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我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判

2021-01-29

山西财税 2021年1期
关键词:全省消费

202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新冠疫情冲击等因素的交织影响,全省上下齐心奋斗,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强力推动“六新”突破,促进了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就业民生保障有力,新兴动能活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好于预期,总体呈现出了持续恢复、稳定向好的运行态势。但总体看,我省稳增长的基础仍需持续加固,经济转型仍需蹄疾步稳持续推进,财政抗压能力仍需持续提高。未来之路可期,但依然任重道远。

一、2020年我省经济运行基本特征

(一)工业生产稳步回升

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比全国快2.9个百分点,较年初的1-2月份回升14.6个百分点,较1-11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回升态势强劲。从三大门类看,全省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制造业增长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从主要行业看,全省煤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炼焦工业增长6.6%,钢铁工业增长8.3%,有色金属工业下降11.3%,电力工业下降2.3%,装备制造业增长5.7%,化学工业下降0.7%,建材工业增长4.5%,食品工业下降1.7%,医药工业下降2.1%,热力燃气工业增长6.4%。从产品产量看,全省15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2增3降”,其中,化学药品原药增幅最高(38.8%),新能源汽车降幅最大(-62.8%)。

(二)投资增速逐月加快

202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加快,全年增长10.6%,比全国快7.7个百分点,较年初的1-2月份回升20.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2.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5%。分领域看,全省民间投资增长10.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5%。分行业看,增长最快的是教育行业(38.4%)、电力工业(34.8%)、农林牧渔(26.9%)、制造业(25.9%)。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3.2%,食品工业投资增长44.7%,医药工业投资增长22.2%,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60.2%,新能源发电投资增长30.2%,均明显快于全省投资增速。

(三)市场消费较快恢复

全省消费累计降幅逐月收窄,与全国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6.3亿元,下降4.0%,降幅较年初收窄27.8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由年初的11.3个百分点收窄到0.1个百分点。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570.0亿元,下降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76.3亿元,下降3.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6172.9亿元,下降3.4%;餐饮收入573.4亿元,下降10.7%。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129.6亿元,下降2.7%。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6.2%,日用品类增长7.8%,中西药品类增长11.7%,均明显快于限上消费;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分别下降3.3%、10.0%,降幅较年初分别收窄45.7个、25.5个百分点。消费新业态快速增长,全省网上零售额109.3亿元,增长68.0%,较年初加快55.3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计算机及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22.4%,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21.7%,智能手机增长17.3%。

(四)服务业实现由负转正

202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1%,今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较前三季度回升2.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2.6%,金融业增长6.8%,保险业增长5.2%,房地产业增长5.7%,均明显快于全省服务业增速;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0.2%。1-11月份,全省规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3%,快递业营业收入增长35.2%。

(五)市场价格涨幅回落

2020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涨幅较前三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控制在3.5%的年度目标内。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6.9%,衣着类上涨1.3%,居住类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与上年同期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1%,医疗保健类上涨9.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4%。

(六)居民增收就业稳定

202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93元,增长4.6%,较前三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快于全国1.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20197元,增长2.5%;经营净收入2943元,增长2.9%;财产净收入2384元,增长5.8%;转移净收入9268元,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78元,增长7.6%,较前三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快于全国0.7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6347元,增长4.1%;经营净收入3614元,增长6.4%;财产净收入205元,下降2.6%;转移净收入3712元,增长16.1%。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8.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106.0%;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114.1%;12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控制在4.5%目标以内。

(七)财政收入稳步回升

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296.5亿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103.4%,超收75.8亿元,圆满完成调整后的全年财政收入预算目标。其中,税收收入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97.9%,短收35.3亿元;非税收入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19.8%,超收111亿元。分级次看,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9.2亿元,减收60.4亿元;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47.3亿元,增收9.4亿元。从全年收入趋势看,四个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7.8%、-7.1%、-4.6%、33.9%,总体呈现一季度大幅下降、二季度触底反弹、三季度稳步回升、四季度由负转正的向好态势,尤其是年底11月、12月连续两个月当月大幅正增长,扭转了前期持续减收的被动局面,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做出重要贡献。

二、2021年一季度我省经济形势预判

(一)经济形势分析

有利因素:一是GDP增速明显回升。2020年全省GDP一到四季度分别为:-4.6%、-1.4%、1.3%、3.6%,呈现逐季回升态势。三次产业较年初均明显回升,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6%,较一季度回升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5.5%,回升1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2.1%,首次由负转正,回升6.9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山西省GDP增速排名第13位(与山东、浙江并列),较2019年排名上升2个位次。可见,全省经济恢复动力较足,2021年仍有上升空间。二是工业投资増势强劲。2020年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6.4%,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增长25.9%,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3.2%,食品工业投资增长44.7%,医药工业投资增长22.2%,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60.2%;电力工业投资增长34.8%,其中新能源发电投资增长30.2%,均明显快于全省投资增速。工业投资成为全省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三是新动能不断壮大。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3.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2.8%,均明显快于全省工业增速;部分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其中光伏电池增长35.8%,手机增长21.4%。四是市场预期提升。2020年1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53,显著高于荣枯线;2020年12月统计局制造业PMI为51.9,为2020年第三高位,连续十个月位于扩张区间。PMI数据显示疫情后经济恢复仍在持续,制造业运行继续改善,供给和需求均处高景气水平。在全球需求转强、疫情逐步结束等预期因素下,制造业企业普遍认为未来一年产量将会超过目前水平,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将大幅高于荣枯线,亦略高于长期均值。五是煤炭经济持续恢复。截至1月19日,CCTD环渤海5000大卡动力煤同比上涨229元/吨,CCTD山西焦肥精煤价格同比上涨57元/吨。1月份以来,在寒潮天气和经济恢复影响下,国内煤炭需求增长超预期,煤炭库存继续下降,煤炭供需相对偏紧,预计一季度煤炭需求有望先增后降,煤炭价格将高位回调,煤炭供应将总体稳定。

不利因素: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整体下降。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63.8亿元,比上年下降20.2%。从五大行业看,利润总额“4降1升”:能源工业、材料化学工业、消费品工业的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2.4%、19.9%、21.5%,其他工业同比增亏1.8亿元,只有装备制造业增长5.4%。从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集体控股、私人控股、外商控股、其他控股企业的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6.5%、40.6%、6.6%、4.9%、59.8%。整体看,规上企业利润总额下降趋势显著,且负债不断增长,“回血”压力骤增。二是消费复苏缓慢。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0%。其中,城镇消费、乡村消费分别同比下降4.1%、3.8%。就业和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从居民就业看,12月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控制在4.5%目标以内。其一,这一数据指的是城镇户籍人口,而失业的主要人群是非城镇户籍人口,显然总体失业率要显著高于这一水平。其二,就业复苏不均衡。由于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增长加快,建筑业就业岗位增长较快,受到冲击更严重的服务业则面临较大压力,对农民工影响尤其严重。从居民收入看,四季度全省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7.6%,但其平均收入增长仅为新冠大流行前水平的80%。再加上中小企业较大的生存压力,预计整体就业形势仍会较为严峻,消费复苏仍趋缓慢。三是生产领域价格反弹动力不足。2020年全国工业品需求较为低迷,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累计下降1.8%,降幅比上年扩大1.5个百分点,除1月以外其余月份全部为负增长;2020年山西省PPI累计下降3.3%,在全国排名第25位。目前来看,随着国际原油、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和需求改善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预计2021年PPI修复速度将会加快,但受国际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生产领域价格反弹仍显动力不足。

(二)财政收入形势分析

有利因素:一是非煤行业税收明显改善。2020年全省非煤行业税收减收39.6亿元,比上年下降4%,降幅已连续8个月收窄。其中: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多个行业累计实现增长,分别增长22.1%、2.5%、8.3%、3.8%、1.0%、6.5%、72.3%、12.9%,共增收17.8亿元。非煤行业税收收入规模占六成,减收额仅占三成,行业恢复情况较好,随着明年经济的恢复性发展,非煤行业税收仍有很大上升空间。二是非税收入平稳增长。2020年全省非税收入增长18.9%,拉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个百分点,超收111亿元,增收主要项目是法院罚没收入、市县计提教育资金和农田水利资金、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通过多渠道开源挖潜弥补减收,非税收入超额完成全年预算,对财政收入形成有力支撑。三是市县收入恢复情况良好。2020年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47.3亿元,占全省的72.7%,增速高于省级9.1个百分点。其中,11个市中,7个市收入规模超100亿元,6个市收入增幅由负转正;117个县区中,46个县收入负增长,环比减少23个县。市县收入恢复较好,为扭转全省收入负增长、收入降幅逐步收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利因素:一是税收持续减收。2020年受疫情冲击、内外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全省税收收入形势严峻,全年降幅较大且回升缓慢。前三个季度税收收入累计降幅分别为-26.3%、-20.2%、-16.3%,一直排在全国落后位置;四季度转负为正,税收收入增长25.6%,但若剔除跨期因素,实际增长为8.5%。减收的主要原因是主体税收的持续大额减收,2020年全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三个主体税种平均降幅为11.4%,共减收155.9亿元,占税收减收总额的98.9%。

二是煤炭行业税收形势严峻。2020年全省煤炭产量、销量实现增长8.2%、6.5%,但煤价同比下跌15.5%,煤炭销售收入呈现下降态势,影响煤炭税收减收较多。2020年煤炭税收收入减收118亿元,占税收减收总额的74.8%,下拉税收收入6.6个百分点,煤炭行业税收规模约为四成,减收额却占到七成左右,成为影响税收收入较快回升的关键因素。三是收支矛盾压力依然显著。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296.5亿元,下降2.2%;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11亿元,增长8.4%,首次突破5000亿大关。2021年财政收支形势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虽然经济不断在企稳向好,但恢复平稳增长仍有不少困难,再加上明年跨期税款减少、非税收入挖潜困难、盘活存量资产等一次性收入来源减少,预算收入增长动力不足,大幅增收面临较大压力。但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六新”发展、“三保”支出、基本民生等各个领域对资金的需求将只增不减,保基本和保战略任务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压力继续延续。

综合看,2020年我省大部分经济数据承受住了考验,并好于预期。2021年在诸多利好因素的作用下,全省经济将逐步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财政收入也将进一步实现恢复性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回血”压力仍然很大,财政收支矛盾仍会较为突出,因此,2021年仍需尽快补齐短板,精准发力,不断提升“造血”能力,促使我省经济实现稳定发展,促使各项产业实现高质量提升。

三、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激发投资活力

一是合理安排和利用政府直接投资,以直接投资的方式投向具有公益性质的非经营性项目,发挥直接投资方式的基础性作用。尤其在弥补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进步等环节的短板,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二是聚焦“六新”领域扩大投资。制定相关财政政策,以精准财力保障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等六大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抓好招商引资,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我省作为欠发达省份,经济总体上还是以投资主导增长,这便需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推进行政效能改革,做到权力清单“瘦身”,责任清单“强身”。通过优化政府服务网功能,明晰企业投资管理清单,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等,切实营造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抓好招商引资。

(二)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直接动力,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一是增强消费能力。要进一步保障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充分促进居民更高质量就业,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要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水平,根据财力状况提高社会保险福利金和社会救济金的财政保障水平。二是丰富消费供给。要增加和细化消费品种类,加快发展文娱、体育、健康等服务消费产业,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三是优化消费环境。要加大服务民生的公益性设施投资,推动以消费升级为导向的新基建和产业链投资,完善流通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社区商业设施。

(三)加大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税费、融资等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好降低增值税率、扩大享受税收优惠企业范围、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降低社保费率等政策,确保各项支持措施直达企业。二是完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更好地支持企业参与市场合作和竞争,进一步激发中小微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三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府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四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服务,发挥省级股权投资基金作用,推进政银企融资对接等模式创新,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猜你喜欢

全省消费
我省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设计是消费,也不是消费!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40年消费流变
贵州多措并举加速提升全省旅游消费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