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豆瓣小组的互动仪式研究

2021-01-31罗一菡

视听 2021年10期
关键词:柯林斯帖子社群

罗一菡

早在1970年,马歇尔·麦克卢汉就曾预言:“在日新月异的电子媒介影响之下,人类社会将被重新划分为若干集合,并再次走向‘部落化’。”毋庸置疑,在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他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借助互联网,尤其是社会化网络技术的全新升级,网络社群以迅猛之势发展扩大,各种各样的网络社群充斥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中。他们不仅改变了个体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也对社会信息的传播制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在浩如烟海的网络社群中,豆瓣小组以其多元化和包容性,成为国内互联网平台中独具特色的信息社区。“疯狂攒钱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社会性死亡小组”等豆瓣小组相继出圈,成为众多网络热议事件的发源地。时至今日,豆瓣小组已经从最初的文艺青年的“精神角落”发展成为拥有60多万个包罗万象的话题小组的社交平台。豆瓣小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内容平台,用户从文化消费者转变为内容生产者,其中的众多内容真实反映了当下的社会思潮。

一、理论框架:互动仪式链

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在其著作《互动仪式链》中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并完善了理论框架。柯林斯认为,社会中的大部分现象都是在人们的交流互动中通过各种互动仪式形成和维持的。人们通过高度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形成了互动仪式,并且通过这种互动仪式获取了情感能量,这种情感能量的获取反过来又成为开展下一次互动仪式的驱动力,由此形成了一个互动仪式的循环。互动仪式链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整个社会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长的互动仪式链,由无数个小的互动仪式链构成。

二、豆瓣小组中互动仪式的形成

(一)虚拟共在:网络传播奠定互动基础

在柯林斯的观点里,仪式本质上是一个身体经历的过程。人们的身体聚集在一起,仪式过程就开始了。没有亲身在场的仪式开展,人与人之间不能进行身体接触,不能即时接收对方的反应并作出回应,由此便不能产生持续性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情感能量的获取会受到威胁,或者说,产生的情感能量远不如亲身在场开展仪式所产生的情感能量。就好比在现场观看一场足球比赛远比在电视机前观看更激动人心,在现场听一场音乐会远比在家听收音机更能使人沉浸。哪怕媒介技术发展到了今天,亲身体验足球赛、音乐会这种大规模的仪式活动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依旧不能被线上参与所取代。但是对于因共同志趣或价值观而集结起来的网络社群来说,就不能一概而论了。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网络社群,他们没有形成物理上的身体同在,但仍然有高度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也形成了群体团结和道德感等结果。

现场聚集的成本是昂贵的,且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群体中的成员虽然不能随时同处在一定的物理空间内,但是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实时在线交流互动。豆瓣小组将拥有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人们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成员之间可以随时就某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互动,并且这种交流互动是不会随着一场足球赛或是音乐会的结束而结束的,个体可以实现“永远在线”。仪式的开展由“现实在场”转向“虚拟在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二)对局外人设限:互动仪式的准入机制

对局外人设限,是互动仪式得以形成的另外一个前提条件。社群中的话题分组可以对群体之外的人设限,将群体与外部区分开来。在豆瓣小组中,有30个小组分类,包含了60多万个不同主题的小组,从游戏、生活、情感到同城、租房等,各种类型的小组包罗万象。人们根据自己的志趣选择进入不同的小组,不同的兴趣圈层之间就有了区隔的屏障。

同时,很多豆瓣小组都有一定的准入机制。进入小组要输入申请理由,申请理由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藏在组规中的“暗号”,需要申请人仔细阅读组规,从中找到“暗号”;第二部分便是对相关小组主题的理解和自己的入组理由,入组申请理由发送后,待组长同意,才能进入小组。“武林外传十级学者”小组需要申请人填写准确的小组暗号和入组理由才可入组,“笑死我了这弹幕”小组需要申请人填写小组暗号,或是全面总结组规。这些豆瓣小组的准入门槛直接对局外人设限,只有认同本小组的价值取向的人才能进组,同时也能更好地维护小组的秩序,从而进一步强化小组成员的身份认同。

(三)共同关注的焦点:引发互动行为

仪式中有一个共同关注的焦点,并且参与者知道其他人也在关注这个焦点是互动仪式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焦点可以是一个帖子,一条评论,甚至一个点赞,等等。只要这个信息能够抓住参与者的眼球并且在这个群体之间能够引起情感共鸣,围绕这一焦点就可以开展互动仪式。豆瓣小组中信息的交互性很好地满足了这个条件。在豆瓣小组中,最基本的互动行为就是围绕帖子进行互动,每个成员都可以发布帖子,并且这个帖子在小组内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对帖子进行评论、点赞。在评论下又可以进行评论,并且不会被折叠。所有的互动行为都是针对共同的关注焦点——小组成员发布的帖子进行的。

(四)共享情感:产生情感连带

社交媒体的本质就在于互动,这种互动不仅是成员间分享信息,也包括情感的交流。互动仪式链得以完整呈现的最后一环就是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在豆瓣小组中,很多成员发帖的目的是分享情感、寻求共鸣。在这些帖子下,小组成员又基于这一共同关注的焦点进行即时性的互动、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形成一种感情聚集,使成员间的关系更加牢固。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小组中,搞笑的帖子下充斥着小组成员“哈哈哈哈哈哈……”的回帖,小组成员之间保持高度一致,产生了高度的情感连带和集体兴奋。

随着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交成本越来越高。而资本化的进程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挤压,加剧了孤独感的产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渴望在群体里找到寄托,获得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在“社会性死亡”小组中,小组成员通过发布自己的“社死”经历与其他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情感共享,或是得到心理慰藉,或是获得情感共鸣。

三、豆瓣小组互动仪式的结果

(一)激发个体情感能量

基于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每个人都是出于一定的目的来使用媒介的。而柯林斯认为,人的所有的互动行为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获取情感能量。柯林斯将社会学中的概念情感能量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中,并将其作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素。这里的情感能量与我们平时所提到的情感有所不同,它不是一种短暂的情感刺激,而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并且不易被察觉的情感状态。

柯林斯认为,群体成员围绕共同关注的焦点参与共享情感的互动。在仪式开始之前,参与者获得的是一种短暂的不稳定的情绪体验,但随着互动仪式的开展和不断循环,这种短暂的不稳定的情绪体验就会转换成一种长期的稳定的情感能量。而且这种情感能量的获取是有高低之分的。当情感能量“高涨”时,参与者会获得一种积极自信的感觉,促使其参与下一次的互动仪式。而当情感能量“低落”时,参与者在群体中获得的是消极的体验,这种体验会让参与者对群体失望,甚至会脱离群体。在豆瓣小组中,小组成员通过发帖获得回帖的行为获得了关注、赞同和情感共鸣,这些短暂的情感体验通过互动仪式的不断累积转换成自我认同感、群体归属感等,这种“高涨”的情感能量的获取又会成为小组成员参与下一次互动仪式的动力。反之,如果小组成员在发帖的过程中得不到回应或是得到一些负面的反馈,又或是不能在其他小组成员的发帖中感觉到情感共鸣,获得的情感能量就是“低落”的,久而久之,就不会继续参与小组内的分享和互动,甚至会产生退组行为。

(二)创建群体符号

群体符号实际上是群体成员互动仪式中的情感投射,经过互动的不断累积,每个小组都会形成特定的群体符号,这种群体符号具有排外性,群体之外的成员往往不理解其真实的内涵。而小组成员之间继续使用这种符号进行交往互动,又进一步加深了成员的身份认同和对群体的归属感。在“土味穿搭践行者”小组中,成员之间自称“土家人”,有小组成员发布的帖子符合小组的统一认识(即“土”),其他成员就会跟帖评论“欢迎回家”“到家了”等内容。这种群体符号的形成,是互动仪式开展的一个重要结果,不仅在群体内部能够增强认同感,有时也会出圈,形成这一群体的一个标志特征,可以帮助社群成员辨别谁是其中一员,从而扩大社群的规模。这些群体符号不管是在群体内部使用还是在群体外部流通,都是群体凝聚团结的结果。

(三)强化身份认同,形成群体团结

身份认同和群体团结是互动仪式的一个很显著的结果,互动仪式的不断累积最后会强化整个群体的凝聚力,产生统一的道德标准,形成群体团结。在豆瓣小组中,不符合群体价值观或是违反组规的行为会受到来自其他小组成员的批判,严重者甚至会被踢出小组。在“土味穿搭践行者”小组中,分享“土味”穿搭就是统一的行为规范,如果有小组成员发布相对时尚的穿搭,就会被其他组员评论为“凡”“凡尔赛”,受到嘲讽。在这个小组中,“土”就是统一的价值规范和道德标准,经过互动仪式的不断循环,组员的身份认同和群体认同感被强化,会自觉维护组内的价值规范。

四、结语

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也给互动仪式带来了新的变化,移动终端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互动仪式的形成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虚拟共在、对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共享情感是豆瓣小组互动仪式的形成条件,与此同时,互动仪式的不断循环也激发了小组成员的个体情感能量,创建了小组的群体符号,并形成了群体团结。

猜你喜欢

柯林斯帖子社群
社群短命七宗罪
良心手术
暴力老妈
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将延长服役至2030年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NEW WORDS
高手是这样拍马屁的
盘旋于绝境之上的不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