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课程教改新思路的探索
2021-01-29李鑫王宇邓杰
李鑫 王宇 邓杰
1.重庆工商大学金融学院;2.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3.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一、概述
(一)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根据2019年发布《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报告》,将供应链金融定义为是依托于供应链开展金融业务。政府各部门近几年来发布了多项支持供应链金融的政策,如《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则明确指出“积极稳妥发展供应链金融”以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及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根据鲸准研究院数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15.86万亿,同时未来发展空间较大。随着现有参与者及新加入者深度渗透市场,未来供应链金融有望在2022年有望达到19.19万亿规模。
(二)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移动互联为引领的新的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不仅重新定义我们经济发展,还进一步导致金融学科的边界、研究范式不断被打破和被重构。金融机构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不仅可以助力传统金融机构转型,还能通过技术的迭代和创新,发展出传统商业模式无法提供的、由科技公司提供支持的高壁垒性新产品和新服务。根据《中国金融科技风控报告》可知,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市场规模达到55.3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204.5亿美元,即实现近五年(2018-2023)复合增长率为29.9%。
二、“金融科技”背景下供应链金融课程教学现状
高效的供应链金融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供应链金融课程教学需要根据供应链金融在实践发展及特征制定学习规划。供应链金融是基于真实业来往和交易数据为上下游提供信用担保而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实践中,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技术对于金融的作用,正在逐步从辅助业务的地位上升成为决定金融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供应链金融课程教学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一)缺少适合本科同学的系统性教学体系或模式
由于供应链金融实际和理论差异,如何兼顾实践中有用性与理论的前瞻性,使得理论课堂学习既能为课堂教学走向实践服务,同时保持理论教学在同学知识认知可接受的范畴成为教学关键点。然而,由于供应链金融课程及相关教学探讨会议较少致使课堂教学还缺少相对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中存在金融与供应链管理相互割裂缺陷
课堂教学中容易教供应链金融当作融资模式研究课程,限于谁向谁融资的过程,忽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所以谈供应链金融,必需建立在对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界定和理解的基础之上。供应链管理包含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诞生于供应链管理中各环节的资金错配需求,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供应链金融课程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供应链金融实务性较强,授课同学缺少工作经历使得对授课知识接受度不高。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将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与资金融通挂钩,学生难以理解“金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
三、“金融科技”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教学改革新思路
“金融科技”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教学面对上述不足,不仅降低课程教学质量,还使得理论与实践割裂问题越发凸显,所以本文基于现实可行性提出如下几方面的改革思路。
(一)建立多校协同机制构建供应链金融教学方案雏形
通过线上或线下课程研讨会方式,构建多校协同机制,集中相关学科任课老师,如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搭建起协同机制,定期讨论和交流机制。通过集思广益方式,总结供应链金融教学普适性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并搭建起供应链金融教学方案雏形,再结合实际情况调整。
(二)强化课堂教学中金融与供应链管理融合与渗透
课堂教学中增强供应链金融认知理解,供应链金融现实价值和意义不仅含了企业高效融资获得的价值,还包括了由此可能带来的与之相关的运营管理、财务管理、投资管理等多方面的价值提升,产品服务的范围也相应的可以从融资方面,扩展到与之配套的现金管理、保险、理财等多个方面。
(三)探索供应链金融课程多元化教学手段
根据供应链金融课程特点,虽然国外课程开发供应链金融软件无法大范围普及,但可以通过案例与视频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实务的可操性。多元化教学手段降低同学对陌生知识的畏惧感,调动同学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语
本文分析我国供应链金融与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提出供应链金融的定价及风控等方面亟需金融科技支持与融合。然后,结合供应链金融发展特征总结目前供应链金融课程教学面对的一些问题,如缺少系统性教学体系或模式、金融与供应链管理相互割裂缺陷、忽视金融科技对供应链金融影响及课程教学手段单一,并提出相对课程教改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