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综艺的异军突起:综艺《青春有你2》中的女性主义研究

2021-01-30杨淑云

视听 2021年1期
关键词:女团女性主义综艺

□ 杨淑云

随着视频网站的兴起,网络综艺发展迅速,各个类型的网综不胜枚举。网络综艺的发展正在朝向多样化、差异化发展。女性综艺成为多个平台网络自制综艺的首要选择。以2019年在四大网络视频平台上播出的网络综艺为例,在65档综艺节目中,有近50%的节目有较为明显的性别倾向。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和受众的女性综艺成为女性媒介发展的新方向。

一、女性综艺发展的进阶之路

从2004年的选秀节目《超级女生》到现在的偶像养成类综艺《青春有你2》,女性综艺已经走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超级女生》是国内最早的以女性为主体的综艺节目,可称之为女性综艺的1.0时代,其主要特点是以草根女性作为节目的主要参与对象,通过激烈的赛制竞争,展现草根女性自身的独特魅力。女性综艺2.0时代以《花儿与少年》《花样姐姐》为代表,这个时期的女性真人秀更倾向于以窄面为切入点,展现女性明星的生活之美、友谊之美、个性之美。女性综艺3.0时代开启了与时代更合拍的女性群体形象塑造,以综艺《我们来了》为代表,女星们不再是偶像般存在,而是与民同乐的普通女性,节目在知识文化、艺术情操、娱乐生活等层面给予女性更高的指导。2018年现象级偶像养成类节目《创造101》开启了女性综艺4.0时代的新篇章。这一时期,女性综艺坐上了视频网站发展的快速列车,借助互联网的实时性、互动性等技术优势,通过“养成”这种参与式的受众互动行为,建立符合女性观众心中新的审美形象,唤起反叛男权视域下的女性意识。2020年大热的《青春有你2》是女性综艺4.0版本的又一尝试。与《创造101》不同的是,《青春有你2》提出了“X——不定义女团的节目理念”,掀起了对“女团审美”讨论的新热潮。在商业化的资本操控下,女性主义突出重围,媒介有意无意地构建起新的女性形象,并对社会性别意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青春有你2》中女性主义的体现

在以往的媒介中,女性常具有固定的形象。美国女权主义理论家劳拉·穆尔维认为:“男性主体是媒介文本的观者,而女性则是被观看的客体,‘看’与被‘被看’是话语权力实施的第一步。”在男权主义盛行下,女性作为“被看”的客体在媒介中常常是被建构的。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女性个人意识觉醒,当女性寻求个人精神的解放时,《青春有你2》这种贴近女性受众心理的节目就随之到来。可以说,《青春有你2》在宣扬女性主义的同时,利用其独特的女性主义标识成就了这档商业化的网络选秀综艺。

(一)女性意识萌发,打造性别品牌

综艺真人秀中所展现的性别倾向更容易激发公众讨论,甚至影响更深。几大视频网络平台都不留余力地推出自制偶像养成类综艺,将性别主义作为它们的独特旗帜。为了打赢资本市场的营销之战,爱奇艺《青春有你2》独树一帜,除了注重宣传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节目价值观,也创造性地提出了“X——不定义女团”的新理念。《青春有你2》尝试解构以往的女团概念,建构渗透女性主义的新女团。大众对以往女团偶像形象的认知具有统一性,即青春靓丽、长相甜美、长发等。身为女性的个体逐渐被符号化,女性愈发想要打破桎梏。《青春有你2》就抓住了这一点,青春制作人代表蔡徐坤在节目第一集播出时便宣布考核标准:“我们不定义女生,不定义女团,请你们带着对X的无限想象,选出你心目中最能代表女团的9位练习生。”这是具有女性主义意味的发言,尝试赋予女性观众以权力,在“赋权”的过程中,使节目理念深入人心。《青春有你2》剑走偏锋,打造全新的性别品牌。节目播出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二)制造性别热点,打破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在媒介中,无论是新闻还是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都存在着刻板印象。有些人常常将女性物化、符号化,不注重女性的内在和品德,形容女性为“花瓶”。同时,将女性禁锢在条条框框之内。在男权社会下,“被看”的女性形象往往更符合男性审美。但是拥有大量女性粉丝的《青春有你2》,尝试打造跳脱“主流审美”藩篱的女性形象。节目第一期,将化着“飞天眼线”的实力练习生上官喜爱送上了热搜。与以往的女性形象不同,上官喜爱自信且张扬,长相却不太漂亮。与李宇春中性化的特点不同,在保持女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女性刻板印象进行抵触,颠覆了观众对传统意义上的女团的认知。她凭借着超强的唱跳实力和热情豪爽的个人特征圈粉无数。节目中不乏特色鲜明的练习生,如顶着爆炸头的女孩张钰、沉默寡言的“中国女孩”陈珏、跳着帅气Popping的刘雨昕,可以说,《青春有你2》的女孩们是109个人,有109种个性。她们不再是统一的形象,女孩们身上的刻板印象被打破。

三、《青春有你2》中女性主义成为主导性节目理念的多重原因

(一)宏观: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女性话语体系崛起

中国未经历过大规模女权运动,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条件下,女性被赋予了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在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领导发动妇女参加到革命斗争中。建国后,国家动员妇女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妇女能顶半边天”等妇女解放话语耳熟能详。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体现在媒介中女性话语体系的出现,女性媒介成为热点:“传播内容的组成主要是围绕女性关注的各种议题,以女性为传播主体和目标受众,担负着妇女及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社会使命的专业的大众媒介。”《青春有你2》以传播主体和目标受众为女性的综艺节目,所以节目贴近女性主义意识,使这档商业化的综艺节目更具有人文主义情怀。

(二)中观:流量变现时代来临,女性成为消费主力

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使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变化,成为流量变现的最佳场域,注意力成为稀缺品,获得流量就等于获得了金钱和成功。女性参与社会生产劳动,获取独立的经济地位与经济能力,消费对象不再拘泥于家庭生活用品,更多地追求个人精神的愉悦与体验感。调查显示,我国79.46%的女性每天花在大众传媒消费上的时间超过1小时。由此可见,女性与大众传媒消费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女性在消费的选择上具有主动性,她们往往会选择那些符合自己审美品位的对象。《青春有你2》中布满了各种契合女性审美的符号,包括符合女性受众心理趋向的节目理念、每个女孩漂亮的服装和妆容、美轮美奂的公演舞台、女孩间真挚的友谊。贴近女性审美趋向的制作,让女性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起腰包。女性不再是凡勃伦笔下的“代理消费者”,而成为真正具有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消费者。

(三)微观: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在节目中寻找身份认同

女性通过参与社会生产,获得独立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不再依附男性,迫切摆脱“被看”的客体地位。她们的自我意识萌发,不再拘泥于条条框框。女性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会寻找一定的心理认同,将个人情感投射在节目中的练习生身上,创造新的符合自我期许的完美形象。在节目中沉默寡言的普通女孩陈珏,既不漂亮又不自信,但她一步步战胜自卑,在舞台上发光发热。不少女孩在弹幕中表示,总是将自己带入到陈珏身上,希望她能成功出道。女性通过发掘自主意识,选择打动个人内心的对象,将自我意识投射在练习生身上。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获得了极大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感,在冲破“被定义”的愿望下,与自己偶像形成新型的双向陪伴关系,双方更为积极地完成交流,女性观众在节目中寻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感。

四、《青春有你2》中渗透女性主义的社会价值

《青春有你2》作为一档女团选秀类节目,是女性综艺发展下的新形式。以“不定义”女性为节目特有的女性主义标识,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极高的社会效益。节目开播后,关于女性主义的话题不断受到热议,《青春有你2》的成功也证实了这档节目中蕴含的社会价值。

(一)从节目出发:以“女性主义”为本,打赢营销大战

从中国媒介发展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新闻还是电视剧、电视节目,大众传媒并没有给予女性足够的媒介话语权,女性在媒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女性意识逐渐解放的现代女性来说,她们迫切希望在媒介上出现能够主导女性话语的节目。《青春有你2》的播出,获得了女性观众的喜爱。节目获得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也是节目的核心理念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的结果。但需要警惕的是,商业化的节目中出现过度解读“女性主义”的现象,打着宣扬女性主义的旗号,过度刺激女性消费。节目制作者必须在实现“良性运作”的原则下,坚守正确的女性价值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从社会出发:打破女性刻板印象,促进个性化发展

自从互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体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的同时,各种媒介节目都在努力创造与以往不同的女性形象,趋于将女性作为主要观众,唤醒女性主义意识。女性综艺就是媒介通过娱乐化的形式向人们传输女性主义意识,使人们可以自然轻松地接受节目理念。媒介塑造着自强、自立、自主、自信的女性形象,她们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个人价值观。女性摆脱“被看”客体,不被男性话语塑造,拒绝被物化和被规劝。女性可以不穿裙子,不留长发。社会通过媒介了解女性可以是短发的,是不漂亮的,但她们是特别的。《青春有你2》打造真实、完整的女性形象,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传递着女性意识,追求女性独立自信的审美体验。

五、结语

《青春有你2》的热播成为值得思考的现象,节目努力塑造贴近现代女性审美且符合当代女性所追求的自强自信、千人千面的女性偶像团体形象,对于“三从四德”“逆来顺受”的传统女性形象进行了解构,宣扬了新时代女性做自己的主人、勇于拼搏的精神。这对女性来说必然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对女性主义的宣传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对电视节目来说,资本逐利是无法避免的现象。媒介从业者也必须在过度消费“女性”和宣扬人文主义女性意识的动态过程中找到平衡点,追求女性心中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女性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女团女性主义综艺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的出路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Sunshine”女团走红:励志or炒作?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