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青春电影中的少女形象建构

2021-01-30高毅丹

视听 2021年1期
关键词:少女建构青春

□ 高毅丹

国产青春电影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青春电影虽以青年人为主人公,但主题多反映社会问题,具有鲜明反压迫的政治色彩。进入21世纪后,青春电影在市场化因素的驱动下迅速发展,随着大批新生代导演出现,电影创作进入蓬勃发展期。以2010年《老男孩》的火爆为节点,一大批知名度极高的青春电影相继涌现,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左耳》等。可以说,国产青春电影是伴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起来的。

埃里克森提出,青少年时期作为儿童向成年过渡的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出现急剧变化,开始面临认同危机。青春电影以青少年为题材,观影主体也多为青少年,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会对青少年起到潜移默化的涵化作用,影响其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近年来青春电影塑造的青年角色多存在被夸张或扭曲的倾向,不仅难以为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提供应有的引导作用,反而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以少女为例,少女作为青春电影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对象,在人物塑造上却与现实存在较大偏差。因此,对国产青春电影塑造的少女形象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模式化的少女形象塑造

(一)扁平化的柔弱少女

国产青春电影中营造的少女形象往往陷入模式化的窠臼,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人物的扁平化。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指出:“扁平人物往往只有一种或很少几种特性,甚至可以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来描述它。”①其在青春电影女主角的具体体现,首先是形象层面。少女的外表可用美丽而清纯来概括,影片着力于强化其未经雕琢的气质,其形象是高颜值和天然感的结合。而在女主角的性格和人设层面,则可用柔弱化来概述,如《左耳》中瘦弱敏感的李珥、《少年的你》中弱小无助的陈念等。女主角被打造为需要保护的弱者,是温柔腼腆的“好学生”或“乖乖女”,形象过于单薄化、脸谱化,缺乏对人物内心的挖掘。

(二)男权话语下的他者形象

女性主义认为,语言在性别建构的过程中起到极重要的作用,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父权语言”彰显其绝对权威,女性沦为沉默的他者,成为被塑造、被言说的对象。其体现在青春电影中,“依照男性好恶的标准,女性形象常被划分为‘天使’和‘魔鬼’的两极”②,如《七月与安生》中的安生和七月、《致青春》中的郑微和阮莞、《左耳》中的李珥和黎吧啦等,少女形象总是两极分化的。“天使”是男权社会中典型的顺从者,集传统女性美德于一体,是男性心头的“白月光”,如典型的乖女孩陈念,清纯简单,学习优异;“魔鬼”则带有“妖性”,虽外表美丽却轻浮叛逆,有浓厚的“狐狸精”色彩,如《左耳》中妖艳美丽的黎吧啦,桀骜不驯,大胆主动。

这类形象的塑造并非仅在外貌、性格上对女性形象进行简单分类,还为不同类型的少女设定了两极分化的命运。上文提到的电影均以“坏女孩之死”为结尾,影片大幅渲染叛逆者所受的苦难,以坏女孩必然的死亡命运为恐吓,暗示受众叛逆终会导致失败甚至灭亡,只有乖巧顺从的女孩才能存活。这种划分将少女原本多种多样的性格特征彻底消磨,打造出男权话语下作为他者的少女形象。

(三)迷失的自我意识

青春电影并非单纯呈现少女的情感和生活状态,而是以此为载体,挖掘其在青年到成年的过渡期中自我意识的觉醒过程。但近年来青春电影中对少女角色的表达却过于狭隘和模糊,其自我意识是迷失的。这首先体现在唯爱至上的价值取向上,少女通过对爱情的不懈追求获得满足感,如阮莞、黎吧啦、周小栀都将人生的意义归结于爱情,为此可以放弃朋友、学业甚至生命。爱情无法促使其奋斗拼搏,反而使其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同时,自我的精神诉求也被矮化和狭隘化,梦想缺席不见,女性主体的自立自强进一步消逝。反观青春电影中关于男性爱情的描述,往往表现得更为理性和克制,且爱情被定义为其成长过程的铺路石,如《同桌的你》中林一为了周小栀奋发图强考托福,《致青春》中坚守梦想留学的陈孝正等。

此外,少女的自我意识还存在被消费主义裹挟而异化的倾向,如《小时代》表面上讲述的是时代姐妹花在从学校到踏入社会的过程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故事,但其塑造的四位少女却都陷入对物欲的迷恋,为了名牌奢侈品不惜丧失尊严。影片中顾里的著名台词“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团散沙,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更是宣扬了金钱才是爱情的基础。在物质至上主义的价值观体系下,少女逐梦逐爱的励志主题被消解,女性的自我意识异化为非理性的欲念。

二、失衡的人物关系建构

(一)桃色权力的隐喻:离不开的白马王子

恋爱是青春电影一贯的主题,然而少女的恋爱本是懵懂细腻的悸动,青春电影却以过于成人化的视角直白地渲染极尽坎坷、充满遗憾的恋爱过程,通过怀孕、堕胎、三角恋呈现青春的疯狂。这种浮夸极端的情节设定对少女恋爱的塑造过于肤浅和粗糙,同时恋爱变成生活的全部,其他维度被大幅剥离,导致青春电影中恋爱所占比重过大,失真度高。

尽管近年已有多部青春电影试图将主题转向少女的成长,但其成长过程却仍是与男性密不可分的。以爱情为主线的《同桌的你》《左耳》中,少女始终都在寻找“白马王子”;描绘友情的《七月与安生》中七月和安生围绕唯一的“白马王子”爆发重重矛盾,两人命运因此改变;即便在以校园暴力为主线的《少年的你》中,陈念也始终需要借助男性即小北的力量得到救赎。这种等待白马王子的桥段看似对女性受众喜好的迎合,实际却是一场桃色权力的隐喻,女性难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好的结果,依靠父权的庇护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割裂的关系:被置于对立面的长辈

与将少女的生活和“白马王子”紧密相连相比,少女与其他年龄层人物的关系则呈现割裂的倾向。青春电影中的少女家庭大多是残缺的,父母、老师等成年形象被弱化甚至消失,或直接置于青春的对立面。如《少年的你》中陈念的父亲很早就丢下母女俩不知所踪,而母亲终日在外躲债做生意,在少女面对问题和挫折时处于失语的状态;再如《同桌的你》中,周小栀因私自带在“非典”期间被隔离的林一逃跑而被校领导当众批评,但影片却刻意弱化校方说教的声音,大肆渲染男女主角在被批评时有说有笑、甜蜜互动的场景,这种对立不仅削弱了事件的严肃性,也扭曲了道德判断标准。

此类情节设置将成年角色直接简化为代表权威的工具人,通过强调少女对权威的反叛实现自我的成长,父辈提供的正面影响几近消失。然而这种粗暴的剥离却与现实差异巨大,在少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等成年角色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而成长也并非都通过抗争实现,更多是内在化的问题在多方帮助下寻求解决。电影将成长视作纯粹外部化的过程,忽略了对少女个体的性格形成、内部互动的深度探究。

三、青春电影中少女形象的建构策略

近年来青春电影不断涌现,其所发挥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因此电影不仅需要满足受众的娱乐和审美需求,在对受众道德价值的引导方面也有不容忽视的责任。电影中的各类人物形象作为影片精神价值的载体,更应走出模式化和同质化的误区,置入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塑造更具真实感、立体化和多元化的人物为目标。

首先是塑造更具真实感的少女形象。“必要的艺术转换是为了更好地澄清和放大生活经验中的模式,而不是经由艺术家个人独特的内在模式创造出新的经验。”③青春电影描绘的校园场域与现实勾连性极强,在少女形象的塑造上尤其需要从现实出发,通过对细节的仿真刻画,对少女的生活场景、行为举止、人际关系等进行还原,建构关于青春的记忆。如《我的少女时代》中林真心为了追星收集很多刘德华的照片、下课和小姐妹手拉手去小卖部等都从细节出发,将受众拉回青春场景中,勾起受众共鸣。同时还应注重凸显本土化元素,如《少年的你》用大量篇幅呈现高考奋战的场景,展现了中国式青春的奋斗和坚持,增加了人物的厚重感。

其次是增加人物塑造的广度和深度,构建立体化的少女形象。恋爱是青春时代难以回避的问题,但少女的恋爱往往是含蓄内敛的悸动,应避免过于片面和戏剧化的呈现。《我的少女时代》讲述了女主角暗恋校草,为了吸引其注意而变得勇敢自信的故事。该片不再局限于对爱情的片面刻画,而是向亲情、友情、梦想等多方面延展,通过不同维度的立体化叙事,从更广阔的视角全方位呈现少女的成长,建构了更为积极正面的青春物语。而人物塑造的深度方面则应通过设计符合人物身份的言行举止,以细腻的手法展现少女在面对生活中不同挑战和困境时的内心变化,对其成长历程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凸显影片的思想性。

最后是融入多种元素,塑造多样化的少女形象。正如前文所言,近年来青春电影中的少女建构呈现扁平化和两极分化的倾向,无法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对少女形象进行建构时,突破模式化的桎梏尤为重要。《闪光少女》在人物塑造上就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以平民化的视角展现了古灵精怪又颇具自信的陈惊、痴迷手办的软妹贝贝、喜爱国学的哥特风女孩塔塔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少女形象,并对每个人的生活目标和人生轨迹进行挖掘,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元的少女世界。这为青春电影的人物塑造提供了启示:要紧随时代发展,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亚文化圈层的青少年群体,全方位展现当代少女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四、结语

国产青春电影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其通过对校园青春爱情的描绘引发集体怀旧的同时,也通过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来建构着人们对青春和成年的想象。然而,目前青春电影多陷入票房高但评分低的困境,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一味迎合市场,影片在少女形象建构中过于戏剧化和极端化,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不仅对青少年受众产生了错误的道德引导,还会造成其他年龄段受众对青少年女性的负面刻板印象。在青春电影迅速发展、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当下,影片创作不能仅以市场为导向,而应承担弘扬主流价值观、发挥道德教化作用的责任。在少女形象塑造方面,要从当代青年的生存现状出发,将主流价值观引入人物建构中,塑造更为真实饱满的新时代少女形象。

注释:

①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苏炳文 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59.

②田右英.男权话语规训下的“他者”形象——《画皮》的女性主义解读[J].电影评介,2009(07):29-30+34.

③[美]达德利·安德鲁.经典电影理论导论[M].李伟峰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109-110.

猜你喜欢

少女建构青春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一击即中
承认吧,这就是暑假在家的你
当这届90后老了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我的少女心一击即中
建构游戏玩不够
青春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