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鼓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广西实践”

2021-01-28李富强卫彦雄唐春松

社会科学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铜鼓青蛙广西

李富强,卫彦雄,唐春松

(1.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6;2.广西民族大学 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3.桂林博物馆,广西 桂林 541100)

铜鼓文化于春秋战国时期起源于云南后,逐渐传播至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形成一个庞大的铜鼓文化圈①赵丛苍:《铜鼓·铜鼓文化·铜鼓文化圈》,载《声震神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万辅彬,韦丹芳:《试论铜鼓文化圈》,载《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01期,第109-115页;彭长林:《铜鼓文化圈的演变过程》,载《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第01期,第116-123页。。但与所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一样,进入近现代之后,铜鼓文化逐渐式微,仅存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一些少数民族当中。随着民族文化自觉的兴起,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都程度不同地开展了保护传承发展铜鼓文化的行动。笔者通过考察比较,认为中国广西的实践效果显著,引人注目。

一、广西铜鼓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区域文化

广西号称“铜鼓之乡”。其发现铜鼓的类型有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遵义型、麻江型八个类型,铜鼓种类之多,为全国乃至世界之最。广西也是世界上发现铜鼓数量最多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广西各级文物部门收集保存的铜鼓有700多面,占我国乃至东南亚诸地铜鼓总收藏量的50%以上。民间收藏铜鼓更多,在经历了“大炼钢铁”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损失之后,河池尚有约1400面铜鼓传世[1]。

广西使用和铸造铜鼓的历史大概始于战国时期。目前广西出土最早的铜鼓是3面万家坝型铜鼓:两面为1993年在田东县祥周乡联福村南哈坡战国早期墓葬中[2];另一面是1994年在田东县林逢乡和同村大领坡出土的铜鼓,被命名为大岭坡鼓。这3面万家坝型铜鼓极有可能是从云南中部楚雄、弥渡等地的濮人传来的,从万家坝型铜鼓的铅同位素比值结果分析,万家坝型、早期石寨山型铜鼓的矿料来源绝大多数为滇中、滇西一带。[3]说明当时广西的西瓯骆越人在与云南濮人的交流中,逐渐接受了铜鼓文化。在左江花山岩壁画中有不少铜鼓图案。据不完全统计,左江花山岩画中,有能辨认的圆形图像376个,数量仅次于人物图像。有学者认为,这些图像是铜鼓图像[4]。

自《后汉书·马援列传》载:东汉初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得骆越铜鼓”后,史不绝书。铜鼓贯穿于广西历史过程,不仅商周至东汉时期的西瓯骆越、东汉至三国时期的乌浒、三国至宋代的俚和僚,崇尚和使用铜鼓,壮、侗、仫佬、毛南等民族在宋、明时期逐渐从俚、僚中分化形成之后,亦继承了其祖先的铜鼓文化,甚至是唐宋时期从中原辗转进入广西的苗瑶民族,也在与壮侗语民族的交往交流中,发展出了自己的铜鼓文化。

广西古代铜鼓的铸造技术非常精湛。从铜鼓的合金含量分析,铜、锡、铅三种金属的比例,非常科学合理,说明当时的工匠对铜、锡、铅三种金属的性能和属性已有了透彻的了解。

广西古代铜鼓的造型和装饰体现了高超的铸造技艺和审美。据抽样分析,壮族地区的铜鼓大部分完全符合黄金律的美学比值,其余不符者,超过或低于美学比值的幅度也比较小[5]。在这极富曲线和韵律美的铜鼓之上,装饰的雕塑、画像、刻纹等,题材广泛多样、构图严谨、繁缛流畅、工整纤巧。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鼓面所饰太阳纹、晕线纹和几何形纹表明,当时的工匠已掌握了高度准确的割圆技术及几何运算方法;铜鼓的外形设计,极符声音传播科学和音律学原理[6]。因此,铜鼓不仅音量宏大,音色圆润、雄浑,而且高低交错、抑扬变幻,极富节奏感。

铜鼓文化的原始本质是稻作文化的组成部分或体现。广西古代铜鼓本是壮侗语民族先民为了农业丰收,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一种宗教“法器”。花山崖壁画所表现的是祭祀水神的场面,其中铜鼓的形象非常之多,显然是一种重要的道具。温庭筠《河渎神词》曰:“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7]”许浑《送客南归》诗亦云:“瓦样留海客,铜鼓赛江神。[7]”铜鼓之所以能为“法器”,是因为在壮侗语民族人们心目中,铜鼓与司管雨水的“雷王”及能预告雨水的青蛙有关。在广西的壮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雷王曾立下规矩,家中的老人去世后,其尸首要被本族青年分食。对于这样一道毫无情义可言的规矩,大家虽有满腹怨言,但慑于雷王的淫威,都敢怒不敢言。后来有一个特别孝顺的青年,在他母亲去世后,实在不忍心自己的母亲被分食,但又不敢违逆雷王立下的规矩,便心生一计,杀了一头牛去假冒母亲的尸首。雷王知道后雷霆大怒,派出自己的儿子青蛙去调查此事。这家人发现雷王的企图后,设计将青蛙抓住,并审问青蛙,雷王怎么能有这么大的本事掌控人间的一切。青蛙说,因为他有铜鼓。这家人紧接着问青蛙,雷王的铜鼓有什么特征,青蛙回答,他的铜鼓鼓面上有4个青蛙。善良的这家人不忍为难青蛙,在知道答案后就释放了青蛙。他们随即赶造出一面铜鼓,并在鼓面上造了6个青蛙。雷王在青蛙回去向他汇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便擂着铜鼓前来劈杀这户人家。因早有准备,这家人也擂起自己的铜鼓与雷王对战。因为这家人的铜鼓比雷王的铜鼓还多出两只青蛙,很快便把雷王的铜鼓震败了。从此以后,雷王再也不敢出来劈人了。而他之前立下的那道规矩也就从此被打破。所以,壮族同胞都将青蛙视为“铜鼓精”,在铜鼓上铸造青蛙。诚如刘恂《岭表录异》云:“僖宗朝,郑纟因镇番禺日,有林蔼者,为高州太守。有乡野小儿,因牧牛,闻田中有蛤鸣,牧童遂捕之。蛤跃入一穴,遂掘之,深大,即蛮酋冢也。蛤乃无踪。穴中得一铜鼓,其色翠绿,土蚀数处损阙,其上隐起,多铸蛙鼍之状,疑其鸣蛤,即鼓精也。[8]”

在红水河流域的蚂虫另节中,铜鼓的使用贯穿始终。“蚂虫另”是当地方言对青蛙的称呼。因而蚂虫另节又称“蛙婆节”或“埋蚂虫另”。蚂虫另节每年举行一次,时间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经历时间长短则因地因年而异,有的3至5天,有的7至9天,有的整整一个月。蚂虫另节的活动大致要经过找蚂虫另、孝蚂虫另、葬蚂虫另的程序①周作秋:《壮族的蚂虫另节和〈蚂虫另歌〉》,《载民间文学》1986年第6期;卢孟生:《蚂虫另葬》,载广西民族研究会秘书组编印《广西民族研究通讯》第7期。。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东兰壮族民间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远古人未开化之时,非常残忍,人之将死,即会被后人杀来吃掉。时有一个青年名叫东林郎,因不忍坐视自己将死的母亲被别人吃掉,便将奄奄一息的母亲背到一棵空心树里藏起来。母亲死后,东林郎守在一旁为其守灵。此时,总在旁边叫唤的青蛙,惹恼了悲痛中的他,一怒之下,东林郎将一盆开水向青蛙泼去,烫死了青蛙。这一下招来了大祸,天长时间不下雨,土地干旱,庄稼颗粒无收。人们不明所以,去讨教于布洛陀。布洛陀告诉人们说,青蛙是天女,她妈是雷王。你们现在伤害了他的女儿青蛙,他自然十分恼怒,所以让你们这里滴雨未下。东林郎自知理亏,便与其他村民一起,敲起铜鼓去田垌里寻找青蛙,并用花轿恭恭敬敬地将青蛙请回村中过年。全村所有男女老少都来陪伴青蛙,好菜好饭敬供青蛙。就这样30天后,他们又举办了隆重的葬礼为死去的青蛙送葬。于是雷王原谅了东林郎,这里又是年年风调雨顺,人畜安宁,五谷丰登。从此,人们敬奉青蛙的蚂虫另节也就沿袭了下来。

纵观蚂虫另节的过程及其传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蚂虫另节是壮族为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祭祀活动。而在这个节日中,之所以自始至终有铜鼓伴随,是因为“青蛙是天上雷公的儿子,青蛙节是为了祭祀青蛙、讨好雷公才举办的。敲响铜鼓就是要让雷公知道我们在祭祀青蛙。只有铜鼓的声音才能传到天庭,没有铜鼓就不能举办青蛙节。”[9]

由于历史早期的宗教事务往往为部族首领掌握,铜鼓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又被赋予了权力重器的性质和功能。这些在古籍中均有记载。如《隋书》卷31云:俚人“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来者有豪富子女,则以金银为大钗,执以扣鼓,竞乃留遗主人,名为铜鼓钗。俗好相杀,多构仇怨,欲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10]”《宋史》卷495亦曰:“其族铸铜为大鼓,初成,悬庭中,置酒以召同类,争以金银为大钗叩鼓,去则以钗遗主人;相攻击,鸣鼓以集众,号有鼓者为‘都老’,众推服之。[11]”所以,如果说中原以鼎为礼器,象征权力,南方则以铜鼓为礼器,象征权力和财富。因而可以说,铜鼓文化是迥异于中原文明的另一种文明的象征。

二、保护传承发展铜鼓文化的“广西实践”: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中国故事”

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深入,广西铜鼓文化与所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一样,也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式微。其主要表现:一是铜鼓的铸造在清代以后就已经停止,传统的铸造技术随之失传;二是随着一些传统祭祀活动或节日的简化或消失,以之为载体的铜鼓文化枯萎、消亡,包括敲奏铜鼓的技艺也随之失传。但广西保护、传承与发展铜鼓文化的实践却尚未从此开展。尽管由于西学东渐,我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观念于清末即有萌发,但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传统文化成为落后的代名词,因而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上乏善可陈。

保护、传承与发展铜鼓文化在广西作为一种自觉的社会实践,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以民族平等为基础的民族团结政策,不仅在政治上保障了各族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权利,而且以各种有效的制度、政策、法律法规保障了各族人民平等、自主地发展各民族经济、文化的权利。在此背景下,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成为自觉的社会实践,广西亦开启了保护、传承与发展铜鼓文化的探索。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可忽略,对包括铜鼓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工作,被提上了重要议程。自21世纪我国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掀起高潮,广西保护传承发展铜鼓文化的实践亦随之开创了新的局面。2003年“,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项目被国家文化部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10个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壮族蚂虫另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国家文化部命名河池市东兰县为“中国民间(铜鼓)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壮族铜鼓习俗”列为国家文化部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2010年,河池市“壮族铜鼓传统铸造技艺”被公布为第三批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展,保护、传承和发展铜鼓文化的工作走向深入。

(一)铜鼓的收藏保管和展示。长期以来,有关部门非常重视铜鼓的收藏保管和展示。原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和现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是自治区层面负责铜鼓收藏保管和展览的业务机构,其中有固定的铜鼓文化专题展览。2009年,广西又立项建设铜鼓博物馆,进一步加强铜鼓的收藏保管和展示工作。另外,在一些民间铜鼓较多的地区建立博物馆。如2011年在东兰县建立了民间铜鼓收藏馆。

(二)铜鼓的复制和仿制。古代铜鼓的铸造技术到清代已经失传,而民间传世的铜鼓基本上都是麻江型,且经过千百年的不断使用,如今已破损不堪。2000年,河池市文物站进行铜鼓抽样调查:所调查的87面铜鼓中,完好无损的仅22面;严重破残、已经完全不能使用的9面。2005年,河池市政协组织专家学者对该市传世铜鼓情况进行调研后指出,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善,估计在50年后,该市1/3的民间铜鼓将完全损毁;100年内,2/3的民间铜鼓将完全损毁,世界“传世铜鼓之乡”的美名将不复存在。[12]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铜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如何让铜鼓重现往日的光彩,也成了广西文博考古界以及相关研究部门一直思索并期望解决的一个问题。其实早在198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就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研究室(今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进行了合作,对八大类型92面铜鼓取样,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这些铜鼓的成分进行分析,这些分析数据都为日后铜鼓的复制和仿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其后,一些高校、博物馆、科研院所等单位也纷纷就铜鼓的复制问题,展开了铸造试验,但效果均不理想。

真正的突破是在2003年由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上朝社区平治村板才屯农民韦启初、韦启叁兄弟实现的。韦启初兄弟出生于铸造世家,韦启初兄弟从小耳濡目染,几乎学到了父亲的全部技术。1993年12月因一次偶然机会,韦氏兄弟萌发了复制古代铜鼓的念头。在历经多次失败之后,终于在2003年取得了重大突破,铸造出外观几乎一致的麻江型铜鼓。后韦氏兄弟与河池市文物管理站展开合作,在一年多时间里,铸造出一百多面麻江型铜鼓。这些铜鼓经南丹、东兰等地壮族、瑶族群众一年多的使用,证实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其后,韦氏兄弟在成功铸造麻江型铜鼓的基础上,又开始进行大型铜鼓的铸造试验。其铸造技艺日臻成熟,并将自己的铜鼓铸造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6年6月他们铸造的铜鼓,被作为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礼物,在北京举办“广西文化舟”活动时赠送给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2018年6月,韦氏兄弟又成功铸造了一个面径6.68米,厚为2.8米,净重近50吨的巨型铜鼓。该铜鼓由黄铜一次浇铸成型,现安放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城的花竹帽广场,创造了“世界最大铜鼓”吉尼斯世界纪录。

(三)铜鼓文化的展示和传习。针对铜鼓文化萎缩、失传的危机,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如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东兰国际铜鼓文化旅游节、壮族蚂虫另节等,引导恢复原生态民俗活动,加强壮族铜鼓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同时,建立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铜鼓习俗传习基地,如2010年6月广西区文化厅正式批准设立自治区级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并于其中组织民间铜鼓表演队对外开展民间铜鼓文化展演展示活动;在东兰县建立了广西壮族铜鼓习俗传习基地;在东兰县的周乐屯,南丹县的蛮降、化桥、化图屯建立了铜鼓艺术生态保护村和铜鼓艺术传习班,推动铜鼓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四)铜鼓文化的再生产。一是铜鼓工艺品的生产。这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浙江、江西和广西等一些乐器厂、工艺品制造厂均在做铜鼓工艺品的生产工作。东兰县的民间工艺师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探索,研制出的音乐铜鼓,既保留了传统铜鼓的古雅神韵,又融进了现代的铸造工艺,攻克了传世铜鼓音域窄,音阶不全的难题。现在,东兰县成立了东兰音乐铜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东兰音乐铜鼓研发和生产[13]。现在不少的工艺品商场都有铜鼓工艺品销售。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的“2010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河池市选送的“壮乡铜鼓系列产品”还荣获铜奖。[14]二是在各种形象设计中,融入铜鼓的元素。如广西民族文物苑铜鼓建筑设计、广西民族博物馆的设计、广西图书馆的设计等,都已做了有益的尝试。三是在绘画、音乐、歌舞、戏剧等创作中,融入铜鼓文化的元素。这方面也已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很多知名作品都采用铜鼓文化的元素,以突出民族特色。

以上便是广西在保护、传承与发展铜鼓文化中的实践探索,这些实践探索是中国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实践探索的一个缩影,是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生动的“中国故事”。

三、余论:从“广西实践”到“中国经验”

放眼中国和东南亚,近现代以来,各国的铜鼓文化经历了一样的命运:逐渐式微。但面对相同的命运,各国有不同的应对态度与行动,自然也有不同的效果。从保护传承发展铜鼓文化的“广西实践”这个“中国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中国经验”的核心:创造与创新。铜鼓在广西乃至中国南方古代文明中既是一种法器、乐器,又是一种礼器。铜鼓文化不仅包括铜鼓的铸造,而且包括铜鼓的使用技艺、礼俗,及借助铜鼓的使用所表达的观念、价值和信仰等。因此,广西保护传承发展铜鼓文化的实践,不仅包括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而且包括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一方面,要借助博物馆,对铜鼓这种宝贵的民族文物做收藏和保管;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深化已失传的铜鼓铸造技术的研究,恢复和发展铜鼓的铸造工艺技术。更重要的是,任何一种文化,必须融入生活,成为一种活的文化,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否则只能待在博物馆中,成为逝去的历史文化,因而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将铜鼓文化的传承、开发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韦氏兄弟在复制铜鼓方面的突破,对于铜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这一意义重大的突破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创新。他们把传统工艺与现代铸造的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不断取得成功。其实,不仅物质层面的铜鼓文化保护传承发展需要创新,非物质层面的铜鼓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因为时过境迁,现代境遇已与传统铜鼓文化所孕生的境遇大不相同,铜鼓文化必须适应新时代,因而铜鼓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必定是对传统铜鼓文化进行改造、创新的过程。广西铜鼓文化展示、传习和铜鼓文化再生产的实践即代表了这方面的探索。而经过这些探索,铜鼓文化得到了彰显与弘扬,成了广西的文化符号。

保护传承发展铜鼓文化的“广西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的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中国经验”,是引领新时代中国人提升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5]”不断地从中国人民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构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从保护传承发展铜鼓文化的“广西实践”中提炼和升华出来的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而且对国际社会具有借鉴意义:不仅可资东南亚国家在保护传承发展铜鼓文化时借鉴,亦可资世界各国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中加以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要求:“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5]”我们研究保护传承发展铜鼓文化的“广西实践”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之一。为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仍需一如既往地、坚持不懈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奉献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铜鼓青蛙广西
广西贵港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东兰铜鼓响八方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