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性学习
2021-01-31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周育钦
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周育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笔者作了认真思考,采用研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怎样做才能真正做到实施研究性学习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的三点做法。
一、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切入。比如,我在教授《千克、克、吨》单元时,我把平时常见的东西都搬到了课堂:天平,1 克重的硬币,50 克重的鸡蛋,100 多克重的苹果。500 克重的盐等等,首先用课件教会大家用天平来称量物体的重量,然后通过课件演示,称一个5 分的硬币,结果是硬币大约重1 克,然后发几个硬币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亲自感受1克的重量,再要学生根据感觉,从身边找1 克重的物体,让学生用天平测量所找到的物体的重量。
2.用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创设挑战性课堂教学。以生活为原型,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接受智慧挑战的过程中,发挥出学生的一切才能,让课堂成为充满生气和乐趣,这是课程生成的有效策略之一。
3.故事揭示法。在教授《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们可以创编这样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是小精灵的生日,小伙伴们正和他一起庆祝生日呢!”(这时候出现媒体画面:另外三个小伙伴和小精灵一起庆祝生日)妈妈端来一盘橘子,一起分享,可以怎么分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精灵和他的小伙伴们是怎样分这四个桃子的。
二、注重小组合作交流
1.小组的构成。在小组成员的构成上,要注意从学生个性、性别、学习层次、兴趣爱好以及守纪状况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分组,力求形成一个互相依赖,相互团结合作、相互监督促进的学习小组。
2.要讲清规则。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此次分组学习的学习要求、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我们想到得到的结果。小组合作之初就应该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时能够轮流发言,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要教育学生要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用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修改、补充自己原先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
3.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独立思考问题和合作学习的基础,教师应引导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初步想法后再在小组内和其他成员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不爱思考的学生,给他们提供发言和进步的机会;要关注小组内每个学生,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避免小组成了优秀学生的“一言堂”。
4.要注意合作内容的选择。小组合作研究的问题设计也非常的重要。在内容选择上,应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贴合而且能够实现教材与生活实际的整合的素材和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上,小组的问题应该是具备可探究性、开放性、可操作性以及具有矛盾性的特点,具备了这样特点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实现小组合作的目的。
三、设计开放性的实践活动
教师应多提供一些参与实践活动的内容,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使数学在生活情境中得以创新。我们的做法是开设数学实综合践本,以学习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每个星期或者每两个星期完成一个数学实践活动,把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记录在实践本上。例如,学了《克和千克》一课后,我让学生自己回家找一些黄豆,首先根据自己的感觉,猜测几颗黄豆重1 克,然后用天平来验证你的猜测,然后把整个过程和结果写在实践本上;学了《购物》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到市场调查售货员是用什么简算方法计算总价的,并模仿在商场上了一节数学活动课;学习“统计图表”,我让学生统计班里面同学的课余爱好和平时课余时间的分配并针对这些统计数据写一篇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