;拍摄纪录片《桂剧三百年》,则出版了桂剧专著《桂剧三百年》;等等。还有在拍电视纪录片收集材料过程中,源于生活情感体验、历史风物人情,生发出想法,衍生出的文字作品。

四、钟毅“非虚构写作”的特点

(一)“非虚构写作”——新闻实践的自然喷涌

电视镜头踏足的“现场”是人们生活的喧嚣纷攘的真实世界,新闻总是力图捕捉真实,但真实世界的复杂性远远比新闻实践所捕捉的那个世界更复杂。即使是籍籍无名的一群人,他们的历史与社会构成、经历与苦难、成功与失败、偏见与冲突等,同样使得这个世界更精彩。电视纪录片虽然制作精良,但受时长、篇幅、技术限制较大,一个“有话说”的记者需要另辟战场进行深耕细作的深度信息传播,而“非虚构写作,就要讲述真实的故事——要做好这件事太难了,而且,每一次都是那么难[11]。“非虚构写作注重调查,强调真实性,常常借用人类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方法去挖掘新闻事件或个体命运背后深层次的历史或政治因素。”[12]

正如钟毅在《〈血铸山河〉自序》中所说:

“当我们在对文明的沉思中叩问历史,叩问人类走过的蹒跚脚步和未来时,当我们在和平的日子,反思那段任日寇铁蹄践踏的岁月时,横亘在天地之间的越城岭山脉以及流淌在喀斯特峰丛间的漓江,同样收录下了这些悲壮而隽永的故事。于是我铺开纸笔,写下了一行行令人齿寒心痛而又壮怀激烈的文字。让我们循着桂林喀斯特群山的回响,去作一次历史的追寻。”

在电视记者职业生涯中,钟毅一直“在场”,借用电视镜头,脚踏实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通过收集、调研、重建关系了解真实的生活,他对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比普通人有更多的体察。钟毅在他的追寻中,一方面体现“非虚构写作”对事实的诉求,另一方面是作为写作者如何来“说清在那些地方发生了什么”。格尔茨提出:“一部具体的民族志描述是否应该引起注意,并非取决于它的作者能否捕捉住遥远的地方的原始事实,并且把它们像一只面具或一座雕塑那样带回家来,而是取决于它的作者能否说清在那些地方发生了什么,能否减少对在鲜为人知的背景中的陌生行为自然要产生那种困惑——这是些什么样的人?”[13]钟毅说:“可能是缘于长期做纪录片,我已经习惯以研究者、旁观者的心态来记录这段历史,不带好恶以及个人感情色彩。但在采访他们的过程中,有太多让我感动的东西。”这些让他感动的东西最终化为其“非虚构写作”中的一种文化诠释,它进入的是电视摄像头所无法涉入的地方,用创造性的文学形式来进行表达。

(二)掌控材料,将故事与观念融合

新闻从业者已达成共识——“任何新闻写作都是讲故事”,但如果叙事者仅仅满足于写出戏剧性的故事,这样的写作能短暂地博人眼球却永远无法达到上乘之境。

钟毅显然是个有雄心的非虚构写作者。阅读他的一系列作品,如《血铸山河》 《桂剧三百年》 《兴安四部曲》等,可以感受到他对材料强大的掌控能力,他打造了贯穿全书、推动并构建故事的结构和范畴,制造出一个有序的观点系列。以《桂剧三百年》为例:开篇用一篇精彩的文章《三百年的心路历程》建立了主叙事,在它的统筹之下,全书“以桂剧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传播为经,以剧目、行当、表演、唱腔、音乐、服饰、脸谱、名伶、趣话、艺人采访为纬”,勾勒了桂剧的三百年全景图,兼顾了史料性、艺术性以及思想性。

根据作者的后记,该书缘起于拍摄电视纪录片《桂剧三百年》。电视拍完了,又因着尚未冷却的激情产生了为桂剧写一本书的构想。这个由纪录片到成书的变化反映出钟毅无论在采编阶段还是写作阶段,一直有着一种高度的自觉,在读者看不到的材料分析过程中,不断融合故事性与分析性的工作,把杂乱枯燥的材料处理得井井有条。

(三)主客观结合,夹叙夹议——打造内在与外在的双重结构

“非虚构”要求的是内敛、客观与冷静,钟毅在处理庞杂的材料时确实如此。但“非虚构写作”作为文学家族的远亲近邻,其写作方式有明显的文学特征,对文学性的把握是形成个人风格的非客观因素,体现了对优秀的写作技法的追求,这与钟毅的文学追求不谋而合。

1.客观叙事与主观抒情相结合,带来超现实之美

如他在《血铸山河》开篇自序中这样写道:

那是清明前的某一天夜晚,当时天空突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怒号,暴雨倾盆。我站在窗前,遥望远处风雨迷朦的七星山,蓦然间,仿佛听到了一阵阵千军万马的呐喊撕杀声铺空而来,它时而枪声大作,万炮齐鸣,时而将士们的呐喊拼杀声,烈马的嘶鸣声一波接一波滚过天空,回荡在远处的海洋山脉、漓江上空,令人振聋发聩,惊心动魄!

“广福王挂纸来了!”桂林的老辈人说。

然而我更愿相信,这或许便是七十年前那场惨烈的桂林保卫战战地声音的重现!

从对纪实性材料的分析运用到灵动的叙事风格,从电视镜头踏足“现场”到文本中追寻“历史空间”,钟毅用巧妙的文笔进行了无缝链接。对当年的回望与今人的思索借“七十年后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的描写巧妙交织,写眼前之景,抒人类永恒主题,有一种古今重叠的时光穿梭之感。

2.文字优美,情怀激荡,打造内在与外在的双重结构

钟毅的记者生涯缘起于其对文学的爱好,在做记者的同时也始终坚持对文学艺术的追求。2007年,他创作的电视剧本《象山水月》获得了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奖(剧本奖)。“依托桂林风物,讲述了一个鸳鸯蝴蝶梦般的故事”“多年没见过描述环境如此美丽的电视剧本了”,这是评委们给予剧本的极高评价。剧本表现的场景美、故事的曲折性、诗歌对联的大量运用,营造了浓郁的桂林文化气息。在钟毅的文学作品中有一股“文气”,这是一种个人的气韵,在他的其他文学表达中蔓延开来,自然天成。

钟毅的非虚构写作广泛应用了场景表达、引用丰富对话、描写人物细节以及选取独特视角等手法,而在叙事性语境之外常有散文化抒情的神来之笔,堪称一绝。

以《灵渠人家——兴安,一个让人记住乡愁的地方》为例。作者以游者身份记述了乡村之旅,用写实的手法展现了灵渠两岸寻常百姓的生活点滴,运河文化世代传承的历史痕迹。书中场景捕捉,细节描写生动;史料、古诗、典故、传说铺排有序;移步换景,景致盎然,充分满足了读者听故事、品趣味、求知识的诉求。比如写灵渠,写了它的历史渊源,迷人秀色,市井揽胜;由扑入眼帘的距今2000年的秦文化风采,引清代诗一首阐发思古之幽情,此时此刻,似乎时光穿越,光影重叠,作者也完成了游记外在的、叙事结构的组织架构。

但还有一个内在结构,或称灵魂之旅也在同步展开。

“千百年来,南来北往的船只,摇来了江南的丝绸、稻米,摇去了岭南的山货、桐油,摇走了流水一样的岁月,却摇不去灵渠人家浓浓的乡愁。”

“亘古不变的灵渠穿越了历史的沧桑,依旧波澜不惊,缓缓流淌。马头墙下的灵渠人家枕着水声入梦,听着桨声醒来。”

“清流畔,水草地,水牛自在放牧,没有绳索,无人看管。其间,也有白鹭春情萌动,相互追逐,这一切的一切,或许正是我们追求的绝佳美景。”

钟毅把外在的、客观的历史遗迹、社会生活、人物事件、自然景物作为自己主观抒情的凭借,既有对历史的追怀,也有对当代社会的感叹;既有对美丽景物的赞赏,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寻。情感的交织伴随着叙事的进展,抒情成分没有过多地干预叙事,直抒胸怀的文字自然清淡而优美,含情脉脉有意境,透露出桂林山水的秀气与灵性,浑然天成。

从创作电视精品节目到非虚构写作,钟毅的创作成就体现了新闻与文学的互相滋养。一方面,作为新闻工作者,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深深植根于“真实内容”的土壤,坚守新闻一线工作岗位,拥有大量的、踏实的新闻实践,使他的文学能借力于新闻实践的“三精”(精心选题、精心策划、精打细磨),在题材、选材、角度上都别有新意。另一方面,他对文学孜孜不倦地追求,在文字功力、叙述水平、文化底蕴方面拥有扎实的根基。尤其是他钟情于地方民俗文化,有耐心和毅力持之以恒去搜集资料,并练就了强大的掌控材料的能力,有讲好故事的追求和热情。这些都使他的新闻创作、非虚构创作不流于俗。

记者型作家的出现丰富了非虚构写作,拓宽了新闻的表现渠道,不管是立足现实还是立足历史,“真”与“情”都是特别打动人、吸引人的。

注释:

①④陈力丹,夏琪.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J].当代传播,2019(01):15-20.

②张爱玲.平民非虚构写作热因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12):70-72.

③宋学清.“非虚构写作”:重构新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力量[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8(04):102-107.

⑤钟毅.守望“纪录”——也谈地方台纪录片创作[J].视听,2011(09):18-19+7.

⑥⑦⑧张弘.钟毅:做精品,把玻璃磨成钻石[N].桂林日报,2013-05-07(007).

⑨张利群.守望“纪录”电视留痕——评钟毅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特色[N].桂林日报,2013-05-10(008).

⑩[12]邱田.看见真实,记述时代——非虚构的长盛与变奏[J].创作评谭,2020(05):48-50.

[11][美]马克·克雷默,温迪·考尔.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M].王宇光 等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1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桂林虚构纪录片
虚构
桂林行
虚构的钥匙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乐!乘动车,看桂林
桂林:击浪现代理化技术
居住桂林很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