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娄烨电影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2021-01-30初红雷

视听 2021年5期
关键词:娄烨自律性艺术

□ 初红雷

一、自律性:呈现本真的生存状态

(一)何为“自律性”

从词的最初意义上来讲,“自律性”是原来希腊文的“自我”与“规律”两个词结合而成的词;从根本上讲是理性的,在遵循规律、受到道德约束的条件下坚持自我,自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假若艺术获得自律性,其势必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自身非世俗化、反商业化的特质。“具有自律性的艺术表现为它极力想摆脱这个世界对它的支配和干扰,面对这个它所厌恶的现实世界,它有意不再美化,而是直接呈现人的生存状态和揭露社会种种弊端。”第六代导演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个人意识和经济意识十分突出,故而他们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商业色彩。他们在相对多元的背景下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同时又接触了大量的外国电影理论,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经济体制的转轨给社会带来的剧痛,同时也经历了电影从所谓的神圣的艺术作品还原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的无奈。第六代导演要么极度追求影像本体,要么偏执于写实状态,其典型特征就是“叛逆与反思”。在《浮城谜事》《推拿》中,娄烨关注城市中的人与故事,真实地反映中国城市的边缘阶层和人群,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形态变化做出表述,在探究个人与时代的复杂关系时,既记录了时代变迁,又记录了时代中的人。

(二)“作者”的温度

由于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且受到西方电影理论的影响,第六代导演始终坚持艺术、个人、小众、地下等特有的身份指认,他们是中国“作者电影”的坚守者。随着思想的解放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集体主义思想逐渐受到冲击,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大环境中开始逐渐影响到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同时也给新生代导演的作品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第六代导演坚持作者的主体性地位,打破叙事层次,极力凸显电影本体中的反身性自我意识,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因此具有极强的先锋意识。第六代导演找到了一种直面当下现实,在道义上靠近大众,又在艺术的探索上追求先锋性的道路。

娄烨目前共导演了11部作品。第一部影片《周末情人》表现出了明显的类型元素,从中也可以看出娄烨导演风格化的影像和叙事。在此后的一系列作品中,娄烨开始追求自己的个人风格,电影的开场方式、影像和叙事风格等都可以成为娄烨式的电影标签。“雷诺阿曾经评论过:‘一个导演一生都在拍同一部电影的不同变体。’”在具体的电影作品中,娄烨不光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生存状态,还进一步探究照此风格化的人的身体,关注身体表现的欲望与渴求,从而形成影片独特的精神气质。在娄烨后期的几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越发地想表达当代中国城市的转型,如武汉、南京、广州,展现城市中的日常生活,书写出属于中国城市自身的寓言。在这种情景下建构出来的电影,结合导演自身特点,具有绝对性、非世俗性和非商业化特质。

(三)身份认同与身份焦虑

对于传统事物,第六代导演习惯站在怀疑和审视的立场上,视野更加开放和多元。他们更加直面现实,大多关注城市题材,主题多有寻找意识,提倡电影语言的纪实化,选择“表现自我”的创作倾向。在叙事策略方面,他们常常在剧中人物身上融入自己的经历,或多或少带有自传色彩,更加注重以电影为媒介来考察当代都市/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因而作品中具有一种深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但是在这种策略下所表现出来的主人公常常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因为具有自传性质的色彩,所以这一怀疑也是对导演自身的映射。

娄烨作品中有种特质:身份焦虑与创伤记忆。娄烨的影像作品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自我精神成长史,在探究个人与时代的复杂关系时,既记录了作为现实进化中的时代,又同时记录了进化时代中作为本体的鲜活的人。娄烨的前期作品与后期作品对于身份认同的焦虑现象分化出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影片中表述的是多角关系的发展。在这种多角关系的发展演变中,情感纠葛与利益冲突互相争斗,彼此之间的正常关系被破坏。身处这种畸形的复杂关系网络中,人物个体显然是异常焦虑的,他们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而且他们也不认同这种多角关系,要想从这种复杂关系中解脱出来,势必就要采取暴力的极端行为。例如《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四位主人公,王平试图在妻子与同性情人间达成某种平衡,罗海涛尝试在女友与同性情人间达成某种平衡,让这种平衡成为一种正常化的存在。他们并不以爱上同性而感到羞耻,相反,他们坦然接受并试图维持一种稳定的三角关系。

二、他律性:转换与交织

(一)何为“他律性”

“他律”与“自律”相对,康德在伦理学领域指出了自律与他律的概念,从这组概念中可以看出主要区别在于引申出来的道德原则是否依赖于主体。本文在前面探讨了自律性的相关问题以及娄烨电影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自律性的特点,而他律性在娄烨的作品中尤其是后期的一些作品中也有所表现。他律是不依赖于主体意志而引申出一系列的道德原则,“文艺自律性与他律性的主要分歧便在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无论是自律还是他律,都不可过分解读含义,以极端的态度理解它们。我国文艺自律性与他律性的关系是严谨而又复杂的,由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与历史语境,我国文艺自律性不可避免地会与政治、经济、科技等一系列他律性的因素产生关系,因此需要正确看待自律性与他律性的辩证关系。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科技的影响。随着数码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速度加快,电影具有了即时即地性,而电影也成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科技的快速发展造成了艺术的动荡。电影不可能脱离政治而存在,二者之间也不存在单向或双向的隶属关系,但是电影依然要依附于政治,观众才会在这种现实语境中欣赏到电影这门艺术。相对于政治,经济对于电影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发突出,现代电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商品的烙印,同时还要承载娱乐和教化功能。

(二)能动性的转向

依照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和电影艺术自身的规律,具有先锋特质的影片易赢得小众化群体的拥趸。自电影成为一种商品以来,为了能够在电影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电影导演们也不得不迎合市场。在市场竞争下,娄烨作品抓住当代中国的城市转型以及城市中的日常生活,尤其是2019年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进一步展现了符合当前国际和国内市场电影的发展态势。娄烨的作品从初始的先锋性、绝对性到逐渐具有商业性、相对性,作为一种由多种元素交织而成的艺术电影,不仅缝合缝隙市场,而且也可以丰富和发展了电影本身的意蕴,这不免会给大众带来一种距离感和陌生化效果。

娄烨作品的发展脉络逐渐地表现出艺术电影与商业类型的相互交织,同时又借助新媒体来推进叙事,通过明星演员博得号召力。数字媒体本身具有便携性、流动性以及交互性等特点,借助新媒体可以更好地映照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契合电影市场,把握观众的观影心理。娄烨之前也曾流露出明显的艺术电影、“作者电影”的情结。在《紫蝴蝶》中包含刻意复杂化叙述以及导演对历史的主观化理解。从《周末情人》到《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娄烨导演在坚持个人作者风格、秉持艺术电影非世俗化特质的同时,依然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借助新兴媒体的特点来推进叙事,这是对导演自身风格的一种坚守。在这种能动性的转向中,导演的特点清晰可见。

(三)衍生而来的内卷化现象

随着第六代导演作品的逐渐成熟,新时期的一系列作品中逐渐展现出内卷化现象。代际更替完成的第六代导演在作者身份、电影主题、故事题材、电影人物、叙事话语、影像风格、制片方式等方面形成较为趋同的特征。伴随着这些导演们逐渐“长大成人”,作品的成熟期也悄然到来。内卷化现象的产生具体可表现为叙事方面话语的精细化与生产方面的收缩化。作为电影作者,娄烨具有精湛的电影技能,以至于在叙事技巧和影像叙事等方面变得愈发成熟。另一方面,作品在人物表现、题材呈现、电影主题等方面也日益陷入自我重复状态,意义生产渐趋收缩化。娄烨早期奉行写实主义风格,对人物进行散点透视,而运用形式主义风格则能够通过叙事主体的精神世界来重点对其外部世界进行重新阐释。在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和叙事结构等方面,娄烨作品也越来越体现出单一的精细化叙事,如此一来,原本拥有广阔意义的影像世界被无限压缩,而观众更能清晰地了解导演意图,复杂叙事变得不再复杂。在题材和人物方面,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逐渐增多,人物的典型性就被扁平化所取代,群像化的表现方式也展现出从原本对人的关注转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造成的后果是代表人物意义的减损与价值的自行性退化。

三、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关系

(一)电影关照现实

第六代导演最初的电影作品通过叙述琐碎、庸常的日常生活,传达动荡不安的都市生活体验,表露出城市人所具有的孤独感与迷离感。城市人漂浮在城市中,建构着自己的话语权,感受生命体验。导演基于身体叙事和身份建构的角度,探讨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碰撞,阐释城市中的边缘群体在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异化及其精神世界里的迷茫和疏离,展现小人物身上的孤独感、漂浮感以及人生命运变化无常的悲剧性。

第六代导演关注边缘化生存状态下的“灰色地带”和“灰色人生”,电影中的主人公大多是一些平民和边缘人,是历史的缺席者、晚生代或是社会体制之外的个体生存者。电影作品里也表现出“个体启蒙”的意识,片中体现出的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也表现了导演的人道主义温情和主观性色彩。这种直面现实的价值取向塑造出来的影像具有一种“现场感和当下性”,让观众能够轻而易举地成为目击者和参与者。

第六代导演的纪实追求,既有着对于历史承续的初心,更有着一种对于现实的关怀。他们关照现实,体悟人生冷暖,用电影话语书写人生经历,在现当代更大的文化空间里构筑属于自己的影像世界,在文化担当方面显现出更多元、更具时效性的价值取向。

(二)电影缝合市场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迎合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第六代导演群体越发重视商业因素对电影带来的影响与冲击。商业化在逐渐吞噬电影市场,而商业力量的过度侵蚀也是导致导演作品产生内卷化现象的重要原因。回归到电影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关系上来,电影在展现自身特质、发挥其独特功能的同时,要避免不被商业化市场所吞噬,要规避他律性因素带来的降级风险,既要关照现实生活,将重点放在人上,又要雅俗共赏,促进电影产业的快速融合发展。这就需要导演自觉地拒绝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干扰,懂得在市场这把双刃剑的挥舞中,力避内卷化现象,在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中,在艺术品质与商业诉求、人文内涵与市场环境等二元对立状态下,把握适度的张力。

四、结语

作为第七艺术,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渗透于影片中。正确认识电影的自律性与他律性,能够使电影创作更好地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促进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自律性始终强调其自身存在的理由,并以此为出发点造就一个独特的影像世界。娄烨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其作品具有的内在自律性体现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边缘人物的同情,而他律性又表明在当前电影市场中电影创作者为谋得生存地位而不得已做出妥协。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影行业风起云涌,遍地开花,百家争鸣。电影创作者应捍卫自己的艺术理想,保持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打造自身特色,从而赢得电影市场中的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娄烨自律性艺术
心理诊所
艺术自律与人的觉醒
——《艺术自律性研究》评介
娄烨电影中的纪实主义风格——以《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为例
娄烨春风永远沉醉(下)
纸的艺术
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其实我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