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图式结合阅读的研究
2021-01-31广州市白云区广外附属中学李红海
文/广州市白云区广外附属中学 李红海
在初中化学思维导图学习过程中,把非连续性文本中蕴含的化学图像和数据表格及化学符号等知识转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符号,如用点、文字、线条、图形等来代替,把这些知识按照一定规律,构成化学思维导图,从而让化学知识形成体系化、系统化特征,突破学习中的瓶颈,进而利用化学思维导图帮助自身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确定相关知识点与关键主题的关系和从属地位,提取、归纳每一知识点的关键信息,提高信息整合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初中化学图式结合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加深对知识深刻的记忆,提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学学习印象
思维导图就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创建完整的学习知识体系,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良好发展。结合初中学生的化学特点来说,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并使学生可以跟随思维导图的思路进行学习,便于学生可以更好的记忆,加深学习的印象。
(二)增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化学思维
通过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来辅助教学内容,进而将传统的形式与现代的形式进行结合,让教师不再成为学生学习当中的主导者,而是成为引导者以及启发者,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如此,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还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参与权,进而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
二、 应用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图式结合阅读的有效措施
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实践,在学习和阅读化学图式时,能让学生思维迅速聚焦,通过特定的形象化图式,快速而准确的理解其含义。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以思维导图为工具,构建物质模型、符号模型和思想模型,逐步发展学生的化学空间思维,让学生在化学图式的学习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和发展。在进行实际的教学中,有效的将思维导图融入到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中,进而进行实质性的研究。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两个班级,对于一般班级进行传统的教学,另外一个班级进行思维导图教学,时长为一学期,进而发现在什么样的班级下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验结束后通过问卷对实验班以及对照班进行不同程度的检测,并通过普通的测试来区别出两个班级的综合能力提升。经过实验的结果显示,运用思维导图的班级分析与综合能力和化学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班,同时可以看出学生更适应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并希望在日后的教学当中多加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
例如在学习《走进化学世界》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该节课程内容的思维导图制作,并运用图形结合的方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培训学生思维导图的制作、模型建构等内容。在“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的模型认知,利用形象思维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宏观—微观—符号”三者的认知,促进了学生化学素养的落实。促进了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初中化学图式结合的阅读方式,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互助交流、发展评价等等,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1.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预习
初中化学的学习具有相对复杂的知识点,随着学习难度螺旋式的上升,学生也会认为所学习的内容枯燥无味,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课堂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课前知识的预习。学生通过观察思维导图可以清楚认识到学习的内容,并分清教学当中的重点以及难点。这样的方式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避免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不仅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并且结合思维导图的辅助教学工具,将有关金属材料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当中的内容结合图式引导出阅读材料当中有关“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印象,并为良好的课堂教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思维导图的预习,可以使学生用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来分析生活当中常见的金属材料一些功能的用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2.在化学实验中运用思维导图
“图式结合阅读”是指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的化学用语,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让分散的、意义不够明确的图文信息变得更有结构、更有规律。重点突破“图”和“化学式”“化学用语”之间的逻辑联系,以思维导图为工具,探索解决抽象化学式阅读的难点。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基础内容,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的方式,也是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端正学生科学态度的主要途径。但是在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教师不注重实验教学质量,教师实验能力不足,实验课程方案制定不够合理、不注重实验操作技巧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举例来说,在学习《溶解现象》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这类的内容难以理解,教师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内容,使学生在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的开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合适的思维导图内容,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比拟的,进一步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上的压力。
3.在化学导入环节融入思维导图
导入式教学是指在教学当中,教师利用问题的方式来引出新课程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提出不同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新课程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中,教师要注重与教材内容的充分结合,并且要做到前面的问题能够为后面的问题起到的铺垫作用,从而使提出的问题能够达到层层递进的效果。
举例来说,在教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食品当中有哪些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什么?教师可以先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有机化合物进行观察,对于学习能离不强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具有加大的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层次的学生都会获取相应的知识内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逐渐的提升。
4.创建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主动解释并建立个体知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特征: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学习的情境性。学习的主动建构性主要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新知识的态度,其内心倾向于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重新组合,从而用以解释新信息,并最终构建属于个人意义的知识内容。在阅读图表、化学符号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方法,会在头脑中自动提取与新知识相联结的旧知识体系,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同化新知识,使新知识融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更深层次的把握新知识。在化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考虑到新旧知识的联结,帮助学生提取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经验,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更好的运用,使化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总而言之,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增强学生对初中化学图式阅读效率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化学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化学初高中学习衔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探索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表演、构图、模型制作等形式,让学生对枯燥的化学符号赋能,将抽象思维用形象思维得到演绎,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