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零翻译策略在课堂口译中的应用

2021-01-28杨丽玲池小泉

科技视界 2020年25期
关键词:音义译法口译

杨丽玲 池小泉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交流日趋频繁和深入,国内的一些院校长期为所需国家提供各专业技术领域的培训。外训项目涉及航空航天、商贸、影视传媒、新能源、服务外包、矿产开发、职业教育等数十个领域。外训项目不仅是中国大国担当的体现,同时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我国先进科技的有效展示,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都离不开高质量的翻译,因此,对外训课堂口译做些系统与全面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将以某高等院校外训课堂英汉交替传译为例,对课堂中的原文、译文以及比较译文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零翻译”策略。

1 课堂口译特点

课堂口译,顾名思义,其语境是设定在课堂的口译活动。课堂口译具有其自身鲜明的场景和内容特色。第一,课堂口译由于其设备的局限性,一般采用交替传译的口译模式。第二,课堂的交际功能是讲者(教师)向听众(学生)传授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课堂口译往往专业性高,逻辑性强。第三,讲者(教师)和听众(学生)对该领域的知识储备呈现出较大的不对等性。第四,课堂口译的对象和场景决定了课堂口译的灵活度较高。第五,课堂上一般会有板书、PPT、视频等辅助教学工具。由于是专业知识的讲授,师生双方都是本专业从业者或者研究者,对本专业基础知识都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话语具有一定的简洁性和通用性,比如,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会使用一些本专业的缩略语,这些缩略语师生都明白其确切的含义,有时还有板书或者PPT 的展示,若译员每次表述都把全称说出来,反而显得不地道、不专业,还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针对课堂口译的特点,译员应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零翻译”,从而更简洁、更准确地传达信息,促进有效沟通。

2 零翻译

“零翻译”的概念最早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教授邱懋如在2001 年讨论不可译的问题时首次提出的。邱懋如认为,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换言之,零翻译是可译却故意不译的翻译方法,他进一步解释认为,零翻译包含两层意思:

(1)源语中的词汇故意不译。

(2)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

零翻译具体可细分为三种译法:省略法、音译法和移译法。由于国际民航的通用语言是英语,航空机务人员日常工作用语存在大量专业缩略语。为了顺应国际标准,促进专业交流,对这类缩略语可采用零翻译策略。航空机务英语属于科技英语范畴,科技术语本身的特点使其翻译十分困难,有时直译、意译等传统方法无法达到快速、准确、简洁的效果,这时零翻译策略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手段。因此,笔者认为:在专业性很强的外训课堂口译中,零翻译可以作为传统翻译方法的有效补充。

3 课堂口译中的“零翻译”策略

本文以一次外训课堂中收集的语料为例进行分析,课程背景为航空机务保障,其中不乏大量专业缩略语和专业术语,笔者在翻译这些缩略语和专业术语时均采取了零翻译策略,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又达到了协助师生之间顺畅沟通理解的目的。

3.1 音译法(Transliteration)

音译法指的是根据发音将源语译成目的语的翻译方法。音译法是相对零翻译策略中一种很重要的翻译方法,主要是通过保持源语言和目的语读音一致来传达意义。如:

教师:发动机就像人一样,也有五脏。

译 法 1:The engine is just like a person,who has five zangs.

译 法 2:The engine is just like a person,who has five viscera.

五脏有两种比较常见的译法,five viscera”和“five zangs”。“viscera”是指西医的内脏。而中医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与西医“内脏”是不同体系的概念,具有很大的不对等性。所以此处笔者采用音译法,根据“脏”的汉语拼音,将“五脏”译为“five zangs”,既准确传达了教师想表达的意思,同时也传播了中国的中医文化。

3.2 移译法(Transference)

移译指的是将源语中的词汇直接“移植”到目的语中去。航空机务英语存在着大量的缩略词,这些缩略词具有国际通用性,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会因为语言的不同而存在理解的偏差,所以零翻译策略在这些缩略语的翻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

学生:What happens when EEC drops off line?

译法1:EEC 失效时会发生什么?

译法2: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失效时会发生什么?

EEC 是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的首字母缩写形式,笔者在译前准备时做的词汇表中有这个词,在听到这个词汇时,就果断采取了译法1,将EEC 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搬移过来,教师也能迅速捕捉到有用信息,这样不仅减轻了译员听到源语时处理信息的负担,也使译语表达更加专业和简练,提高了师生沟通的效率。课堂上师生都是航空机务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已经习惯了使用缩略语表达,若采用译法2,不仅使译语表达显得拖沓累赘,甚至师生可能反应不及时,导致沟通出现问题。

3.3 音义兼译(Sound-meaning Combination Translation)

音义兼译指的是通过模拟原词的部分读音和传达原词的(部分)意义相结合而译成目的语词汇的方法。在外来词汉译的过程中,为了照顾到外来词的发音形式,又能通过汉语字面意思推测出词义,达到音义双关的效果,一般会采用音义兼译策略。如在此次课堂口译中,有如下对话:

教师:有时候,指示系统也可能忽悠你们。

译法 1:Sometimes,the indicating system may spin you.

译法 2:Sometimes,the indicating system may fool you.

“忽悠”一词具有浓厚的方言特色,笔者在听到这个词时,迅速在脑子里寻找英文对应词,于是采取了译法1,将忽悠译为spin。课后通过查阅《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spin”的确有“(美俚)欺骗”之意,但美中不足的是原词的隐喻效果和审美深度则损失殆尽,经过深思熟虑,感觉将“忽悠”译为“fool you”更妥帖一些,这种译法音义兼备,简洁明了,也易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4 结语

课堂口译中,讲者没有现成的稿件,都是现场组织思想逻辑,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加之航空机务英语有很多国际通用的缩略语和专业术语等,所以零翻译策略在课堂口译中被广泛应用,这既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又不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也减轻了译员的压力。

猜你喜欢

音义译法口译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普洱”音义考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