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旅游文教功能体系的开发实践
——基于当代青年“家国情怀”培育视角

2021-01-28黄振华

社会科学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旅游者家国

黄振华

(齐齐哈尔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民族旅游的文化交流与教育功能是与生俱来的,民族旅游是一个以“异文化”为核心的区域旅游类型,以特殊的自然生态、社会风情、民俗生活等,在整体上实现跨文化交流旅游体验模式,“异文化会向本文化打开其多层次而又相互交融的错综复杂面貌,为个体生命的未来开拓展现多重可能性,从而与本文化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相互涵摄关系”[1]。使得旅游者参与民族旅游便与民族地区文化产生互动。近年来,利用旅游活动提升国人文化自信,构建“家国情怀”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文教功能随之成为我国民族旅游的重要卖点,并成体系化发展。可以说,民族旅游的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形式与“异文化”所造就的吸引力,在本质上符合我国当代青年的信息接受方式,也与当前国家所倡导的社会对青年“家国情怀”构建不谋而合,在发展方向上形成了统一性。

同时,现代旅游产业本身具备一定的文化吸收与释放功能,“旅游业的兴盛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都正在经历着一个持续不断的‘重构’过程,这是一个跨越文化边界的扩散、融合的过程”[2]。显然这一“重构”过程正是依托于独特文化内核的民族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民族旅游开发者有意识地将其民族文化内核的释放与传播功能,与教育和引领当代青年“家国情怀”的构建功能作为“重构”的基石,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现代旅游应具备的产业素质,保证其文化交流与教育功能的实现。

一、民族旅游开发文教功能的必要性

民族旅游是“一种依托于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以当地民族自身及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力,为旅游者提供一种特殊难忘异质文化体验的旅游形式”[3]。对于民族旅游来说,在提供输出异质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文化交流与教育功能体系,不仅是其突破自身、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文化、助力国家发展主题的要务。

(一)文教功能有助于突破民族旅游的“疏离感”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有其独特性,旅游开发者对这种独特性的把握与运用,可能构建起“陌生化”的吸引力,从而使民族文化得以交流互动,但也可能造成一定的“疏离感”。一方面,在民族旅游发展尚未成熟的阶段,其民族文化体验活动只是停留于表浅型的观光游览方式,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只是领略与接触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的某一个侧面,并不能真正体验与接受民族旅游所应传达的核心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广大民族地区大多分布于西北、西南等地区,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尚未成熟之前,这些地区逞一时闭塞之势,因此,有一些地区的民族资源并没有及时融入民族旅游产业的系统开发中,造成了本应突出民族性和文化性的民族旅游在旅游和文化融合过程中的脱节现象。

在民族旅游中针对文化交流与教育功能的开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疏离感”,文教功能的开发是对表浅型游览方式的突破,在核心内涵上更加强调民族性与文化性,更易于旅游者由内而外的接受;其次,文教功能的开发更注重民族旅游独特的审美性能够得到大众化的呈现,其在理解上更高的宽容度将吸引不同类型的受众群体;第三,文教功能的开发能够变“疏离”为“融入”,正如有学者认为其包含的关键要素“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物、独特性、一种旅游形式或活动、经历或体验、他民族自身也是一种旅游对象、自然和人文旅游相结合和跨文化互动”[3]。而这些关键要素恰恰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旅游中经济活动与物质活动相互依存的社会文化内涵;而且现代旅游本身是一种以精神享受为主的消费活动,可以看成是一种“高级”消费形式,民族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虽然与传统的旅游活动存在一定的“疏离感”,但是也正因为“疏离感”与“陌生化”为民族旅游在新时代的旅游产业体系中独具吸引力,以其别具一格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构建特有的的民族文化氛围与文化传播途径,为旅游者提供跨文化互动的体验与经历,这种“高级”的现代旅游体验与消费形式,正是民族旅游破除隔阂、增进交流、发扬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彰显。

(二)文教功能是民族旅游对文化传承的肩负

文教功能的开发是我国民族旅游追赶现代旅游前进步伐的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通过旅游传播文化是当下和今后重要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4]。当前,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各地政府与企业都在大力推行民族旅游,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领略多元化、异质性旅游体验的需求越来越突出。旅游开发者有意识地构建民族旅游的文化交流与教育功能体系,由原来的被动接收旅游者观光,到主动寻找和整合特色资源吸引旅游者,这一被动接收到主动传播的转变,凸显了我国当代民族旅游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者的体验与感知也产生了从疏离到乐于接受的变化态势。

从民族旅游的定义以及关键要素来看,民族旅游对旅游者与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互动过程十分重视。习近平同志曾指出:“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5]可以说,民族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以民族文化的内涵为核心开展的,以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民俗为主要内容的参与体验活动。这一方面呼应了现代旅游应有的文化输出功能,另一方面,也突显出民族旅游与我国当代青年“家国情怀”建设的互文性。正如前文所述,由于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当代青年人树立良好、健康、坚定价值观的迫切需求,如今我国民族旅游文化交流与教育功能的体系化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当代青年“家国情怀”的构建;而这种以文化氛围渲染和烘托民族地区为特色,以文化传播与传承为路径,以教育和引导当代青年“家国情怀”与树立正确价值观为目的的产业发展方式,是我国民族旅游产业紧跟时代的现代性、多元化发展的有力证明。

二、民族旅游在青年“家国情怀”培育中的具体问题

我国民族旅游在针对当代青年“家国情怀”的培育实践已拥有一定的经验,但由于我国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较晚,加上民族旅游开发者在产品设计、营销和推广意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民族旅游没有达到现代旅游产业所应具备的突出文化核心内涵的要求,因此,对于助力我国当代青年“家国情怀”的构建上,民族旅游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突出问题。

(一)民族旅游资源开发重叠,整体创新不足

当前,一些民族旅游景区在展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体验项目中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并没有针对旅游目的地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设计相应的旅游产品与体验项目,导致其旅游活动缺乏特色,在整体上创新创意不足。而对文化传承重视不够成为其旅游资源开发重叠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由于民族地区旅游体验式模式的起步较晚,一些民族地区的社会投入还无法满足当前民族旅游向快速多元化发展的步伐,并不能开发出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产品范式;另一方面,对文化内容与内涵重视不够导致部分民族旅游资源整合向心力不足,结构相对疏散,“旅游地居民参与度低,游客无法与旅游地居民有深度交互,未对旅游地民族文化习俗有深度体验”[6]。有些旅游产品与体验项目与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关联性较弱,甚至将无关产品随意捆绑至旅游项目中。这些共同导致青年旅游者在其中无法深刻地体会其价值意义,更无从寻觅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涵。

(二)对民族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缺乏保护意识

一些地区的旅游开发者只看到“追新逐异是人的天性”[7],而没有注意到“过度商业化的旅游开发模式不仅改变和破坏了生态环境,更会导致文化的变异、甚至消亡”[8]。缺乏对原生态旅游资源和历史民族文化的保护,效仿我国当前多地盛行的“农家乐”、自助游等模式,在旅游目的地或强行拆除、翻新古代建筑与遗迹,或大搞仿古建设,使得书院、寺庙遍地开花,而原生态资源禀赋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得没有施展之地;还有一些地区选择牵强附会的移植其他民族文化,强行与其他文化进行对接。他们所建造的这些“海市蜃楼”式的旅游景区往往与当地民族资源与民族文化脱节,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形成一种无形的桎梏。

这种不计后果任意开发的心态与行为,对于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构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在青年旅游者在体验过程中,目睹旅游开发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无视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的开发承受能力,忽略民族旅游活动应具备的文化传播与传承功能,不仅疏远了当代青年对民族地区的团结感知;亦对参与旅游活动青年的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带来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有效建立青年旅游者“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的培育路径。

(三)民族旅游品牌营销与宣传持续性不强

民族地区多样化的民俗民风以及文化传统为民族旅游品牌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但是,由于民族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整个民族旅游产业同其他地区相比在品牌营销和宣传持续性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民族旅游品牌的建立主要以民族传统节日为主,这些旅游品牌的开发周期短,只在一年中特定的几天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一旦错过,也就失去了再次体验的机会,而这样的旅游品牌往往只是在项目开始的一定时间内进行宣传,并没有建立起项目结束以后对旅游品牌的宣传持续性。

我们知道我国当代青年无论在接受模式,还是在信息量的接触上都与以往存在巨大差异,可以说,我国当代青年对于信息的甄别与接受上有其独特性,民族旅游开发者如果无法在品牌营销与宣传上作出调整,便无法与我国当代青年的接受模式进行对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族旅游的文化内涵有效转化为青年旅游者的价值趋向,更无法建立其民族自豪感与“家国情怀”。

三、基于当代青年“家国情怀”培育的民族旅游发展路径

如前所述,民族旅游针对当代青年“家国情怀”培育功能上仍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民族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合理释放其文化内涵,使其既能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也能够对接当代青年的精神追求。找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创新路径,是进一步完善民族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关键。

(一)以当代青年精神需求为核心,进行多元化创意开发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针对当代青年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知与表达是挖掘并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家国情怀”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借助多元化创意开发的形式对接当代青年的接受方式,通过塑造文化归属感满足其精神需求,是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的基础。

第一,要重视青年群体对于民族旅游资源的感知与评价,从青年感受出发设计民族旅游资源的创意开发形式。在当代青年群体中智能手机的高普及率与使用率的大背景环境下,一些民族地区的旅游项目开发借助手机App马蜂窝、去哪儿网、大众点评的游客咨询、游客反馈、游客投诉机制获取相关信息,从而结合各民族地区自身特点设计资源开发与保护环节;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可以利用本地区的青年群体,使其参与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过程设计之中:制作手机App、建立游客与民族地区的沟通机制、及时处理、反馈游客问题等等,由于青年群体之间在相互认同上有着天然的同一性,因此,从青年角度出发设计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才能更好地满足当代青年的精神需求。

第二,着重培育青年旅游者的文化感知与认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9]。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在本质上是命运共同体,民族旅游发端于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则承载于民族旅游,要对接青年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塑造其文化认同与归属感是关键,保证青年旅游者能够切实体验和体会到民族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内核。一是文化资源应能够突显民族地区独特与深刻的文化内核,例如,各民族地区以当地美食文化为资源开展的主题活动,民族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最能突显当地人民生活习俗的视角,同时也是广大青年旅游者乐于接受的文化传播方式。这既能推动民族当地饮食文化的传播,青年群体通过品尝当地美食可以深入感受民族地区的特殊风俗,也是青年群体更快地对民族地区产生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有力手段。二是在进行旅游活动过程中,避免强制说教,力求潜移默化地对青年进行文化归属感的培育。更多地设计青年群体能够切实体验当地历史文化的旅游项目,如对历史景观、遗址遗迹的参观活动,配合生动活泼的历史文化故事讲解,而不是单纯的介绍或一带而过的游览,使青年群体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族共同体的意义与内涵,使青年群体的民族精神得以满足与升华。

(二)以民族精神为传承动力,端正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

民族旅游对当代青年进行“家国情怀”的培育,其本质是依靠民族精神传承为动力,端正青年群体价值观的过程。各民族无论是在生态文化、家庭文化或是信仰文化方面均有其独特色彩,“将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出来,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提升人们的民族自豪感”[10]。从中都可以挖掘出相对的民族文化价值内涵,形成一定的精神传承动力,这种精神传承既是少数民族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真情流露,也是我国民族团结和向心力的具体反映。因此,以民族地区最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家庭文化、信仰文化为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投放点,是对当代青年“家国情怀”的培育提供民族精神传承动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是民族生态文化的指导价值。“旅游场景的建构是精神活动与物质存在之间的核心枢纽”[11]。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多为惊险奇骏的自然景观与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共同构成。尤其是我国民族聚居地区多依山傍水,部分地区仍采用相对传统的生活模式,当地居民对于大自然的依赖、敬畏之情在民族精神中传承千年,保护自然、敬畏自然至今仍是大部分民族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地区居民十分重视河流的保护,在景区各处设定标语,在旅游讲解过程中配合当地居民与河流为主的小故事,生动地描绘出当地居民身体力行的生态价值观念,这能使青年旅游者对民族地区朴素、真诚的生态价值观产生一定敬意。这种敬畏与敬意共同鼓动着青年旅游者对当地民族风貌与文化的认同,是进一步构建其“家国情怀”的有力支撑。

其次是民族家庭文化的认同价值。淳厚、质朴的家庭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中最常见、最为旅游者所喜闻乐见的人文景观。根据各民族地区家庭文化的独特性开发的旅游资源对于当代青年“家国情怀”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我国民族聚居地区往往在家庭生活上较多保留了很多传统习俗,能够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反映出当地居民的文化风貌,例如,鄂温克族群众在餐桌上以“鱼头敬老”的传统习俗,应用于民族旅游中,便能够引导游客感悟典型民族孝道文化与餐饮文化。因此,从家庭视角出发向民族聚居群体辐射,是了解民族文化的合理切入点。可以说,家庭文化与同地区的乡约习俗是统一的,针对民族家庭文化所设计旅游环节,可以使青年旅游者以民族家庭为视角,“沉浸式”的、更为深入地体会到当地人民热切的、团结的民族文化传承,从而培养其迫切的追求传递民族精神和促进民族团结的自我价值。

最后是民族信仰的文化表达价值。民族信仰文化是我国多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较普遍的具备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图腾、禁忌等的综合体现。这些民族信仰文化往往成为其民族精神的有效凝聚手段,对于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我国民族地区人民乐于将其民族信仰文化以各种方式进行输出,有些地区定期对旅游者举行祭祀、传统节日庆典,有些为旅游者提供传统民族礼遇体验。这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族地区人民朴素独特的价值表达,其洋溢着民族精神的民族信仰活动也极大地满足着青年旅游者对于当地信仰文化神秘感的追求,可以说,民族旅游在挖掘民族信仰的文化价值表达过程中,达成了优质的民族旅游资源挖掘与整合的目的,既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与包容,也合理地将其文化价值传递给青年旅游者,同时对于青年旅游者所追求的新鲜、活泼、神秘的文化表达也实现了良性的对接。

(三)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淡化青年文化交流的隔阂

以融合发展为路径进行民族资源开发与保护,是保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整体性的重要基础,也是民族旅游实现其文化交流与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对于当代青年而言,网络的发达带来信息量的暴增,许多信息所传递的内容都使得青年迷惘于家国与自我的博弈中,而民族地区的特殊风俗与文化传统对旅游者的神秘,也使得青年旅游者对其具有一定的“疏离感”。因此,以融合发展为前提进行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保证民族精神与特性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中,增加民族文化的“亲近感”,抹去青年旅游者的怀疑与疏离,促进青年群体对于民族团结的深入理解,尤其是能够激发青年群体的“家国情怀”,同时具有教育意义、符合新时代价值观念的民族旅游资源更是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催化剂。

就具体实践而言,一方面要重视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与时代共进。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相融合,“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在流传中发展才会有生命力”[12]。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3]的生态理念。例如:云南哈尼族示范区巧妙地将生态理念贯彻于青年旅游者的游玩过程,在垂钓园提出“禁止捕猎幼小鱼仔”的措施,在稻田饲养的生态鱼很受旅游者欢迎,是生态示范区当地的一大亮点。为民族旅游资源赋予时代主流价值观念,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容易为当代青年所接受,使青年旅游者在进行游玩的过程中意识到民族地区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的合理性与优越性,自然而然的接受其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弘扬民族文化中的“正能量”,对民族传统文化去芜存菁。不可否认的,在我国部分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积弊,例如地域文化、性别歧视等问题,这些现象在对民族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加以处理,提前规避民族文化差异可能造成的沟通不畅问题,以免青年旅游者对其产生抵触、排斥心理,甚至引发冲突,造成严重后果,不利于当代青年民族共同体情感的培育。

最后,要在民族旅游活动中培育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务必使青年理解求同存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维。在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秉持民族共同体的理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14]。对于民族旅游资源中的特殊文化部分,要引导青年旅游者对其理解、包容,并采用温和的方式对其进行革新,在避免民族传统文化引起误导的基础上,真正使青年旅游者产生“家国情怀”的民族共同体思维。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旅游者家国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