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播学语境下徐州琴书的发展*
2021-01-28朱许君
于 荣 朱许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 210016)
徐州琴书作为全国三大琴书之一、江苏省三大曲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琴书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因而具有与其他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通的特点,即其记谱的模糊性、口传心授音乐教育的脆弱性、传播形式的单一性等。20世纪80年代后,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使传播媒体的数量和功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它们为徐州琴书的传播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徐州琴书的发展。
一、徐州琴书曲种本体的新发展
一是唱腔和伴奏音形的丰富。无论是唱腔还是伴奏音形,传统徐州琴书音乐都只有一个八度,就使得音乐旋律起伏不大。现在,徐州琴书的音域扩大到两个半八度,《关盼盼》的唱腔和魏云彩先生演奏的新《八板》中的伴奏音形则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另外徐州琴书还融汇了许多评剧、黄梅戏、柳琴戏、豫剧等不同风格艺术形式的闪光的地方。唱腔和伴奏旋律的起伏和音乐形式的丰富,使徐州琴书更易上口、焕然一新。[1]
二是演唱形式的创新和伴奏乐器的丰富。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徐州琴书的演唱形式为单人档和双人档,其中以双人档居多,即一人立敲扬琴,一人坐拉坠胡。20世纪70年代末,徐州琴书传承人魏云彩先生和他的两名学生形成了三人档,即在双人档的基础上又加一人敲磁碟,三名演员在舞台上分左、中、右,使得观众在视觉上有了平衡感,受到大众的欢迎。同时,魏云彩先生又指导和带领他的学生形成了多人档——五人、六人坐唱,十几人坐唱,例如《水漫金山》《刘邦还乡》等;十人、八人表演唱,例如《龙年迎嘉宾》等新的表演形式。伴奏乐器除坠琴、扬琴为主要乐器外,也增加了笙、笛、三弦、二胡、古筝和小击打等乐器。既没有脱离传统的曲艺表演程式,也借鉴了一些戏剧、影视的表演手法,表现力更强。[1]
三是题材内容的创新。徐州琴书是民间曲艺,随着时代的发展,还需要挖掘源于生活的新素材创作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作品。徐州琴书现代曲目代表作《王二还家》《魂系校园》《刘邦还乡》《西瓜情》《颠倒话》等作品取材于现代生活反映了当下的时事,受到观众的好评。
四是徐州琴书表演形式的创新。徐州琴书也尝试了与西洋音乐的结合,魏云彩先生曾和管弦乐队合作,演奏了徐州琴书前奏曲《大八板》,反响热烈。
与此同时,徐州琴书还经历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整理工作,经过音乐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目前已经整理出了一些代表性的传统曲(书)目、曲牌、唱段、八板和曲本文学。徐州琴书还通过书籍、唱片以及电视、广播文艺节目的形式进行保存与传播的较有代表性的实例整理如表1(见文末附表)[2]:
这些新的传播方式,无疑对徐州琴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徐州琴书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活力。
但在调研中也发现,徐州琴书当下的传播形势不容乐观,笔者曾以徐州琴书为研究课题进行了一次市场调研,市场调研的地点分别设立于徐州市中心、徐州市图书馆、徐州某居民社区、徐州某高校图书馆。经过为期一周的调研,在接受调查的200名市区市民中,仅仅有25%的人“看过琴书表演”,60%“不了解琴书”。而当被问及“是否应当对徐州琴书进行相应的保护”时,有10%受调查者表示“根本没必要,琴书已经过时了,不被现代社会所需要”,所幸的是,85% 的人表示“如果有琴书演出时,一定会去看”。由此看来,加强对徐州琴书的关注与保护刻不容缓。目前徐州琴书传播受限的主要原因为:
1.徐州琴书曲目创新有待增强。近些年来,徐州琴书创作曲目逐渐减少。现有的演出曲目多数为传统的保留曲目,且短篇的多,长篇的少。在少数的创新曲目中,大多也为改编移植的;同时创作动机也多为汇演等的功利化和应付化,这样的创作模式影响徐州琴书的长远发展。
2.政府引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徐州琴书发展是把双刃剑。徐州琴书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日益被重视,相关文化保护机构的设立为徐州琴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同时,相应的文化政策匹配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反而影响到了专业剧团的建设和剧目的生产。伴随着年长艺人的退休,中坚力量的不足,新生力量培养跟不上,徐州琴书的表演力量流失严重。同时,仅存的徐州琴书演员出于生存的压力,大多时间参与演出、跑龙套、搬道具,研究、练习徐州琴书曲种的非常少。各类演出、比赛推动下的徐州琴书展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徐州琴书的传播,但实质也并没有为徐州琴书这一曲种的发展长远的促进。[3]
3.徐州琴书社团、研究会存在感不强。目前徐州设立有徐州琴书研究会,会长由徐州琴书柴门第十八代传承人魏云彩先生担任,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文化”的十六字方针,徐州琴书研究会旨在整理琴书史料,挖掘琴书各流派的艺术精华,使徐州琴书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但就其落实情况看,其挖掘整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欠缺,挖掘整理的人员的缺失也使其需要更多音乐学习者、研究者的关注。
二、徐州琴书发展的建议
1.加强徐州琴书的自身造血功能。首先,加强对已有徐州琴书演员的保护,并使发挥其在专业上的余热,一方面服务于大众,另一方面服务于教育的传承;其次,注重徐州琴书新曲目的创作,多创作适应社会发展和大众审美需求的创新、长篇曲目,使其能够脱离汇演的功利化,关注曲种本体的发展。[4]
2.加强徐州琴书社团建设。市场化运作使得徐州琴书相关演艺单位只有剧团生存意识,没有曲种和剧团发展意识,要有良性的运行模式,为徐州琴书的长远发展设立成长机制。
3.加强徐州琴书艺术文献的整理。加强徐州琴书研究会的存在意识,使其真正成为徐州琴书表演者和研究者交流、学习的场所。一方面,更加深入、细致地挖掘、整理徐州琴书发展史、传统及现存书目等“文献史”,使已有的相对分散的、杂乱的文献资料得到有序化、系统化的整理;同时活态地记录音乐的存在事实、乐谱与音响,留存珍贵的“口述史”,使得徐州琴书得到相应的文字记载、乐谱记录,能够有大量的音响、音像媒介的保存。同时使得到整理的文献资料能够得到教育、科研、编辑三者的共腱利用,从而使徐州琴书的文化内涵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5][6]
徐州琴书作为活的徐州史,是对徐州地区风土人情动态的记载,也是徐州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好见证。期待有更多包括政府、媒体、教育系统在内的全社会的关注,以及民间艺人、作曲家等群体力量的共同参与,促进徐州琴书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播和发展。