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课外阅读提升小学语文课内外衔接的策略探思
2021-01-28山金萍
山金萍
摘要: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学的宗旨彻底改变,学习课本内有限的知识已经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而是在积极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知识广度,力求将课内与课外内容衔接起来,更好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无疑是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渠道,本文将从课外阅读的角度介绍一些促进小学语文课内外衔接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课内外衔接;策略
引言:
课内外知识的衔接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快速提升他们知识储备量的珍贵途径,也是对教材内容局限性的一种弥补,对于提升语文教学实效性而言意义重大。但是小学生识字量少,课外阅读兴趣薄弱,这一任务实践起来困难重重,教师也往往会陷入到迷茫状态中,以下几项是我总结的要点。
1.注重课内外衔接的顺畅性
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不能过于强硬而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将一些不相干的内容强行安插在一起,这样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对学生学习课内知识也起不到太大的帮助,甚至还会造成干扰。教师在为学生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时,必须要从课内学习材料出发,确保衔接内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坐井观天》《青蛙王子》《青蛙王国》《青蛙合唱团》等书籍或文章,而尽量避免为学生推荐一些和课内阅读内容无关的书籍,这一点必须要明确。小学生的阅读基础不足,只有保障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是紧密关联的,学生才能感受到课外阅读的意义,进而借助于课外阅读,更好地理解课内阅读内容。此外,因为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一,所以阅读衔接教学的顺畅性,还应该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主张。如在阅读《纸的发明》这篇课文时,优等生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对纸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蔡伦造纸术的详细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而后进生遇到的问题就比较多了,包括字词语句的理解,文化知识的理解,以及纸的逻辑演变过程的理解等,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课内阅读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给优等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国造纸术的书籍,给后进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是一个形象生动、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微课视频,融入相关阅读内容,后进生可以登录校园网或者借助其他师生交流平台进行观看和阅读,使其都能从课内课外的衔接阅读教学中获益[1]。
2.注重课内外衔接的目的性
无论是学习课本中的知识还是阅读课外材料,最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升他们的文化及情感素养,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坚持和铭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只要教师明确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统一性,就能够实现课内外教学的“无缝衔接”,这样学生在学习课外材料时也不会认为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度会逐渐提高。
如《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歌,其阅读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诗歌审美感悟,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苏轼的《题西林壁》,两首诗虽然都写的是庐山,但是却存在很大的不同。李白的诗歌是情景交融,是直接对景色的描述,而苏轼的诗则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庐山在苏轼的诗中不是实指,仅仅是一种象征,庐山换成泰山、峨眉山等都可,丝毫不影响诗的哲思;而李白诗中的庐山却是一种真实的场景,不能置换,因为他写的就是庐山的景色。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不但拓展了诗歌视野,认识到了李白和苏轼两位诗人的不同,而且在教师的阅读指导中,对唐宋两个时代的诗歌表达特点也有了初步的认识[2]。教师可以问问学生:“你们喜欢李白的诗还是苏轼的诗?为什么?”通过这样的阅读引导,使学生的诗歌审美水平进一步提升,也使衔接教学的目的进一步明确。
3.注重课内外衔接教学的丰富性
优秀的课外读物数不胜数,教师不仅要在读物的搜集上尽可能满足学生兴趣需求,呈现出各色的文学作品魅力,还要在课内外衔接的方式上大下功夫,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教师可以成立课外阅读小组,小组有的以优等生为主,有的以后进生为主,给他们推荐不同阅读难度的书籍,各个小组把阅读感悟以作文的形式贴到各自的小组学习栏中,教师通过阅读和浏览,对各个小组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综合指点,鼓励各个小组积极阅读。此外,在阅读内容上,不一定非要是书籍,也可以是各种适合课外阅读的内容。如在教学完《植物妈妈有办法》之后,教师就可以从网上寻找一些植物生存技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学生打印出来,整理成小册子挂到教室的墙上供学生在课下阅读[3]。
4.优化教学评价
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权利,在衔接教学中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保障衔接教学真正发挥实效。小学生交流能力不佳,阅读能力也不足,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中出现问题,有时并不会主动告诉老师,这不利于教师的科学阅读指导。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交流,多发问,比如设置小小阅读反馈箱,学生可以把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写下来放进小箱中,教师结合学生的意见积极改进衔接教学方法。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进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课内阅读内容或课外阅读内容中节选一部分开展各种阅读比赛,如朗读比赛、故事复述比赛、仿写练习、造句练习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4]。另外,对于一些学生提出的“课外阅讀重要还是课内阅读重要”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有必要开展一次集体大讨论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两个小组各持己见,展开辩论,在语言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重视。
5.结语
总之,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是需要精准的策略和技巧支撑的,盲目而行必定无法达到目标。在未来,语文教师需要明确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必要性,针对课内外教学总结出一系列的珍贵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流程,争取在有限的六年时光中,为小学生积累下扎实的知识财富,奠定良好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晶莹.寻课内外阅读契合点,搭儿童有效阅读天梯: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J].华夏教师,2019(8):32-33.
[2]施雅萍.课外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49.
[3]窦婷婷.小学语文课内外链接阅读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9):44-46.
[4]张小平.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2):148.
(青海省格尔木市新华中学 8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