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角下广西桂剧的传承发展

2021-11-26高建志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艺术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广西信息化

□高建志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一、从戏曲进校园探索广西桂剧在高校的传承发展之路

(一)广西桂剧进高校的意义

地方本科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具有雄厚的教育教学团队、科研资源平台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桂剧传承人传播桂剧、传承桂剧文化的优质平台。开展地方本科高校桂剧教学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路径,将“非遗桂剧传承保护+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模式引入地方本科高校,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剧的传承发展与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

将这种模式引入地方本科高校不仅可以弘扬、传承、保护优秀的桂剧文化,而且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高校可以通过邀请桂剧传承人开展讲座、剧目展演、唱腔教学、身段表演教学、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使大学生近距离体验和感受桂剧的魅力,提高大学生对非遗桂剧的保护意识,促进桂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继承与发扬,使大学生成为非遗桂剧的保护者、继承者和弘扬者。在地方本科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开设非遗桂剧课程,能使该专业毕业生将优秀的桂剧文化遗产带到基层教育岗位第一线,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文化桥梁作用,使非遗桂剧的传承、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二)广西桂剧进高校的具体实践

首先,应以培养高校桂剧继承人才为核心,在地方本科高校开设与桂剧相关的特色课程,制订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选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桂剧理论知识和桂剧视频欣赏为主要内容,8 个课时;第二部分以桂剧教唱为主要内容,24 个课时,共计32 个学时。第一部分内容主要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讲解,内容可以涉及桂剧的起源、流派、唱腔特点、身段表演要领、桂剧精彩赏析等;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聘请桂剧传承人教给学生声腔和身段表演,聘请桂剧传承人举办公开讲座,带领学生走进桂剧团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现场欣赏桂剧表演等。

其次,要以打造高校桂剧科研平台为依托,积极申请非遗桂剧科研项目,组建科研项目小组,选定项目小组成员,制订项目计划,落实项目内容,搭建好与桂剧团合作、交流的平台,扎实推进非遗桂剧文化研究,撰写、发表与桂剧相关的论文、教材等,不断挖掘桂剧优秀的文化历史,丰富桂剧课程教学内容,为提升应用型桂剧继承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在非遗信息化建设中探索广西桂剧传承发展之路

(一)非遗桂剧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005 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非遗桂剧信息化建设是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承桂剧和保护桂剧的一种手段,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桂剧进行存储、归类、记录、管理和宣传,实现对非遗桂剧文献、音像、图片等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使桂剧各种资源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化空间,从而有利于对非遗桂剧的传承、保护、发展。非遗桂剧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时代发展的需要,它打破了桂剧原有的传播方式和宣传手段,弥补了传统桂剧保护工作中的很多不足之处,形成了一种新型可提倡的传扬方式,能更好地提高桂剧保护工作质量。

(二)非遗桂剧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非遗桂剧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桂剧代表性传承人、影音、图集等已有些许记载,但尚不全面、系统,没有实现细化。因此,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以下非遗桂剧信息化建设措施:首先,要将非遗桂剧的文献资料、传承人信息、艺术成果等进行分类整理和储存,建立非遗桂剧信息数据库;其次,通过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对非遗桂剧优秀唱段、特殊身段表演、独特的声腔练习等进行动态、立体、高清晰的采集和记录,建立非遗桂剧影音资源库;最后,可以将新型数字媒体VR、AR 等技术与非遗桂剧舞台表演相结合,通过对桂剧名家的表演、动作进行采集和真实记录,使观众随时随地都能进入虚拟空间进行反复观摩。

对非遗视角下广西桂剧传承发展的探索是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举措。非遗桂剧传承发展需要长远规划,做到传承与发展齐头并进,也要紧跟时代,大胆创新,才能让传承之路更宽广。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广西信息化
广西贵港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广西戏曲》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Tough Nut to Crack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