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集团合并报表信息系统上线工作及问题研究
——以T集团为例
2021-01-29
大型企业集团通常存在着管理层级多和法人数量多等特点,合并财务报表工作进而参与人数相对较多、数据审核时间较长,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在日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特别是年度财务决算工作中,往往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较长的审核、修改时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推进合并报表的信息化显得迫在眉睫,然而我省各企业集团因种种不同的原因,导致合并财务报表的信息化、自动化尚未全面落地。本文以T集团为例,就进行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上线工作及问题进行研究,对处于转型发展的我省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背景介绍
T集团拥有80多年的历史,旗下拥有一个以冶金为主的大型上市公司,此外还拥有其他业务版块80多家法人主体及若干家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
财务会计信息化方面,T集团于2006年起,与世界著名的S公司合作,以在部分公司作为试点,逐步在全集团开展S信息系统的上线工作,至今,S信息系统已覆盖T集团80余家法人主体,系统运营整体稳定。在出具报表方面,S系统已具备各法人主体出具单体报表的能力,且上线以来运行情况正常且数据准确。然而,由于S系统并未覆盖全部T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且T集团下辖多个板块,此外S系统内部也存在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基础主数据的不一致无法汇集和交流,导致合并报表工作长期由财务人员手工编制,合并报表工作未能实现信息化。2020年,T集团为提升公司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决定在T集团开展合并报表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合并报表信息系统上线工作
(一)前期工作
1.选取合作开发单位及成立开发项目组。T集团在开发报表的前期研究过程中,为使T集团出具的合并财务报表满足国资委、财政部等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经过与国内各主要会计信息系统生产企业进行比较,发现目标公司之一的J公司多年以来与国资委、财政部等单位长年以来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且其开发合并财务报表软件技术成熟,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声誉,最终T集团选择J公司作为合并报表的信息系统开发合作方。T集团于2020年7月,选择T集团财务部门的部分业务骨干、信息系统运维部门的技术人员和J公司派出的技术人员共同成立合并财务报表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并建立每周开例会和月度向各部门负责人汇报的工作机制,定期进行项目进度交流和讨论。
2.对集团组织结构及信息化情况调研。成立伊始,项目组开展的工作是对T集团的组织结构进行全方位调研。T集团拥有冶炼、矿业、服务业等多个板块,若干较大的法人主体中又包含非独立核算的厂矿或业务部门几十余户,这些核算主体共同构成了T集团庞大的合并报表财务体系。信息化系统方面,T集团绝大部分核算单位使用了T集团统一配置的S系统,经过多年的开发,S系统在全集团已完成总账、应收应付、固定资产、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等模块的建设,覆盖了集团公司主要的业务及管理领域的主要信息化需求,具备良好的数据提取条件。此外,T集团还有6家企业由于尚未实现S系统的上线工作。
(二)调研工作
项目组在对T集团的组织结构和信息化系统使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后,明确各有关责任人,按照时间节点推进项目的开发工作。
1.报表结构取样和取数逻辑设计。为确保未来能进一步提升自动化,尽可能从S系统中进行数据提取,减少人工对数据的干预,项目组从工作的实际出发,收集现有国资委、财政部、行业协会等单位要求提报的报表,以及T集团日常工作中需使用和参考的报表,结合日常使用的S系统,进行报表结构和取数逻辑的分析,并不断与财务各专业人员进行沟通,确保相关数据取数逻辑的准确。
2.对特殊单位的考虑。由于S系统未实现对T集团信息系统的全覆盖,项目组特地对未实现S系统上线的单位进行进一步调研。T集团旗下未实现S系统的上线单位的具体调研结果如下:
(1)两家加工型企业成立之初为T集团与其他企业合资,随着T集团对该三家企业进行逐步增资后形成控股,然而,两家加工型企业由于股东之间未能对S信息系统的使用时间和进度达成一致意见,故多年来未实现接入到S系统当中;
(2)四家境外企业均采用代理记账的模式进行日常会计核算,报表出具时间通常在报告期7个工作日后(T集团通常为3个工作日),且由于网络技术等原因,无法直接与境内S系统的服务器连接。
(三)蓝图设计和实质性开发
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建设T集团统一的报表管理平台,实现全集团级次报表统一线上填报、线上报送;无缝对接各类监管部门的报表平台,提高报表编表与上报效率。报表系统分为数据源层、整合层、报表层和决策支持层,其中:数据源层包括T集团目前使用的S系统及其他财务系统;整合层主要体现在企业财务数据中心,涉及财务主数据、科目余额等;应用管理层包括数据建模、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系统配置等要素;
2.定实施范围。系统实施与应用范围覆盖太钢合并范围内全部各级子公司以及未来随业务需要新增的公司,项目建设业务范围覆盖太钢财务快报、月季报、财务信息(月度)、半年报、年报及报表附注,建立与SAP核算系统接口,进行数据自动化采集,实现单体部分报表数据自动提取,实现监管报表无缝对接。对境外单位数据,自动进行汇率折算工作
3.建立报表中心。项目组将调研梳理定稿的快报、月季报、半年报、年报、财务信息(月度报表)全部表样及勾稽关系配置到合并报表系统当中,以此为基础建成报表中心。
4.合并报表设计相关工作。针对T集团内不同单位,项目组以财政部的财务报表格式为基础,同时结合国资委等部门报送软件的要求,对合并报表的一系列具体表样进行格式及取数逻辑的设计。设计过程中,以S系统为基础数据源,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将S系统的数据逻辑设计在报表的格式当中,以便于未来合并系统可自动从S系统中直接取数,减少人为干预。
(四)测试、培训及上线工作
1.选择单体公司进行测试。当报表体系搭建完成后,项目组根据T集团的实际情况,选取业务量较大的共10家子公司作为测试对象,检验合并报表系统从S核算系统中取数结果的正确性。在测试过程中,及时对取数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纠正。
2.组织收集用户信息、权限分配及设计接口。项目组根据T集团目前合并财务报表的工作分工,结合各参与报表编制人员的编制和审批权限,列出报表编制人员的清单,并分配在合并财务报表系统中拟具有的操作权限。由于T集团自动化办公(OA)条件相对成熟,项目组决定在合并报表系统与T集团的OA系统之间设计接口,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OA进入合并报表系统。
3.进行操作培训。经项目组讨论,在系统符合试运行条件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合并报表系统的操作培训,由于T集团的下属子公司分布较多,且由于培训条件的限制,培训采取面授和录播两种形式进行:对于与T集团在同一地的子公司财务报表编制人员,采用面授的形式;对于无法参加面授的财务报表编制人员,项目组录制好相关课程后,向未参加面授的财务人员进行下发。
4.完成系统的上线运行。在组织相关的培训工作之后,收集合并报表系统操作人员的计算机IP地址进行备案,为下一步网络连接做好相关准备。此外,项目组设定系统上线的试运行时间和正式运行时间,并在试运行期间,与日常手工填报的报表数据进行核对,及时查找数据核对过程中出现的不一致状况,并解决相关后台问题。试运行三个月内,完成全部数据故障排除后,系统正式实现运行。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财务系统不统一的单位问题
同一个企业集团内,特别是前期信息化工作开展相对缓慢的企业集团,财务核算系统通常不统一,即使使用了同一套财务软件,也会因上线的时间先后、系统开发程度是否深入以及主数据的维护等,也难以做到完全统一。T集团在合并报表系统的前期调研中,虽然只有6家企业未使用T集团统一使用的S系统,如何将6家企业进行合并报表系统的上线并进行取数成为调研中的一项重大专题,在调研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两种方案:
1.对未上线的单位完成S系统的上线工作。即T集团对未上线的单位进行充分调研,论证S系统上线的可行性,并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完成S系统的上线工作。由于S系统是一个集购销、生产和财务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在上线前进行大量的数据导入,从时间要求来看,半年内无法全部完成,影响合并报表系统的整体上线工作。
2.未上线单位在合并报表系统中采用手工传递方式进行。即不考虑未上线单位是否使用S系统,令未上线单位直接采用线上手工填报的方式进行填报后报送。鉴于未上线的单位业务量和数据量均相对较小,以及参考合并报表系统时间的上线要求,T集团决定采取第二种方案,即暂不进行S系统的上线工作,未上线单位直接在合并报表中进行数据的手工填报。
基于上述原因,企业集团在合并报表信息系统设计时,应充分对自身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充分的调研工作,对于采用独立核算系统的分子公司,需集团公司的领导层和各业务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相关分子公司的核算系统与整个集团保持统一,避免在合并报表信息系统开发中存在数据不兼容导致无法快速取数的情况,提升系统的开发速度和效率。
(二)外币报表折算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陆续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由于境内外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不一致,境外的分子公司出具的财务报表往往需要进行汇率折算和按照国内会计准则进行转换,方能符合集团公司合并报表的需求。
由于T集团下属包括5个位于境外的子公司,其货币记账本位币包括美元、欧元和港币等。T集团以往在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中,集团母公司合并报表人员对上述5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手工核算,工作量增加的同时也容易产生换算金额不准确的情况。项目组针对此种状况,在合并报表系统中设定汇率换算工具,每月只需集团母公司统一设定汇率后,在境外子公司报送财务报表后,系统自动实现外币报表的折算功能。
此外,T集团的境外子公司由于采用代理记账的方式,出具报表的时间相对较晚,对T集团合并报表出具时间的及时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于持有境外投资子企业的企业集团而言,在合并报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境外子企业的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及与国内的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在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相关的调整因素,并在信息系统设计中设计汇率折算功能,减少人为操作产生差错的可能性;对于境外子公司的会计核算系统,也要和企业集团尽量保持一致,确保整体取数效率的提升。
(三)关联抵消及账务的梳理工作
如何合并报表保持数据的准确性,内部关联交易数据的准确统计和抵消工作非常重要,以T集团为例,T集团由于下属企业数量多,内部之间的关联交易庞大,关联交易的对账工作一直以来困扰着T集团的财务人员。此外,S系统从投入使用至今时间已长达十余年,由于历史原因,S系统建设之初各有关业务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造成S系统内客户/供应商出现了较多的重复项目,即同一个客户/供应商在S系统中配置有一个以上的代码,而T集团内部单位中,出现重码的客户/供应商信息尤甚,这就导致日常业务处理混乱及关联交易统计数据准确性无法保证,鉴于此状况,项目组对T集团内所有的客户/供应商进行了全面梳理,主要进行的工作如下:
1.对于已注销的内部客户/供应商,确保无业务发生的情况下,对其S系统内的编码予以冻结。
2.对于已更名的内部客户/供应商,但在S系统内未更名的,将其更正为正确的名称。
3.对于在S系统内拥有一个以上编码的内部客户/供应商,认真落实每个代码下的客户/供应商是否还有业务发生,该工作需组织各有关单位,梳理现有核算系统内的所有订单和合同,对于尚未了结的订单和合同,如按约定当月内可完成,敦促其尽快完成,如按约定当月内无法完成,则在项目组指定的保留客户/供应商编码下重新生成订单或合同,对相关客户/供应商的重复编码予以冻结。
对于上述问题,在合并报表系统上线前,企业集团需全面梳理本集团内的关联交易单位清单及业务,对于目前核算系统内定义的关联方单位需逐一进行落实,对于因重组或改制等不再属于关联方的单位,应予以排除,将其定义为集团外的单位。由于部分企业集团的财务核算系统和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高度集成,梳理相关关联方清单需财务和业务部门共同配合,对于核算系统内已生成的订单,应尽快完成业务操作,为全面梳理数据打好基础。
(四)会计核算不统一带来的报表取数问题
由于T集团下属单位分布在不同板块,且S系统在上线初期,对其中的试点单位建立了一个独立的账套并沿用至今,试点单位的账套和系统主体的会计科目主数据仍存在编码相同但核算内容不一致的情况。此外,由于部分单位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未按照T集团统一的要求进行日常会计核算,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致使合并报表系统取数不正确。
鉴于此类问题,项目组将S系统内的所有会计科目进行逐一确认,对S系统内的会计科目编码及文字描述进行统一,便于未来合并报表系统正确提取数据。对于核算不规范导致测试过程中发生的报表取数问题,对相关单位进行通报,并要求其按照集团统一的标准进行核算,确保下一个测试月份取数正确。
因此,随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同一企业集团内的会计政策和制度、财务核算及日常操作流程必须保持高度的统一性,企业集团在合并报表信息系统上线前,务必对全集团各子企业的日常会计业务进行全面梳理,及时发现个别不规范的财务会计操作,并立即加以纠正,确保会计科目及其使用方式保持高度一致。
四、总结及启示
经对T集团合并报表上线工作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由于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多次并购、重组工作,且在日常财务管理核算系统、会计日常操作中并未做到完全统一,以及部分子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基础数据无法立即满足合并报表系统的整体设计要求,进而导致合并报表系统上线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由此可见,随着我省大型国有企业随着兼并重组的进行,单个企业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和核算单元数量不断增加,在合并报表上线工作中,基础工作及基础数据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相关企业集团财务负责人应予以高度重视,从细节入手,加强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和日常会计操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只有加强日常会计基础工作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才能进一步推动整个集团层面合并财务报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促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整体上升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