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七一”头版的视觉意象与政治表征
2021-11-12孙艺霖
孙艺霖
在人的诸多知觉活动中,视觉活动的范围是最广泛的,人们获知信息感知世界都离不开视觉活动。心理学专家张耀翔在《感觉心理》一书中提到:“视觉在人类为一切感觉中最有势力的,其次为听觉,视觉活动的范围不可限量,世界文化和进步多靠视觉。”①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知觉行为相比,视觉有着更加突出的主动性,导致人们生存行为中的“观看”行为由单一的、对其他物体的机械记录变为了包含自身情感与思想的复杂行为。由此可见,视觉认知获得的印象既不是纯粹客观的物象映射,也不是抽象的认识,而是将物象与抽象相连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感情、经验和想象相连接,意象的生成正是主体根据经验发挥其能动性进行选择的结果。
由于视觉的积极选择性,可观看的图像在报纸版面中的吸引力远高于文字的吸引力,对于图像的观看既包括实际观看,如头版中领导人的照片、会议现场照片等现实图片,也包括心理上的观看,即把握图像与其背后政治意义的关系问题。本文从《人民日报》“七一”头版的视觉图像入手,试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图像所承载的政治表征,研究其作为政治宣传载体的变迁。
一、《人民日报》“七一”头版中的国家领导人形象建构
国家领导人的形象与国家形象有着直接的联系,塑造国家领导人的形象是全球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大多通过媒体构建自己的形象,例如,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大选中,尼克松与肯尼迪在竞选期间借助电视进行了辩论,并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执政思想。
《人民日报》是在全国范围内传播领导人相关信息、塑造领导人形象的官方媒体之一,不仅可以反映党的方针与主要政治方向,还能够对舆论进行引导,也是我国传递官方信息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自1946年《人民日报》创刊以来,“七一”头版中出现的领导人形象不在少数。1946-2020年期间,“七一”头版共出现图片101张,其中67张均为领导人照片,有19张为毛泽东的照片,1948-1978年出现的频次最多。
视觉图片的使用目的在于强化民众的政治认同与家国认同,引领政治生活健康发展。1946-1949年期间,因为印刷条件有限、战争局势紧张,头版的图片数量本来就少,图片能提供的信息更是极为有限。1948-1950年连续三年,《人民日报》“七一”头版刊登的都是毛主席的巨幅图片,借此建构起中共革命和建设的精神象征。
1951-1965年期间,《人民日报》逐渐上升为党中央的机关报,相应地,报纸质量以及软件硬件都有了较好的改进,新闻照片在头版图片中开始占据主要位置。1951年和1952年,《人民日报》“七一”头版新闻中还放置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的大幅照片和四面党旗的照片。
马克斯和恩格斯曾一起致力于共产主义理论的建立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列宁成功地在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以后,领导苏联共产党和人民保卫并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选择这四位国际伟人的画像也说明了建国初期中苏关系的友好。建国初期,我国需要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构建统一的发展目标。在内外两难的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断寻求符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在建国初期成为深入民众内心的社会主义符号。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组成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为中国革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提供了保障。这一时期,用四人的画像象征革命成果,将马列主义的宣传教育和党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
在《人民日报》“七一”头版中放置领导人巨幅照片的做法曾出现多次。自1966年至1979年,头版图片采用毛主席的巨幅照片,并不能用简单的新闻页面编辑的性质去定义。由于处于特殊的政治背景中,报纸的新闻性需要让位于宣传性。
1971年,《人民日报》的“七一”头版中采用了毛主席和林彪副主席的合影,此时的头版图像越来越带有政治性内涵,不再只起到版面装饰的作用。宣传机器完全致力于对舆论的管理与政治动员,报纸的新闻特性被压缩到最低限度。这一时期的“七一”头版图像画面高度雷同,图像的使用相对固定。因为编辑人员在编辑领导人新闻照片时有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遵照以往的规则,不能随意改动。于是在1967年至1972年这六年中,每年7月1日的头版上都是类似的图像,无论是照片内容、大小还是摆放位置都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连各篇稿件的边框与留白都未做任何改动。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境内峡谷纵横,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居住在这里的26个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经济发展状况差距较大……种种原因,构成了云南贫困地区集中、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程度较深等情况,成为中国扶贫之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认真贯彻落实人总行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和要求,积极履行金融扶贫牵头作用,金融机构主动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资源投入,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截至2017年底,全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累计投入各类扶贫款项210.28亿元,同比增长24.31%;截至今年6月末,仅扶贫再贷款余额就达74.06亿元。
1980-2002年,内容上,“七一”头版的视觉图像在坚持中央机关报政治导向的同时,也尝试用符合新闻规律的渠道来宣传。在此期间,“七一”头版的照片有着更加突出的新闻性,能够将更多信息传递给群众,从而降低图像的象征性意义和政治意义。例如,1980年刊登胡耀邦同志拜会委内瑞拉总书记和夫人的图像,1982年刊登叶剑英委员长同北村博昭亲切握手的照片,新闻照片的篇幅不再单一追求虚大,而是选择在新闻场景下的拍摄,更多的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及时反映,具备了更高的新闻价值。
2003年至今的“七一”头版,照片的清晰度有了明显的改进。目前的读者正处在阅读图像的大环境中,优质的新闻图片能够快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人民日报》的特性导致其头版照片的大多数内容都与政治相关,但在“七一”这一特殊日子中,从以领导人为主到领导人形象的减少,有了极大的转变。部分政治性新闻未配发领导人图片,例如,2016年出现了武警战士在党旗下敬礼献礼党的生日,2019年《在阳光下成长》呈现了一群儿童手举党徽、党旗的形象。多样主体图片在头版的出现,表明其政治表征发生了极大转变。领袖形象的比例降低,增加了人民群众的比例,如此“接地气”的方法,更具感情色彩,更容易打动读者。以贴近人民进行新一轮视觉意象的建构,反映出新环境中我们党和政府的亲民形象。全方位且立体地塑造领导人形象,不仅为公众了解领导人形象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也拉近了群众和政府之间的距离。
二、《人民日报》“七一”头版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建构
1946-2020 年,《人民日报》“七一”头版视觉图像中出现典型人物共20幅,从以工人为主体到武警、儿童相继出现,其中工人占比较高。1958年,毛泽东在和《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谈话时着重指出,《人民日报》的推广应当做到“要把解决工作方法的问题当成重点”②。在这之后,毛泽东向吴冷西发了批复函,代表着同意该提议的发表和传播,在此期间,把树立典型作为工作方法之一,引起了我国媒体的关注。
1958-1960年“大跃进”运动中,对于工业制造量、规模与速度的需求变为中共中央重点关注的问题。为紧跟“大跃进”步伐,实现经济规划的目标,《人民日报》针对超额完成目标的技术创新专家展开了重点宣传。1960年“七一”头版的图像内容是阜新平安煤矿五坑掘进坑长高化鸿和工人一起研究水运问题,新闻标题为《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抓得早抓得狠抓得细抓得全面抚顺阜新矿超额完成年计划一半克拉玛依油区大兴安岭林区技术革新运动促进产量显著增长长春机车厂重庆轮胎厂大抓产品质量全面完成各项计划指标》③,用照片的方式展示产业工人正面的形象,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
此后,《人民日报》对产业工人的报道放了很多高产卫星,这些夸大宣传让毛泽东产生了不满。毛泽东找到总编辑吴冷西进行了训话:“据一些省委反映,《人民日报》在‘大跃进’中搞各省进度表(如水利工程完成进度表),放‘卫星’等报道方法,对各地压力很大,结果‘你追我赶’,大搞虚夸,这要引以为戒。”④政治局势的变化使得《人民日报》重点关注的典型人物也随之改变。
方针政策的出台有必要将典型当作关键的参考框架。毛泽东提到:“‘无证民不信,不信民不从’,搞典型才有证据,才能说服人。”⑤此外,典型在政策方针的执行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形象中包含着某种政治内涵。典型与政治舆论密不可分,相较于政治条文的刻板严肃,典型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作为头版报道的视觉意象,典型包含了深刻的政治意义。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大多是绝对化和公式化的,含有浓烈的政治宣传意图。其中存在炮制典型人物报道的做法,违背了新闻发展的规律,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受到了破坏。
三、《人民日报》“七一”头版中的特殊图片
2011年“七一”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人民日报》推出了“七一”报道90周年特刊,其中头版图片报道放置了京沪高铁、胶州湾大桥和“西气东输”工程三幅彩色图片。工业、建筑等生产领域的图片出现在“七一”头版报道中不是第一次,早在1953年的“七一”头版就采用了锦西第五水泥厂原料厂一角的图片。
京沪高速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贯穿南北、连接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客运专线,是新中国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作为一项重大基础设施,高铁将工业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等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构建了国家形象。
2011年7月1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不仅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作为我国经济进步的代表,向世界展示了国家形象,提升我国在全球的地位。正如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成为一种记忆符号一样,高铁将在未来成为历史节点的一个代表,留存在人们关于时代的记忆中。
詹姆斯·凯瑞立足于仪式传播提出观点:新闻并非只是一种展现客观事实的信息,还是一种构建人类文化的过程。此外,其指出新闻的实质是参考文学著作来展现故事内容,所以新闻与其他文化产物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都会借助讲故事的方式给受众构建一幅世界图景,通过具体讲述故事的内容让人们产生一致的政治理念与身份认同⑥。中国高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为区域发展激发活力,不仅促进了沿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提升了人和物的流通速度,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习俗的交流。高铁以及有关的轨道交通设备逐渐变为我国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转型的缩影。高铁的建设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效,同时对塑造民族自豪感、建构民族的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民日报》在“七一”头版报道中的高铁视觉图像也更具意识形态色彩。
青岛胶州湾大桥作为当时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跨海大桥,标志着我国在桥梁建造上达到了极高水平。“世界之最”的表述虽然是技术层面的就事论事,但大桥不仅自身满足了交通功能,也被看作是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表征,是中国经济发展、工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西气东输”项目使用了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自21世纪之后,中国的市场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现代化城市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加深,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果说城市景观可以作为该城市独特的政治文化符号,那么跨海大桥和“西气东输”工程则可以看作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特有政治景观。
四、结语
庆祝活动是一种政治仪式,也是一种政治象征,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媒介作为报道的载体,记录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其中发挥宣传、记录功能,同时强化民族认同感,增强使命感。《人民日报》创建了一个为政权与主流意识服务的话题系统、浏览空间与政治结构,影响读者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社会共识。除了文字的话语建构,“七一”头版中巧妙地将视觉意象与文字相结合,强化视觉吸引力,降低传播的门槛,扩大了传播的范围。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仪式可以强化读者的价值观念,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发展,而图片以其直观性强、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在头版中占据优势,会率先吸引读者的目光。在“七一”这一特殊的日子,由政治性较强的版面符号组成的仪式化的传播会使读者产生一种参与我国政治的体验,从而产生民族和国家认同感,政治意象得到强化。
报纸营造了全民共同参与庆祝党的生日的氛围,加强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使得受众在政治宣传的过程中不再是单纯的旁观者,也是共同庆祝、形成共鸣的参与者,“七一”宣传的价值内涵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注释:
①张耀翔.感觉、情绪及其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36-137.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三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98.
③李福德.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抓得早抓得狠抓得细抓得全面抚顺阜新矿超额完成年计划一半 克拉玛依油区大兴安岭林区技术革新运动促进产量显著增长长春机车厂重庆轮胎厂大抓产品质量全面完成各项计划指标[N].人民日报,1960-07-01(001).
④吴冷西.关于新闻工作、办报和当记者——毛主席几次谈话的会议(续)[J].新闻战线,1993(10):9-12.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五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44.
⑥[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